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ill南部县历史】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充国县,为巴郡11县之一,治地在今县西大桥镇东北14公里。东汉初并入阆中县,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复置;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又分充国县置南充国县,为巴郡所辖15县之一,治地在今南隆镇。分置南充国县后,充国县在西,后称西充国县。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璋改原巴郡,西、南二充国县均隶巴西郡。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在原巴西郡地立北巴西部郡,又改南充国县为南国县、西充国县为西国县,同属北巴西郡。
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改南国县为南部县,仍属北巴西郡;天监八年(511年)于北巴西郡置南梁北巴州。大同中(535-546)州、郡、县建置变革纷繁;在南部县设置南部郡(领县一,郡、县治地均在今南隆镇);又分金迁戍地置金迁郡,并置郡辖金匮县(郡、县治地均在今升钟镇桥坝头村);改掌天戍地为掌天郡及郡辖西水县(郡、县治地均在今西河乡高峰村);复改西国县为西充县。南部、金迁、掌天、木兰四郡皆隶南梁北巴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梁北巴州为隆州、改北巴西郡为盘龙郡(州、郡治阆中)。改南部郡为新安郡、隆州新安郡仍领南部一县。又将木兰、掌天二郡并入金迁郡,改西充国县为晋城县,改金匮县为晋安县,晋城、晋安、西水三县皆属金迁郡。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南部县属盘龙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推行州县二级制,悉罢全国诸郡。罢金迁郡,以地属隆州(治阆中);省晋安县入晋城县,移治晋安坝(今升钟镇桥坝头村)。其时,南部县、晋城、西水三县皆隶隆州。大业元年(605年),西水县因水毁,治徙彭定故宅(今保城境内)。是年,又罢隆州置巴西郡,南部、晋城、西水三县为巴西郡所辖。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巴西郡为隆州,改晋城县为晋安县。同年又析南部、晋安二县地置新井县(治今大桥镇附近);四年析南部、相如二县地置城县,后避太子讳更名新政县(治今仪陇县新政镇)。其时,南部、晋安、新政、新井、西水五县均隶隆州。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讳改隆州为阆州,辖县不变。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在今四川省地区置益、梓、利、夔四路,利州路仍置阆州阆中郡,领有南部、晋安、新政、新井、西水诸县。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省晋安为镇入西水。南宋理宗淳佑二年(1242年)蒙军扰境,南部县治徙跨鳌山。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罢阆州置保宁府,隶广元路;二十年新井、新政、西水三县并入南部县。元末明玉珍据蜀建大夏政权,南部县隶属未变。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部县治迁还旧址;十年南部县并入阆中,十三年又复置,仍隶保宁府。清代沿旧。
民国3年(1914年)南部县隶属嘉陵道;24年隶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治今南充)。1933-1935年,川陕苏区成立中共阆(中)南(部)苏维埃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南部县隶属南充专(地、市)区、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后,隶属南充市。
2004年9月3日,南部县柴井乡和度门镇划归仪陇县管辖。
2004年9月30日,南部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南隆镇文庙街8号迁至该镇金葫路8号。
2010年4月12日,南部县南隆镇析出部分行政区域设置滨江和蜀北2个街道办事处。县政府驻蜀北街道。滨江街道办事处辖原南隆镇10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滨江街道办事处驻半边街50号。蜀北街道办事处辖原南隆镇的13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蜀北街道办事处驻蜀兴街110号。
2011年8月18日,南部县光华乡整建制正式划归仪陇县管辖。调整后,南部县辖2个街道、31个镇、40个乡
【为什么蒙古灭金用23年,灭西夏用21年,灭南宋却花费五六十年?】
公元1259年钓鱼城之战给南宋强势续了二十年的命,如不然,南宋的抵抗时间可能也就是26年。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金国最后一个据点蔡州被蒙宋联军攻克,金国皇帝金哀宗自缢而亡,金国自此灭亡。
灭金之后,蒙古军北撤,河南空虚。当时的南宋还有那么一点进取心,宋理宗便在主战派的支持下,制定了一个“收复三京、北依黄河、西守潼关、抚定中原”的防御战略。
即主动派兵北上,收复河南,并在第一时间把守住潼关和黄河,并利用河南突出部的位置与蒙古做长期对峙。
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战略还是可以的,如果能成功,南宋抗蒙的战略空间会往北移,南方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然而,宋理宗太心急了,他太想收复失地扬眉吐气了,于是他就在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只派了六万兵力就北上了。结果宋军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及时扼守潼关,被蒙古军打的全军覆没。
PS:主战派建议花费一年时间,组织十五万精兵北伐,结果宋理宗等不及,只派了六万淮西军就先去了。
南宋收复河南计划失败后,蒙古以宋朝违约为借口,在端平二年(1235年)主动挑起了侵宋战争。
这一战,蒙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千里战线上,同时向南宋发动猛烈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
由于南宋没有提前做好战争准备,所以战争爆发后,宋军很快就三线溃败。其中西线败的最惨,整个四川盆地被蒙军全部扫荡了一遍,连成都也未能幸免,被两次屠城。
西线被扫荡的同时,中线情况也不好,蒙军连破襄阳、随州、郢州、荆门军、枣阳军和德安府,几乎把南宋的整条京湖防线完全打穿,前锋军直抵长江北岸,与江南宋军隔江对峙,大有挥师渡江,踏平江南之势。
不过,天不灭宋,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名将孟珙挺身而出。
端平三年(1236年),孟珙首先在湖北江陵挫败了蒙军渡江南下的企图,稳定了岌岌可危的长江防线;
嘉熙元年(1237年),孟珙又在湖北黄州挫败了蒙军的围攻,令蒙军死伤惨重,彻底解除了蒙军对长江防线的威胁。
嘉熙二年(1238年),孟珙展开反攻,将江北的襄阳、随州、郢州和荆门全部收复,把战线往北推了两百多里。
嘉熙三年(1239年),收复荆襄后的孟拱没有继续北上,而是率军西征,在重庆奉节大破由川渝入荆襄的西线蒙军,不仅巩固了荆襄西部的防线,而且还帮西线(川渝)宋军稳定了战线。
嘉熙四年(1240年),中路蒙军在河南地区屯田,并建造战船,准备卷土重来。孟珙得知消息后,一改被动挨打的战术,主动向蒙军发动偷袭战,将蒙军的屯田和建造战船材的料全部烧毁,同时还遣一路人马将蒙军的物资仓库烧的一干二净,使得蒙军几年之内不敢再从荆襄南下。
淳祐元年(1241年),转机之年,这一年蒙古的第二代大汗窝阔台病死。
由于大汗死了嘛,所以蒙古内部立即就掀起汗位之争,无暇对南宋发动大规模战争,于是南宋得到了非常宝贵的调整时间。
乘着这个天赐良机,宋理宗开始着手西路的反攻,收复川渝地区。而担负这项任务的总负责人也是孟珙。另外宋理宗还给他添了一员鼎鼎有名的副手——四川制置使余玠。
淳祐元年(1242年),余阶抵达重庆。他没来之前,早听说了蒙古军席卷川渝,西线的情况很不好,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经过实地一番考察后,现实情况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实在太糟糕了,成都平原几乎被杀得是十室九空。
鉴于现实情况,余阶没有立即收复失地,他采取了稳扎稳打,先稳定川东,创建了非常适合四川的山城防御体系,然后再慢慢把战线往北推移的策略。
PS:山城防御体系就是在沿江河或者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口筑城结寨。宋军依靠江河运输物资,各山寨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后来打死蒙哥汗的钓鱼城,就是这套山城防御体系中,最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1990年在日本是昭和几年还是什么几年~?】
1990年是平成二年。
日本以公历为历法,但是以天皇年号纪年,今年是平成二十年了……
楼上说的基本正确,就是现在的天皇明仁,应该称为“今上天皇”以避讳,不该叫明仁天皇,当然更不能叫平成天皇哦~~~~
下面是历代天皇年表,以后类似的问题查表就可以解决了。
日本历代天皇名单:
代天皇名号日语读法在位附注及任内大事
1神武天皇じんむ前660年1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日本历史上第一任天皇,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更有传说为中国秦朝为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而一去不返的方士徐福。
2绥靖天皇すいぜい前581年1月8日—前549年5月10日由绥靖天皇到开化天皇共八代,历史上只有生诞、即位、以及建宫、立后等记载,没有治绩纪录,故在日本历史上称作欠史八代。
3安宁天皇あんねい前549年7月3日—前511年12月6日欠史八代。一说安宁天皇元年为前548年。
4懿德天皇いとく前51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欠史八代。
5孝昭天皇こうしょう前475年1月9日—前393年8月5日欠史八代。
6孝安天皇こうあん前392年1月7日—前291年1月9日欠史八代。
7孝灵天皇こうれい前290年1月12日—前215年2月8日欠史八代。
8孝元天皇こうげん前214年1月14日—前158年9月2日欠史八代。
9开化天皇かいか前158年11月12日—前98年4月9日欠史八代。一说开化天皇元年为前157年
10崇神天皇すじん前97年1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首位在考古学上可考,确定实际存在的天皇。
11垂仁天皇すいにん前29年1月2日—70年7月14日
12景行天皇けいこう71年7月11日—130年11月7日
13成务天皇せいむ131年1月5日—190年6月11日在日本国内划分国、县、邑等地方行政区域。
14仲哀天皇ちゅうあい192年1月11日—200年2月6日
神功皇后201年—269年神功皇后摄政。
15应神天皇おうじん270年1月1日—310年2月15日
16仁德天皇にんとく313年1月3日—399年1月16日
17履中天皇りちゅう400年2月1日—405年3月15日
18反正天皇はんぜい406年1月2日—410年1月23日
19允恭天皇いんぎょう412年12月-453年1月14日
20安康天皇あんこう453年12月14日—456年8月9日
21雄略天皇ゆうりゃく456年11月13日—479年8月7日
22清宁天皇せいねい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
23显宗天皇けんぞう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24仁贤天皇にんけん488年1月5日—498年8月8日
25武烈天皇ぶれつ498年12月-506年12月8日残暴不仁的天皇。
26继体天皇けいたい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27安闲天皇あんかん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28宣化天皇せんか535年12月-539年2月10日
29钦明天皇きんめい539年12月5日—571年4月崇佛废佛论争展开。
30敏达天皇びだつ572年4月3日—585年8月15日
31用明天皇ようめい585年9月5日—587年4月9日
32崇峻天皇すしゅん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崇佛废佛论争完结,崇佛派获胜,佛教地位奠定。
33推古天皇すいこ592年12月8日—628年3月7日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34舒明天皇じょめい629年1月4日—641年10月9日
35皇极天皇こうぎょく642年1月15日—645年6月14日女天皇。
36孝德天皇こうとく645年6月14日—654年10月10日645年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7齐明天皇さいめい655年1月3日—661年7月24日即皇极天皇,於孝德天皇死后重祚。
38天智天皇てんじ661年7月24日—671年12月3日天皇制确立。
39弘文天皇こうぶん671年12月5日—672年7月23日
40天武天皇てんむ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强化天皇中央集权制。
41持统天皇じとう686年9月9日—697年8月1日女天皇。
42文武天皇もんむ697年8月1日—707年6月15日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编法典《大宝律令》,
又设置铸钱司。
43元明天皇げんめい707年7月17日—715年9月2日女天皇。
44元正天皇げんしょう715年9月2日—724年2月4日女天皇。
45圣武天皇しょうむ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
46孝谦天皇こうけん749年7月2日—758年8月1日女天皇。
47淳仁天皇じゅんにん758年8月1日—764年10月9日
48称德天皇しょうとく764年10月9日—770年8月4日孝谦天皇重祚。
49光仁天皇こうにん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
50桓武天皇かんむ781年4月3日—806年3月17日
51平城天皇へいぜい806年3月17日—809年4月1日
52嵯峨天皇さが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
53淳和天皇じゅんな823年4月16日—833年2月28日
54仁明天皇にんみょう833年2月28日—850年3月21日
55文德天皇もんとく850年3月21日—858年8月27日
56清和天皇せいわ858年11月7日—876年11月29日
57阳成天皇ようぜい876年11月29日—884年2月4日
58光孝天皇こうこう884年2月5日—887年8月26日
59宇多天皇うだ887年8月26日—897年7月3日
60醍醐天皇だいご897年7月3日—930年9月22日
61朱雀天皇すざく930年9月22日—946年4月20日
62村上天皇むらかみ946年4月20日—967年5月25日
63冷泉天皇れいぜい967年5月25日—969年8月13日
64圆融天皇えんゆう969年8月13日—984年8月27日
65花山天皇かざん984年8月27日—986年6月23日
66一条天皇いちじょう986年6月23日—1011年6月13日
67三条天皇さんじょう1011年6月13日—1016年1月29日
68后一条天皇ごいちじょう1016年1月29日—1036年4月17日
69后朱雀天皇ごすざく1036年4月17日—1045年1月16日
70后冷泉天皇ごれいぜい1045年1月16日—1068年4月19日
71后三条天皇ごさんじょう1068年4月19日—1072年12月8日
72白河天皇しらかわ1072年12月8日—1086年11月26日
73堀河天皇ほりかわ1086年11月26日—1107年7月19日
74鸟羽天皇とば1107年7月19日—1123年1月28日
75崇德天皇すとく1123年1月28日—1141年12月7日保元之乱。
76近卫天皇このえ1141年12月7日—1155年7月23日
77后白河天皇ごしらかわ1155年7月24日—1158年8月11日源平之争开始。
78二条天皇にじょう1158年8月11日—1165年6月25日宾士之乱,源义朝被杀,其子赖朝被流放,平氏专权。
79六条天皇ろくじょう1165年6月25日—1168年2月19日
80高仓天皇たかくら1168年2月19日—1180年2月21日
81安德天皇あんとく1180年2月21日—1185年3月24日平氏一族灭亡。
82后鸟羽天皇ごとば1183年8月20日—1198年1月11日
83土御门天皇つちみかど1198年1月11日—1210年11月25日
84顺德天皇じゅんとく1210年11月25日—1221年4月20日承久之乱发生,朝廷倒幕军战败,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后鸟羽天皇、土御门天皇、顺德天皇被流放。
85仲恭天皇ちゅうきょう1221年4月20日—1221年7月9日承久之乱发生后被废黜,仅在位77日。
86后堀河天皇ごほりかわ1221年7月9日—1232年10月4日
87四条天皇しじょう1232年10月4日—1242年1月9日
88后嵯峨天皇ごさが1242年1月9日—1246年1月29日
89后深草天皇ごふかくさ1246年1月29日—1259年11月26日
90龟山天皇かめやま1259年11月26日—1274年1月26日
91后宇多天皇ごうだ1274年1月26日—1287年10月21日
92伏见天皇ふしみ1287年10月21日—1298年7月22日
93后伏见天皇ごふしみ1298年7月22日—1301年1月22日
94后二条天皇ごにじょう1301年1月22日—1308年8月25日
95花园天皇はなぞの1308年8月26日—1318年2月26日
96后醍醐天皇ごだいご1318年2月26日—1336年8月15日
97后村上天皇ごむらかみ1331年9月20日—1333年5月25日南朝天皇。
98长庆天皇ちょうけい1336年8月15日—1348年10月27日南朝天皇。
99后龟山天皇ごかめやま1339年8月15日—1368年3月11日南朝最后一任天皇。
北朝1光严天皇こうごん1348年10月27日—1351年11月7日
北朝2光明天皇こうみょう1352年8月17日—1371年3月23日
北朝3崇光天皇すこう1368年3月11日—1383年10月
北朝4后光严天皇ごこうごん1371年3月23日—1382年4月11日
北朝5后圆融天皇ごえんゆう1383年10月-1392年10月5日
100后小松天皇ごこまつ1382年4月11日—1412年8月29日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将军足利义满的协助下,
接收了南朝后龟山天皇交出的传国神器,
统一了南北朝。
101称光天皇しょうこう1412年8月29日—1428年7月20日
102后花园天皇ごはなぞの1428年7月28日—1464年7月19日
103后土御门天皇ごつちみかど1464年7月19日—1500年9月28日
104后柏原天皇ごかしわばら1500年10月25日—1526年4月7日即位21年后才行即位仪式。
105后奈良天皇ごなら1526年4月29日—1557年9月5日织田信长(1534年)诞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6正亲町天皇おおぎまち1557年10月27日—1586年11月7日
107后阳成天皇ごようぜい1586年11月7日—1611年3月27日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乐第觐见天皇。
108后水尾天皇ごみずのお1611年3月27日—1629年11月8日
109明正天皇めいしょう1629年11月8日—1643年10月3日女天皇。
110后光明天皇ごこうみょう1643年10月3日—1654年9月20日
111后西天皇ごさい1654年11月28日—1663年1月26日
112灵元天皇れいげん1663年1月26日—1687年3月21日
113东山天皇ひがしやま1687年3月21日—1709年6月21日
114中御门天皇なかみかど1709年6月21日—1735年3月21日
115樱町天皇さくらまち1735年3月21日—1747年5月2日
116桃园天皇ももぞの1747年5月2日—1762年7月12日
117后樱町天皇ごさくらまち1762年7月27日—1770年11月24日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位女天皇。
118后桃园天皇ごももぞの1770年11月24日—1779年11月9日
119光格天皇こうかく1779年11月25日—1817年3月22日
120仁孝天皇にんこう1817年3月22日—1846年2月6日天保改革(1841年)。
121孝明天皇こうめい1846年2月13日—1866年12月25日
122明治天皇めいじ1867年1月9日—1912年7月30日实施明治维新(1868年)。
123大正天皇たいしょう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体弱多病。
124昭和天皇しょうわ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至现时为止日本在位最长和最长寿的天皇。在位期间与德国、义大利结盟,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遭中、英、美,苏等国组成的盟军打败。
125今上天皇明仁1989年1月7日—至今
【历史年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高祖李渊(566-635)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则天皇帝(624-705)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显(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1)宋太祖赵匡胤
生卒:927——976.1250岁
在位:960——976.12
建隆(960——963.11)
乾德(963.11——968.11)
开宝(968.11——976.12)
三弟
(2)宋太宗赵匡义(又名赵光义、赵炅)
生卒:939——997.359岁
在位:976.12——997.3
太平兴国(976.12——984.11)
雍熙(984.11——987)
端拱(988——989)
淳化(990——989)
至道(995——997)
因箭伤屡发而死
三子
(3)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
生卒:968——1022.255岁
在位:997.3——1022.2
咸平(998——1003)
景德(1004——1007)
大中祥符(1008——1016)
天禧(1017——1021)
乾兴(1022)
六子
(4)宋仁宗赵桢(原名赵受益)
生卒:1010——1063.355岁
在位:1022.2——1063.3
天圣(1023——1032)
明道(1032——1033)
景佑(1034——1038)
宝元(1038.11——1040.2)
康定(1040.2——1041.11)
庆历(1041.11——1048)
皇佑(1049——1054.3)
至和(1054.3——1056.9)
嘉佑(1056.9——1063)
中毒暴亡
堂侄,收为养子
(5)宋英宗赵曙
生卒:1032——1067.136岁
在位:1063.4——1067.1
治平(1064——1067)
子
(6)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
生卒:1048——1085.338岁
在位:1067.1——1085.3
熙宁(1068——1077)
元丰(1078——1085)
长子
(7)宋哲宗赵煦(原名赵名佣)
生卒:1077——1100.124岁
在位:1085.3——1100.1
元佑(1086——1094.4)
绍圣(1094.4——1098.5)
元符(1098.6——1100)
弟
(8)宋徽宗赵佶
生卒:1082——113554岁
在位:1100.1——1125.12
建中靖国(1101)
崇宁(1102——1106)
大观(1107——1110)
政和(1111——1118.10)
重和(1118.11——1119.2)
宣和(1119.2——1125)
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子
(9)宋钦宗赵桓(原名赵亶)
生卒:1100——115657岁
在位:1125.12——1127.3
靖康(1126——1127.3)
国亡被俘后被马踩死
金灭北宋北宋亡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1)宋高宗赵构
生卒:1107——118781岁
在位:1127.5——1162.6
建兴(1127.5——1130)
绍兴(1131——1162)
禅位于子
养子
(2)宋孝宗赵昚(原名赵伯琮)
生卒:1127——1194.668岁
在位:1162.6——1189.2
隆兴(1163——1164)
乾道(1165——1173)
淳熙(1174——1189)
禅位于子
三子
(3)宋光宗赵敦
生卒:1127——1194.668岁
在位:1189.2——1194.6
绍熙(1190——1194)
被废
三子
(4)宋宁宗赵扩
生卒:1168——1224.857岁
在位:1194.7——1224.8
庆元(1195——1200)
嘉泰(1201——1204)
开禧(1205——1207)
嘉定(1208——1224)
服金丹中毒而死
侄,养子
(5)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
生卒:1205——1264.1060岁
在位:1124.8——1264.10
宝庆(1225——1227)
绍定(1228——1233)
端平(1234——1236)
嘉熙(1237——1240)
淳佑(1241——1252)
宝佑(1253——1258)
开庆(1259)
景定(1260——1264)
侄
(6)宋度宗赵禥(原名赵孟启)
生卒:1240——1274.735岁
在位:1264.10——1274.7
咸淳(1265——1274)
二子
(7)宋恭宗赵显
生卒:1271——132353岁
在位:1274.7——1276.2
德佑(1275——1276.2)
被俘送入西藏,后被冤杀
长兄
(8)宋端宗赵昰
生卒:1268——1278.411岁
在位:1276.5——1278.4
景炎(1276.5——1278.4)
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
弟
(9)宋祥兴帝赵昺
生卒:1271——1279.29岁
在位:1278.4——1279.2
祥兴(1278.5——1279)
由陆秀夫背负投海而死
元灭南宋南宋亡
元朝皇帝谱
太祖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明代年表
年号纪年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
洪武1368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正月(1368.1)413171朱世珍之子
建文1398惠帝朱允文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224朱元璋之孙
永乐1402成祖朱棣建文四年六月(1402.7)432265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1424仁宗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47148朱棣之长子
宣德1425宣宗朱瞻基洪熙元年六月(1425.6)281038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1435英宗朱祁镇宣德十年正月(1435.2)914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1450代宗祁钰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22830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1457英宗朱祁镇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31838
成化1464宪宗朱见深天顺八年正月(1464.2)182341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1487孝宗朱佑樘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181836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1505武宗朱厚照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151631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1521世宗朱厚璁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154560朱右樘之侄
隆庆1567穆宗朱载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30636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1572神宗朱翊钧隆庆六年六月(1572.7)104858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1620光宗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391月39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1620嘉宗朱由校泰昌元年九月(1620.10)16723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1627思宗朱由检天启七年八月(1627.10)181735朱常洛之第五子
清朝的历届皇帝
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1):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第一个庙号“太祖”
(2):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3):康熙: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4):雍正: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5):乾隆: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6):嘉庆: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7):道光: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8):咸丰: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9):同治: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10)光绪:光绪皇帝(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无嗣,载湉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
(11)宣统:溥仪是醇亲王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慈禧太后于十月发懿旨,立溥仪为嗣帝,十一月初,溥仪登极,号宣统。
三年后,辛亥革命暴发,宣统宣布退位,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并优待清室,让宣统城继续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sunhailong@163.com
1242年属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