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下面这些人体名称的妙喻吗?胃口:心肝:骨肉:手腕:急急急!!!】
头脑:一是用作“头绪”,如“摸不着头脑”;一是比作首领。
眉睫:比喻事情紧迫,如“迫在眉睫”。
眉目:一是用来比喻文章的条理,如“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来比喻事情的线索、头绪,如“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
胃口:比喻食欲或食量。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如“他对画画不感兴趣,打球才对他的胃口”。
心腹: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于反面人物。
心尖儿:父母用来称自己最喜爱的儿女。
心肝:指良心,如“没心肝的家伙”;还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宝贝”。
心脏: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骨头:比喻人的品质、气概,如“懒骨头、硬骨头”。
骨干:比喻在集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
骨架: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工地上耸立着楼房的骨架”。
骨肉:指亲人,如“骨肉团聚”。
腰杆:比喻靠山。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贬义,指待人处事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如“耍手腕骗人”;也可以指本领,能耐。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脚跟:比喻立场,如“站稳脚跟”。
【“喜怒不常名利有分衣禄尚足骨肉疏远子息见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大致意思是:对于喜怒哀乐之情,不应该经常挂在嘴边(即应该内敛);对于名利应该有度,不可过分追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尚且充足,即便与骨肉之间感情疏远,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子嗣(指后代)出现较晚。整句话体现了一个理念: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保持内敛、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多行善事,这样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生决定要死」。你告诉你自己:某某人!你要知道一件事实,今生决定要死,死亡这件事情是迟早要到来的,任何的富贵、权势、禅定、神通,都不能够避免死亡的到来。这是你告诉你第一件事。这以下讲出一个偈颂。
他说:「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我们思惟佛陀是万德庄严,是至尊无上,无上的尊贵,乃至于独觉声闻,这三乘的圣人,都已经成就了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但是他们在人间所得到的那一期的生命,尚舍无常身,他们都还要显现死亡的相状,就是有生就一定有死,除非你无生,圣人都要面对死亡,何况是我凡夫呢?我们凡夫是这样子的,我们凡夫的心情,在索甲仁波切他作的《西藏生死书》,他说:我们凡夫的眼光,就是会为今生做很多的准备,我今天从学校毕业干什么呢?去工作;为什么要工作呢,赚钱;为什么要赚钱呢,享乐,要得到美妙的妻子,有房子住,所有的五欲,我都必须要具足。我们人的一生,就是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有一件事情他不准备,什么事情呢?就是死亡!我们从来不准备,几乎每一个人知道自己得到绝症以后,都非常惊吓。
索甲仁波切说:死亡,你为什么会惊吓呢?其实你受生的时候,你就应该要知道这件事情要出现的,我们为什么会惊吓呢?因为我们没有心里准备!完全不知道会有这件事情出现。但是你不知道,并不表示这件事不会出现,这个因缘法它不讲人情的,你不知道是一回事,时间到了,它就是要出现的,所以我们应该要为死亡先做准备,你多一分准备,你那个时候多一分的安全。所以知道人生是这么一回事,有生必有死,今生决定要死,先告诉你第一个观念,先把这个「决定要死」这件事情,不可避免的真相,自己先建立出一个观念出来。
第二个「思惟死无定期」。那么说要死,是什么时候死呢?没有一个决定日期,有人说棺材是装死人,不是装老人,不一定老了才死,有些人,生没有经过老就死了,年轻就死了。这个意思,死亡它是随时会到来的,我们看这个偈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们每天晚上就是这样念,今天过去了,表示什么呢?我过去的五戒、十善的业力,所支持的这一期生命减少了,我能够利用的时间就少一天。讲一个譬喻,「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个鱼它在鱼缸里面,它的水本来已经很少了,今天又被人家拿走了一碗,水又减少,总有一天把这个水拿走,鱼就死掉,鱼看到今天水又减少一碗,它内心也是恐怖。
律航老法师他是广化老和尚的剃度恩师,他念佛很有成就。他是中年出家,他是一个将军出家。他出家以后,来到僧团已经晚年了,可以说中晚年。他晚年出家以后,他自己的传记上说,他每次作晚课念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每天都痛哭流涕,自己时间不多,真正要赶路了,这太阳快下山了,这件事情能够掌握的时间不多了,他说每天都痛哭流涕,他就是有这种感觉,「死无定期」,随时会到来的。
第三「思惟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我们今生花了很多精神体力做很多事情。我去工作;工作以后干什么呢?赚钱;赚钱以后,买一栋房子,招感了很多眷属,娶了太太,也生了子女,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地位,人家看到你,就尊称一声董事长、总经理。有很大的威力,我讲一句话算数的。但是呢「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你花多精神体力,在这个地方造作,结果你死亡的时候,「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珍宝不复相随」,根本对你一点都没有帮助。只有你在佛法当中,你所栽培的这种忏除罪障、积集资粮的功德,能够帮助你。所以你应该要知道,你的生命体当中,那一个是你真正的归依处,哪一个是你的朋友,哪些不是你的朋友,哪些是你能够真实受用的,要弄清楚!
我们看下面的偈颂。「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更何况他亲。」这个「孑」就是单独,我们这个生命体,就是依止这个果报身,这个果报的身体,是我们的生命依止处,我们依止他能够行、住、坐、卧。我们在生的时候呢,由于这个业力,使令我们骨肉连结在一起,四大不分离;但是死亡以后,这个四大就分散了。我们想一件事,我们最可爱的果报就是正报,其实我们对依报是很爱着,但是比不上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用针刺一下,我们觉得很痛苦,我们最爱着的是我们的正报。
但是你看临命终的时候,我们正报都保不住了,更何况是其他的眷属、其他的珍宝。这个意思就是说,要赶快放下一切,专心修行。从前面死亡一定要到来,而且是随时到来,这个时候我们知道赶快要忏除罪障、积集资粮。而这些所谓的资粮,哪些是真实不可破坏的,哪些是可破坏的,你一定要抉择清楚。所以这个智慧就是抉择,要抉择。
昂旺朗吉仁波切,他作一个结要,把前面的三个观念合起来,他说:
「死仇决定终须到,容或今日便降临,死时世事均当舍,速修妙法求加持。」我们思惟,我在打坐的时候思惟死仇,死亡这个仇敌,它总有一天要找到我的,这件事情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你只要在三界里面有一个「生」,生就会老死忧悲苦恼,就有死亡,所以说是「终须到」。是什么时候到呢?「容或今日便降临」,可能今天就要死,仁波切说容或今日便要死,说可能没错!可能不是你今天要死,但是你要思惟你今天就要死,为什么?因为你思惟今天就要死,对你有很大帮助,你这样子思惟,对你有很大帮助。所以你就假设我可能今天晚上就要死了,我所剩的时间不多。
死亡是什么境界呢?「死时世事均当舍」。我现在在这个地方念佛,打很多妄想,这件事没做,那件事没做。但是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吗,「死时世事均当舍」,这件事情都带不走,万般带不去。那怎么办呢?「速修妙法求加持」。要赶快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归依这句佛号,我临命终就靠这句佛号远离三界,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佛号是我的归依处,是真正的归依处,只有这句佛号,在临命终的时候,它不会弃舍我。它不会弃舍我,所以你这个时候紧紧的抓住这句佛号,真正的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速修妙法求加持」,赶快找一个归依处。当然这样子你一思惟,你的内心的感觉就不同,你念佛的力量也不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念死无常观。
你的骨肉表情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