【从“喂猪工”到“戛纳影帝”,名副其实的“星二代”葛优,如今怎样了?】
在建国70周年献礼的《我和我的祖国》中,葛优饰演的“张北京”为了那个来自汶川的孩子,能摸到父亲生前修的栏杆,将那张用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门票无偿送给了对方。
明明心中五味杂陈,却依旧嘴硬地说:“我有萨马兰奇呢”。
好的演员,就是可以将最简单的剧情情节演出特色,而葛优正是如此有亮点的演员。
就连最后开幕式的喝彩,都不是简单的大喊口号,最后一声颇有京剧腔调表情。20分钟的剧情内,葛优将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出租车司机,饰演得极为精彩。
首位华人戛纳影帝葛优,却是喂猪工出身
葛优37岁那年,出演了由张艺谋指导,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活着》的剧情片电影。
其中葛优饰演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通过福贵曲折坎坷的一生经历,反映了当下一代人的命运。
"卑微如蝼蚁,坚强如大象”葛优在剧中通过自己细微的肢体语言,和巧妙的表情变化,将片中的剧情转折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葛优也因此片拿到了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成了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演员。
这样一位国内影坛极具重量级的人物,从小却十分抗拒舞台演出。
在幼儿园的汇报演出中,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台演出,葛优总是站在最后敷衍般的糊弄着。
从小身体瘦小单薄,性格也内向不爱说话,上学时总是会受到班里同学的冷落,甚至还会受欺负。
一直以来,葛优都是那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老实小孩儿。直到念高中,他依旧是角落里没有多大存在感的同学。
身体消瘦的他患上了肝炎,在家休养期间,父亲看他整日在家无聊,就给他请来一个二胡老师。
慢慢地葛优开始变得爱说爱笑,甚至参加了学校里的文艺演出。看到自己演出结束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葛优开始对舞台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高中毕业后,葛优被分配到北京昌平的公社插队。因身体原因干不了重活,他只好被安排成养猪工。
每天的工作就是垒垒猪圈,给猪拌食投喂,带猪看病,还得给母猪接生。
这一干就是3年,22岁时葛优离开了公社回到家。恰逢全国的艺术学院都在大批量招生,从前埋在心中从艺的种子,蠢蠢欲动。
凭二胡演奏他报考了好几家艺术院校,满心欢喜的他在家中静候佳音。
半个多月过去,没收到任何一所学院的录取通知。想着最后一搏的他,前去参加了总文工团的考试。
这次他一改从前的二胡表演,转而演了一个《喂猪》小品。对于有着3年喂猪经验的他来说,故事细节都设计的恰到好处,当场就受到考官的一致认可,成功被全国总文工团录取。
跑龙套多年,“星二代”的优势终于发挥出来
虽然成功考进了文工团,没学过表演的葛优一直都在跑龙套。
和自己创作的小品《喂猪》一样,葛优依旧擅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将其创作成舞台作品。
在团里他一直都演不上主角,自己也不着急,平时看到路上有人吵架,自己还会凑过去看上半天。
看完还回去学给团里的同事看,就这样葛优把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做了人物分析。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都是他对生活的感悟。28岁那年,在父母亲的帮助下,葛优开始接拍一些电影配角。
葛优的父亲葛存壮是国内著名的影视演员,出演了不少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电影。
其中在电影《红旗谱》中饰演的冯兰池,被众多观众所熟知。还在电影《小兵张嘎》中,扮演了反派角色龟田太君。
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的葛存壮,是圈内颇有名望的老戏骨演员,也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符号。
母亲施文心则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文学编辑,后为国家电影协会会员。
父母都是影业工作者,这给葛优走上艺术道路提供了不少意见和便利。葛优第一部电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就是在父亲的介绍下,出演了一个平平无奇的配角。
为自己的从艺道路出谋划策不少的父亲,葛优却表现出十分惧怕的神色。
当初拍摄《编辑部的故事》时,冯小刚提议让老爷子也出山客串一把,葛优却连忙摇头,并说:“千万别,他来了我就完了。”
尽管是沾了父亲不少的光,但面对自己家老爷子,“星二代”葛优依旧是惧怕三分。
台上一人千面的葛优,台下专宠妻子33年
喜欢看葛优作品的观众应该熟知,荧幕里的葛优和多位女演员都有过合作,还是最漂亮的那种女演员。
在《甲方乙方》中,葛优饰演的姚远,和刘蓓饰演的周北雁最终相爱顺利结婚。
搭档徐帆共同出演的《不见不散》中,两人也有多场同框戏。尤其是在《非诚勿扰》中,葛优饰演的秦奋,和舒淇饰演的梁笑笑之间的爱情关系,引得众人深思。
还有关之琳、李冰冰、巩俐等多位优秀女演员,都在荧幕上和葛优搭档合作过。
台下的葛优却专情多年,妻子贺聪原来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在葛优临近30岁的时候,身边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女朋友。
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葛优和贺聪相约看了一场美术展。
第一次见到贺聪的他,紧张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虽说两人一见钟情,但贺聪的家人却极力反对这门婚事。
贺聪的家人认为葛优是个演员,工作生活中难免常年抛头露面,还容易朝三暮四担心自己女儿受委屈。
贺聪家人的担心可以理解,毕竟不少演员在成名走红后,都会因无暇照顾家人等由头放弃家庭。
贺聪不愿和父母顶撞,只好遵从父母的意愿和葛优提出了分手。
听到是因为对自己的误解而被迫分手的葛优,第一次和贺聪着起了急。
他激动地说着:“我知道你孝顺,但现在婚姻还需要父母包办吗?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你的父母不知道我的为人,但是你知道,我会做出那样事情的人吗?”
贺聪看着眼前这个把自己胳膊快拧成麻花的男人,心中也由此认定了他。
在后来的几十年相处里,贺聪的父母对葛优有了很大的改观。工作上他是一丝不苟的好演员,生活里他是孝顺善良的好女婿。
葛优:我的婚姻都是吵架吵来的
两人的交往就因一场“吵架”顺利步入了婚姻,在日常生活中,葛优更是有一套夫妻间的相处方式。
葛优认为夫妻间吵吵闹闹在所难免,小吵小闹更能促进之间的感情,但自己也会把握好尺度不会伤害到两人的感情。
在外界看来,葛优的妻子算不上风韵犹存的美女,反倒有很多媒体认为贺聪的外表并不优秀。
可葛优对她的宠爱确实人尽皆知,他早就答应好那天要陪妻子去看地砖,可公司临时给葛优安排了《纽约时报》的采访。
葛优却果断以没时间为由拒绝了采访,身边的朋友都劝他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能登上《纽约时报》相当于受到了国内外一致关注,有多少演员挤破了头还排不上队。
就连冯小刚都劝他,地板砖改天看也行啊,这是走上世界的机会,错过了也许就再也没有了。
葛优却不以为然,笑称自己已经答应了贺聪,自己只要把中国的观众伺候好就够了,去世界干嘛?
葛优身边的朋友也说,他不工作的时候就宅在家里陪妻子,没什么事几乎不出门。
母亲施文心也十分满意自己的儿媳,她称虽然老人和儿子儿媳不住一起,但自己认为孩子们觉得合适过得开心,老人就开心。
还说贺聪很会做广东菜,每次回来都会给自己带很多吃的东西。贺聪下厨葛优在一旁帮忙,一家人气氛特别好。就连葛优也开始学做饭,萝卜丝切得很细,还学会了片烤鸭。
还有人当着葛优父母的面问葛优,都这么红了,这样的“丑妻”为什么不换一个。葛优却说人家当初也没图我什么,我从来没想过换一个。
虽被称为“丑妻”,但葛优去哪都带着贺聪
当葛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演员后,妻子贺聪也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其中不乏有媒体直接称其为葛优的“丑妻”,丈夫葛优从来都不会在意这些,还让贺聪跟在自己身边,做自己的工作助理。
每次在媒体面前提到自己的妻子,都难掩内心的幸福甜蜜。
两人结婚33年,感情依旧恩爱如初。葛优说过他很享受二人世界,也和妻子早就约定好不生育子女。
人生短暂,他选择和妻子二人相伴一生,才是最浪漫的想法。
【一本正经的幽默,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葩——葛优】
人不够帅,但骨子里透着男人味儿。一脸严肃,却总能让人捧腹大笑。
他能一本正经的演绎一个非常不着调的人,嘴里说着不着四六的话,但态度十分诚恳。
他演过仗义的江湖大哥,也演过很多普通小人物,可能是一名充满人情味的普通编辑,也可能是街头痞子小混混。
无论是演哪一种角色,他的表演都不浮夸,哪怕是把观众笑到肚子疼,在镜头里,他仍然能一本正经的调侃。
作为一名演员,他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角色间转换得游刃有余,用幽默,朴实的表演演绎出对生活的感悟。他被观众亲切的叫做葛大爷,他就是葛优,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喜剧大腕。
1988年,由王朔小说改编的影片《顽主》给葛优带来了机遇。影片讲述了三个无业青年开办“三T”公司帮人实现梦想的荒诞故事。
葛优演戏靠的不是脸,所以也就从来没有过偶像包袱。在影片《顽主》中,他饰演杨重,一个胆小,慢半拍,蔫儿淘但不出格的青年。一个没有多少痞气,却藏着一点顽皮的非典型“顽主”。
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葛优客串了一个假冒发明家的二混子。
这个二混子厚颜无耻,却总是振振有词,瞎话张嘴就来,还没皮没脸。坐姿瘫软的像没骨头。
直至今日,葛优“生无可恋”的无赖形象仍然走红网络。
1997年,导演冯小刚携一众明星出现在一部名为《甲方乙方》的影片里。影片讲述了北京几个热血青年成立了一个叫做“好梦一日游”的圆梦公司,承诺帮人们过上梦想成真的一天。在助人圆梦的过程中,这些助人的人也重新醒悟了人生。
影片不厌其烦的在虚拟情境中描绘的这些普通人最朴素的梦想,让他们在假定的如愿以偿中重获人性的尊严。
大男子主义的张福贵想尝试一下受气的滋味。
冯氏喜剧碎片化的叙事结构与滔滔不绝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正如影片中姚远所说的那样:“就当是成全了别人,陶冶了自己。”
在艺术创作中葛优与冯小刚算是一对珠联璧合,相互成全的好搭档。葛优顶着标志性的光头,拿着一口京腔帮普通人实现着或大或小或温情或荒诞的梦想,充满着人情味,却不夹杂同臭剂,触动着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由此葛优迎来了自己喜剧表演的全盛时代。
在1998年的贺岁电影《不见不散》中,葛优饰演了一个在美国混了十多年的老江湖刘元,与刚到美国被人临时看管房子的北京姑娘李清,在异国他乡邂逅。
两人每次的见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而不得不分手,但又彼此难以忘怀。
他一如既往的满嘴歪理,一如既往的不动声色,且痞气十足。
如果说《甲方乙方》是冯氏喜剧,擅长的小品是串联叙事,那么《不见不散》,则将喜剧因素加入到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中。
刘元用他的生活智慧,让李清对他爱恨交加,又无可奈何。他是可爱的,善良的,他直面人世的大无奈,直视人性所无法根除的弱点。
葛优喜剧的角色,正是我们熟悉的身旁某人,是男人身边知心不换命,能托孤不宜托妻的朋友,是女人心中刚刚错过还来不及悔恨,在遇见时却会让人先破涕而笑的恋人,也是我们向往的一种状态:帅性而慷慨,自信且从容。
他总是用最质朴的方法来解释困扰别人的问题,他的成功之处在于那种不露痕迹的幽默,幽默中有包含的智慧,让你相信你也拥有智慧的能力。
通过一部部作品,葛优扮演的角色,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葛优也从北京小爷成为了“葛大爷”。
2004年年底,电影《天下无贼》上映,这是冯小刚执导的首部具有好莱坞类型片特点的作品。他在片中力图改变过度依赖语言的喜剧模式,转而实践商业类型片的美学特征,并开始引入动作电影的表现元素。
一对扒窃搭档,在火车上偶遇了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傻根。傻根随身带着打工挣的钱引来了以黎叔为首的盗窃团伙的注意,两边展开明争暗斗。
葛优出演的贼王黎叔阴毒决断令人不寒而栗。至今,人们对黎叔的形象依旧记忆犹新,片中的经典话语也仍常被人引用:“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葛优再宜次用他的演技将这个矛盾的设定毫不违和的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饰演了一个少见的搞笑坏人形象。
2006年上映的电影《让子弹飞》中,葛优又贡献了一个经典的大屏幕形象,一个聪明,狡猾,很会装疯卖傻的县长马邦德。
县长马邦德在赶赴上任的路上遭遇土匪抢劫,为了保命,他心生一计,假扮成汤师爷,让土匪张麻子入城和恶霸黄四郎相争,自己好渔翁得利。
在碉楼中的一场鸿门宴,葛优充分的将汤师爷左右摇摆控制局面,表面装疯卖傻,内心清纯至极的复杂层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汤师爷和土匪张麻子的屡次对侃,多次交锋,每每体现出他以退为进,保证自己安全又谋求最大利益的老油条形象。
面对姜文的霸气,葛优演绎出了老男人流氓而又机智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作为表演者,将葛优放置于整个中国电影史,他似乎都是一个异数。
他不慷慨激昂,而是幻化为一架情感的发动机;他也从不低眉顺眼,而是将大而不当的淡泊明志写在脸上。他好像特别走神儿,却常常能让人物的灵魂乖乖地附了体,他的表演不求一城一池,却浑然天成的走向人性的种种偶然与必然。他的表演是喜剧的,也是正剧的;他的表演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葛优真名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