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去日本留学,18岁患血管瘤,34岁患甲状腺癌,朱迅经历了啥?】
文/绯红
作为央视主持人的两花旦之一,朱迅不仅有着万里挑一的主持能力,她那独一无二率真的性格更是深受观众喜爱。
18岁的朱迅在日本勤工俭学时就患上血管瘤,34岁时又因为甲状腺癌告别舞台。
如今仍然洒脱自由的她,在被问到如何两次抗癌成功时,朱迅淡定回到:“我不是天生强大,而是天生要强”。
在父母的熏陶下,朱迅博览古今文学,从小才思敏捷。
14岁,朱迅初长成亭亭玉立的元气少女,原生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让央视节目《我们这一代》为之心动,之后朱迅当选为该节目的主持人。
在朱迅能对节目主持游刃有余时,她又开始尝试挑战其他新领域,同在舞台的影视演绎让她颇有兴趣。
15岁,在电影《摇滚青年》中,朱迅以不服输的追梦少女形象进入大众视野。清新脱俗的她一时成为无数人的荧幕情人,不知有多少俊男才子们都放下狠话:“等你长大!”
17岁,朱迅做了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去日本留学。
原本那时的她,已经在国内享有一席之地,只要留下,前途也可谓一片光明。
但她是朱迅,是个野心随脉搏跳动的人,所以安于现状从来都不可能成为她的选择。
但身处异国的生活并不容易,尤其是日本东京的消费水平,非常人能及。除了生活费外还有学费的问题,一年的学费就需要12万,80年代时期,那可是笔天文数字。
家里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剩下费用的只能靠朱迅自己。为了生存,朱迅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只能靠在高档写字楼刷马桶,洗厕所挣取微薄的生活费。
一次,朱迅在洗刷时不小心将水打翻,导致地面很湿滑,一位阔太太也不看路,就直接进入厕所,没想到直接滑倒扑进朱迅怀里,吓坏了的朱迅想也没想就伸手将对方搀扶起,但她的手上却带着刷马桶的手套,随后就遭到了阔太太鄙夷的眼光。
因为对方穿着高级和服,与朱迅一起打扫厕所的清洁阿姨惊慌失色,立即让朱迅给对方鞠躬道歉。
只有日本人才会一直点头哈腰,朱迅不习惯那样的行为,但清洁阿姨却是带着刷过马桶的脏手套,使劲了刷马桶的力气,摁下朱迅的头,不断给对方道歉。
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屈辱,17岁的她为了生存,只得含泪忍受。为了成就自己的涅槃重生,朱迅以强大的内心,忍受着异国人的冷眼和不屑。
与众人眼里的镀金生活不一样,在朱迅刚开始的留学生涯里,终日与之为伍的不只有学习,还有刷不完的马桶,倒不尽的纸篓。
18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朱迅终于考入心仪的大学。然而,这却是件悲喜参半的事,因为她又会面临更大的开销。
为了凑够学费,朱迅连续做几份工作,啃面包、熬通宵都是家常便饭。不久后噩耗传来,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和营养不良的她患上了“血管瘤”。
在日本举目无亲的她只能联系家人,可直到要做手术时,母亲也只来陪了她半个小时。除了忍受身体上的病魔,朱迅的心理上也承受着无尽的恐慌和担忧。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她一次次同生活的顽强抗争后,朱迅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被日本NHK教育台录取。
她成为了日本电视台《中国语讲座》,《亚洲观》,《真夜中的王国》等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位中国女主持。
在事业蒸蒸日上时,家里传来母亲病重的消息,为了更好照顾家里,朱迅选择告别日本的主持舞台,返回阔别已久的祖国重新开始发展。
凭着在日本优异的主持成绩,朱迅进入央视,但她却没直接登台主持,而是选择做幕后工作。
在熟悉一切流程后,朱迅才开始入镜。但没想到初次主持,自己竟然成了别人口中的“空洞花瓶”。
这个侮辱性的名词,让好强的朱迅比刷马桶盖还难接受。
越努力证明自己就越容易犯错,在后边的主持上,朱迅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朱迅被领导雪藏一年。
离开荧幕后,朱迅并未心灰意冷,而是继续潜心学习,沉淀浮躁不安自己。
一年后,当朱迅再次返回舞台时,她以沉稳执着的魅力,征服了曾经所有质疑她的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地执着,也让她成为与董卿齐名的央视“拼命三娘”。
当年倪萍为带儿子看病,忍痛告别她最爱的主持舞台,朱迅作为年轻一代最有活力的主持人,接替倪萍成为央视新台柱。
由于天生性格跳脱,这让朱迅主持节目的画风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很多人觉得她在舞台上活蹦乱跳过火了,没有主持人的稳重肃穆的专业性。
再次面对质疑,朱迅这次没有了曾经的玻璃心,她仍旧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把和观众热情洋溢互动的能力,打造成自己的独特招牌。
最终,她成就了风格多变的舞台,也用幽默犀利的语言成就了自己。
除了在事业上的女强人形象,朱迅还是情感上的痴情儿。
年轻时候的朱迅是个典型的美人坯子,形象好,气质佳,身边的追求者自然成群结队。谁都以为她会挑个高富帅,但朱迅却选了当时并不多金的王志。
王志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4年,王志担任央视节目《东方之子》的主持人。
2003年,王志作为央视节目《面对面》的主持人,和朱迅成为同事。
相比朱迅的戏剧性经历,王志的阅历并没有引人瞩目,但他踏实稳重的性格却深深吸引着朱迅。
朱迅和丈夫属于互补型,两人在一起后在事业上相互促进,在生活中心心相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史,但朱迅却拥有王志细水长流的深情。
2003年,两人相恋两年后结婚,比朱迅大9岁的王志很懂得珍惜她,从朱迅怀孕到生子,没让朱迅受过一点罪。
后来儿子出生后,身为才女的朱迅却在取名字时犯难了,查完词典又查的她,终于给儿子取了个满意的名字,王法。
原本她也可以享受相夫教子幸福的生活,但上天似乎在“抗癌”这件事上赋予了她特别的期待。
34岁时,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朱迅被查出患上“甲状腺癌”,再次被病魔缠身的她被迫离开舞台。
好在这次,她不再是孤独一人,丈夫和儿子陪她一起。
从住院开始化疗,丈夫王志就日夜守在身边悉心照料,尤其是朱迅的饮食起居方面,王志从不假手于人,所有事情亲力亲为。
虽然有亲情的温暖,但却护不住她命途多舛的劫难,眼睁睁地看着她被病痛折磨,丈夫也只能默默掉泪。
在被告知治疗需要切除声带时,身为主持人的她犹如晴天霹雳,于她而言,声带和生命是同等宝贵,她要强了一辈子,却始逃不过终被命运捉弄。
做完手术后,朱迅终于是保住了性命,可她心里却有不甘,她本是个天生的主持人,又怎会就此悄无声息的寂灭。
在治疗时,为了能说出话,她每天含泪逼着自己练习,无论多痛苦,内心对舞台的期待总能化作振奋剂。
在她的坚持下,又一个奇迹再现,她终于从病魔手中,成功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天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经历完过切割的伤痛,朱迅这位天之骄子,再次披荆斩棘重返舞台。
可她的回归的朱迅却没得到大家的认可,与金晨同台主持时,观众一致认为金晨丝毫不逊色于朱迅,而且年轻的金晨,更有清晰的罗辑思维和亲和力。
虽然朱迅从未想过退休二字,但经历过两次抗癌的她,神情状态确实大不如前,即使病魔没有磨灭她的心智,药物也腐蚀了她的身体。
因为她纤弱的身躯,不久前有造谣者声称她癌症复发,还让她赶紧退位让贤,不要霸占着年轻人的舞台,更有荒唐的传言,说她已经病逝,但这不怀好意的些人瞬间被打脸。
最近朱迅与丈夫同框秀恩爱,扎着小辫子的她依旧笑靥如初,从她的脸上,能看到自信,也能看到热情。丈夫王志退出央视节目后,从政的他就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从图中可以看出,王志发福了不少。
瘦弱的朱迅依偎在王志身边,完全看不出来两人是夫妻,到像是女儿和父亲。
如今,朱迅仍旧在舞台上续写自己的传奇,从登台主持到现在,观众在她身上不仅学会了对执着于梦想的热情,更有对人生的敬畏。
对于外界的流言蜚语,朱迅也不刻意辩解,只是平静地在她的日记里写下“一定要活到90岁”这几个字。她不是天生的“女强人”,她只是天生很要强,所以她不允许别人说自己不行,更不允许自己不行。
朱迅的敬业值得所有人致敬,她不是霸占舞台,只是想把所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传传递给每个人。这样一个用生命点燃梦想的人,值得我们真诚地祝福。
往期精彩:
蒋雯丽:离开王全安嫁给顾长卫,54岁被传恋上小19岁黄轩
韩红的3段情史:曾和王菲爱过同一个男人
洪晃,不愧是陈凯歌治不住的女人
【朱迅妈妈得啥病死了】
朱迅的母亲曾患有帕金森病多年,并在朱迅的精心照顾下,度过了难关。然而,时间还是走到了终点,母亲在不久前去世。
朱迅在丧事期间一直表现得很坚强,但在送别母亲的那一刻,朱迅的悲痛情绪却难以压制。朱迅的遭遇,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然而,更让人惋惜的是,这位著名主持人的晚年生活却因为某些原因而受到了影响。
据报道,朱迅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她因工作原因没有嫁人,也没有孩子。而在退休以后,朱迅并没有选择过奢华的生活,而是在北京市内的一个较为寒酸和简陋的养老院生活。朱迅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上面有两个姐姐,双亲都是高学历人才,父亲是新华社的驻外记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母亲是一名大学老师,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中文系。
朱迅社会活动介绍:
2009年5月9日,参加“365个祝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与朱军、周涛、董卿等共同演唱歌曲《船工号子》。2010年6月18日,主持第二届中华慈孝节文艺晚会,并现场采访十大慈善人物代表。2014年8月,参加“中国阿拉善沙漠挑战赛暨阿拉善明星环保公益行“活动。2017年5月,参与央视“小满”节气主题公益广告的拍摄。
2018年1月23日,参加“无癌中国我的梦·东方基因在行动”公益活动;4月,参加第六届中慈唱响慈爱公益文化活动——慈爱天使国际青少年艺术节;5月9日,出任“孝敬父母·走进临武”公益演唱会的主持人;12月13日,参加在广州暨南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完美公益影像节。2019年12月9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参加第五届完美公益影像节年度盛典。
【朱迅:抗癌14年,7次上春晚,含泪思念独居国外不回家的85岁母亲】
30年前,17岁的朱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患上血管癌。
学费和手术费都是靠她在课余时间端盘子、刷马桶挣来的。
她一个人进手术室,一个人在病房休养。
打了好几次电话,在日本工作的妈妈,才来医院陪了她半个小时。
收入颇高的妈妈只提来半个西瓜。
妈妈就像邻居一样,还没聊几句话,就找借口走了。
只留下朱迅一个人在病房哭泣。
她疼得连西瓜子都吐不出来。
那半个西瓜就是她一天的伙食。
从那时候起,她开始记恨妈妈。
妈妈是老师,爸爸是新华社副总编辑。
朱迅从小就知道自己家的生活条件比别人要好很多。
从小到大,她一直是锦衣玉食,从没有为钱发过愁。
但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问问自己:“钱够不够?做手术痛不痛?”
妈妈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狠心?
甚至在妈妈退休以后,宁愿一个人跑到国外租房住,也不愿留在国内和她一起生活。
任凭朱迅怎样挽留,怎样伤心落泪,妈妈都不回头看她一眼。
而多年以后,妈妈给出的答复更让朱迅难以接受。
01
朱迅1973年出生在北京。
家里有三个孩子。
上面有两个姐姐,
朱迅是老三。
大姐姐叫朱迅红,
二姐姐叫朱迅方,
等到她这的时候,妈妈以为会是个男孩。
所以很早就起好了名字“朱迅东”。
连起来正好是“东方红”。
奈何生下来的是个女孩。
期盼已经的“东”只能被遗憾摘掉。
或许,从朱迅出生那一刻起,爸爸妈妈就对她有些许失望。
爸爸和妈妈都是高知分子。
朱迅家里的生活条件比同龄人要好很多。
但是她的童年却一点都不开心。
虽然没有为钱发过愁,但是她缺少父母的关爱。
她经常疑问:“妈妈到底爱不爱我?”
爸爸妈妈工作忙,很少回家。
她从小就在姥姥身边长大。
一年回家的次数五个手指都能数过来。
有一天,妈妈带着三个女儿去机场接爸爸回家。
朱迅看见爸爸拖着行李走出来,她心里没有并不开心。
反倒对这个男人有抵触。
她对眼前这个男人既熟悉又陌生。
整个童年她对爸爸的记忆都是这样。
不过也正是因为爸爸,才让她知道“主持人”这个职业。
14岁的时候,朱迅在爸爸的带领下去少儿频道主持《我们这一代》节目。
爸爸妈妈和导演田壮壮认识。
所以田壮壮导演跟妈妈联系想让大女儿来电影里客串一下。
田壮壮找朱迅妈妈要大女儿照片。
妈妈一时之间没找到大女儿的单人照。
顺手拿起一张全家福给田壮壮看。
田壮壮一眼就在照片里看见小女儿朱迅。
当即改主意把大女儿换成小女儿。
就这样在阴差阳错下,朱迅出演人生中的第一部影视剧《摇滚青年》。
朱迅在《摇滚青年》里的装扮让她一改往日乖乖女形象。
个性、有态度、爆炸头。
这部电影播出后朱迅成为小有名气的童星。
朱迅一夜之间成为学校的红人。
粉丝把告白信寄到学校。
每天都有很多男生在门口等她放学。
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差点让朱迅失去理智。
“出名要趁早”
让朱迅打起做演员的主意。
妈妈也跟随前往。
两个姐姐也都在国外读书。
这时,朱迅想起田壮壮导演说的话:
想到这,朱迅就打消当明星的念头。
她打算去日本留学,
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多些相处机会。
她满怀期待地告诉爸爸妈妈这个想法。
可却被妈妈泼了一头冷水。
妈妈跟朱迅说:
这句话让朱迅很不解,家里并不缺钱,为什么对我要这么严苛?
不过朱迅从小就是个有思想的女孩,
她没有因为妈妈一句话就打退堂鼓。
“十七岁之前,我以柔为主;十七岁之后,便以韧为根。”
在此之前,朱迅从来没有体会过“穷”。
更不知道没钱的生活是什么样。
就这样,对留学生涯满怀憧憬的朱迅,独自一人踏上前往日本的飞机。
02
到了日本之后,妈妈没有和朱迅相聚。
妈妈只支付了朱迅一个学期的学费。
一分钱的生活费都没有给她。
朱迅要想生活下去,必须自己打工赚钱。
不想影响课程的朱迅只能在课余时间去打零工。
因为朱迅刚到日本,还无法用日语和别人交流。
所以她的第一份工作不用和别人打交道。
是在一栋高档写字楼里刷马桶。
朱迅看到老员工蹲在马桶边上,用抹布一点一点擦掉溅出来的排泄物。
这一刻,她只想呕吐。
但是为了挣钱,她只能咬着牙做下去。
她学着老员工的姿势,带着手套,把垃圾桶里的脏东西一点一点抠出来。
再用抹布把卫生间里里外外每个角落擦到一尘不染。
有时候,她还要把手伸进去掏厕所。
这些她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有一天朱迅不小心打翻一个水桶,
这时进来一位打扮很体面的太太。
朱迅怕她滑到,所以下意识用手搂住她的腿。
但是她的手套弄脏了太太的裙摆。
眼看太太脸色大变,
另一旁打扫厕所的“欧巴桑”赶紧跑过来,
她用手不停的往下按朱迅的头,让她给太太道歉。
而这位欧巴桑戴着的手套是刚刚掏完厕所的。
此时的朱迅已经毫无尊严。
书香世家出生的小公主,在这一刻第一次体会到生活的无奈。
她一个人躲在卫生间的角落。
委屈和泪水再也忍不住。
经过这件事之后,她告诉自己必须学好日语,尽快换份工作。
3个月后,朱迅已经可以简单的用日语跟人交流。
于是,她立马辞去擦马桶的工作。
然后她来到餐厅洗盘子。
这份工作比擦马桶要好很多。
所以她很珍惜这份工作。
每次一下课她就会准时跑来洗盘子。
勤奋的她被老板赏识。
老板把她调到前台上菜。
这样会比后厨更轻松一点,
而且还能锻炼她的口语能力。
这些经历都让她十分受用。
一年的时间,朱迅就可以流利的用日语和当地人交谈。
朱迅也攒齐了下学期所需开销。
就在这时,朱迅因为劳累过度,被查出血管瘤。
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做手术。
17岁的朱迅听到这个消息脑子里一片空白。
她开始给妈妈打电话。
可是妈妈没有跟她说什么关心的话。
也并没有要来看她的意思。
朱迅只能一个人上手术台。
手术室门外没有一个人等她。
再坚强的人也扛不住独自上手术台。
这种被家人遗忘的感觉,让朱迅到现在都无法释怀。
可不幸的事不止这一件。
这次手术没有成功。
朱迅需要二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朱迅心里更加脆弱。
她又忍不住给妈妈打电话。
这一次,妈妈很不情不愿的来了。
只是,手术那天妈妈没有来。
她在病房休养的某一天,妈妈才过来。
妈妈只带来半个西瓜。
朱迅有一肚子话要对妈妈说,
但是妈妈似乎没有什么话想说。
妈妈坐了半个小时,就找理由走了。
无论朱迅怎么喊妈妈,
妈妈都没有一丝留恋和心疼。
朱迅心里想不明白。
她极度委屈,已经到达崩溃边缘。
手术她不怕,累也不怕。
她怕的是妈妈为什么对她可以这么冷漠。
像一个邻居一样,只拿来半个西瓜。
然后没聊两句话就找借口走掉。
她有无数个疑问。
妈妈为什么不问问她手术的钱够不够?
为什么不问问钱怎么来的?
为什么不问问我做手术疼不疼?
为什么不问问我的病什么时候能好?
种种疑问让朱迅把头埋到被子里放声大哭。
哭完之后朱迅开始抱着西瓜吃。
她没有多余的钱去买饭。
只能吃妈妈带来的半个西瓜。
因为刚做完手术,伤口疼的她连吐西瓜籽的力气都没有。
吃累了她就把西瓜放下。
晚上疼醒了她就再抱起西瓜吃上一口。
那一整天,她的伙食只有那半个西瓜。
从那一刻起,她对母亲的怨念越来越深。
02
还没等伤口长好,朱迅就赶紧起来工作。
经过这次手术,朱迅明白不能再靠劳动力赚钱。
她经过朋友的介绍,开始重新接触主持行业。
因为从小就有主持人的天赋,
所以她重新站上舞台的时候毫无压力。
而且主持人的工资很高。
这样她就不用那么辛苦的去餐厅打工了。
慢慢的朱迅在日本主持行业做出成绩。
还成为日本大火的节目《中国语讲座》主持人。
“朱酱”成为日本观众熟知的华人主持。
因为这档节目的热度,让一家经纪公司看到朱迅。
随后跑到电视台将朱迅签下。
朱迅成为公司里第一个中国大陆女艺人。
签约公司后,朱迅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那段时间朱迅档期排得非常满。
每天从学校出来,她就不停地穿梭在各个节目中。
朱迅成为日本观众最熟知的中国女艺人。
与此同时,朱迅研究生顺利毕业。
截止到毕业,朱迅已经在电视台工作5年之久。
朱迅也被评为“在日杰出华人”。
因为已经在日本主持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
所以朱迅打算定居在日本。
本来所有事情已经趋向稳定了。
而这时妈妈却患上白内障。
妈妈前脚回国。
朱迅后脚就跟上妈妈脚步。
并且辞掉日本所有工作。
这等于是抛下这5年来打下的所有人脉。
不过在朱迅眼里,什么都没有家人重要。
03
朱迅回国后,正好赶上《正大综艺》在招聘主持人。
朱迅赶紧去报名参加应聘。
她长相大气、端庄,很符合国人审美。
再加上她在日本有5年主持经验,所以很轻松就迈进央视的大门。
但国内主持形式和日本有很多地方不一样。
朱迅一时之间无法适应。
甚至在台上会情不自禁地说出日语。
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朱迅都无法背下来台本。
以至于会出现念错嘉宾名字,流程接不上等低级错误。
几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对央视这个新来的女主持印象很不好。
空有长相,没有业务能力,
让朱迅成为观众口中的“花瓶”。
本来就不适应国内主持形式,
再加上她脑海里一直不断回闪“花瓶”的报道。
所以她在节目里更紧张,更怕出错。
当她再次站上《正大综艺》舞台时,
她整个大脑都处于极度紧绷的状态,
过度紧张让她一晚上连续出现忘词、漏词、磕巴、失声等失误。
这期节目录制完成后,
整个栏目组都对朱迅无言以对。
栏目组组长根本不想见她,
直接对工作人员说:
不是栏目组组长狠心,
而是这种错误实在不能在一个主持人身上出现。
被“赶”下舞台后,朱迅成为央视里的打杂人员。
送送盒饭、打印复印、接打电话等等。
她成为同事口中嘲笑的对象。
不过有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朱迅说:
在这一年里,朱迅疯狂补习国内汉语知识、古典文学、包括优秀主持人的主持方式等等。
一年后,朱迅的进步让众领导心软。
给到她一个重新站上舞台的机会。
朱迅也不负众望的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我最怕别人对我失望”
这是朱迅最大的担忧。
所以她成为台里的“拼命三娘”。
每次节目组出外景,
遇到恶劣天气,或者有挑战的环节,
比如跳伞、潜水等活动。
栏目组都会说:
她不是胆大,她是生怕错过每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她怕别人对自己失望。
她希望让别人满意。
就好像她一直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一样。
这股“拼命三娘”的精神,也让朱迅主持生涯开始走上坡路。
然而,事业刚刚有起色时,朱迅的生活再次遇到打击。
这一年,朱迅爸爸查出肠癌。
朱迅对国内的医疗环境一无所知。
她只能求助同事王志。
王志对朱迅一直以来都有好感。
王志大朱迅9岁,他比朱迅更成熟。
他帮朱迅联系医生
鞍前马后的为朱迅爸爸办理入院手续。
医院的医生都以为王志和朱迅是夫妻。
王志也真有此意。
朱迅对他也有好感。
郎有情妾有意,俩人就走到一起。
不过这时朱迅爸爸已经处在弥留之际。
朱迅和王志没有求婚、没有钻戒、没有婚礼、只是简单的领了个证。
朱迅爸爸临走之前,拉着小女儿朱迅的手说:
朱迅看着爸爸浑身插着管,想让他好好治疗。
不想再让他折腾。
所以拒绝了爸爸的要求。
三天后,朱迅爸爸离世。
朱迅爸爸想回老家看看的愿望,再也没能实现。
这也成为朱迅这辈子的遗憾。
04
爸爸的离世,让朱迅更加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机会。
她越来越依赖家人。
她想把妈妈接到她家里,和她同住。
只是妈妈似乎并不想和朱迅在一起同住。
妈妈一个人踏上前往加拿大的飞机。
朱迅知道妈妈在加拿大没有房子。
所以她只能在那里租房。
宁愿一个人租房,也不和她住在一起。
这始终是朱迅打不开的心结。
她以为妈妈至少会好好跟她道别一下。
结果妈妈义无反顾的往登机口走去,
甚至没有好好看朱迅一眼。
妈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任凭朱迅在背后怎么哭,怎么挽留都没有用。
这一幕又让她想起当年在日本做手术时的情景。
妈妈对她不闻不问几十年。
像邻居一样,冷冰冰的提着半个西瓜过来。
也不问她钱够不够用?也不问她这么年轻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她一直怀疑妈妈到底爱不爱她。
妈妈走后,朱迅只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拼命三娘”的朱迅在台里的进步所有人都能看到。
朱迅也凭自己的努力成功拿下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这时候朱迅和王志的儿子王法也已经出生。
事业、家庭双丰收,前景一片大好。
可就在此时,朱迅再次遇到劫难。
2007年,34岁的朱迅被查出癌症。
而且病灶紧靠声带。
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医生给出一个方法:
“拿掉声带”
这四个字对于主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朱迅坐在医生对面,久久没有回话。
“拿掉声带”这四个字一直在她脑海里回荡。
过了很长时间,朱迅对医生说:
她延迟手术时间,“若无其事”地回到舞台上。
这一次,朱迅在向舞台告别。
她正在结束自己的主持生涯。
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回到舞台上。
朱迅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次,她躺在手术台上,
门外有老公和儿子在等她。
等她再次睁眼的时候,
老公对她说:
“声带还在”
这件事过后,朱迅越来越珍惜生命,越来越感激生活。
重新回到舞台的朱迅,比以往更珍惜每一分钟站上舞台的机会。
2019年,朱迅再次主持春晚。
这是她第7次主持春晚。
从分会场到主会场,朱迅花了10年。
此后的14年里,癌症几次复发。
朱迅经常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她已经药不离手。
甚至有人说她已经离世,对此朱迅笑着说:
现在的朱迅已经接近“知天命”的年纪。
很多事她已经释怀。
但是有一个心结她始终无法释怀。
她一直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讨厌她,为什么对她这么冷淡。
她们私下也无法促膝长谈,无法正常沟通。
直到朱迅和妈妈一起上了《夕阳红》节目。
母女俩多年以来的心结才在节目中打开。
妈妈对当年日本的事,解释说:
“我们不能在外面住宿,单位只给了半天假,这是纪律”
去加拿大住是因为二女儿和小女儿都家庭幸福,
只有大女儿没有结婚,还是孤单一人在加拿大。
所以她想过去租个房子,陪陪大女儿。
其实朱迅想问的不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她手术费,
而是妈妈为什么没有给她任何关怀和问候。
05
前不久,在尼克买提制作的《你好,生活》节目中,
有一个环节是让那个嘉宾对着大山喊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朱迅对着天空大喊:
喊完这句话,朱迅就把头埋在倪萍怀里哭。
自从妈妈去到加拿大,
朱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飞过去看她。
可是2020年,因疫情影响,
朱迅已经一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
今年朱迅已经48岁,远在加拿大的妈妈已经85岁。
疫情的影响,让朱迅十分担心妈妈。
抗癌14年的朱迅,现在什么都不在乎。
最在乎的就是妈妈,最期望的就是可以早日和妈妈团聚。
朱迅啥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