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案例】
《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渔洋文化》的开发依据
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本乡的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为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培养必须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本乡的区域特点:三江交汇(长江、清江、渔洋河)、渔洋绕境。境内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开发校本课程最有力的依据。
二、《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编写出《渔洋文化》的校本教材。
三、《渔洋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
1、渔洋农具。《家乡农具超市》,开发者:胡志新
2、渔洋曲艺。《姚店乡民间音乐》,开发者:谭平
《姚店乡民间工艺》,开发者:高丹
3、渔洋故事:《姚店乡民间故事集》,开发者:姚一林、谢传河
4、渔洋传说:《姚店乡地名探究》,开发者:朱代梅
5、三江诗文:《在宜都留下足迹的诗文名家及作品》开发者:刘云舟
6、渔洋风俗:《姚店乡风俗大观》,开发者:万继林
7、渔洋人物:《宜都历史名人》,开发者:刘德春
8、渔洋风景:《姚店乡旅游现状及对策》,开发者:向常森
《家乡居室装饰》,开发者:王晓芹
《渔民洋服饰研究》,开发者:陈华
《姚店乡绿化研究》,开发者:高登秀
《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开发者:邓玉华
9、渔洋人文:《我为姚中校歌填词》,开发者:谭平
《校园园林艺术》,开发者:叶献明、李红
《动物大观园》,开发者:胡志新
《生活中的数学》,开发者:胡志红,赵昌会
《英语交际》,开发者:晏学知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发者:吴忠亮
《姚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开发者:张海燕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开发者:周德益
10、渔洋新歌:时事开讲,介绍家乡建设及发展的状况。开发者:黎孔新
注:以上课程分年级分阶段开设。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教师正式开题,学生自主选择。
开课之初,教师给15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六、校本课程实施。
教导室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七、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导室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学生委员:
【民歌演唱为什么“千人一声”】
周国安“千人一声”是人们对电视、电台里听到的民歌演唱同一音色的批评,是对民族声乐教学现状的不满,是对民族声乐未来的忧虑。
五六十年代,我国曾涌现出像王昆、郭兰英、郭颂、胡松华、才旦卓玛、黄虹、马玉涛、王玉珍、姜嘉锵、吴雁泽、邓玉华、何纪光等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歌唱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有了很大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歌唱人才。可是近些年,民族声乐教学和演唱出现的“千人一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声乐界和听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人们担忧,照此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路子发展下去,势必会走进误区。
曾有两位声音条件不错的少数民族歌手,被送到某高等音乐学府学习。几年后,国家的钱也花了,学业也完成了,但其歌唱生涯也随之结束了———回到当地改行了。原因就是唱歌没味,没个性,当地人不认可。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的事。
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声音模式,教出的学生,由于有了多种因素的促成,使其出了名,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本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随着学生的出名,教师也就“水涨船高”,有了名气,成了“权威”。于是就有了连锁反应,崇拜名人、权威,有时甚至是盲目崇拜,误认为只有走这样的教学之路才能出名,大家往一块儿挤,结果此路越走越窄,品种也越来越单一。此其一。
其二,不少学习民族声乐的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不下功夫学真本事,试图走捷径,千方百计找路子,挤到某所谓“权威”门下,镀了金,于是,在自己的艺术简历上就有了师从某某学习声乐的招牌,于是就有了参加晚会、参赛得奖的资本。客观上,这也“促进”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普及。
其三,造成某种声音一统天下现象的存在,传媒也负有主要责任。编导个人的素质、修养、审美趋向,决定了他们单一口味的单一选择,为“千人一声”提供了传播阵地。
要改变“千人一声”为“千人异声”的局面,民族声乐教师要因材施教。歌唱家才旦卓玛之所以今天她的演唱仍充满活力,声音依然结实、清亮,成为藏族歌唱家的代表人物,关键的一条是,当年她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王品素教授的因材施教。王教授既教她科学的歌唱方法,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她的独特韵味。
想改变“千人一声”就要深入生活。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歌唱家,都有较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底蕴做支撑。王昆、郭兰英、红线女、胡松华等人自不必说,姜嘉锵的高音就是当年“学习浙江婺剧后找到的”;吴雁泽当年为了把《清江放排》演唱得腔正味浓,是冒着毁嗓、倒仓的风险,到鄂西向放排工学“打啊哈哈”的。民族民间音乐永远是培养音乐家的沃野,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这绝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民族音乐家的成功之路。
诚然,当前有的老师的教学,已经冲破了这种教学模式的藩篱,得到了听众的认可,比如,总政歌舞团的女高音杨九红、获得第九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奖的龚琳娜等。但是,“千人一声”仍然大面积困扰着当前我国的声乐教学。
提倡词曲作家创作出有个性的声乐作品、提倡歌手用方言母语演唱民族声乐作品,也是让“千人一声”变为“千人异声”的有力措施。
总之,“千人一声”的局面必须尽快打破,而形成“千人异声”,这当然需要教育工作者、词曲作家、歌唱家及媒体共同努力。
邓玉华现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