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庄氏的来源】
潮汕庄姓超十五万,分布潮州、潮阳、澄海、普宁等地;严姓较少,约有在千人之内。
“庄严”一词是由近义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庄”即是“严”,“严”即是“庄”。说起来有趣,潮汕庄氏与严姓,原本是一家,或者说,“庄”是从“严”分出来的。庄严本是一家
庄姓原出楚国楚庄王之后。“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他的后代就以谥为姓。至东汉时才分出个“严姓”。汉明帝名“庄”,因要避讳,“庄”须改姓。有臣子建议将“庄”改为“严”氏,音变了,意义却没有变。这个建议得到明帝的批准和社会会同,从此中国就有了“严”这个姓氏。汉代之后,已没有必要为明帝避讳,已改姓严的大部分恢复原姓庄,只有小部分没有改。如受到光武帝特别尊重的严光(严子陵)因为太出名了,所以没有改也不便改,历史上一直称为严光,至于少数典籍称他庄光,就是这个缘故。严光的后代也就一直以严为姓。这庄与严的关系是整个中国庄氏的事情,并然并不局限于潮汕,但也可以从中了解整个严姓为何较少原因。庄哲兄弟毁家迎宋帝
庄氏入闽较早,随陈元光父子率兵平漳潮“蛮獠啸乱”的部将中就一位名叫庄肃鸾的。故事结束后,庄肃鸾携家眷居漳州。到了唐琳五代初,王潮王审知提兵由河南入闽,他们的外甥庄森同行,后择地居泉州,这一派称庄森为开闽、开潮始祖。宋末,宋端宗被元兵一路追赶,逃到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准备献城降,拒纳南宋小朝廷。泉州庄氏此时富甲一方,为泉城望族。庄森的第13代庄哲、庄光兄弟毁家纾难,变卖家产作军需,外出城南七里迎端宗。他们的家丁和端宗部队会合后也不敢再入城,庄氏兄弟保护端宗继续南逃进入潮州。庄光入潮隐江东,庄哲后裔移果陇
宋室来亡后,庄哲兄弟被乱兵冲散,庄哲逃回福建同安,在同安落户立籍,今日同安庄氏,便是其后裔。庄光留住潮州,隐居今之潮州江东镇上庄。后又分迁龙溪都庄陇(今之庵埠)及潮阳新兴乡豪波,再迁新龙(今属和平镇)。明弘治年间,同安庄氏又有一支移居普宁,创村建乡,是为果陇庄氏。果陇庄氏为潮汕庄氏第一聚居地,人口达3万之众,其次是潮州江东镇之中庄,人口有2万多,连同上庄下庄,总人口又超过3万。再次是潮阳之峡山镇之上东浦、西胪镇之东凤。潮阳有庄氏人口共37000多,澄海有姓庄者2000人。估计,全潮汕庄氏人数当在15万以上。
潮汕庄氏当今的著名人物有大家熟悉的庄世平,还有庄明瑞、曾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庄根南少将等。
自汉代由庄改严之后再没有改回本姓的那一部分庄氏,在全国人口一直很少。台湾的姓氏学者也找不到分们入闽入台的线索,潮汕也一样,潮阳有严姓140,澄海不上百,估计全潮汕在千人之内。潮阳有宋代进士严祖洽。
【姓庄的男孩名字庄姓男孩名字大全】
庄肃跃庄郭桂庄睿麟庄符邈庄晗晗庄乾坤庄子辰庄彦庄妍庄子洋庄子婷庄浩宇庄红宇庄依颖庄念萤庄念颖庄怡萍庄芸熙庄少怀庄子煜庄伟勇庄无名庄媛庄奕泽庄子嫣庄子茉庄子墨庄茉茉庄墨墨庄剑庄晓彤庄睿祥庄睿帅庄辛浩庄淑溪庄肃祝庄王宇庄婉真庄礼糠庄璐颖庄品庄信庄波庄园庄潇姌庄湘雅庄雨涵庄蕙嘉庄金山庄祥庄天祥庄梓萱庄紫萱庄子萱庄子轩庄紫轩庄婧好庄晋好庄子芸庄岑佩庄胜雅庄欣怡庄雅宁庄娜庄思晴庄海雄庄晴庄思靖庄丽茹庄明茹庄明芸庄思静庄剑涛庄驿城庄医磐庄骏臣庄韵芊庄添添庄知泓庄佳豪庄维志庄恩杰庄雅涵庄雅函庄杨智庄杨程庄杨浩庄铧帧庄典郴庄霜豆庄松峰庄闻轩庄周庄宇浩庄宇浩庄义华庄雅婷庄一航庄靖凝庄靖康庄知行庄萍娥庄培梅庄莉莉庄帅杰庄帅琪庄孜墨庄芷墨庄紫墨庄佳鑫庄礼祯庄鸿润庄子乐庄鸿麟庄家鸿庄文涛庄启润庄王庄俊颖庄逸炀庄和凯庄博超庄展翔庄轩宇庄宇泉庄睿轩庄梓睿庄晋展庄炎轩庄晟睿庄鹏煊庄昊然庄昊炎庄焱才庄炎才庄晋鹏庄炎彬庄金乡庄森浩庄星源庄东建庄星浩庄浩楠庄星宇庄还艺庄语蝶庄凌旋庄翠彤庄青筠庄涵双庄碧凡庄晓霜庄雅蕊庄语芙庄荣萍庄汉忠庄金梅庄浱祎庄淳祎庄淼懿庄淳懿庄芫庄淑爰庄苗瑛庄淑瑛庄雯瑛庄玟瑛庄汶瑛庄妘瑛庄坍庄攸庄妙瑛庄苗昀庄苗羽庄淑娴庄玟娴庄雯娴庄妙娴庄苗娴庄娴彗庄娴洳庄嫒洳庄嫒芸庄嫒妘庄嫒妍庄嫒汾庄津娴庄娴冰庄广庄家乐庄家欣庄秀胤庄家惠庄家慧庄小豪庄磊庄爱建庄德兰庄小慧庄昊天庄墨庄涵博庄涵锐庄涵钧庄梓晨庄泽之庄丁健庄昕晨庄萍萍庄佳颖庄璨朋庄钧涵庄泽郅庄泽芷庄璨澎庄皓然庄浩然庄薪正庄泊君庄淳雅庄灵芸庄梦泽庄锦麟庄涵筠庄锦翎庄俊杰庄帅庄传彬庄静庄国强庄钰铭庄铭海庄锦霖庄钰成庄毅庄志艳庄汉彭庄濠普庄彦淇庄子扬庄子仰庄子佯庄子彦庄俊浩庄子烁庄俊溪庄若溪庄子晏庄浩徉庄开能庄钰轩庄钰凯庄钰凡庄钰然庄钰夫庄钰琨庄子言庄子延庄子徉庄子阳庄子炀庄子烊庄以韩庄焕庄俊臣庄乐庄浩天庄乐天庄烊子庄俊子庄俊瀚庄俊翰庄俊善庄俊溢庄俊逸庄子颢庄皓烊庄浩烊庄子龙庄子灏庄子浩庄子皓庄若飞庄一炫庄以炫庄子宸庄子汐庄子函庄子祈庄子琦庄子麒庄子骐庄子祺庄子祁庄俊淇庄玄宗庄子俊庄浚烊庄浚烨庄泽沅庄蔚宣庄子谦庄子炜庄子悦庄浚缢庄浚灿庄俊灿庄子灿庄洋烊庄俊翔庄俊洋庄子芊庄子淇庄子煊庄子炫庄俊羲庄俊汐庄俊熙庄俊缢庄俊翊庄俊翌庄俊意庄俊祺庄俊毅庄俊琦庄俊浠庄骏熙庄浚熙庄子麟庄子豪庄子沁庄子炯庄则达庄子焕庄子烨庄丽庄谋又庄议反庄又温庄姬媛庄擎宇庄天佑庄耀扬庄雨泽庄伟祺庄皓轩庄楷瑞庄伟宸庄鑫磊庄宁远庄家瑞庄庆水庄志晖庄金昌庄凌浩庄凌微庄洱佳庄镜渥庄智翔庄澎湃庄远湃庄湃庄戌严庄绪焱庄戌焱庄绍瑞庄博文庄晓鹏庄鑫庄华山庄军庄极玮庄于力庄景燕庄欣庄立波庄宸瑜庄珺宸庄珺轩庄珺杰庄子曰庄珺霖庄玮霖庄瑾楠庄璟楠庄琪霖庄楷瑄庄楷文庄楷汶庄楷汶庄栎玮庄梓彦庄瑾恒庄子恒庄楷轩庄峻楷庄峻楷庄楷凌庄柠轩庄植富庄植夫庄焙焱庄城庄思语庄辉庄涛碧庄梓恒庄响峻庄颛任庄真懿庄志伟庄明蕾庄瀚明庄瀚宇庄惜水庄辛侍庄辛晔庄辛明庄智宸庄子涵庄前宽庄博弈庄博钰庄雯晴庄雯彩庄雯恩庄雯静庄雪青庄青庄润菁庄泽菁庄丽芳庄君悦庄银庄雪菡庄昭菁庄雪琳庄思琳庄雪霞庄彤彤庄雪恬庄思恬庄心悦庄可悦庄卓翰庄秀凤庄钊瀚庄钊杰庄芮昕庄智建庄智健庄智文庄智淇庄智棋庄敏庄顺妃庄顺飞庄文贤庄婷庄世伟庄涵雨庄耀午庄权旭庄子睿庄天宇庄戌惠庄戌伟庄戌贺庄天彬庄我彬庄金培庄戌竹庄戌辉庄戌隆庄君昊庄志翔庄志轩庄天昊庄昊庄俊昊庄俊成庄宇昊庄长伟庄鱼泽庄欠卿庄文卿庄戌沛庄绪沛庄绪贺庄绪惠庄绪慧庄绪隆庄名扬庄戌坚庄戌达庄戌恒庄戌江庄戌程庄戌浚庄绪浚庄绪德庄绪濠庄绪涛庄绪浩庄戌浩庄绪诚庄涌庄濡骥庄娜芬庄粛峰庄粛廷庄宁庄慈庄元朗庄承功庄承信庄盼庄盼盼庄旸庄炀庄述先庄秀芹庄德兴庄德文庄亮庄聪庄沂臻庄峻熙庄春艳庄熹楠庄浩霖庄浩轩庄沛龙庄沛明庄沛发庄晓凤庄子庆庄康庄科庄浩鑫庄琰庄榆辰庄榆晟庄志强庄子榆庄榆臣庄榆成庄逸凡庄洁庄榆宸庄展钗庄翔圩庄翔宇庄子成庄子成庄志贤庄子贤庄子健庄子强庄子强庄树森庄植植庄绪林庄梅宽庄华森庄梓铭庄梓森庄诗源庄梓航庄一庄广杭庄笑笑庄荣轩庄皓麒庄光明庄飞飞庄鹰霭庄崇扬庄剀庄佳庄嘉庄岭庄琳庄培俊庄易佳庄嘉豪庄嘉壕庄莉莎庄蕊晨庄筱婕庄蕊琦庄蕊琪庄蕊琳庄筱静庄佩琳庄静雅庄懿轩庄翊轩庄筱晨庄娜美庄娜玫庄夏娜庄茜娜庄瑞娜庄蕊娜庄睿娜庄婧娜庄筱茜庄筱幼庄筱瑜庄筱奕庄筱琪庄筱婧庄妮娜庄奕娜庄璇娜庄诗娜庄思娜庄瑜娜庄嘉琪庄嘉琳庄诗琪庄奕轩庄妍萱庄妍轩庄斯琪庄诗宇庄睿菲庄睿庄诗婧庄婧瑜庄婧瑜庄婧轩庄诗嫚庄诗蔓庄睿岚庄蕊阑庄丞怡庄丽艳庄海鱼庄培峰庄培翰庄培翔庄培玮庄培昀庄培烈庄培鉴庄培达庄培伟庄培丰庄培封庄培然庄培腾庄培峻庄培庭庄镇坚庄皓华庄皓云庄嘉濠庄梓濠庄乔岳庄凡以庄方戆庄晨庄淇泳庄礼菡庄梓洋庄霖洋庄涵洋庄杰洋庄毅璇庄冲庄尹冲庄照志庄庆贺庄汉霖庄淇涵庄杰翔庄杰霖庄浚涵庄瀚霖庄树声庄皓霖庄涵麟庄宗霖庄瑾颖庄婷婷庄小婷庄婉婷庄婷儿庄琳琳庄珊珊庄雯雯庄文龙庄俊驰庄宇轩庄震轩庄振轩庄煜泽庄明轩庄浩轩庄沁彤庄霏霏庄雪儿庄欣儿庄语嫣庄泽莹庄佳莺庄嘉颖庄颖佳庄佳荧庄佳莹庄吉铭庄少钦庄伟恭庄华铭庄子铭庄志铭庄梓鸣庄钱庄贺桐庄贺同庄贺庄贺伟庄博涛庄智鑫庄少浩庄浩杰庄惠碧庄惠桦庄俊胜庄梓然庄培加庄铭焜庄钊文庄钊炫庄耀翔庄卓翔庄锦辉庄程翔庄泽翔庄俨亩庄栎深庄又藤庄雨轩庄轩庄天其庄天奇庄天齐庄迪庄力庄了庄智驿庄峻玮庄钊烨庄钊阳庄钊灿庄金雄庄昭伟庄释决庄鹦切庄金川庄卓川庄卓凡庄门鑫庄不赣庄林矗庄松山庄骑搴庄宝田庄敏慧庄敏贤庄召君庄昭君庄秀云庄欣山庄宝山庄常兴庄文彬庄世平庄壮庄壮壮庄峰庄峰一庄韵文庄及万庄汉侠庄梓灵庄昆玉庄若灵庄灵庄不勺庄皓煜庄宇鹏庄述强庄恒永庄竣琅庄晴晴庄楠楠庄子涛庄亦鑫庄砚然庄毅景庄璐菡庄浩城庄帝儒庄严哲庄嘉宇庄嘉恩庄传兴庄淑豪庄曜舟庄建驿庄权督庄蔼鼎庄其朗庄杯隆庄肯爵庄枇致庄意鸣庄一鸣庄宇东庄龙正庄无忧庄鹏庄思逸庄懿庄弘懿此文为星*座网文章,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
【福建八大外姓是那八大外姓!又是何时迁入福建】
1张姓:泉州张坂张氏的“始祖张天觉,河南光州人,唐?6?1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以参谋削王仙芝之乱,授南剑刺史。及朱温纂唐,便弃官避乱入闽。”(《张氏族谱》)
2林姓:“先世固始人,祖有林一郎者仕客,于(唐)光启乙已(885年)迁福建永春桃源大杉林保。”(《台湾省通志稿?6?1卷二?6?1人民志?6?1氏族篇》引《台北县虎丘林氏族谱》)3王姓:《晋江凤头王氏族谱》(乾隆始修本)载:今晋江城东镇凤屿村王氏以唐末王审知为入闽始祖,明?6?1洪武十年(1377年),第二十二世王宾和始迁居凤里。《金瓯王氏五柱敦项公派家谱》载:今晋江东石镇金瓯(山前)王氏,出于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之后,推武肃王王审知为入闽始祖。《峣阳开闽王氏族谱》载:今安溪西坪镇西部的峣阳,为当地大姓,其先祖上溯唐末入闽的王潮、王审知。入居安溪的始祖王佛生,原居福建府长乐县,为防倭事于明?6?1永乐元年(1403年)与弟王兴祖迁居安溪崇信里屯种,“四传”后王毅庵迁居峣阳。《台湾通志?6?1氏族篇》收录的台北县板桥镇《王氏族谱》云:“三十四世晔为光州定城令,因家于固始。哗曾孙曰恁,三子曰审潮、审邽、审知,兄弟有检,王绪辟为军正,以副前锋提兵人汀、漳,遂有闽、泉之地,而审邽之曾孙早晔,又分居泉之西南隅船方巷。”4庄姓:台湾《青阳庄氏族谱》载:“唐?6?1光启间,始祖森公,王潮之甥也,偕入闽,择居于永春桃园里美政乡,地名蓬莱。”《桃源庄氏族谱》亦载:今惠安县山腰庄氏,其始祖庄森自光州固始入闽,居永春县桃源里蓬莱山,其后裔遍布晋江、惠安、同安、莆田、安溪等地。5陈姓:“寻经安禄山之变,中原板荡,留居河南之陈姓,随王潮入闽者,为数似亦不少。”(《台湾省通志稿?6?1卷二?6?1人民志?6?1氏族篇》)6黄姓:今晋江东石镇黄氏,与湖头(玉湖)、永坑合称为“东石三乡黄”,共奉黄龙为基祖。据载,黄龙祖父黄岸先人系于唐末由光州固始避乱居闽(《东石各氏族谱》)7李姓:“先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入闽”(《台湾省通志稿?6?1卷二?6?1人民志?6?1氏族篇》引《台北县李氏族谱》)。“其先居住河南光州固始,五季随王潮入闽”(兑山李氏)。今晋江金井镇石圳(圳山)李氏先祖李晦翁,初居砀山,后因中原变故,而侨居光州固始,唐末偕子李乐泉避兵福建,其后裔于元末从福州徙泉州,择圳山而卜居(《晋邑圳山李氏族谱》)。今南安梅山镇芙蓉李氏,先祖为光州固始人,于五代从王潮入闽,其子孙因家于武荣(南安)芙蓉乡(《芙蓉李氏族谱》)。今南安金淘镇李氏远祖系固始人,随王潮入闽,其后裔肇居梅山芙蓉,传至李仰宗时迁居岭兜(《岭兜李氏族谱》)。
8许姓:“始祖许受仕唐,随王潮入闽,镇漳州之诏安,改而入泉,乔居晋江十七八都间石龟,后枝派分栖”,称为“石龟许氏”(《台湾省通志稿?6?1卷二?6?1人民志?6?1氏族篇》)。今安溪湖头镇郭埔(虞都)许氏先祖许侍御为光州固始人,唐末奉旨入闽,镇守漳州诏安,后又迁晋江石龟村。传至许景玉,迁至南安诗山镇钱塘,景玉次子许振奴移居虞都(《湖头虞都许氏家谱》)。
【锦绣传芳是什么姓氏】
庄氏。
山腰庄氏家庙,锦绣传芳,源远流长
庄氏家庙,又称山腰祠堂,位于山腰镇锦山村,是惠北三大著名建筑之一,与沙格灵慈宫、峰尾东岳庙齐名,系泉港区文物保护单位。
庄氏家庙前身原是庄氏始祖庄元奇于明建文、永乐年间迁居此地所筑的简单住房。清嘉庆十四至十六年(公元1809-1911年)肇建为庄氏宗祠。民国五年(1916年)锦山小学创办,置为校址,后为锦山大队队部。
家庙自1880年至1990年曾经二次修缮。1985年,自台湾回乡定居的宗贤庄昭宗先生及海内外宗亲的齐心协力,家庙按原有规模结构重修,1991年方告竣工。
家庙大门土方嵌着红底金字“庄氏家庙”匾额,大闸外两侧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二虎逞威”等图形的石鼓。家庙乃为三开间,深三进,由门厅、中厅、大厅组成,中隔二天井,加上庭院呈六个层次,深达52.8米;各层次在同一基线上前后落差达1.6米,使整座祠宇显得气势恢宏。
走进庄氏家庙,探访庄氏渊源
族谱载:山腰庄氏始祖庄无奇(1371-1420年),字维明,别号留孙,“秉性豪爽,素有大志”,于明洪武建文年间(公元1399一1402年),自洛阳江边的“官头”村,牧鸭逐水草而迂口北上,寻“宜土”,“至惠安县北三十华里”处,看中了前蔡村,就定居下来。时年方“而立”之年,定居后仍以饲鸭为业,故庄氏后裔称为“赶鸭公”。
【翰林爷传说】:“翰林爷”庄人瑞(生于清嘉庆六年即1801年),出身农家子弟,时常沿村拾粪。他十岁那年,祠堂工程已至架设大厅中脊檩的时候,不知何故,村人一再拜神求佛,总是架不稳定。大家正在焦急之时,只见庄人瑞把粪筐一扔,纳头便拜,中脊檩立架安稳。众人无不盛赞此人日后必成大器。由于庄人瑞聪明勤奋,学业精进,历“县试”、“院试”后,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中举,尔后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他成为庄氏家庙建成后入祠品秩最高的一代宗贤,得钦赐匾额悬挂于祠堂大厅中央。仰望庄氏家庙,屋顶铺盖橙色琉璃瓦,屋脊燕尾高翘,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庄氏家庙庭院大门上嵌的“锦绣传芳”,源于随舅父入闽、累官广州刺史、解甲归田后择居永春桃源里的始祖庄森,故也称“桃源衍派”。衍自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元老、赠爵少师的九世祖庄厦(泉郡庄氏始祖),受钦赐“御墨锦绣”,故称“锦绣传芳”。
山腰庄氏,源远流长。
【台湾和闽的渊源】
一九八三年第五期《中州今古》刊载了拙文《台闽豫祖根渊源初探》,北京《中国史研究动态》和香港《文汇报》(1983年10月30日)先后转载,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本文从台湾的历史和大姓谱牒研究,以及何处是郑成功之墓等问题,再一次探讨台闽豫祖根渊源。这里所说的“祖根”,乃“主根”也。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占台湾省总户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族谱。至于来自其他地方的“旁根”,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
一、台湾自古属于中国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在一百万年前,台湾和大陆是连成一片的,后来因地壳运动形成台湾海峡。七万多年前到一万多年前,台湾又和大陆连接。只是一万年前开始的大海浸,大陆和台湾才被海峡隔离至今。但是,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八十多米,而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却深达几千米。
在台湾发现的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左镇人”,据考古学者研究,是从福建等地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台湾的。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的蚌壳,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距今3005±90年,与台湾高雄林园乡风鼻头遗址的年代相近,而且出土的有段石锛、印纹陶等器物特征十分类似,证明三千多年前的原始文化同出一源。
在战国时代成书的《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匪织贝;厥包桔柚锡贡。”这里的“岛夷”就是指今天的台湾。《山海经·海内经》称台湾为“雕题”,《史记·秦始皇本纪》称其为“瀛洲”,《汉书·地理志》称其为“东鳀”,《三国志·孙权传》称其为“夷洲”。隋、唐、宋、元各代统称台湾为“流求”或“琉球”。明代陈第的《东番记》又称台湾为“东番”,直到明代后期才出现“台湾”口语称谓,正式见于官方文献者,是明代崇祯八年何楷、王家彦等人的奏疏。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正式设台湾府。据考证,台湾的名称由闽南话“大员”、“大湾”、“台员”演变而来,起源于台南一带的台窝、湾族。因此,台湾的称谓早于葡萄牙人的命名“福摩萨”(美丽之岛),更早于荷兰入侵台的时间。
根据上述《尚书·禹贡》的记载,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台湾居民就已经用树皮织成的“细布”和贝壳、桔柚等作为贡品,与祖国大陆建立了联系。公元230年,东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人船队去“夷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过不久,即孙亮太平二年(公元257年),设置临海郡时,已经把台湾归入版图。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也写了台湾的方位、海程、气候、地形、物产和居民等。书中写道:“在临海东南,去郡两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由此可知,“众山夷”(即台湾山胞)信奉越王为始祖。
隋唐时期,大陆与台湾联系更加密切。唐元和年间进士施肩吾,隐居不仕,带着全家去澎湖列岛定居。《全唐诗》还收录了他写的一首诗:
题澎湖屿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
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造咸水。
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和明朝陈第《东番记》都对台湾的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记录,是研究台湾历史的珍贵文献。至于郑成功父子收复台湾、开发台湾的历史功绩更是众口皆碑,史册昭昭。
二、台湾山胞也是一家人
台湾省内的土著山地同胞(主要是高山族)也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学者张其昀先生在《台湾丛书序》中指出:“今日台湾山胞,即为远古浙东一带越族之遗裔,奇风异俗,尚可与古籍印证而相合。”台湾山胞土著民族的文化生活特征,如干阑、崖葬、猎头、凿齿、木鼓、犬祭等,都与古代百越族相似。根据《汉书》、《宋史》、《太平环宇记》等古籍记载,远古时期,东南沿海的百越人已经从事航海,台湾岛上已经有百超人活动的足迹。后来,由于秦始皇、汉武帝的迁徙政策,把百越人迁移到内地,台湾岛上的百越人才与大陆隔离,孤悬于海外,形成了今天的土著山胞。究其祖根,也是炎黄子孙,属于古代夷族的后裔。
因此,清朝设置台湾府的两百多年间,台湾山胞无不以炎黄子孙为荣,纷纷改为汉姓。当时台湾山胞的改姓,大致遵循“官府赐姓”“自以为姓”两个途径。譬如,清初新竹的土著协助官兵平乱有功,乾隆二十三年清廷便一口气赐了“卫、金、钱、廖、王、潘、黎”等七姓给当地助战有功的土著。目前,台湾土著山胞的姓氏大约有八十六个,其中潘姓最多。据台湾省文献会编纂洪敏麟先生考证,潘姓山胞特别多,是跟大陆移民有密切关系。原来,大陆移民来台垦殖时,清廷实施保护土著的“番大祖”制度,即土著山胞都是地主,而大陆移民则为佃户,必须交租。因此,土著山胞认为只要有水、有田、有米,生活便可无虞。当土著山胞选择改姓时,便纷纷采用这个“有水有田有米”的潘姓了。
无论“官府赐姓”,还是“自以为姓”,在开发台湾的过程中,大陆移民和土著山胞已经融合成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台湾同胞祖根在中原
台湾居民中的绝大多数汉族同胞是明清以来大陆闽粤移民之苗裔。据1928年日台总督府官房调查课《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表》材料所得结论:“所列本省人中,祖籍福建省者最多,广东省者次之,其它省份又次之”。其中“出身福建省者,约为出身广东省者之五倍半,为出身其它省份者之六十三倍之众。出身福建省者,以泉州、漳州二府占最多数。”
1953年,台湾进行了一次户口统计,户数在五百户以上的一百种姓中,有六十三姓族谱材料说明其先祖来自河南,大多数直接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六十三姓计有六十七万零五百一十二户,占全省总户数的百分之八十点九。
今日台湾第一大姓——陈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强。陈氏族谱明确记载着“入台始祖”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永华,陈泽。而陈氏“入闽始祖”就是河南光州固始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另外,陈氏更早的得姓始祖是周初陈国的妫满,死后谥号胡,他的一部分子孙“以谥为姓”,改为姓胡。因此,天下陈胡是一家。据说,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在南洋各地活动时,曾一度改名为“陈同”,就是表示“胡姓与陈姓相同”的意思。战国时期“田氏代齐”的齐威王是陈厉公之子陈完的后代,陈、田古音接近。陈完逃到齐国改姓田,是田姓的始祖。因此,陈、田二姓也是同出一宗。根据这些族谱研究,目前,台湾和东南亚华侨中盛行“妫汭五姓联宗。”台湾基隆市有“陈胡姚宗亲会”,菲律宾华侨设立“妫汭五姓联宗总会”和“有妫堂”。为什么称“妫汭”呢?顾名思义,陈、胡、田、姚、虞五大姓人家的祖根都在河南的淮水流域。
黄姓是台湾的第三大姓。根据台湾“黄氏大宗谱”记载,黄姓的始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其实,黄姓的真正得姓始祖是黄歇的十三世祖黄石。黄石由于仕周有功,被封于黄国。黄国故城就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县隆古乡。最近在河南光山宝相寺发现了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就是黄国历史的重要考古证据。据考证,周初受封黄国的黄石是黄帝的二十世孙。因此,天下黄姓人家都以“轩辕世系”为荣,其发祥地在河南潢川一带(古代属于江夏郡)。所以侨居泰国的华侨在黄氏宗亲总会大门两旁镌刻着醒目的对联:“轩辕世系,江夏世家”。我国南方和台湾各地的黄姓家族,绝大多数属于“紫云黄氏”,其先祖黄首恭就是唐高宗总章年间随陈元光入闽的黄姓开基始祖。他“卜居泉州、开辟荒地,遂成巨富”(台湾《紫云黄氏历代世系表》)。后来,他捐地兴建泉州开元寺,常见紫云盖顶,故黄姓后。称其为“紫云黄氏”先祖。他的五个儿子分居南安、惠安、安溪、同安、诏安,号称“五安公”,子孙繁衍,人多势众,发展到今天,成为台湾和闽南的第三大姓。
丘、邱同属一姓,这个家族的源流,已经长达两千七百多年,他们的源头,便在中原的河南地区。闽、粤两地的丘姓所供奉的南迁姑祖,就是宋朝时由老家河南固始入闽,到达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岩头乡开基的丘杰秀。台湾内政部长邱创焕先生就自认是丘杰秀的第二十四世裔孙。河南丘氏出现于台湾岛上,也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事。当时,延平郡王郑成功,郑经父子台湾高举反清复明义旗,他的部属之中,便有一位官拜宣毅左镇的大将邱辉,于永历三十四年渡台。自从康熙领有台湾之后,丘姓的大陆移民大量出现。由于到得早、来得多,为后世子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丘姓已经是台湾的第十八大姓。
闽、粤和台湾各地的宋姓人家,都供奉唐朝名相宋璟为始祖,其祖籍也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懿宗咸通年间,宋璟的孙子宋易担任福建的观察推官,就带着孙子宋骈入闽,寓居于福建莆田。宋骈,便是其后福建莆田宋氏所奉的一世祖。宋骈的父亲宋达,没有随父入闽,而是隐居于河南固始,一直到他的长子宋骈于咸通六年明经及第,也当了福建观察推官,才被迎到莆田养老,终老于莆田。福建镜江的宋氏开基祖宋臻,则是宋骈的亲弟弟,他没有作官,一直在河南光州固始隐居,直到唐末天下大乱,才避乱南徙,到福建候官的镜江落籍定居,成为宋氏镜江派的开基之祖。
除此以外,再请看其它姓氏的台湾民间谱牒记载:
台北县《虎丘林氏族谱》“先世固始人,祖有林一郎者仕唐,唐光启年间迁福建永春……至明分居安溪之虎丘。”
台北县《张氏族谱》“世居光州固始,唐末有张延齐等兄弟三人,随王潮入闽,居泉州之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威。”
台南县《李氏族谱》:“先世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入闽”。
台湾《吴氏族谱·祭公家传》:“其祖有吴祭公者,固始县青云乡井兜人也。唐僖宗中和四年,兄弟一行二十余人,住福州候官县,王审知据入闽之地,乃避地福、泉之间,遂为闽人。”
台北新庄镇《鸿儒蔡氏族谱》:“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武后垂拱二年,从陈元光入闽。”
台湾《杨姓大族谱》:“始祖君胄公,随陈元光入闽开漳,盖唐垂拱二年也。”
台北县《新庄镇庄氏族谱》:唐末有庄森者,居河南光州固始,于僖宗光启元年随王潮入闽。”
台北县土城乡《何氏族谱》:“世居光州固始,唐高宗仪凤中,何嗣韩从陈元公经略全闽,因家焉。”
台北县《泉州佛耳山詹氏族谱》:“先世居光州固始,始祖詹贤,仕唐,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点检使,从王潮入闽。”
《清溪永安谢氏族谱》:“祖为光州固始人,从审知入闽。”
《清源曾氏族谱考》:“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固始入闽,……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光州剌史也。”
《武功周氏族谱》:“系苏姓之后,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末有苏益者,避黄巢之乱,于僖宗广明中,随王潮入闽。”
《古濑叶氏族谱》:“始祖叶谌,世居雍州,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卜居仙游之古濑”。
台湾《马巷郑氏族谱序》:“唐垂拱间陈将军趋闽,大臣郑时中随之,郑氏遂星布闽粤。”台湾面务印书馆新出版的黄典权著《郑成功史事研究》云:“郑氏在唐僖宗光启间由河南国光州固始县入闽。”今日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内存《郑氏附葬祖父墓志》拓片上也写着:“成功字明俨、号大木,姓郑氏,先世自光州固始县入闽。”
以上资料说明,从主体上分析台湾同胞的祖根,三百多年前在福建,一千多年前在河南光州固始一带。
四、何处是郑成功之墓
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的义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于公元一六六二年二月收复台湾,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并在建设台湾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郑成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和台湾同胞回国祭奠这位民族英雄。但是,何处是郑成功之墓?这却是一桩历史疑案。
1、台湾和福建没有郑成功自己的陵墓
关于郑成功之死,《清史稿·郑成功传》有明确记载:“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即郑经)居守思明(今厦门)。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五月朔,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遽卒,年三十九。”
据康熙年间刊印的《台湾府志》坟墓篇记载:“郑成功墓在台湾县武定里洲仔尾,男(郑)经附葬焉。”
又据今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内《郑氏阳葬祖父墓志》云:“王父讳成功,字明俨,号大木,姓郑氏,先世自光州固始县入闽。由莆居,漳居、粤之潮至始祖隐石公乃移居于泉之南安县扬子山下石井乡,遂世为南女人。……王父生于甲子年七月十四日辰时,卒于壬寅年五月初八日未时,享年三十有九。故明末赐国姓,封延平王,率众取海外台湾……(郑经)同王父俱葬台湾……(康熙)特旨恩准爰令弟克举假回襄事,以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卯时附葬于南安县康店乡乐斋公茔内。”
这篇附葬郑成功父子的墓志铭是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撰写、郑克举勒石。这已经是郑成功死后三十八年的事情了。早在十六年前(即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攻取台湾时,曾经奉命挖掘郑成功父子的灵柩,作为战利品献俘北京。郑克塽也投降清朝“上授克塽公爵,隶汉军正红旗,……诸明宗人依郑氏者,宁靖王术桂自杀,鲁王子及他宗室皆徙河南。”见《清史稿·郑成功传》
郑成功父子的灵柩千里迢迢被押送北京,十六年后又被“特旨恩准”运回福建附葬于南安县郑氏祖坟,至今没有给郑成功父子修墓树碑。因此,可以说福建和台湾并没有属于郑成功自己的陵墓。这是为什么?!
2、河南固始发现身穿郑成功官服的陵墓
一九七○年,河南固始传闻发现郑成功墓。去年,我们专程到固始县汪棚公社邓大庙大队小营生产队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主持这座古墓挖掘的生产队长郑大成同志回忆,简记如下:
解放前,这个坟堆有三、四米高,前有石人、石马、石香炉、石牌坊,还有一人多高的墓碑。解放后只剩下土坟堆,当地群众叫它“莽牛地”。一九七○年农业学大寨,县里动员我们大年初一在莽牛地平坟整地。清除上面的封土后,发现“洋糖滑滑”(固始土语,即糯米拌石灰的墓土)。再下面是三指厚的石条。揭开石条后,见到棺椁。棺椁间一边各插一对龙牌和虎牌。揭开棺盖后,黄色的官服完好,头滚到一边,头上戴软帽。头特别大,牙也特别大。龙袍胸部绣着团龙,团龙上部绣着七个字——“土部壬府郑成功”。字是黄色的,团龙是五彩刺绣。手上有黄色丝棉手套,脚下穿厚底靴。棺底木板上刻着勺子星(即北斗七星)。出土的七两多金叶子、银叶子让社员刘志义拿到合肥,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走,给了十元钱路费和两本书。还有一对铜球(直径约五公分)和一块护心镜(镜面有四个大字),连同其他墓出土的铜镜一起,拿到北边卖了。
以上调查材料说明,郑大成等人挖掘的古墓肯定是一座明清墓葬,而且墓主人身份较高。调查中,我们再三询问郑大成等人,对死者胸前的绣字是否辨认清楚?郑大成同志说:“这七个字连同团龙部分的绣袍,我专门撕下来保存了了两年之久,后来霉烂了。我念过两年私塾,我本人姓郑,周围一带也多是姓郑人家,蟒袍上的郑字是繁体字。郑成功三个字肯定不会错!”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河南固始这座明清墓葬为什么会出现“郑成功”字样的官服?墓主人是郑成功本人,还是郑成功的部下?《清史稿·郑成功传》记述郑克塽降清后,“诸明宗人依郑氏者,宁靖王术桂自杀,鲁王子及他宗室皆徙河南。”因此,固始这座明清墓葬中身穿“郑成功”官服的死者,可能是郑的部下“鲁王子及他宗室”。但是,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性:身为公爵的郑克塽,一方面悄悄地把郑成功父子的灵柩从北京运到郑氏先祖的家乡河南固始下葬,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在福建南安举行附葬仪式遮人耳目。
直到光绪初年,德宗皇帝“允船政大臣沈葆桢请,为成功立祠台湾”(见《清史稿》),而福建南安石井乡依然是矮小简陋的“郑氏乐斋公茔”。究竟何处是郑成功之墓?《福建侨乡报》1982年4月15日第三版“郑氏史事管窥”的作者说得好:“贸贸然把郑氏祖坟称为郑成功陵墓,是值得商榷的。”
3、郑氏祖根在河南固始
郑成功或者“鲁王子及他宗室”归葬河南固始,决不是偶然的。早在晋代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见《闽书》卷一百五十二)。这说明河南固始的郑氏大族,已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南迁到福建。又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不仅晋代入闽者有郑氏,唐初陈元光入闽者有郑氏,唐末随王审知入闽者也有郑氏。台湾《马巷郑氏族谱序》说:“唐垂拱间,陈将军(元光)趋闽,大臣郑时中随之,郑氏遂星布闽粤。”郑成功家乡的《郑氏石井宗谱序》也说:“夫我郑自唐光启间入闽,或居于莆、于漳、于潮、于泉,是不一其处。”泉州这一支,就是郑成功的宗氏。最近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黄典权著《郑成功史事研究》一书,其中上篇之二《郑成功先世与家世》中说:“郑氏在唐僖宗光启间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大约在明初,成功的直系始祖隐石始开基南安县的石井巡司,逐渐而成大族。”因此,郑成功在福建南安石井乡的郑氏祖坟只经历明代一朝,约三百年时间。
而且,据《清史稿》记载,郑成功在台湾高举反清复明义旗的时候,清兵已把福建南安石井乡的郑氏祖坟破坏殆尽。所谓附葬郑成功父子的“郑氏乐斋公茔”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在战乱中收捡乐斋公等四位先祖的残骨仓促营建的合葬坟。因此,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不会轻率地把康熙皇帝“特旨恩准”的郑成功父子附非在这座很不象样的土坟里,而且连正式的墓碑也没有。郑克塽清楚地知道郑氏祖根在河南固始。至今河南固始汪棚公社还有一个郑堂大队,与发现“郑成功”官服的墓葬相距不远,附近多是郑姓人家。进一步调查这一带的墓葬、碑碣、族谱和各种传说,不仅可以认定郑氏祖根在固始,而且对台闽豫祖根渊源的探讨将会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
【谁知道百家姓庄字的来源``越清楚越好!!谢谢~~】
庄姓,《史记》云:“楚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吴回继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芈姓,楚乃其后也。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时,封鬻熊之后熊铎于荆蛮之地,建楚。”楚第六位国君庄王后代以谥为姓,始有庄姓。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
春秋初期宋国有宋戴公(于公元前799年至前766年在位),其部份后代以其名武庄为姓,形成了庄姓。
清初部份朱姓人为避劫而改姓庄。
庄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三。?
寻根溯源庄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急就篇》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春秋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2、出自子姓。据《姓氏考略》和《资治通鉴音注》所载,春秋时宋国君主宋戴公名武庄,其后裔有以王父字为氏,称庄姓。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今回、满、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姓芈名族,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六一三年至五九一年在位。即位后,申张王权,并采取果断措施,平定权臣若敖氏的叛乱。又重用孙叔敖改革内政,兴修水利,加强战备。由于楚庄王知人善任,终于使楚国迅速强大。公元前六零六年,北伐陆浑之戎,陈兵周郊,使人问九鼎轻重。前五九七年,在必阝(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晋军,迫使郑、宋等国归附,成为代晋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他死后谥号“庄”,带有严肃、敬重之意,故史称楚庄王。他的后代中,有一支以其谥号为氏,称庄姓。他们尊楚庄王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先秦时代,庄姓已经向各地播迁。时齐有庄暴、庄贾,越有庄舄,楚有庄豹、庄足乔、庄辛、庄善,宋有蒙人庄周。这些史实表明当时齐(今山东)、楚(今湖北)、越(今浙江)、宋国蒙(今河南与安徽间地)都有庄姓人物居家生活的踪迹。据《史记·西南夷传》所载,庄王苗裔庄足乔(一作庄豪)率军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云南滇池附近),因黔中被秦攻占,已无归路,庄足乔遂在滇称王。汉武帝时,始归顺汉朝,时任滇王者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成都)。这就说明,庄姓在先秦时代已经向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传播。秦汉之际,庄姓依旧以湖北、河南为其繁衍中心,此际庄姓有庄青翟入朝为相,另有吴(今江苏苏州)人庄忌,为庄姓杰出代表。东汉明帝时,因明帝名刘庄,避讳改庄为严,自庄光(后改严光)开始,庄姓长时间为严姓所掠美。魏晋以后,有严姓复本姓,从此庄、严二姓并行全国。十六国时期,庄姓子孙纷纷从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后迁居今甘肃的天水、浙江的绍兴、山东和江苏间地,后来发展成了庄姓天水郡望、会稽郡望和东海郡望。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王潮外甥)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莱山,是为庄姓入闽始祖。宋末元初,庄森长子庄韦之后裔庄诏迁广东陆丰上沙乡开基;四子庄甲之后,入闽第八世庄元吉为桃源锦绣本派始祖。另有裔孙庄哲迁居同安,哲弟庄光徙潮阳。庄元吉长子名翼,其重孙庄?孙迁居青阳开基;三子名晦,其重孙庄同迁惠安云头乡开基;四子庄夏,其孙庄弥渊迁潮安开基;弥渊重孙庄才翁迁同安开基。明初,山西庄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明、清两代,庄姓人渡海到台湾者,以南靖庄三郎派下居多,其中农民起义军首领庄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迁居台湾凤山(今高雄县治)竹仔港庄。亦有庄姓入迁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如今,庄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为多,上述四省之庄姓约占全国汉族庄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堂号庄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天水郡,西汉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东汉改置汉阳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三国魏仍改天水郡,西晋移治上圭阝(今甘肃天水);2、东海郡,秦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南朝齐移治涟口(今江苏涟水);3、会稽郡,秦治所在吴(今江苏吴县),东汉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堂号:“天水”、“锦绣”、“会稽”、“淋郁”、“东海”、“一篑”、“秋水”、“静观”、“宝绘”等。
宗族特征1、庄姓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多有贡献。庄姓祖先在先秦时代建立过楚国、宋国,是当时比较强盛的诸侯国。此外,历代庄姓名人众多,业绩也甚佳。2、庄姓派生出了严姓。自古庄严一家。
名人精粹庄周:即庄子,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做过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张清静无为,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著有《庄子》,唐代改称《南华真经》。庄忌:吴(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西汉道家、文学家。其思想倾向老庄,提出退身穷处,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学。认为现实生活混浊黑暗,一无是处。庄青翟:高祖时大将、武强侯庄不识之孙,汉代大臣。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后任相三年,于官场争斗中自杀。庄徽: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北宋官吏。进士出身,历任徽猷阁待制、平江太守等职。居官有令名,无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庄夏:庄元吉四子,泉州永春(今属福建)人,南宋大臣、学者。进士出身,官至兵部侍郎、焕章阁待制。有《礼记解》、《典故备记》、《国史大事纪》等。庄绰:泉州惠安人,宋代官吏、学者。最高职任过鄂州、筠州知府。其学有渊源,多识轶闻旧事。有《鸡肋篇》、《杜集援证》、《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庄昶:号定山。应天府江浦(今属江苏)人,明代官吏、学者。进士出身,曾任翰林检讨,后谪桂阳州判官。沦落三十年,以讲学为务。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刻意为诗,而喜用道学语言。有《庄定山集》。庄际昌:福建永春人,明代大臣。万历年间状元,因不愿依附魏忠贤,还家不出。后起为国子祭酒。庄有恭: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清代大臣。乾隆四年状元,授修撰、历任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巡抚、刑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工书。有《三江水利纪略》。庄存与:江苏武进人,清代官吏、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乾隆十年榜眼,官至礼部左侍郎。不斤斤计较于文字训诂,提倡今文经学,又兼治古文经学。有《毛诗说》、《周官记》、《周官说》、《味经斋遗书》等。庄培因:庄存与弟,清代官吏、学者。乾隆十九年状元,授修撰,历官侍讲学士。以诗文名,而恭和御制诗居大半。有《虚一斋集》。庄述祖:庄培因子,清代官吏、经学家。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桃源同知、旋辞官养亲,著书十六年。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以研求精密著称。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证》、《毛诗考证》、《五经小学述》。
庄氏庄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