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开播以来所有节目列表】
从2002年的到2006年都很齐全。
如果按时间顺序,要从最下面看起,最下面是2002年的。
挺多的,要全看是不可能的,建议红楼梦,论语,三国等几个比较有含金量的先看一下吧~~~
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
01刘心武谈红学(上)
02刘心武谈红学(下)
03贾府婚配之谜
04秦可卿抱养之谜
05秦可卿生存之谜
06秦可卿出身之谜
07帐殿夜警之谜
08曹家浮沉之谜
09日月双悬之谜
10蒋玉菡之谜
11北静王之谜
12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
13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
14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上)
15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下)
16贾元春原型之谜-刘心武
17_贾元春判词之谜-刘心武
18_贾元春死亡之谜-刘心武
19_妙玉排序之谜(上)-刘心武
20_妙玉排序之谜(下)-刘心武
21_妙玉身世之谜-刘心武
22_妙玉情爱之谜-刘心武
23_妙玉结局大揭秘-刘心武
)
百家讲坛_《解读张爱玲_老舍的文学地图_钱钟书_王国维_引雅入俗张恨水》
(
《解读张爱玲》系列(共四集)
01周汝昌评《红楼梦魇》-周汝昌
02解读张爱玲(上)-淳子
03解读张爱玲(下)-淳子
04张爱玲的残酷之美-止庵
《老舍的文学地图》系列(共七集)
01旗人作家老舍-关纪新
02老舍的幽默-孔庆东
03悦耳的老舍-范亦豪
04《茶馆》的文化符号-关纪新
05老舍笔下的新旧市民-吴福辉
06沉重的《月牙儿》-范亦豪
07老舍之死-傅光明
《钱钟书》系列(共三集)
01从方鸿渐看钱钟书-孙郁
02从《诗可以怨》看钱钟书-刘扬忠
03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孔庆东
《王国维》系列(共四集)
01叶嘉莹评点王国维的悲观人生-叶嘉莹
02叶嘉莹评点《红楼梦评论》-叶嘉莹
03叶嘉莹评赏南唐二主词-叶嘉莹
04王国维的学术三境界-姚淦铭
《引雅入俗张恨水》系列(共五集)
01与三结缘的张恨水-袁进
02《啼笑姻缘》的爱情三模式-孔庆东
03《金粉世家》与家族小说-徐德明
04张恨水小说的社会风俗画-张中明
05“引雅入俗”张恨水-汤哲声
)
百家讲坛_《传奇太后_杜甫的文化意义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_千年少林_钤记中华_文明的驻足地》
(
《传奇太后》系列(共四集)
01传奇太后_吕后-卜宪群
02传奇太后_文明太后-周思源
03传奇太后_武则天-黄正建
04传奇太后_慈禧-杨天石
《杜甫的文化意义》系列(共二集)
01杜甫的文化意义(上)-莫砺锋
02杜甫的文化意义(下)-莫砺锋
《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共六集)
01一个死文明的复活-李晓东
02神秘的金字塔-李晓东
03埃及艳后-李晓东
04法老的诅咒-李晓东
05金字塔太阳船-李晓东
06揭开狮身人面像的面纱-李晓东
《千年少林》系列(共二集)
01千年少林-历史篇-马明达
02千年少林-文化篇-马明达
《钤记中华》系列(共五集)
01钤记中华(一)书法-李刚田
02钤记中华(二)京剧-徐城北
03钤记中华(三)民俗-倪宝臣
04钤记中华(四)武术-马明达
05钤记中华(五)长城-李建平
《文明的驻足地》系列(共四集)
01世界遗产在中国-郭旃
02文化遗产的文化诠释-吕舟
03自然遗产的自然造化-谢凝高
04双重遗产的双重属性-谢凝高
)
《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
01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孔庆东
02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孔庆东
03孔庆东看武侠小说中的侠义-孔庆东
04孔庆东看金庸小说中的侠义-孔庆东
05金庸小说中的悲剧爱情-孔庆东
06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孔庆东
07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上)-孔庆东
08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下)-孔庆东
)
百家讲坛_《您好!宇宙》
(
01人类怎样认识宇宙-赵君亮
02望远镜里的宇宙-李元
03宇宙将走向哪里-李竞
04银河系-杜升云
05太阳风暴-何香涛
06移民火星-卞毓麟
07太阳系中的怪异成员-彗星-崔振华
08寻找另外一个地球-何香涛
09寻找地外生命-南仁东
10寻找“丢失”的行星-赵君亮
11小行星会撞地球吗-李竞
12星座传说-杜升云
)
百家讲坛_《清十二帝疑案》
(
清十二帝疑案01_努尔哈赤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2_皇太极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3_顺治(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4_顺治(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5_康熙(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6_康熙(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7_雍正(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8_雍正(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09_乾隆(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0_乾隆(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1_嘉庆(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2_嘉庆(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3_道光(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4_道光(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5_咸丰(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6_咸丰(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7_同治(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8_同治(中)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19_同治(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0_光绪(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1_光绪(中)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2_光绪(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3_宣统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4_总说(一)_清朝十大贡献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5_总说(二)_八旗风云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6_总说(三)_科举风云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7_总说(四)_官场风云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8_努尔哈赤(续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29_努尔哈赤(续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0_皇太极(续上)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1_皇太极(续下)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2_清初宫廷斗争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3_正说洪承畴降清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4_清朝皇帝的称谓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5_清朝皇帝的后宫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6_皇帝之死与太监命运_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37_清朝兴盛的历史宝鉴_阎崇年
)
2004年-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系列
最新更新:
新解《红楼梦》系列(16集)
品读《水浒传》系列(12集)
2004年未成系列的(共10集)
《您好!宇宙》系列(共12集)
《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共37集)
《千年少林》系列(共2集)
《老舍的文学地图》系列(共7集)
金正昆《身边的礼仪》系列(共3集)
《文明的驻足地》系列(共4集)
《海洋生灵》系列(共3集)
《心灵鸡汤》系列(共4集)
《杜甫的文化意义》系列(共2集)
《钤记中华》系列(共5集)
《张恨水》系列(共5集)
《昆虫》系列(共3集)
《钱钟书系列》(共3集)
《张爱玲系列》(共4集)
《王国维系列》(共4集)
《传奇太后系列》(共4集)
《传奇太后系列》(共4集)
《中国电影百年》系列(共10集,缺一集!)
《教育》系列(共3集)
《红楼六家谈》系列(共12集)
《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共6集)
《吴建民盘点2004》系列(共2集)
《说聊斋》系列(14集)
《红楼梦里的配角》系列(6集)
2005年未成系列的(6集)
马骏《二战人物》系列(18集)
《周国平谈女人、爱情、婚姻、孩子》系列(共4集)
《老子与百姓生活》系列(8集)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23集)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系列(12集)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系列(12集)
《金正昆谈现代礼仪》系列(18集)
《汉代国策风云》系列(4集)
《探秘中国汉字》系列(共2集)
《郑和下西洋》系列(共2集)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系列(13集)
《智商与情商》系列(共4集)
《方尔加讲孔子》系列(4集)
《正说三国人物》系列(9集)
《经典中的爱情》(共3集)
《地域文化的形成》(共4集)
《传承的神韵》系列(8集正在播出)
《百家讲坛》2002-03年目录:(按时间顺序)
2003年6月27日关注早期教育徐朝霞冯淑兰袁春
2003年6月26日认识毒品徐国柱
2003年6月25日是是非非王熙凤周思源吕启祥丁维忠
2003年6月24日情理法的冲突范愉
2003年6月23日神秘的生命起源袁训来
2003年6月20日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下)赵林
2003年6月19日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上)赵林
2003年6月18日漫话宝黛钗李希凡张庆善孙玉明
2003年6月17日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观赏金开诚
2003年6月1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陈竺
2003年6月13日话说质量经营马林、马欣迎、张晓东
2003年6月12日理解质量革命韦恩·科斯特
2003年6月11日《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下)蔡义江
2003年6月10日文化与经济胡兆量
2003年6月9日转基因食品离我们有多远朱桢
2003年6月6日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曾国平
2003年6月5日文化与戏剧叶坦
2003年6月4日《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上)蔡义江
2003年6月3日未来的太阳能车陈全世
2003年6月2日基因与你我他王渝生
2003年5月29日海外学人回国创业论坛茅道林、王辉耀、李安渝、高在朗
2003年5月28日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顾平旦、张书才、沉治钧
2003年5月27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董克用
2003年5月23日诚信是金黄卫平
2003年5月26日飞向月球欧阳自远
2003年5月22日新读《孙子兵法》黄朴民
2003年5月21日曹雪芹其人其书(下)周汝昌
2003年5月20日释放互联网能量王楠
2003年5月19日现代医学回顾与展望韩启德
2003年5月16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袁正光
2003年5月15日纵论《国际法》朱文奇
2003年5月14日曹雪芹其人其书(上)周汝昌
2003年5月13日高科技与现代农业石元春
2003年5月12日科学文化漫谈王直华
2003年4月30日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下)杨天石
2003年4月29日现代战斗机的发展陈光
2003年4月28日数字时代用户界面李开复
2003年4月25日备战高考—语文中的语言应用姚家祥
2003年4月24日备战高考—地理许鑫
2003年4月23日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上)杨天石
2003年4月21日《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吗》(上)何香涛
2003年4月22日《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吗》(下)何香涛
2003年4月18日备战高考—生物郑春和
2003年4月16日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金开诚
2003年4月15日21世纪我们怎么“管人”?曾湘泉
2003年4月14日人工智能与现代社会钟义信
2003年4月11日备战高考·英语篇(下)张铁城
2003年4月10日备战高考·英语篇(上)张铁城
2003年4月9日世界上最古老的希腊戏剧罗锦鳞
2003年4月8日英语成功学(下)杜子华
2003年4月7日英语成功学(上)杜子华
2003年4月4日《备战高考·代数》(下)尹浚淼
2003年4月3日《备战高考·代数》(上)尹浚淼
2003年4月2日世界上最古老的希腊戏剧罗锦鳞(上)
2003年4月1日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纪宝成
2003年3月31日量子物理学的实验与哲学基础安东·泽林格
2003年3月28日备战高考(二)语文篇之议论文姚家祥
2003年3月27日备战高考(一)语文篇之记叙文姚家祥
2003年3月26日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孙玉石
2003年3月25日数字化校园与教育创新吴文虎等
2003年3月24日西方的技术沃尔夫冈·科尼希
2003年3月21日数字时代的编程比尔·盖茨
2003年3月20日光纤通信进展李淳飞
2003年3月19日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孙玉石
2003年3月18日物理学百年的回顾周光召
2003年3月17日自动控制发展的历程王广雄
2003年3月14日妇女与传媒卜卫
2003年3月13日妇女与健康张开宁
2003年3月12日足尖上的艺术——芭蕾欣赏入门欧建平
2003年3月11日妇女与教育郑新蓉
2003年3月10日妇女与法律信春鹰
2003年3月7日妇女与参政荣维毅
2003年3月6日妇女与就业刘伯红
2003年3月5日妇女与婚姻家庭张李玺
2003年3月4日丝绸之路与丝路考古学孟凡人
2003年3月3日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2003年2月28日中国古代体育崔乐泉
2003年2月27日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古代文明白云翔
2003年2月26日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冯时
2003年2月25日汉唐金银器与社会生活齐东方
2003年2月24日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2003年2月21日华夏盛宴——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王仁湘
2003年2月20日醉乡酒海——中国古代酒具与酒文化杜金鹏
2003年2月19日中国古代兵器杨泓
2003年2月18日解读中国古代都城(下)刘庆柱
2003年1月31日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孙立宁
2003年1月30日中国油气资源的二次创业刘光鼎
2003年1月28日二十一世纪科技约翰·吉本斯博士
2003年1月27日科学与社会曾志
2003年1月24日美妙神奇的外国民歌(下)陈自明
2003年1月23日美妙神奇的外国民歌陈自明
2003年1月22日从现代观点看几首旧诗(上)叶嘉莹
2003年1月21日现代焊接技术吴林
2003年1月20日生态伦理——一场哲学观念的革命叶平
2003年1月17日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性何镜堂
2003年1月16日地区建筑文化分析齐康
2003年1月15日漫谈艺术钱绍武
2003年1月13日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吴良镛
2003年1月10日金融资产管理与发展刘鸿儒等
2003年1月9日饮用水水质与水处理技术马军
2003年1月7日我的书法观欧阳中石
2003年1月6日小城镇大战略孔祥智
2002年12月31日数字能保证诚实吗?玛丽·普维(MaryPoovey)
2002年12月30日中国近代术语的形成冯天瑜
2002年12月27日AMC金融资产管理与发展刘鸿儒等
2002年12月26日湖泊富营养化及技术动向孔海南
2002年12月25日传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郑家栋
2002年12月23日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赵林
2002年12月18日创作与翻译(下)余光中
2002年12月17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新建高校国际化战略的思考王英杰等
2002年12月16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新建高校创新模式的探索张妙弟等
2002年12月13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新建高校定位及办学特色的探讨蔡克勇等
2002年12月12日太阳活动与人类生存环境汪景琇
2002年12月11日创作与翻译余光中
2002年12月10日蔬菜的安全生产体系张德纯
2002年12月5日载人航天发展现状及展望袁家军
2002年12月4日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余秋雨
2002年12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与标准化李忠海
2002年12月3日从牛羊的克隆看一流大学的内涵杨福家
2002年12月2日关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王通讯
2002年11月29日中国古代的咏怀诗孙明君
2002年11月28日绿色食品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季成叶
2002年11月26日信息化社会中的地理信息龚健雅
2002年11月25日互联网上的软件工程何克清
2002年11月22日中关村——浦东发展对话论坛(下)段永基等
2002年11月21日未来电脑张亚勤
2002年11月19日重力与现代科技李建成
2002年11月14日21世纪的中子科学赵志祥
2002年11月13日下一代计算机互联网络吴建平
2002年11月11日汽车的2mm工程林忠钦
2002年11月8日中关村-浦东发展对话论坛(上)孙宝启等
2002年11月6日如何欣赏古典芭蕾赵汝蘅
2002年11月5日从神秘的脉冲星谈起何香涛
2002年11月4日摄影的情感表达梅生
2002年11月1日地球空间探测吴季
2002年10月29日空间环境及其保护(都亨)
2002年10月28日中国空间科学(潘厚任)
2002年10月25日现代人健康生活透视(吉良晨、黄美涓、于小冬、蔡同一)
2002年10月24日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杨辛)
2002年10月23日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上)(周荚矗?
2002年10月21日关注老年人心智健康(许贤豪)
2002年10月18日机构养老与社区服务(伊密)
2002年10月16日经验想象力真实(下)(格非)
2002年10月11日高科技与公路发展(张元方、赵喜安、何光、施伟斌)
2002年10月10日温度与生命(刘静)
2002年10月8日历史·经典·记录——透视北京十大建筑(下)
2002年9月30日旅游城市国际化(安兴本、胡志安、柳振万)
2002年9月27日关于生活的对话(张维迎、冯仑)
2002年9月26日关于艺术的对话(刘心武、张颐武)
2002年9月25日从希腊雅典看城市的保护与发展(虞河岳)
2002年9月24日关于语言的对话(刘宏、止庵)
2002年9月23日关于教育的对话(王梓坤、柯惠新)
2002年9月20日欧美小说情节演化模式(下)(张世君)
2002年9月19日欧美小说情节演化模式(上)(张世君)
2002年9月18日女作家女人作家(赵凝)
2002年9月16日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鲍世行)
2002年9月13日西部大开发中的公路建设(加措、郝吉明、霍明)
2002年9月11日唐诗宋词鉴赏(下)(周汝昌)
2002年9月9日神舟三号上的科学实验(孙辉先)
2002年9月6日走近纳米材料(张泽、秦禄昌)
2002年9月4日唐诗宋词鉴赏(上)(周汝昌)
2002年9月2日关于神经再生——最新发现及应用前景(科里·古曼)
2002年8月30日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陈立)
2002年8月29日新世纪的中国公路建设(凤懋润)
2002年8月27日膜的新奇世界
2002年8月23日力学与现代生活(丁光宏)
2002年8月22日漫谈元代藏族的历史与文化(陈庆英)
2002年8月20日如何延缓衰老(黄美涓)
2002年8月19日航空航天的高科技发展(傅恒志)
2002年8月16日公路现状与未来(张剑飞、郭学焕、戴东昌、施伟斌)
2002年8月15日高科技提升公路养护水平(施伟斌)
2002年8月14日梁思成的生平·事业·情操(楼庆西)
2002年8月13日太空中的衣食住行(潘厚任)
2002年8月12日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与对策(汪玉凯)
2002年8月9日海派文学的两个传统(陈思和)
2002年8月8日中国藏族英雄史诗(降边嘉措)
2002年8月6日唐宋词体演进(下)(王洪)
2002年8月5日唐宋词体演进(上)(王洪)
2002年8月2日健康住宅离我们多远(奚瑞林、罗德启、韩增禄)
2002年8月1日营销的创新创新的营销(王方华)
2002年7月31日我的影视创作经验(邹静之)
2002年7月30日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王渝生)
2002年7月29日李约瑟与中国科学(胡维佳)
2002年7月25日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廖育群)
2002年7月24日漫谈诗歌创作(下)(邹静之)
2002年7月23日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曾雄生)
2002年7月22日科学史的历史(袁江洋)
2002年7月19日《走近健康住宅》(高拯)
2002年7月18日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与艺术(苏荣誉)
2002年7月17日漫谈诗歌创作(上)(邹静之)
2002年7月16日心理学知识与科学施教(吴瑞华)
2002年7月15日中国古代历法概说(陈美东)
2002年7月8日现代生活关键词(赵汀阳、罗红光、黄平)
2002年7月5日近代科学的社会根源(方在庆)
2002年7月4日回望发明之路(张开逊)
2002年7月3日从街垒到议会(金重远)
2002年7月2日谜语之谜:艺术逻辑基本原理(董小英)
2002年7月1日《红楼梦》的空间叙事艺术(张世君)
2002年6月28日移民与中国葛剑雄
2002年6月26日信息与信用(下)(张维迎)
2002年6月25日信息与信用(上)(张维迎)
2002年6月21日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的疾病历史(杰弗瑞·劳埃德)
2002年6月20日科学艺术生活(下)(王炜钰)
2002年6月19日科学艺术生活(上)(王炜钰)
2002年6月14日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下)(丁肇中)
2002年6月13日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上)(丁肇中)
2002年6月11日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应用统计(上)(谢衷洁)
2002年6月07日化学与人类健康(刘旦初)
2002年6月06日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朱世能)
2002年6月05日科学的语言(杰弗瑞·劳埃德)
2002年6月04日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物种的分类(杰弗瑞·劳埃德)
2002年6月03日给地球照相(郭华东)
2002年5月31日三个代表与中国基础教育(刘吉)
2002年5月30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教育的影响(顾明远)
2002年5月28日新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李连宁)
2002年5月27日漫谈百年科技(王渝生)
2002年5月23日坚持人民文艺先进方向(张炯)
2002年5月22日戏曲漫说话“讲话”(徐城北)
2002年5月21日民间艺术源,提炼成神迹(李燕)
【如何高效的阅读书籍?】
2016年5月之前,我是一个每天上班下班,为一点屁事就跟老公、儿子较劲的典型家庭妇女。到了9月底,我得到了这张表格:
阅读记录
33本书的阅读让5个月的我有了哪些改变呢?
2016还剩不到2个月,恰好这时我完成了对《深阅读》这本书的研读。如果你也有“5个月前我”的各种状况,不妨今天在斋藤孝先生的指导下,就如何通过阅读改变自己这件事,咱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一、选书
要开始读书,首先要选书。开篇的5个月书单表达了,在经历“迷茫-试探-确定”的一个渐进式选书的过程以后,我仍处于一个不断探索读书新领域的阶段。个人感觉5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给自己定性的。因此,刚开始看书杂,选书乱很正常,不能够当做“我读不了书”的理由。(身边很多小伙伴经常用这个理由拒绝拿起书本)只有完整的读过了几本书,才能知道自己要看什么。而读的书越多,判断力就会越准确。《深阅读》的作者斋藤孝任职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数十年的教学与阅读经验,就决定了本书中介绍的选书方法,无论从操作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靠谱的榜单和书评。何为靠谱?首先要考察发布者的职业经验。书中提到的榜单是日本本土的,但知识无国界,只要没有语言问题,《深阅读》中出现的大量优秀图书完全可以作为靠谱书单列为我用。对比之下,本文开篇的33本书,就不可能被称为“靠谱”书单。只有在自身知识体系形成气候,能够稳定输出相关成果以后,其推荐的书单才值得初学者去追随。
同时,豆瓣、亚马逊等超人气读书网站,相关书籍的评论和推荐也都可以作为我们选书的靠谱依据。
2、经典。毋庸置疑,经典是永远值得我们去研读的宝贵财富。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论语》,作者信手拈来般引用了诸多孔夫子语录。而作为一名中国知识青年,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论语》,更不用说达到引用的水平。惭愧之余,让我醒悟到,很多优秀的作品是建立在经典思想基础之上的,忽略经典就等于舍本逐末。尤其书中建议初学者从日本文学开始循序渐进,类比过来就是让我们回到中国的传统经典著作中,由浅至深,无论是虚拟或非虚拟作品,相信都会让我们把根基打实,从而成就自己的高楼伟业。
3、名人传记。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曾经大量地阅读了很多传记。其文字水平尚且不论,仅仅是名人的成功经历,面对各种挑战的应对态度和方式,就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以后的人生。《奇特的一生》应该是最近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部传记,相对于单纯讲时间管理方法论的作品来说,它将柳比歇夫坚持一生的工作方式展示给了读者,既形象生动又少了很多说教,不啻为时间管理方面的一本优秀入门读物。
4、电影原著。现在由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情况越来越多,之所以可以由文字变为影像,一定是作品具备了某方面的突出特点,吸引了制作方,这就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选来阅读的理由。此外还有那些本来就红遍天的小说被改编的情况。如果是后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读完原著,再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欣赏其改编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到改编的特点和套路,而且能够得到对原著不同角度的解读,何乐而不为呢?
5、书店。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会在网上直接下单买书,而鲜有到实体书店逛逛的经历了。在实体书店里挑书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意的翻看,而不仅仅局限在网上的试读部分。如果跟老板熟悉的话,还可以参照店家的意见进行选书。要知道,老板每天泡在书海中,其对于图书的信息量,是我们远远不可比拟的。
二、读书
y=f(x)是一个常见的函数方程式,其意义是将变量x经过一定的计算过程输出为变量y。类比到读书,我们输入x,经过阅读内化的过程后,输出y。那么,既然大家拿到的书都是一样的(x),输出y的质量与效果,就只取决于f的计算过程了(读书)。
1、据点阅读和跳读。针对不同题材的两种读书方式。
据点阅读是指以一本书作为契机,不断产生连锁反应,从而拓宽读书的广度。比如前面提到的《论语》,毕竟相隔的年代久远,如果上来硬拼的话,很容易败下阵来,产生诸多负能量而否定自己。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现代学者针对《论语》出版的解释性作品,推荐鲍鹏山老师的《孔子如来》,美籍华人倪培民教授的《孔子-人能弘道》等(书中推荐的均为日本著作,目测没有中文译本)。一来语言易懂了很多,二来多角度阅读能迅速打开视野,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就像往湖中投入一块石子,水波逐渐扩散开来,只要抓住一个经典的知识框架,就可以带出诸多作品作为其有益的补充,从而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
跳读是作者针对长篇小说介绍的阅读方法,就是只读对话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而且速度会提升3-5倍。这个方法我还没有尝试过,打算下次小说阅读的时候先试试再说了哈。
2、大声朗读。还记得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吗?不管懂不懂,大声跟着老师读上一千遍,其义自现。当然,现在我们不会去这么刻板得学习,也没有耐心朗读千遍。但道理还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读书,本就带着出声的含义,用耳朵听到的话更容易在大脑中形成影像,从而精神自然沉浸集中。所以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大声朗读的效果,真是别有一番味道的呢。
3、整理书架。你的书都是如何摆放收藏的呢?记得前几天我在简书看到一篇《大学毕业一年,我买了三百多本书,究竟买了些什么》,作者将自己一年内买的349本书按照题材、国籍、学科等一排书架2个主题分门别类的收藏起来。当我看到文章图片里一个个排列整齐的书脊和书名时,脑中就会不自觉地闪现出其内容和主旨,这与斋藤孝先生的方法不谋而合。书架的整理实际就是收纳大脑中知识的一个过程。长假就要到了,正是我们行动起来的好时候呀。
4、边问边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而如果能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本书,收获肯定比通读一遍来的要多得多。道理大家都知道,问题是如何做到?斋藤孝老师介绍了一个办法,在阅读的时候用()把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不仅限于作者提出的问题,只要觉得“为什么会这样”“这样说应该有其理由”的部分都可以标注出来。从而理解作者是以怎样的问题意识写作,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自然阅读过程就能深潜下去,达到深藏水底的精神清流了。
5、表达输出。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讲给别人听,分享的本身就是提升理解力的过程。最近我做了一节线上微课分享,深刻地感觉到把知识说出来和写下来,完全不是一个效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关注到知识的口语化表述,逻辑条理性和简单明了地体现主题。切忌变成聊大天,想起哪里说哪里。本着对听课小伙伴们负责的态度,尽量用最短的时间传达出更多的有效信息。而不是让其听了一个小时,回过头来想想,好像都是浮云。我们要深阅读,更要深分享,当你可以将头脑中的知识成体系地分享出去,那么我们的阅读就达到了其应有的目的-成长!
5个月的阅读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艰辛与快乐。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因为家里有宝宝需要照顾,所以常理上下班以后的2小时阅读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因此,在这5个月里,我每天早起2小时,第一个到办公室,独自享受空无一人的阅读时光,从而保证了稳定的输入与输出记录。而通过阅读,让我找回了自己,减少了迷茫,尤其在感受到自己进步的时候,就更加有了动力坚持下去。如果说这33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用《深阅读》中的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不读书不成人”。即使已经走出了校园,读书仍应该作为我们保持一生的习惯去坚持,而且,真的会上瘾。
用思维导图来总结下本文的干货: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名家经典哲理散文】
上面的链接有五十篇!
下面的是比较好的
中国篇
最苦与最乐
背影
荷塘月色
匆匆
五峰游记
又是一年春草绿
五四断想
秋夜
芭蕉花
渐
故都的秋
钓台的春昼
我所知道的康桥
翡冷翠山居闲话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雅舍
海燕
落花生
笑
济南的冬天
风景谈
爱尔克的灯光
秋天的况味
喝茶
囚绿记
太湖游记
老王
报秋
珍珠鸟
羞女山
听听那冷雨
从母亲到外遇
笑口常开
道士塔
写给生命
外国篇
门槛
火光
大地的眼睛
时钟
冬天之美
给我三天视力
赤脚的孩子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草莓
贪心的紫罗兰
贝多芬百年祭
论创造
我与绘画的缘分
听泉
我的伊豆
详细点的文章
1雨听江南
雨声,由深夜至深夜,断断续续,滂滂沱沱,淅淅沥沥,虽说雨就这样下了一整天,可一点儿都不凄冷,凄冷的怕只有秋雨了罢.
江南——水乡,少不了会有雨的;这天上人间的美景,风景如画的诗意,和雨声、和雨意结下了缠缠绵绵的情话,一如如烟的雨幕,给江南平添了神秘的气质和瑰丽的传说,千百年来,朝圣江南的人们拜倒在其烟柳画桥的幽美、小桥流水人家的平淡之下,久久地驻步.
风和日丽、白云千里,怕不是真正的江南,灼目的阳光把神秘撕扯如丝,好似一位旧居深闺的女子豁然的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有说不出的尴尬.游览湖光,泛舟湖上,怕只有在绵绵细雨中才能体味到江南之所在.不知道还有没有油纸伞,撑上一把去重游书中的雨巷,或许还真能逢上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轻轻的雨声和脚步声中,就这样轻轻地擦身而过,不知还会不会再见,回首,也只是一个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气质般姑娘的背影,
出了雨巷,怕就到了湖边罢.若选一个季节,那最好是春天.一切都已复苏,充满着盎然的生机.柳枝刚发了新芽,在风的吹拂下,随风摇摆,如轻唱的摇篮曲,小孩子这时怕早已睡去了罢.一同游湖的人们,在五彩缤纷的伞下,有着五彩缤纷的心情.或许在这其中,有人独自一人,独饮悲伤抑或心近自然;在一顶伞下,两个脑袋靠在一起,小声地你侬我侬,卿卿我我;簇拥在一起的伞如同鲜花,吸引的鸟儿呀,蝴蝶呀,蜜蜂呀,也就热闹许多了.游览湖光,景色尚且如此.泛舟湖上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趣.湖上有数不清的波纹,有雨的也有风的.在小舟中,撑着伞也不用将去划水,就这样随着水的柔波,从这里荡到那里.远处的几艘小舟也若隐若现,迷离朦胧,如诗如画……
江南不单有雨中的风景也有雨中的诗文.落魄的学子、幽怨的闺人、漂泊的游子、离家的良人……无数的人,在同样的雨中,书写着不一样的心情,思念着所惦记的人,说着无论悲伤还是喜悦,思量许久还是有感而发的心语.是诗文成就了江南,还是江南给诗文以灵感.在雨声和蛙声中,听到江南的丝竹,心想着江南无尽的美好.刚刚落入土地的那滴雨,原先是西湖水中的一滴吗?还是也从江南的天空中,滴进江南的土地里.
江南,引发心中无限感慨的地方,也怕真到了江南,如迈进姑娘的闺房,打破了一切的虚幻,甚至连想象的空间也没了.想起一首诗“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而我也终究要打江南走过,可我知道,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2祈祷,生命会创造奇迹
祈祷,相信血脉能创造奇迹;祈祷,相信生命的晏晏不息;祈祷,相信创造生命的奇迹。。。
————题记
是谁,如此的冷血,粉碎了一座座的世外桃源;
是谁,如此的无情,掐碎了一朵朵梦的花瓣;
是谁,如此的残忍,埋葬了一个个生的希望。
是谁,究竟是谁。。。
那些曾经美丽的城市,如今,只是一片的废墟,零碎地记忆着昔日的繁华。远方,那一座座曾经陌生过的乡镇,如今,却成为了四月最烧灼而啼血的记忆。
远方,是谁在惊恐的哭泣,是谁在急切的呼唤。。。
拨动百感凄恻的思绪,血脉与神经都在哭泣。那些同胞,那些与我血脉相连的人,我不忍想象一片废墟里葬埋了多少个逝去的梦。
撕心的疼痛麻醉了我的智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思维已是一片虚墟。
房屋塌陷,道路阻塞,乱石滑坡,暴雨倾盆,通迅中断……还有教学楼里凋谢的花蕾,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
那些妻离子散的哭泣,那些血流成河的悲伤,那些埋葬于废墟之下却依旧用力的呼吸,一切的一切都在呼唤,都在呐喊:救救我们,救救我的孩子。。。你可听见了,听见了那一声声虚弱却依旧顽强的呼吸,你可看见了,看见那一个个消瘦却依旧高大的身影,你可看到房屋下那无数条稚嫩的生命,你可看到母亲们焦急却又无助的眼睛,你可看到失去双亲因恐惧无法停止抽泣的小身体,你可看到我们身处千里之外那颗无法放下的心揪?!玉树要重建,而且就建在这废墟之上,建的更好;重建在人们的心灵之上,从此以后,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大地的怒号,海洋的咆哮,流水枯竭,为什么,一切的一切总是难么的磨难。天灾?天灾!那一条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的逝去,那一座座繁华的城就这样毁去,那一个个希望的梦就这样的破碎。天,下着雨,苍天是否有泪?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同胞,你在哪?是否安好。一个个高大而坚定的身影,一阵阵雄壮而怒吼的声音,这一刻,把一切悲痛化作拯救的力量,让死者安息,让活者前行,让我们的心连心,手牵手,撕裂天灾背后那只无情的魔抓,重建另一片的挑花源。
不要再爱慕虚荣了,地震中那撕心裂肺的呐喊击碎了所有的浮华和虚假;不要再无病呻吟了,地震中那肝肠寸断的痛苦让所有的苦难都风轻云淡;不要再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了,地震中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流露出那么多的遗憾。生命,我不敢定义,也不能定义,我只知道它是一切的基石,没有了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空白。
就让我们,一起默哀,默哀那些逝去的伤痛。。。
就让我们,一起哀悼,哀悼那些已故的灵魂。。。
就让我们,一起祈祷,祈祷生命会创造奇迹。。。
3这里不相信写了余秋雨的散文集就够你看的了!下面的是他的作品,希望你喜欢!
《文化苦旅》1992年台湾出版1995年大陆出版
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借我一生》2004年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余秋雨
《笛声何处》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2008年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鲍鹏山最近视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