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城姑娘的作品简介】
在阿尔方斯·都德1866年出版的《磨坊书简》中,用了好几页的篇幅记录了阿莱城的姑娘的故事。6年以后,都德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创作了一出三幕悲剧。1872年10月1日,在巴黎,LéonCarvalho把这出戏搬上舞台,乔治·比才为该剧编曲。
青年农夫弗雷德里克热恋着阿莱城中的姑娘马姆玛伊,一心一意要娶她为妻。但因她过去声誉不佳,弗雷德里克的亲友们都反对这件婚事,并为他另选了他幼时就认识的少女薇薇特。薇薇特也一直在暗恋着弗雷德里克,所以婚事就一撮即合。在庆贺婚礼的晚上,弗雷德里克又听到了阿莱城姑娘所跳的法兰多舞曲,而引起了他对她的恋情。这份狂热的恋情胜过了他的理智,弗雷德里克由楼顶上跳下自杀。
罗朗·佩蒂被马赛市市长委任创建马赛芭蕾舞团之后不久,就创作了芭蕾舞《阿莱城的姑娘》。
比才作品的民音特色曾经启发过很多位芭蕾大师和编舞。但是罗朗·佩蒂是第一个在音乐中融入叙事色彩。他将都德的故事进行简化和提炼,将剧中其余的人物略去,而将所有的笔墨集中在一对情侣弗雷德里克和薇薇特的故事上。
“这出芭蕾颠覆了目前的舞蹈发展潮流。《阿莱城的姑娘》从小故事着笔,穿着传统民间服装,使用明亮而扣人心弦的音乐,而音乐中的节奏让人不由得翩翩起舞。
勒内·阿里奥的布景设计带有西北地区的简洁和朴素。舞台的尽头一块巨大的油画布,灵感来自于凡·高的风景画。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黄的太阳,这样绿的天空,然而,一切又都似乎是对大自然最深刻的诠释。画布与沉重的木头天花板构成一个直角,而天花板则一直延伸向剧场。克里斯蒂娜·罗朗设计的服装借鉴普罗旺斯民间服装的特色:黑白相间,男孩子的腰间束一条红色腰带。配合已有的音乐、主体和布景,罗朗·佩蒂为这出芭蕾画上了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笔——编舞。”——伊格尔·诶斯奈尔
【文言文阅读黄福完成4-7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朱亮祖是六安人。
元末担任地主武装的元帅。朱元璋攻克宁国后活捉了朱亮祖,因为喜欢他勇猛强悍的性格便赐予他一些金币财物,并官复原职。
放归之后过了几个月,朱亮祖有反叛归附元朝,数次与我大明军队交战,被我军俘获六千多人。于是退守宣城据守。
太祖朱元璋正直征讨建康地区,无暇讨伐朱亮祖。后来派遣徐达等将领围住他们。
朱亮祖突破重围与我交锋,常遇春受重创而还,朝中将领木有敢前去讨伐的。后来太祖朱元璋亲自前往督战,又俘获朱亮祖,绑住前往见朱元璋。
太祖问他说:“你的将领怎么样?”,朱亮祖说:"活着的都会尽力而战,死就战死罢了"太祖朱元璋宽宏大量放了他。后来官居枢密院判。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
郭默年少时地位卑微低贱,以壮勇事奉河内太守裴整,担任督将。
永嘉之乱时,郭默带领幸存的士众自己担任坞主,驾着渔船抢劫东归旅客,数年后成为巨富,流民们很多都来依附他。郭默抚慰勉励将士,颇得他们欢心。
[1]郭默妻子陆氏的哥哥陆嘉挪取官米数石送给妹妹,郭默认为他违反制度,想要杀他,陆嘉恐惧,于是投奔石勒。郭默亲自射杀妻子陆氏,以表明不存私心。
郭默派人谒见刘琨,刘琨加任郭默为河内太守。刘渊派侄子刘曜征讨郭默,刘曜排列三屯士卒围困郭默,想使他们饥饿而死。
郭默送去妻室子女作为人质,并请求向刘曜买进粮食。买粮之后,设立防守。
刘曜发怒,把郭默的妻子儿女投入河中淹死而发起进攻。郭默派弟弟郭芝向刘琨求援,刘琨知道郭默狡猾,把郭芝留下来而延缓救援的时间。
郭默再次派人告急,恰逢郭芝出城洗马,强使郭芝与他同归。郭默派郭芝到石勒那里作人质,石勒因郭默诡计多端,就封上郭默的书信送给刘曜。
郭默派人截获石勒的信件,随即突出重围投奔李矩。后来与李矩合力抵抗刘曜、石勒。
[2]太兴初年,郭默担任颖川太守。与石匆交战失败,李矩的处境变得窘迫力量渐弱,郭默对此深为忧虑恐惧,解下官印交给他的参军殷峤,对他说:“李使君对我很好,现在我弃他而去,没有脸面向他告谢,三天后你可以告诉他我走了。”
于是投奔阳翟。李矩听说此事,十分生气,派部将郭诵追赶郭默,到襄城时才追上他。
郭默丢弃家人,只身骑马飞驰而去。郭默到京城后,晋明帝司马绍授任他为征虏将军。
刘遐死后,以郭默为北中郎将、监淮北军事、假节。刘遐旧部下李龙等人谋反,诏令郭默与右卫将军赵胤讨伐平息他们。
[3]朝廷将征召苏峻,担心他作乱,召郭默任命他为后将军,兼任屯骑校尉。郭默初战有功,六军溃败后,向南奔逃。
郗鉴打算在曲阿北大业里修筑营垒,以便分散叛军的势力,派郭默防守。苏峻派韩晁等人猛攻郭默,营垒中非常缺水,郭默害怕,分人马出营,秘密从南门出去,留人坚守营垒。
适逢苏峻去世,包围解除,征召郭默为右军将军。[4]郭默愿意担任边将,不愿担任警卫,赴任***时,对平南将军刘胤说:“我力能御胡却不受重用。
右军掌管晋室禁兵,如若疆场有祸患,身负使命出征,到那时才配给将士,将士素不了解,恩德威信不够,以这样的军队去与敌军交战,少有不败的结局。当时应当为职位而选择人才,如果臣下自己选择官吏,怎能不乱呢!”刘胤说:“所议论的事情虽然有理,但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即将出发时,郭默向刘胤求取资财。当时刘胤受诏免官,没有引咎自责,正为自己申辩,然而他骄横奢侈愈益严重,远近之人都费陆他。
[5]原先,郭默受征召抵御苏峻时,南下驻扎在寻阳,进见刘胤,刘胤参佐张满等轻视郭默,脱衣露体看着他,郭默为此常十分痛恨。到此时,刘胤在腊日送给郭默一器酒,一头猪,郭默当着使者便把东西投进水里,更增添忿恨。
寄居在此地的盖肫以前曾抢被祖焕所杀的孔炜之女为妻,孔炜家人来讨还女儿,张满等让那个女子返回家中,盖肫不放,因而与刘胤、张满有嫌隙。此时,盖肫对郭默说:“刘江州不接受免官,私下里有其他的打算,他与长史司马张满、荀楷等日夜粻鸡纲课蕺酒告旬梗莫策划,反叛的迹象已经显露,他们只顾忌郭侯一人,称应当先除掉郭侯然后举兵。
灾祸即将来到,应该加紧防备他们。”郭默早已怀恨在心,就带领士卒等候清晨门开后而袭击刘胤。
刘胤的将吏想要抵抗,郭默吼住他们说:“我受诏有所征讨,敢动的人诛灭三族。”于是进入内室。
刘胤还在与小妾睡觉,郭默把他从床上拽下杀死。出内室逮捕刘胤左右的官吏张满、荀楷等人,以谋反罪诬陷他们。
把刘胤首级传到京城,伪作诏书,公布内外。抢夺刘胤之女和诸妾,还有金银财宝等返回船上。
先说要到京城去,不久又返回,停留在刘胤以前的住宅,招降桓宣、王愆期。王愆期惧怕受威逼,劝说郭默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郭默听从。
王愆期趁机逃到庐山,桓宣固守不接受。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原题: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明表明王惠从容镇定和廉洁清政的一组是()
A惠曰;惟觉即时逢人耳惠时相酬应,言清理远。瞻等惭而退。
B惠徐起,姿貌不异常日得辄聚置阁上,及去职,印封如初时。
C惠后来秀令鄙宗之美也惠意甚不同谓鉴曰何用田为。
D乃以惠居之惠被召即拜。
答案:C、D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忆江南三首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陆九渊,字子静
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者⑤。”又曰:“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⑥?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⑦之言支离⑧。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注释】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古代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发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借指童年时期。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伤:妨碍。“若伤我者”大意是说:伊川之学不合口味。⑥奚为:为什么。类:相同,类同。⑦有子:孔子的学生。⑧支离: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8.对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B.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
C.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D.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生()(2)省()
10.用现代汉语说说“及总角,举止异凡儿。”一句的意思。(2分)
答:
11.文章写了陆九渊哪些事例?请一一概述。(4分)
答:
1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陆九渊的品质。(2分)
答案
8.C(2分)
9.(每小题1分,共2分)(1)长大(到)(2)明白,醒悟
10.到了童年时期,(他的)行为举止(便)不同于一般的小孩。(注意“及”“异”二字翻译,2分)
11.四个事例:①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无穷际”,父笑而不答,他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②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之处;③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④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忽然大有省悟(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共4分,每一点给1分)
12.自幼好学、善于思考、大胆质疑(怀疑精神,甚至对常人视而不见的常识发出疑问,并锲而不舍地思考,乃至于废寝忘食;独立思考精神,不盲从先贤,注重自我的心得。)(意同即可,2分)
5.【(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4.B(“议选”的对象是“守边者”,故“者”后要断开,排除AD两项,“知”的对象是“逆顺之理”,“理”后断开,排除C项)5.D(请祠,是请求领祠禄。
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6.D(原文“归来可坐此”的意思是“回来就可以坐到这里”)7.(1)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
(所以,壅蔽,咎,各1分,大意2分)(2)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考核政绩评为最优,授任敷文阁待制。
(“发”前省略的主语,德,课,各1分,句意2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史刘一止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①,一止曰:“行者士之常。”
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
绍兴初,召试馆职,其略曰:“事不克济者,患在不为,不患其难,圣人不畏多难,以因难而图事耳。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高宗称善,且谕近臣以所言剀切知治道,欲骤用,执政不乐,除秘书省校书郎。
迁监察御史。上疏谓:“天下之治,众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之而有余,君子虽众道则孤,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
又言:“陛下悯宿蠹未除,颓纲未振,民困财竭,故置司讲究,然未闻有所施行,得无有以疑似之说欺陛下,曰‘如此将失人心’。夫所谓失人心者,必刑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若皆无是,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时庶事草创,有司以吏所省记为法,吏并缘为奸,一止曰:“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矧②一切听其省记,所欲与则陈与例,欲夺则陈夺例,与夺在其牙颊,患可胜言哉!请以省记之文刊定颁行,庶几绝奸吏弄法受赇之弊。”从之。
逾年而书成。迁给事中。
于凡贵近之请,虽小事亦论执不置。御史中丞廖刚谓其僚曰:“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居琐闼③百余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奏:“一止同周葵荐吕广问,迎合李光。”罢,提举江州太平观。
进敷文阁待制。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落职,罢祠。后八年,请老,复职,致仕。
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力辞,进直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三。
一止冲澹寡欲,尝诲其子曰:“吾平生通塞,听于自然,唯机械不生,故方寸自有乐地。”博学无不通,为文不事纤刻。
诗自成家,吕本中、陈与义读之曰:“语不自人间来也。”有类稿五十卷。
(选自《宋史》)【注】①八行:孝、悌、睦、渊、任、恤、忠、和八种品行。②矧:(shěn)况且。
③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病:弊端、问题B.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舞文:徇私舞弊C.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先:表率、榜样D.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朋附:勾结阿附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教授: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文中刘一止所担任的“越州教授”应该就是越州官学中的学官。C.用事:在古代有执政当权、使用武力、引用典故等几个意思。
在本文中指执政当权,“用事者”即“当权者”。D.机械:今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而古义有二:一是指巧诈之心,二是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文中即用此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一止对政事颇有见地。
绍兴初年,召试馆职,他的一番话,令高宗赞赏,并且晓谕近臣,说他所言切中事理,符合治国之道。B.刘一止为官直言敢谏。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进言强调“亲贤臣、远小人”之要义;也曾进言批评那些蒙蔽皇上的“失人心”之举。C.刘一止既提意见,也提建议。
在发现有关部门通过省记作奸犯科、徇私枉法后,他提出了把省记之文刊定颁行的建议,而且被采纳。D.刘一止为人淡然,为文自然。
他做人,因为冲澹寡欲,所以悠然自乐;他作文,因为不事雕琢,所以诗作被评价为“语不自人间来。”7.将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5分)(2)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5分)【参考答案】4.C。
5.D。6.B。
7.(1)如果他们不做(什么努力),(只)等待命运自己好转,人事,敌国,盗贼,有这样的事吗?(2)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朝政败坏了。【参考译文】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
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
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绍兴初年,召任馆职,他大略说:“事情不能成功的,患在于不做,不患其困难,圣人不怕多难,通过难而图谋事情。
如果不去做,而等待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这样的事吗?”高宗称赞他说得好。并且晓谕近臣认为他所言剀切符合治国之道,打算超擢使用,执政不乐,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迁任监察御史。上奏说:“天下治道,众多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坏而有余,君子虽多道则孤,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败坏朝政了。”
又说:“陛下怜悯固有的弊端没有铲除,颓废的朝纲没有振兴,民困财竭,因此设立机构讲求研究,但没有听说有所施行,并有似是而非的议论欺骗陛下,说什么‘这样将失去人心’。所谓失去人心,必定是由于刑罚过于严苛,赋役过多,好坏不公,赏罚。
【我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诉衷情>和岳飞的<满江红>】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全词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便建功立业,而自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毫无作为,相比之下,无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尾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疑难指津】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且无“羽扇纶巾”儒将风度。两部作品对同一人物的刻划各有其妙,且都已深入人心。不必追究谁更接近历史真实。但一定要理解,苏轼词中如此刻划周瑜、赞颂周瑜,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又岂能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b]【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满江红》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严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到一个高度,故《满江红》一词,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和岳飞本人的高风亮节一起在中国神州大地传颂,很少有人怀疑《满江红》是伪作或托名之作。第一个对此提出怀疑的余嘉锡,他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两点疑问;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岳珂在收集岳飞的文章时,曾是不遗余力的,此集从编定到重刊,历经31年,为何未收此词?此其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赵宽亦未说所据何本,来历不明。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是伪作。在此之前,此词亦不见于宋元人的著述,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以后?此其二。作者进一步考证:在明代,北方鞑靼族倒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决不会有此的。”继余嘉锡之后,60年代后期,夏承焘也写了一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的文章,他除了赞同余氏的怀疑外,又从词的内容上找出了一个证据,即“贺兰山阙”的地名所指问题。他认为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而贺兰山却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此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这是一。如果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书,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明中叶以后也是如此,若以泛指释岳飞的“乖背”,似也不通。此为二。1980年,海内外又掀起了讨论这个问题的热潮。如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孙述宇的文章,再次对《满江红》的词作者提出了疑问。他首先指出《满江红》词中用了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是尽人皆知的材料,一个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其次,他认为《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后者则是他多年征战并受掣肘时惆怅心理的反映,相形之下,“《满江红》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对此持不同意见的邓广铭、王起、李安等则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辩驳。邓广铭于1981年5月初著文指出,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他认为:第一,岳霖、岳珂两代人没有搜集到此词,只能说明岳飞的后代在这方面有遗漏。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家集》中,如果排除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的可能性就断定是假的,那么,这首诗如果又因为《宾退录》的失传后而出现在明人的著作中,就能对此怀疑吗?此外,从《满江红》反映的思想内容来看,与岳飞其它诗文的内容是一致的。如“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写照,“不问登坛万户侯”,不就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注脚吗?又如《家集》中的一些题记,都是岳飞行军作战时随时随地记下来的,应是他当时真实内心的记录。岳飞既然有《满江红》中体现的思想,又有作诗填词的本事,为什么不能填词抒怀呢?第二,关于《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他认为“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一样,即指广义的敌人。第三,如果《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是王越,那为什么要嫁名于岳飞,而不夸耀自己的战功呢?他写的“踏破贺兰山阙”是实写,那么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句是可以泛写的吗?如果是“反映明人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那么,这样的亡国事件是影射明朝的什么事体呢?如果撇开《满江红》一词反映的整体思想,而纠缠在“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上,似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李安则针对孙述宇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从史实和词的内容对照看,“三十功名尘与土”,可知是在岳飞30岁或30岁前后有感而作。岳飞30岁时,正掌朝廷方面大权(公元1133年),“因责任重大,身被殊荣,感动深切,乃作成此壮怀述志的《满江红》词”;而岳飞20多岁从军、30多岁时从九江奉旨入朝,“计其行程,足逾八千里”。与词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句同。岳飞30岁置司江州时“适逢秋季,当地多雨,故在词中有‘潇潇雨歇’之句”。因此,《满江红》是岳飞“表达其本人真实感受于公元1133年秋季9月下旬作于九江”。他还就《满江红》与《小重山》两词的格调问题作了探讨,认为两词作于不同的时间,格调自然不同,不能以此非议作者。
【“卧薪尝胆”是司马迁自己创作的故事吗?历史上是真有其事吗】
我们常以“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的确该成语的典故最早来源于《史记》,却又不完全同于《史记》。司马迁在《史记》中着力塑造了一批能够忍一时之辱而终能成就功名的人物形象,句践即为其一。
司马迁在其身心遭受巨创后载录了句践“尝胆”的故事情节,这是《史记》之前的史料所未涉及的: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
文中司马迁仅仅为句践设计了一个“尝胆”的情节,却并未有“卧薪”一事。“卧薪尝胆”一词最早出于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一文,称“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称孙权“卧薪尝胆”,与句践实际并无联系。
而《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有言:“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放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描摹出句践为激励自己复仇,给自己创设的艰苦条件,唯恐安逸的生活消磨了自己复仇的意志。
而苏轼所言“卧薪尝胆”,极有可能是其结合《吕氏春秋》之“身不安枕席”以及《史记》中的“尝胆”两个典故,合二为一,造出的成语。此后,南宋文人诸如杜范、华岳、黄震等人,才将此成语真正运用至句践故事。
然而我们回顾《史记》中司马迁对句践“尝胆”之事的记载,再综观《史记》之前的文献典籍,却并没有发现关于句践“尝胆”的记载。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无越王“尝胆”之事?这极有可能出自太史公的文学想象与虚构。究其原因,此情节的载录大概受司马迁自身经历的影响。
太史公惨遭宫刑,又因父亲“余死,汝复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的临终嘱托,再者是自己“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的扬名之志,使得司马迁只能将自己的不满情绪融入文章之中。
凌约言在《史记评林》也称:“太史公于凡士之隐忍而不死者,必渍渍不容口,岂其本志哉?无非欲以自明,且舒其郁闷无聊之情耳!”司马迁虽不是利用语言文字泄私愤,但这种身体摧残之耻、心理不堪之辱极有可能强化了其创作的决心,成为其创作的源动力之一。
而任何艺术冲动都是心理和生理力的合成,司马迁的这种愤而著书的冲动便属于“创作显动力”,是“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常发生心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的情感。宣泄情感,以恢复心理平衡”。其中主要强调的便是外界的***,而这种外部***在发挥其动力作用的同时,有时将情感直接表露在作品中,有时却是在超越创伤的过程中,战胜自卑,从而创作出名垂后世的文章。
这与司马迁的创作经历基本一致,是将其自身的情感意识寄托在句践身上,赋予笔下人物一种新的、历史本无的精神气质,故句践隐忍“尝胆”一事就此应运而生。也正是因为“尝胆”这一情节的增设,才从侧面表现出句践隐忍之艰辛、复国之不易,也才更让句践这一国之君坚毅、奋起的形象赫然而立。
除了贯穿《史记》全篇的司马迁的身世经历问题,还有一些隐含的因素,构成了司马迁笔下句践隐忍“尝胆”的文学形象。
首先,我们从《越王句践世家》标题的拟定,到文中字里行间,以及对史无所载的句践苦身焦思、坐卧仰胆情节的增设中,不难看出司马迁对句践的溢美之词。
同为春秋霸主,只有句践一人于《史记》标题中明确被称为“越王句践”;同为《史记》“世家”,吴太伯、齐太公、鲁周公、卫康叔皆因是周王室亲族且功劳卓著,故在“世家”中被尊称,唯独句践凭借“其先禹之苗裔”的简单记载,以及自身多年的辛苦经营,于东南蛮夷之地开疆拓土、称王称霸。
故而《太史公自序》中关于句践的论赞词中便有“句践困彼,乃用种。嘉句践夷蛮能休其德,灭强吴以尊周室,作《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此等作标题之法,不仅体现着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精神,更折射出司马迁寄人生观和史学观于标题的动机:抑彼而扬此。
句践勤政贤能,符合司马迁心中的明君形象。司马迁并不因越国处蛮夷之地就轻视贬低句践,反而不吝笔墨加以夸赞,这是司马迁进步民族观的体现。他也在书中多次歌颂圣贤之君,上至五帝尧舜禹汤,下迄本朝贤能君王,他都予以极高的评价。
对于句践,司马迁借伍子胥之口重申“句践为人能辛苦”,“食不重味,衣不重彩,吊死问疾”,是位勤政有德的君王。因而就司马迁的身世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句践在《史记》中的地位便被有意无意地抬高了。
司马迁受孟子思想的影响,以为承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句践“尝胆”一事,确是“苦心志”、“忍性”之举,亦符合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所谓贤人是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司马迁为一心复仇的句践增设了“尝胆”情节,使句践具有了一种在逆境中求生、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成长的斗志。此情节的设置,直接体现了句践隐忍发奋,终成就霸业的形象。
其次,通读《史记》全篇,不难发现,司马迁还是较为推崇那些敢于复仇之人。伍子胃自楚逃亡至吴,终不忘楚王杀父兄之仇,隐忍数年而鞭尸平王,报仇雪恨;范雎自魏亡秦,不忘自己在魏国厕中之辱,及位秦相,终得魏齐首级,一雪前耻。
这种隐忍复仇的例子在《史记》中比比皆是。对句践复仇之事的描述,显示出司马迁对句践坚忍复仇精神的推崇。然而吴王夫差与越王句践同有复仇事迹,为什么司马迁更加偏向于褒扬句践而贬抑夫差?虽妄然揣度司马迁的写作倾向难免失之武断,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去厘清《史记》中关于句践形象塑造的一些线索。
(一),相比于自杀的夫差,司马迁更加推崇隐忍苟活、以报吴仇的句践。《史记》中涉及句践忍辱负重的篇目除了《吴太伯世家》《越王句践世家》《伍子胥列传》之外,还有《仲尼弟子列传》《苏秦列传》《屈原贾生列传》《货殖列传》,后几篇虽只提到一两句话,但基本都表达了句践被困会稽而忍辱负重,终因祸得福而灭吴称霸的主旨。
而就忍辱负重言之,司马迁的看法显然与传统儒学有很大的出入。传统儒学主张舍生取义,以死殉名,而司马迁偏偏另辟蹊径,推崇那些“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天下”的人。
(二),夫差穷兵黩武,句践正义称霸。夫差复仇之后,不行霸主之道,不继祖德,反以霸主之尊南征北战,四处讨伐诸侯国,这点并不符合司马迁统一的民族思想。而句践称霸之后却致贡于周,归还各诸侯国失地,履行霸主职责,得诸侯朝贺。
(三),夫差狂妄自大,小胜而骄;句践隐忍复仇,始终如一。《史记》之前的文献诸如《墨子》《淮南子》等皆言夫差胜而后骄,论述其种种败因,但句践则往往被称为“圣人”“明主”。因《史记》写作参考此前文献颇多,故而受此影响较深。
且句践忍辱负重后终得善果,称霸至终,后世子孙受福荫若干年。而夫差凭借其父阖庐所积淀的恢宏国力就轻而易举地使越国臣服,此后便滋生了种种狂妄情绪。又与越国荒成不盟,越不为败而吴不为胜。因而,夫差虽得复父仇,然终究是不彻底的复仇,乃至身死国亡。
司马迁在寻求心理认同感的同时,所选择的颂扬对象定非如夫差般先隐忍复仇,却在得到一点成就后便狂妄自大的君王,而是如句践般始终如一、不灭吴国誓死不休的隐忍发奋、谦恭用贤之君。
(四),夫差复仇是被动的复父之仇,而句践复仇是主动的复己之仇。《史记》一改《左传·定公十四年》中“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的说法,转而改为阖庐临死前对夫差说:“尔而忘句践杀汝父乎?”夫差对曰:“不敢!”的记载。
从自觉主动地承担复仇事业到被动接受父亲临终所托,性质发生了改变。且《史记》中对夫差复仇前的准备几乎没有描写,只是简单的一句“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而句践却是主动地复己之仇、复越国之仇。
司马迁对句践复仇的记叙也相当详细,情节完整,篇幅宏大。司马迁对夫差复仇性质的变动,以及对复仇前准备工作的描写,也就间接表明了司马迁对夫差与句践的不同态度。
(五),夫差的复仇属于非正义性的复仇,而句践甚至伍子胃的复仇属于正义复仇。夫差之父阖庐于对越发起进攻的携李之战中伤亡,战争本身具有侵略性质。但句践兵败于夫椒之战中夫差的寻仇,且自身受辱于吴国,入吴三年能够忍辱负重;伍子胥父兄受谗言冤死,自身也在逃亡途中颠沛流离,从而更加强化了其复仇的意志。
显然句践与伍子胃的复仇是涉及自身的正义性的复仇,而夫差的复仇是非正义的。故而司马迁对句践以及伍子胃持褒扬之态。因此,就算《史记》中夫差与句践同有复仇之事,也可能因以上五点原因而出现褒贬不同的倾向。
我们也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司马迁对于正义隐忍复仇、谦恭谨慎而终于称霸的句践报以极高的颂扬。也正因此,司马迁对句践故事的记述对丰富句践的故事、深化句践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司马迁《史记》之前,从未有人记载句践所谓的“卧薪尝胆”,而司马迁之后,却有创作者不断丰富着句践“尝胆”的故事。
【女主强大的玄幻或修真小说】
《大剑风起时》玄幻小说,大剑同人,主角日以人类与妖魔血肉结合的灰眼魔女,隶属大剑组织随着她不断变强,接触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秘密……楼上的玛丽苏文我实在有些不喜欢,这一部女主依然强大,但绝非玛丽苏……
于凡作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