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都有哪些大事件?】
01|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重达8.2吨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首次携带样品高速再入地球等“多个首次”。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
0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具备向全球提供服务能力。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自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北斗一号系统和北斗二号系统分别于2000年、2012年建成并向中国和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3|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中国航天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任务成功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就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自发射以来,“天问一号”已完成3次轨道修正和1次深空机动,现已飞行约3.6亿公里,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200万公里,预计在2021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后,实施“刹车”制动进入环火轨道,为火星着陆作准备。
04|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等载荷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这是我国乃至亚洲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
此次任务的成功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标志着我国正式打通25吨级“天地运输走廊”,具备了建设载人空间站等大型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是我国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05|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飞成功
2020年12月22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中国航天“十三五”期间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长八火箭主要聚焦于未来太阳同步轨道的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火箭首飞成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了我国火箭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顺利开启“十四五”期间各项航天发射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为航天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
06|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定点,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成功
1月5日,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定点,进入工作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取得成功。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定点,标志着“东五”平台验证取得重大突破,更预示着我国正跻身国际一流通信卫星“俱乐部”。“东五”平台具有高承载、大功率、高散热、长寿命、可扩展、多适应等特点,可满足未来近20年的通信、微波遥感和光学遥感等载荷对卫星平台的需求。这个平台投入使用,意味着我国通信应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07|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
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飞船试验船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高速再入返回防热、控制和群伞回收等关键技术,获取重要飞行参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积累飞行数据。
试验船飞行验证的成功实施将为研制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实现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开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新篇章。
08|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9月4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编辑于2021-03-16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22个回答
入读名校保送生面试培训选优朗保送生面试学校
保送生面试培训哪里好?通过率如何?时事热点话题有那些?优朗专注保送生面试专业的面试培训机构;历年面试官亲临授课,高通过率。
点击咨询了解更多详情
咨询
englang.cn广告
航天科技最新消息_后续是涨是跌_看行情怎么说
值得一看的航天科技相关信息推荐
航天科技最新消息,只要诊股低于60分,割肉也要抛!检测超过80分,坚决不卖!航天科技最新消息
本月1106人已申请相关服务
咨询
盈亚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湖南...广告
我国航天领域最新成就有哪些?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动物乐园正在咨询一个宠物问题
135条评论
热心网友35
千年圆梦在今朝
查看全部135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2021高考倒计时_北京航天大学分数专家建议策略_如何正确北京航天大学分数复习
如何高三怎样北京航天大学分数,从高三技巧到重难点剖析,直击每一个考点,科学高考技巧每科似题,每题都有提升点!
广告2021-03-22
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些??
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就是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完成主网。大功率的火箭已经研究成功。量子卫星也发射了量子通信,也正在筹划。
30赞·69浏览2020-03-06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些???????????????
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还是不断前进。据了解,在2020年,我国航天领域还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大爆发,独立完成的三项航天事业将会让世界瞩目。
69赞·1播放
最近我国的航天领域有哪些成就?
在2019年的1月3日,中国自主研究并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的背面实现软着陆,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艘在月背实现着落的探测器,而在同年的1月13日,嫦娥四号成功将生命带到月球,在人类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中,月面长出了第一柱嫩芽,也是首次出现的地球以外生长的生命。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5B发射成功的是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舱,意味着空间站发展建设将进入快车道。今年我国北斗,探月三期和高分专项三项工程将会迎来最后收官之作,北斗卫星将会发射最后两颗,由此我国的整个北斗系统组网也将宣告建设完成。而探月三期的工程也将会按照计划继续,“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将会进一步的加强。
30赞·312浏览2020-05-19
你对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什么了解?
在2019年的1月3日,中国自主研究并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的背面实现软着陆,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艘在月背实现着落的探测器,而在同年的1月13日,嫦娥四号成功将生命带到月球,在人类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中,月面长出了第一柱嫩芽,也是首次出现的地球以外生长的生命。2019年12月27日,长征5号遥3重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8吨重的“实践20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拥有完善的重型火箭技术。长征五号将应用于探月工程三期、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今年我国北斗,探月三期和高分专项三项工程将会迎来最后收官之作,北斗卫星将会发射最后两颗,由此我国的整个北斗系统组网也将宣告建设完成。而探月三期的工程也将会按照计划继续,“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将会进一步的加强。
22赞·134浏览2020-05-01
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是什么?
新闻“嫦娥四号”完成月夜月设置“玉兔二号”行程将破400米2020.3.3记者昨天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于昨天4时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十五月夜休眠期。据介绍,本次月昼期间,嫦娥四号着陆器工况正常,有效载荷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按计划开机工作,地面接收科学探测数据正常。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里程即将突破400米。据介绍,3月1日20时6分,“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第十五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第十五月昼期间,月球车根据探测规划路径进行移动,按计划组织开展了有效载荷的开机探测工作,红外成像光谱仪对巡视区月表目标矿物组分进行就位探测;全景相机对月表三维光学成像;中性原子探测仪对中性原子的能量通量及成分等要素进行测量;测月雷达对巡视路线上月球次表层、月壤及月壳浅层结构进行探测。进入月夜休眠期后,科研人员将在本月夜对接收到的探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规划下一月昼行驶路径和探测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里程目前达到399.788米,即将突破400米。据了解,疫情不会给航天事业发展按下“暂停键”。此前嫦娥四号科研团队根据已获取的科学数据,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并阐述了其作用与演化机制。后续科学成果将及时发布。
【2023年是什么灾难年】
据预测,2023年将是大灾难之年。
之所以称今年为大灾之年,主要是基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中2023年癸卯年的推出。妫水年是黑色的,何苗苗年是兔年。合起来就叫黑兔。2083年也是,60年一次。
2023年黑兔年大灾难原话:黑兔夜走绿月,想走一路不敢说。对此解释众说纷纭。一是2023年黑兔2024青龙从兔年进入龙年;第二,黑兔吃了豹子胆,走进龙穴,暴露出黑兔有篡位之意,不自量力。如果你什么也说不出来,就说明黑兔被囚禁了,不能不死。然而,他拒绝说话,因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1.2023年中国的灾难是谣言。
据预测,霍金的地球将于2032年被小行星撞击。人类如果不想灭绝,就只能搬到另一个星球去生活。其实这完全是谣言。因为天文学家计算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即使有被击中的危险,人类也可以依靠现在的技术化解危机。所以所有关于2023年中国灾难的预测都不成立。
2.2023年,地球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地球大部分地区将进入小冰期,这是影响全人类的重大灾难。
网上传言说中国会因为地形成为小冰期最大的受害者。但是,谣言毕竟是谣言,很快就会有科学家站出来反驳谣言。就算未来地球真的面临小冰期,加拿大和美国应该是最大的受害者。
中国有青藏高原作为屏障,大部分寒流都被阻挡在青藏高原的背面。这就是传说中的灾难。
预测2023年将发生的大事
网络上传预测地球将从2023年开始进入冰河期,世界将在那时终结。早在2010年,霍金就预言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人类的生存之路只有一条:移民到其他星球。
有学者说,霍金说的不是预言,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是对人类的一种忠告,也是一个科学家对人类当前生活方式表达的担忧。然而,在这个预言中,也提到了外星人入侵。许多科学家质疑这一点。关于外星人的传说不断涌现,但只是活在人们的口中,没有实物证明。
2.霍金预测了2023年的事件。第一,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有爆发危机。网络称,黄石火山威力巨大,一旦爆发,将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黄石国家公园被称为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超级火山”,它位于美国的心脏地带。黄石国家公园的地质活动非常强烈。根据地质学家的计算,黄石国家公园的火山周期为60万年。
黄石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63万年前。最近黄石火山不稳定,说是过去一个月摇晃了1000多次。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已知的超级火山都没有喷发的危险,火山口内火山岩浆的压力至少需要十年才能达到可能喷发的临界点。
3.霍金预测了2023年的高温危机。全球变暖一直是全国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温室气体。另外,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高温热浪会死人的。随着全球变暖,异常高温造成的死亡将
4.霍金预言了2023年的事件。人工智能,AI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令人担忧。
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确实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但智能机器可能会加快升级来重新设计自己,拥有自己的意识。人类能够与人工智能抗衡并最终超越人类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智能有了自己的意识,人类就危险了。总的来说,人类还是可以控制智力的。我相信人们可以开发它,并有办法控制它。
【2004年到2022中国有什么重大灾难】
近十年来中国发生灾难如下所示: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新疆哈密5.1级地震、四川什邡和彭州交界5.0级地震。2010年:四川...3.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约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8万人失踪,是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4.玉树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
7月21日,中国大部分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其中北京市及其周边受灾严重,是61年以来最强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自入汛以来,北京市降水量达190.3毫米,受强降水的影响,北京、天津及河北...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1998年洪水指的是1998年在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发生的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
5、3·30木里县森林火灾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近十年来中国发生灾难如下所示: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新疆哈密5.1级地震、四川什邡和彭州交界5.0级地震。2010年:四川重庆交界5...
2020到2024年有什么大灾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