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还有多少个《漠河舞厅》等待我们感动?】
这是独立音乐人柳爽创作、发行于2020年6月的歌曲。一年后,这首歌在网络平台大火,随后被广泛流传,成为众多短视频争相采用的背景音乐,也掀起了一股“二创”风潮。
《漠河舞厅》本是一首小众歌曲,源于柳爽到漠河采风,遇到一位名叫张德全(同音)的老人。三十多年前,他的妻子康氏在大兴安岭大火中丧生,从此他一人独守,并常到事发地附近的舞厅跳舞,怀念热爱跳舞的亡妻。基于这个感人故事,柳爽写下了这首歌,表示“谨以此歌献给张德全老人及其已逝爱妻”。
2020年3月,柳爽在微信公号发文称,图中位于舞厅中央独自舞蹈的老人,便是《漠河舞厅》背景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张德全(同音)老人。图源微信公号截图
随着《漠河舞厅》的大火,柳爽2020年3月以第一人称写给康氏的信《再见了晚星》,也被网友重新挖掘出来大量转发,这让《漠河舞厅》中的情感得以更具体、更真切,也更有处可依。
不难看出,《漠河舞厅》吸引人的不只在于歌词中“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你什么都没有说,野风惊扰我”这类野性又诗性的歌词,更在于背后的故事。它让人想起一段过去的往事,看到一场火灾给人的创伤。那种独守的孤寂与凄美,对爱情的忠贞,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也是人们对悲情和爱情的高级想象。因而这样的歌曲,这样的故事,能瞬间让人“破防”,将那些层层包裹的心一一打开。
但是,也有部分柳爽的粉丝,甚至柳爽本人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大火”不太适应。柳爽发文说,经历了短时间的兴奋、愉悦后,过渡到了后来的不适。他和团队都希望网友对这首歌的推广适可而止,更不希望把一首致哀的歌曲配上不合时宜的画面。他还说,凡事过犹不及,草率空洞的东西不会被时间留下,但富有感情的内容也不该被“狂欢”式地消费。
柳爽希望的“适可而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歌曲被无节制“复制”的反抗,也是他的清醒。按照以往经验,当一首歌曲大火,极可能因为被滥用而变成洗脑神曲,甚至因出现频率过高而引发人们的舍弃甚至厌烦。这种不断被复制的过程,就是意义消解的过程。很显然,柳爽不希望这首歌以及这个故事所传递的情感被网络吞噬。我能理解这种心情,他们不愿看到这首歌成为他人流量池中的催化剂,用完即抛,更不希望自己珍视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被随意篡改、泛化。
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只有一首《漠河舞厅》吗?它只存在遥远的他乡吗?我们只能基于这个故事去模仿复制吗?
听着歌,想起了作家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故事同样发生在漠河,一个因为“多话”被送到北极村姥姥家的孩子,认识了被村里孤立冷落的老人,两个孤独的人生成了一段忘年交;还想起了张猛导演的电影《钢的琴》,一个东北钢厂工人下岗后,为留住孩子,买不起钢琴的他造出了一架钢的琴……其实,这些作品中的情感也和《漠河舞厅》一样,直击人心,只是,有些被人看到了,有些没被人看到。
故事永远在那里,张德全老人也一直在街边、在舞厅独舞。那些感人的、浪漫的事也不只在漠河,也在我们身边。所以,我总觉得,我们不仅要在远方的《漠河舞厅》中感动,更要能像柳爽一样,看到这样的故事,发现这种情感,如此,创作才有生命力,我们内心才更充盈。
红星新闻评论员黄静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啥意思】
这句话是《漠河舞厅》的一句歌词。这句话用了修辞手法,意思是表达对亡妻的思念。
《漠河舞厅》作为代表着“哀伤”的蓝色星球里的第一首单曲,创作背景与灵感来自于柳爽曾在祖国最北端的城市漠河,偶然间听到的一个故事。
《漠河舞厅》创作背景:
《漠河舞厅》背景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张德全(同音)老人。在1987年举国震惊的“五·六”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中,他的爱妻不幸丧生火海,往后30余年,老人未再婚,二人生前也未育有子女。
而老人的妻子生前很爱跳舞,他们甚至常常在旧仓库里,点起灯一起舞蹈,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至今。
柳爽决定以音乐的形式将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在征得老人同意后,返京创作了《漠河舞厅》这首作品。不仅纪念这段来自于半个世纪前的故事,也将它献给所有因不幸而逝去的、美好的生命。更送给那些,赋予离去生命继续存在意义的,拥有着爱的人们。
同时,柳爽还“冒昧地“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将这段故事写为了一封长信。文字或许不敌这段遗憾故事的深情一二,但仍愿能以复刻将它更久远地长存。
柳爽经历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