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时候哪些东西不能买?】
有几种食物,在哪儿都有,价高量少味道差,全靠外地游客买单,当地人从来不会吃,但你可能都爱吃:
1、臭豆腐
臭豆腐是全国闻名的特色小吃,以长沙臭豆腐最为出名,看起来又黑又臭,但吃起来却很香,外酥里嫩。在全国每个景区,你都能找到臭豆腐,因为制作方便,成本低利润高。但景区的臭豆腐,真的是不敢吃。
如果是比较火爆的景区,他们用的油可能会经常换,而人少的景区就不好说了,我见过几个,油都是黑乎乎的,还有很多小黑渣,还在继续炸。
不得不说,价格又贵量又少,一碗10块钱,只有7~8块,简直是坑钱。
2、油炸小土豆
这也是每个景区都有的,如果自己做,我能吃好2斤,但在景区我从不买。一斤土豆多少钱呀,1块多,那一碗就要10块钱,数了数也就不到10个,非常贵。
贵就算了,做得还不好吃,这种油炸小土豆一般都是先煮熟,然后用油炸得外焦里嫩,卖的时候撒点调料。这些调料只在表面上,里面根本不入味,吃起来特别寡淡,每次我自己做,煮的时候都会加盐,就特别入味。
3、手抓饼
手抓饼,是早餐经常吃的,只要在锅上烙几分钟就行了,再加个煎鸡蛋、火腿肠、生菜等,吃得很实惠。我之前做过早餐生意,在批发部,一个手抓饼成本1块钱,最多卖2块钱。
但景区的手抓饼,只是加个鸡蛋就要10块钱,如果要加火腿、蟹柳等,直接就20元了,这么贵买的人还不少。为了快速出餐,他们煎得都不够熟,还是发白的就卷起来了,并不是外酥里软的口感,很难吃。我买过一次,吃了一半就扔掉了。
【报团旅游是不是一定要购物?】
必定去购物说实话,大部分旅游社都是有购物这个环节的,除非是那种高端团,不少旅行社在做宣传的时候,都说没有强制消费,说是什么纯玩团。但是当你在游玩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并不像导游说的那样,好一点的导游可能会做一些工作,更有甚至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且到了购物店,有些导游对于购买了东西的游客非常客气,但是对不买东西的游客会另眼相看,十分冷淡,记得当年去港澳旅游的时候,因为一个团友什么都没买,导游的脸色掉的二尺长,非常难看。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游客,也让旅游社和导游的口碑受到影响。难吃的团餐一般报团都是有团餐的,但是团餐的品质可以说真的是不敢恭维。有些朋友觉得,我如果报的是80的团餐,那一定会吃得很好,你这样想就错了。因为一般来说,80的团餐,基本上都是按照50-60的标准做的,如果你报的是60的,那极有可能是按照40来做的。多出来的钱,并没有退还给游客,而是进了旅游社的口袋,这就是为何团餐会那么难吃的原因,毕竟你的期望和实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试想,如果你的团费本身就很低,你还能指望吃得好一点?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免费的景点一般来说,很多低价团价格非常低,但是景点似乎还不少,很多人觉得非常划算,毕竟他对于景点并不了解。实际上,这里面也是有套路的,很多旅游社都会在行程中加上很多免费的景点,比如一个古镇、一个公园,或者一个地标性建筑之类的。当他多加几个这样的免费景点后,给游客的感觉这个团很不错,去的景区非常多。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不要钱的,收钱的也仅仅只有几个。同时,还有些旅游社,在报团的时候,买最便宜的景点的票。比如苏州园林,很多旅行社都会带游客去狮子林,而不是拙政园,虽然同时苏州园林,拙政园可是5A景区,而且比狮子林更有看点。总而言之,跟团游固然有很多套路,但是它所带来的优点确实也是自驾游等方式所无法相比的,毕竟省时省力一些,所以这也是它存在的必要性。对于我们来说,睁大眼睛,避免被套路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一定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选择那种超级低价团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负责你一定会为了占小便宜
【怎样看那些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
我外出旅游很少买东西,基本上什么都不买。当然这是近十几年的事了。
以前我出去旅游,因为很少出门,觉得非常新鲜,看到什么东西都想买。那时主要原因实在是因为手头紧,没多余的钱,所以虽然想买东西,还是没买什么东西。主要买一些小孩的东西,给小孩买一些吃的东西,地方特产。以前,不像现在这样,很远的地方的土特产,物品,在我们当地确实没有,买不到。所以买回家很受欢迎。
凭心而论,在以前,外出旅游,导游是不推荐旅客买什么东西。导游把旅客带到一地,都不下车,他们在聊天,根本不管旅客买不买东西。时间到了,呼唤上车,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你到一地想买什么土特产东西,你还得去向导游打听。我去北京,去少林寺,等地,想买东西,全是你自己的事。
我去北京,那一次,同事买了十几件皮夹克,价格可不便宜。后来知道是水货。没导游什么事儿,你自己主动买的,没人劝你。游客是散开了的,印象中,不记得有导游在场的。如果按现在,导游会有不少回扣了。我在北京买了一方压尺,几个旅游纪念品,一个现在还在,上面还有温度计。在北京照相倒是不少,刚买不久傻瓜相机,费了三个胶卷,可惜在长城顶上曝光了一个,回家洗时才发现。太遗憾了。
我外出旅游买过紫砂壶,宜兴的,这个紫砂壶是真的。然而现在很难买到正品正宗的紫砂壶了。去嵩山少林,只觉得山脚下饭店菜很贵,上厕所要一元钱。宰人,不过,导游倒没有带我们去什么地方劝我们买什么东西。时间太紧,只照了一张相。大约是九几年,一次成相,立等可取。过了塑十元钱。待会我去找来上传。那照片,旅程紧,灰头灰脸的,不过也是个纪念。
去海南那次旅游,从一上车,我就发现不对了。导游不停地劝我们加景点,说的天花乱坠,没法子大部分加了三四个景点,(因为是这个几日游,由我们领导洽谈安排的,然后定这趟几日游游哪些景点,共多少钱。如果不在定的景点内,个人另外付钱。)我加了三个景点,当时就付给导游。同去的伙伴景点加的不同,到一景地,没付款的,就不让你进去。等进去的人游览出来,我们一些人就在外面等。
在海南那几日游,导游不停地带我们逛一些与游览景点无关的商场,什么纳米,竹炭袜子,什么钻石等。袜子不用洗,穿着多少天都不臭,好处多多。我也买了几双,十元1双。那个钻石,会带给你好运。有大的,中等的,小的,各种精美包装。在这个地方足足停了两三个小时,当然,也吸走了我们车上一行几万元。我也花了近千元,给孙辈一人买了一个小袋包装的,给老伴买了一个项链。当时心血来潮,给讲解员吹晕了头。我算最少的了,同行的伙伴有的花了几千元。还非得高兴。估计到回家后才明白过来,这钱花得冤。
我昨天跟着教练学车去了楚雄跑车练习,两辆车同行9人,到达楚雄吃过饭后,晚上大家一起去逛彝人古镇,夜晚的彝人古镇非常热闹,当地人穿着民族服装围着篝火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场面非常壮观,而且古镇里面有点像一条夜市,卖东西的商贩非常多,有卖当地特产的,有卖果脯的,有卖小孩玩具的,有卖服装的,酒吧餐馆也有,当地人很多,游客也非常多。
我和同行的一位女孩一起,我想买点果脯回去酒店吃,顺便给教练也买点,女孩说:“这里太贵了,一不小心就被坑,我们别买了,回去酒店附近买点零食。”我看着卖果脯的地方也没有明码标价,也懒得去问,索性就放弃了购买。同行的几个人,也没有买什么东西,一个中年姐姐她买了一个儿童小背包,应该是为她女儿买的。
我觉得出去游玩,买东西很正常,不买东西也很正常。
如果自己确实喜欢,确实需要,而价格也可以接受的话,就欢欢喜喜的购买;如果自己对这些商品无感,不喜欢不需要,那肯定是不愿意购买的。
如果跟着导游去旅行,导游带游客进了购物店,也许导游潜意识里会希望游客购买商品,也许游客买了东西,导游也会有一些回扣;那么多游客去到一个城市旅游,每个人都购买一些东西,那肯定是能够为这个城市做生意的人增加一些收入,也能够为这个城市提高一些经济收入。
但是,愿不愿意买东西,还是应该由游客说了算。而且旅游区商品价格高,每个人经济条件不一样。喜欢就买,不喜欢就不买。
旅游的时候不买东西是正确的,就算要买也不应该在旅游景区买。我有三个理由,让自己不在旅游的时候买东西。第一就是如今的商业化,大部分景点已经失去了当地特色,你在景区买到的小商品都是流水线产品,也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样,就像土耳其大巴扎买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义务产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手工制作的。
第二就是景区内的商品质量往往没有保障,都是做一次生意的,很多商家都会坐地起价,往往会比当地人购买的价格贵出好多倍,就是专门坑游客的。
第三就是如今的全球化趋势,很多商品在家都可以买到,回家上网一看,比旅游地更便宜,就连泰国,日本的商品在家门口的超市都能买到。
当然有些地方特色的美食,手工艺品等还是值得购买,但这需要去到当地真正的市场上购买,而不是在旅游景点,往往会买到又贵品质又差的。
题主说的“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说的不就是——我这样的人吗?
现在的我,在一般的纯粹的旅游中,好像还真的很少很少买东西哦!
当然曾几何时,当我还是个买买买——买不停大姐的时候,我的旅游基本等同于购物啊!
当地特产、各种纪念品等等、等等,完全可以装满我的所有的行李箱。
这些年,随着物流、网购的日益方便,当然最主要的是,我自己也开始断舍离了。
我再出门旅游——就是很纯粹的逛吃逛吃了,只要带上自己的双眼、带上自己的胃——就基本OK了呀。
1、吃到很美味的当地小吃,我第一时间不是买——而是赶紧上网看,看看可不可以网购啊!
网上下单,我到家——基本伴手礼也就到家了。
2、至于各种旅游纪念品,我在扔掉了一抽屉又一抽屉的小小纪念品后,终于茅塞顿开了——莫非他们赚的其实就是我这种人的智商税啊。
当然,我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买,我偶尔还是会买一些东西,前提条件是——在我们当地真的买不到这个东西啊,而我又是如此喜欢它。当然,这种概率很低很低。
哈哈哈,我就是那些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咋的,不服——来打啊!
我是张蔷薇,一位从医唠叨主妇。
怎样看那些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大家好,我是城市问答专家@北京范儿。
我认为什么都不买的人才是去旅游的,也就是去度假的。而到哪里都要买买买的人就是还没有明白旅游真谛的人。他们的旅游就像是‘上货’一样,看着就累。
大家有没有在旅途中看到过这样的,就是到哪里都要问这个地方的特产。到四川要问特产,到山东要问特产,到北京也要问特产,甚至到了美国,到了欧洲也要问特产。其实我真的想告诉他们,法国的特产是香水,澳大利亚的特产是考拉,俄罗斯的特产是美女。怎么带?
这就是我想说的,这个观念要改变了朋友。旅游应该是看沿途的风景,所到之处的风情。这样才会是我们出去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带回一大堆特产,才感到不虚此行。现在要想买东西,那个什么宝,什么东的不是都有嘛。平台上搜一搜,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特产不是都一览无余了吗?比自己大包小包的背回来要省事省力的多了吧?
旅游中的误区一个是要买很多当地的特产,还有一个就是疯狂的拍照。我觉得我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不是要买一大堆东西,要拍一大堆照片。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感觉去好好感受这个城市。这个城市里的风景,这个城市里的人文。这才是我们旅游的目的。美好的风景就在眼前,可很多人都是忙于用手机和相机去感受。忙着把这美好放到镜头后面的存储卡里。忙着把一堆东西装进行囊。可当时的欣赏,没有留意。难道一定要回家再欣赏吗?一定要通过照片和特产来回忆去过的地方吗?那我们为什么不在当时好好的感受呢?
至于说我们如果要是报了低价团。也就是一定要去购物场所的那种。我们就要入乡随俗啦。因为这也是一种江湖规矩。既然您选择了团费的节省,就要忍受去购物。这时候您要是一点都不买,就显得有些成心,有些过分啦。您看很多导游对不买东西的游客谩骂,挤兑,风言风语就知道了。虽然他们这么做是很过分。可他们也是因为自己挣不到提成而恼羞成怒啊。在他们的认知里,您既然选择了这种团,就要跟随他们的节奏。谁也不是傻子,您这团费连机票都不够,您就好意思让人家亏着吗?对,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作为我们游客来说,也不能走极端。你让我买,我就不买。气死你。这也不对。作为理性的消费者,首先,我不会选择低价团。假如真的选择了,那就象征性的买一些东西。您要这样想,人家导游也不容易啊。毕竟人家也要养家糊口嘛。比如去云南,一般都会去翡翠店。我们就象征性的买一个千把块的挂件。就可以了。如果他们不知足,非要让我们买几万块的手镯,对不起,我直接买一张机票回北京,我不跟您玩了行吧?
总结一下:只要我们坚持一个原则,我的钱我做主。就没事。
谁说出去旅游就一定要买东西呢?我就是想看看风景,难道是另类吗?我没有这份购物的计划,你能把我怎样。钱在我的微信里,谁也转不走。如果你强行转走我的钱,就是抢劫。这和过去抢现金还不一样呢,有记录。呵呵,只要我对消费有一定之规,就没事。
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有是有,但应该很少吧,一般来说,游客多少都会买点东西的。对于怎么看什么都不买的人,先分析一下。
一般来说,去一个地方旅游,游客的购买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游带往的购物场所购物。很多旅游团都会带有去购物场所的行程,正规的旅行团,游客场购物是自愿的,而那些"黑团"或"黑导游"则会强制购物,若有游客不买则恶言以对甚至大打出手。不过,现在经过整顿,那些"黑团"、"黑店"、"黑导游"很少了。普遍来说,这类场所的卖的东西比市场上卖的贵很多,很多人过后才知上当。我很早前和同事去九寨沟旅游,我们一团人被导游带去一个购物店,店员万分热情的把我带到一个讲解厅,美女讲解员眉飞色舞的介绍他们的地方特产,品质好像都好得"独一无二",那名叫"蓝贵人"的茶叶、树灵芝、还有那种忘了叫什名的果实(比母指粗一点,表面长毛),用来泡开水喝,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忘了怎么吹的,反正我们都听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购买。第一个买完,店员说货剩没几斤了,可我们五六个人接着买并没见断货,源源不断,要多少有多少。茶叶600大洋一斤,那药用果实和树灵芝忘了多少钱了,反正不便宜,三样东西我们几个每人都买了不少。回来后对它们寄予厚望,希望用后体质能有质的提高……想得美,很久以后才懂得那肯定是被严重忽悠了。由于价钱贵,也担心被骗,所以不在旅游购物场所购物是很正常的。
二,购买旅游地的特产(不包括即食美)或纪念品。有的人到一个地方旅游喜欢买一些当地特产或纪念品回去,而有的人则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不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我其实也是对这方面的东西不太感兴趣的人,除非东西特别有吸引力或一时发神经心血来潮才会买。
三,当地特色小吃。对于特色小吃,游客一般都会买些来尝尝的。如果这些都不买,要么是不感兴趣,要么是为了省钱。
总的来说,对旅游什么都不买的人,没什么特别看法,买不买,完全是人家的意愿和自由。
不喜欢就不买,再就不是“轴”就是“省”。
1、“不喜欢就不买”的人比较理性,定力很强,不仅不为商家所动,也不为导游黑脸所动。
2、“轴”的人一根筋,你让我做什么我偏不。
3、“省”的人,要么性格使然,要么确实经济能力有限。通常选择参加这样总是去导购的旅游团都是因为便宜,既然奔着廉价去的,自然在路上也不愿花钱。这就是供需矛盾的地方,旅行社以优惠团价吸引游客,可来的都是不愿花钱的人,所以才闹出诸多不愉快。
其实旅行团里什么都不买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尽管不情愿,多多少少都会买一点,一是必须得带点手信回去,二是有的导游确实很好,所以怎么也要帮衬一下。
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可能有几种理由一、理智型
很理智的消费的人,不易受外界影响。许多人在旅游中购物是因为导游的介绍,朋友都在买,好不容易出来了不买点什么好像不太好,总得买点什么送朋友……各种各样因为外界和他人而买东西的理由。而理智型的人对自己的金钱有十分明确的计划,花与不花,花在哪里,花多少,每一分钟都有明确的打算的人,确定了自己花钱的多少的人,花钱去买不必要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极简型
这些年不是很流行“断舍离”的概念。
扔掉不必要的东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未来。
这些人的生活中已经都在“扔”了,又买来做什么呢。
决定了过极简生活的人,就不会再给自己的生活里添置不必要的东西。不管是正在扔,还是已经扔得差不多的人。如果在旅游的时候又买些不必要的东西,那么这“断舍离”的信念与态度就是重新审视一下了。可能一辈子也做不到的。
三、单纯的没有钱
最单纯的理由,没有钱,买不起啊。
花钱去旅行,已经把所有的钱都花了。机票,住宿,在外面的每一步,每一天,都是花费,没有收入。自己存了许久的钱,这些钱只足够自己去旅行的行住,没有更多的预算买东西了。或许会买一两件小纪念品,为自己的旅行留些记忆,或者说是种仪式。但是也肯定是在预算里的,不会过度消费的。
四、真的没必要
真的不需要买。不是不想买,也不是买不起。
举个例子:欧美的名牌打折度很大,化妆品,名牌包,衣服什么的,打折季都很便宜,那么住在欧美的人就没有必要到日本旅行的时候买什么。因为都很贵啊。
因为没有这种需要,可以买到更便宜划算的,何必非要花这个钱呢。
只是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的东西,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买一堆回去的。
我就是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既然被点名了,哪就说说你们想知道的怎么样。
记得去云南泸沽湖旅游,旅游大巴车行驶在景美,石隽的盘山公路上,导游先生触景生情地娓娓讲解,仿佛把全车游客带进神奇仙境,欲仙飘逸。接着导游话锋一转,介绍起当地特产,热情邀请大家下车去买。下车后悄悄递上一包“金南京”香烟给导游,谎称脚崴了,在路边坐下,逃过购物活动。
旅游中不买东西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是行贿导游也不是万能的。还得根据没有现场实际情况,态度该强硬就坚决,该服软就躲在队伍后面。
外出旅从不购物,并不是游客的过错。而是与旅行社弄虚作假,欺诈揽客,违章宣传有关。旅行社最起码在组团时,就应该明确的划分好低价购物游,精致深度游。严谨,公正的测算好交通,住宿,准确的费用,公布旅游行程团费。供游客随便自行选择,这一现象将会逐步淡化,减少。
而一味地嘲笑,讽刺游客穷逼,耍滑,懒蛋。一棍子拍打只想纯玩,不让购物搅兴的游客,显然有失文旅公道。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很热门的话题。假期长的往国外走,假期短的就一两天也要在周边转转,但无论跟团还是不跟团,旅游购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偏偏有人就是完全不买东西,旅游就是纯看风景,纯玩。
我来谈下对这种人的看法吧。
1,几乎所有旅游团都承诺不强制购物,自愿为原则。那说明人家不买也是他自已的权利,他也没错,没必要去指责他们的冷漠。
2,人各有志,每人都有自己的消费观,而且确实导游带去购物的地方物价都比较贵,毕竟导游要拿回扣赚钱养家的。所以不在旅游点买东西是非常明智的。况且如今电子网络如此发达,我还没见过在淘宝买不到的东西呢。
3,有的人出来旅游就是纯粹欣赏风景,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的,目的是释放压力,放飞自我,人家的着重点是在玩而不是买。
4,还有一种是旅游达人,旅游前都做好了攻略,哪些东西值得买,在哪儿买,什么时候买,这些人都非常清楚,他们什么都不买是假的,其实他们买了更地道的,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所以,旅游最重要是安全开心,要懂得享受旅途,购物与否不重要,完全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你们说,对吗?
【我想报团去旅游,如果不买东西的话,导游会不会骂人?】
这个完全看你报的团质量怎样了,如果你是贪小便宜的报的低价的团很都可能导游会使眼色或者强迫你买东西,但经过我旅游遇到的导游都还好,其中还有一个导游把我们领到买地方我们全部人都没有买,导游就在车上说你们所有人真的不给了呀,是我带的最差的一个团了,没钱还出来旅行。我都不知道他怎么好意思讲这些已经不是一个有道德导游了,最后我们全部人就出了点钱给导游,收钱可快了简直不要脸了。所以大家尽量是自由行玩的开心。
酷妹儿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有点儿杯弓蛇影了。
根据一些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出境跟团游的占比是逐步在上升,反而自由行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什么?
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如果报团游必须买东西,不买东西就挨骂,出游的人都是有病的傻子。
在经过治理整顿和新《旅游法》出台以后,旅游过程中购物或者增加项目,正规旅行社是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了。
但是,不管国内游还是出境游,低价游依然大量存在,利益驱使。
旅行社收的团费低,唯一的获利方式是在购物环节游客购物,也是他们能够生存最大的原因。这也是低价团之所以屡禁不止的最大原因:游客贪便宜报低价团,旅行社组织低价团以购物获利。
这样的低价团,如果游客不购物,导游必然不满,可能不会骂单独一个人,但是整个团必须在购物总额上满足导游的心里要求。否则,全体不挨骂也受气,是必然的,可能引发冲突也很正常。
在利益的驱使下,导游骂人已经不是素质高低的问题了,尽管国内有很多的导游素质确实不高。严格的管理下,旅游市场乱像已经得到大大的改善。
但是,为什么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居民出境跟团游比例持续提升,自由行比例呈下降趋势呢?(2016年,跟团游比例达42.4%,自由行比例为57.6%。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其次还有几个,也是导致出境游中,报团游占比上升的因素:
①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出境游的市场需求程度加大、加速释放;
②80/90后步入社会,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开始成家生子再加上二胎政策,亲子游市场快速爆发;
③旅行社的项目,包括了吃住行游等环节,捆绑销售酒店+机票+景点,相对自由行而言,游客更省钱且方便;
④人们还是偏好亚洲文化圈(中、日、泰等国)出境游和欧洲等地,但人们的外语普及程度不是很高,导致人们更愿意选择跟团游,这样方便省心。
经常爆出的泰国游购物纠纷,就是低价团惹得祸。报了低价团,不购物,挨导游骂都是轻的。事关导游切身利益,生死存亡,无关素质高低了,恼羞成怒,无所不用其极,就不难理解了。
出境游,可能有一些比如语言障碍的不得已,在国内,还是自由行更自由。
更多旅游问题,请关注:酷妹儿圈,为您解答旅游的各种事儿。
我经常出游,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现在很少碰到强制购物,而不买就骂人的导游。
很多景点,有的时候或许是这辈子只会来一次的,就算不在指定的商店购物,也会自己想办法买点纪念品或者当地特产。带回去送亲朋好友的。
经过素质教育培训机构特训的导游,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内需,和个人的利益,不会采取这种简单粗暴,强买强卖的营销方式和策略,他们会用更好的服务态度,来达到互惠双赢的目的。
比如,为了缓解旅途行程中的枯燥与无聊,多才多艺的导游,能结合历史典故,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述几个小时,让身临其境的游客的见识与理解加深,继而产生浓厚的探究意识,并欣赏,聆听,一个城市,一段过往,一个人物,风起云涌,波诡云谲的历史。一些口口相传,很多闻所未闻的野史,使大家既新鲜又长见。解闷,逗乐,添趣。我们都是来放松心情,感受生活丰富多彩的,在陶醉中,欣欣然就中了购物的套路。
二,可能会碰到个别功利主义特别强,而学业不精的导游,会用低俗原始的手段,带着威胁,恫吓的含义语气,刻意缩短景点游览时间,看似无意,其实别有用心地把精力时间浪费在购物点上,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团体的合作齐心很重要,只要大家一致抵触,提出交涉,严正抗议,不行就投诉,相信也会让无法无天的导游惧怕并有所收敛。
最后,建议游客根据自己的实情,尽量选择购物点少,或者零购物的旅行团,这样出游费用也许会高许多,但品质能得到最根本的保证。
还有,如果自由,经济条件允许,身体健康,可以淡季出游,错峰出行,玩得既开心,又少花钱。
诚邀,分享一下个人经验。
2017年新婚旅行,和老婆去了云南和海南,飞机落地后我们在当地旅行社报的团,这样核算下来费用比直接在我们本地报团低很多,而且时间比较宽裕,远一点的景点报团,附近的就自己过去逛逛。云南省面积比较大,景点离的都比较远,一个导游跟团带一到两天,带我们的导游是一个藏族小伙,人很和善,他会跟你讲很多关于景点和藏传佛教的故事,一路上听的津津有味,不会觉得无聊,但潜移默化的给你灌输一些自己佩戴的首饰珠宝和一些藏药的功效(比如虫草、藏红花),到景点逛的时候,也会带你去附近店里,但是买不买看个人意愿,不会强迫,很多人通过在他之前的讲解,了解到首饰珠宝和一些藏药的功效,多少会买一些。
出去旅游一定要安全第一!我的体会,穷游,跟团,费用低也在1500至2000左右。跟团玩的好处是省心,但不要要求吃的好,住的好我就满足,现在纯玩团也有购物店相对少。可增加自费景点啊,说的天花乱坠,实际到场看的确实一般,比如福建那个景点门票160+25电瓶车,就糊弄人。厦门坐船看国民党的膏药旗一百多,一会就回来了,根本不是你想像。另外,游客不要考虑导游赚我们多少钱,平心而论,自己买票坐火车坐飞机,住宾馆,再吃,你掏的团费够不够,不够,我们就买点东西,让导游心态平衡,我不赞成蹭吃蹭喝的穷玩法,也不赞成倚老卖老的不能拿我咋样的想法,人如果自己没有尊严,就等于不要脸,那导游骂人你就听着,司机把车开到山崖我们也只能说这车与游客同归于尽挺有气魄!我的观点还是强调不花钱的团决不能参加,少钱的团自己就考虑购物,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就是掉了,你自己看看能不能有力接住。旅行社也不要为了赚钱,骗游客参团,把游客卖来卖去,市场都是旅行社自己搞乱的,产品设计者缺了大德。
一个导游来回答你。
如果你是低价团,虽说低价团国家明令禁止,但是还是存在,比如你耍趟九寨沟98,耍个峨眉乐山28,去个泰国998,你不买东西肯定要遭骂。
你出去耍交的钱连成本机票都不够,不买东西哪个来贴成本?不参加自费哪个来填这些坑?
旅行社亏的钱自然会在行程上去找回来的。
这些事情,也不要去过多责怪导游,那些黑导游除外。因为旅行社会把这些成本转嫁给导游,说白了就是交钱上团,导游把这些亏的钱交给旅行社,旅行社才把团给你带。
就这样的,如果想耍的高兴,参照当地的行程成本价(比如四川就会每隔一段时间公布一次)去报行程。
再说一次,对低价团说不!珍爱生命,远离低价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第一报团的时候你有没有问清楚,这是不是购物团?如果你想买东西的话,可以报购物团,因为购物团很便宜的大家都知道。如果你不想买东西的话,最好就不要图便宜报购物团了,为了省下那么点钱,去了在不买东西,真的不值当的,反而会遭到大家的鄙视,图个什么啊,本来出去玩就是为了能让心情开心的,你不买东西,导游肯定会说你的。
如果你碰到了一个脾气十分暴躁的导游,就像问题里说的,如果这个团是旅游购物团,你不买东西的话,对于导游或者是这个团队的组织者来说,肯定会生气的,至于骂人不骂人就不知道了。第二呢,如果我们报团之前已经问清了,这个旅游团不是购物团,等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如果被强制消费了必须要购物的话,我们可以投诉旅行社的。本来报团的时候就问清了,现在出去玩来了,又必须要购物,这不是找投诉呢吗。
现在的社会只要稍微一曝光旅行社,旅行社都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呢不要纠结,不买东西的话导游会不会骂人的问题,他如果敢骂人的话,咱们就要做好被投诉曝光他这个旅行社的准备。你不让我玩的好,我凭什么让你们旅行社消停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大家始终要明白一个道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过咋们出去玩的,也不能冲动了,要相信法律,要相信国家,总会有一个讲理的地方的。
一定要文明出游,从我做起,而且最好是国内游,到了国外可就有点鞭长莫及了。
这个问题我最了解,给朋友们几点建议。
报团最好是在平台上预定!
比如在去哪儿网,飞猪,因为在平台预定,会比直接转账给旅行社有保障。万一旅行中出了什么问题,平台都会协助给你解决的!如果旅行不满意,最后给个长篇大论的差评,对旅行社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但是,可不要恶意差评哦,因为各行各业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服务行业。出行在外,互相理解很重要,互相沟通都是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报团之前,确认好是纯玩团!
全程不进任何的购物店,如果承诺了不进购物店,还带朋友们进店,朋友们可以自由逛逛,当做看看,长长见识。如果强制消费,马上联系旅行社反馈问题,如果还依然强制购物,不买不让出门,就只能投诉了,一个正规的旅行社最怕的就是投诉。
报团之前,问清楚所有的自费项目!
景区有哪些自费项目,必须问清楚,自费项目必须是自愿选择消费的,而不是强制消费!到时候强制消费,有苦难言!
不要被低价诱惑!
不要贪图便宜,自己旅行几天,心里有个概念,比如大理丽江玩5天,自己查询往返机票,估测一下交通,用餐,房费,旅行社给的价格比自己算的少个几百块钱是正常的,如果旅行社的价格太低太低了,这就需要谨慎辨别了!
自己报的是正规团,就不怕导游骂人了哦。一般大部分导游都是耐心负责的,会好好带团游玩,万一朋友们遇到的导游不分青红皂白骂人,说话难听,还强制消费,就直接找旅行社反馈问题,一般旅行社都会耐心处理,旅行社不给一个满意的答复,就找国家旅游局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必要的。
报团游省时省力省心,但是绝不能报低价团,一定要报知名度高的,口碑好的旅行社,不要贪便宜,因为低价团出去肯定要强制购物,如果你不购物,谁会做亏本生意?举个例子:假如从桂林去丽江双飞旅游6天只报价600元左右,明显就是低价团!用脚指头算一下就知道,包双飞机票、包6天的吃住,600元能办到吗?不强制你们购物才怪,导游肯定安排几个玉器、银器、药店购物点,让游客掏钱购买,不买就不会放过你们,会给脸色看,会苦苦求你购物,用丽江、泸沽湖、茶马古道、玉龙雪山的美丽景色来打动你,让你至少发点善心、爱心去购物,为云南人民献点爱心
旅游不买东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