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到老年会越来越感到孤单】
生活中不少老人很容易感到孤独,想要身体健康就要及时想办法缓解。以下为大家介绍了导致老人孤独的原因以及缓解老人孤独的方法,大家不妨来看看。
老人容易出现心理孤独的症状,儿女们要多加注意。为了老人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及时与老人沟通,多关心、呵护老人。当然想要消除老人孤独感就要了解导致老人出现孤独的原因,那么老人为什么容易孤独呢?老人如何缓解孤独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老人为什么容易孤独?
1、与子女合不来
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与子女分开生活。
2、子女婚后离家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经从“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代同堂”或“小夫妻”型家庭结构,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3、好儿女志在四方、坏儿女嫌弃老人
大凡事业心强闯荡天下的子女,很少能厮守着老人,伴随父母。某些良心欠佳的子女,仅对父母的遗产和劳动力感兴趣,而对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全然不顾。
4、兴趣索然、自娱乏门
有不少老年人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离开工作岗位后,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5、病理生理的变化
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的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6、社会地位的变化
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
7、家庭地位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负担重要角色。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
8、消极的交往方式
孤独老人因为采用消极的交往方式,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与这些人交往常常让人感到不愉快,于是他们很难建立有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的人际关系,从而难以摆脱孤独。
9、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
孤独的老人可能更内向、焦虑,对拒绝反应更敏感,并且更容易抑郁。孤独的人在朋友身上花费更少的时间,不经常参加集会,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在人际交往时,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评价极端消极。
老人如何缓解孤独?
1、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顺老人的责任,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从而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而不至产生被冷落、被遗弃的感觉。
2、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例如逢年过节组织对孤寡老人的慰问、服务等。
【老年人产生孤独的危害有哪些?】
人是社会群体里的一员,离开了大半生为之奋斗的繁花似锦的社会,就会感到孤独难忍。孤独的危害不在于生活上的独处,而在于心灵上的感受,如果心灵上充足,兴趣广泛,那就不会有“孤独”的感觉,如果心灵上空虚,无所事事,这时的独处,就会带来恐惧、就会越想越烦,越想越怕,结果会带来恶性循环。
孤独的危害首先表现为,孤独感蒙蔽了心灵,孤独感遮挡了阳光,孤独感阻塞了视听。
独处并不值得怕,可怕的是对独处的恐惧,焦虑、胡思乱想。结果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这时的独处危害就大了,它表现为心灵空虚,思维失常,行为迟钝,精神呆板,所有的危害很快就会相继侵袭而来。而这都是由于错误的孤独感所带来的祸害。
具体来说,孤独感对老年思维的危害可表现在下列各点:孤独感产生形成后,大脑思维就会集中在孤独的恐惧、恐慌上,大脑的思维功能几乎全部被孤独的恐慌所占据,其他的思维都会被排斥,以致除了整日忧虑恐惧孤独外,其他都成了空白;什么兴趣也没有了,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东西也学不进去,甚至连记忆也会减退,这就是大脑的思维功能出现危机,大脑的心理功能发生故障,发生紊乱。这时,人对环境的看法起了变化,一切都可能变成灰色的家,本来是最温暖的地方,这是就会变成冰窟。
孤独对老年人生理方面的危害也是非常巨大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孤独会对人的生理带来沉重打击。美国的最新研究甚至显示,孤独伤身等同于每天酗酒或抽15根烟。
研究表明,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高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两倍;孤独的人容易染上不良嗜好,因为它会削弱人的意志力和决心,容易放弃运动,倾向于摄取更多脂肪和糖分、烟酒;孤独的人睡眠不好,衰老得快;孤独感会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从而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增加患癌风险。
同时,孤独的人,体内往往缺少热情物质,比如让人活力四射的多巴胺和让人稳如泰山的血清素。这些神经递质的长期缺乏,很可能最终诱发抑郁症和隐性精神分裂。
【老年人心里空虚会有什么症状】
孤独是常见的老年人心理问题,即使儿孙满堂,家里人口众多仍然有老人觉得孤独。
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孙子(女)上学,儿子或女儿也是为了工作到处奔波,基本上也就老人一个人在家里,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家,自然也就会感到孤独。
那么老人孤独怎么办?接下来泰古为大家分享9大妙招缓解老人孤独。
老人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1、退休老人
退休在家无所事事,生活落差使老人感到失落、空虚,不愿出门,不愿与人打交道,内心感到孤独难熬。
2、农村留守老人
农村留守老人既要干农活,又要干家务,还要带孙子,体力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很大。遇到困难无人商量,生病了无人照料,时常感到孤独无助。
图片
3、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在儿女分家另过或外出打工后,因家庭的冷清会感到阵阵孤独。尤其是失偶、失独、失能老人,精神上寂寞,生活上不便,身体上不适,让他们孤独感更重。
4、被冷落老人
有的老人虽与儿孙共同生活,但儿孙们各忙各的,较少对老人嘘寒问暖,更谈不上拉家常。让老人因被冷落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5、内向老人
还有部分老人,性格偏内向,随着肌体的衰老,性格也变得执古怪,与人难以相处。这种孤独不仅自己痛苦,还会让全家人的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图片
老人的孤独心理有那些
1
孤独寂寞感
人到老年,生活变化很大,首先是无所事事闲得慌,其次是缺乏情趣闷得慌。看着别人忙里忙外,自己又帮不上忙,心里就会烦躁,就会产生孤独感。
2
枯燥无聊感
人到老年,身心都在发生变化,大事干不了,小事不用干,整日在“吃、睡、坐”中轮回周转。这样日复一日,心理上就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情感,感到生活无趣、无味。
图片
3
累赘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变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不能再为家里做事,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累赘和包袱,是“三饱一倒”的“活害”,觉得生活是一种折磨,是一种煎熬,因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
4
黄昏末日感
有的老年人自认为临近了生命的尽头,就像天快黑了那样的冷寂,从而产生惆怅之感。还有的老年人受宿命论的影响,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不唱春之歌,反奏黄昏曲,身心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不能自拔。
老人孤独怎么办
1、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图片
2、多出门走走看看
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
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老友新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
图片
3、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
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在家里当慈祥的长者,多干事,少说话,用爱心温暖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外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和普通人交朋友,感受温暖,传递幸福。
4、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
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图片
5、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人不但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习中排解了孤独。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老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感。
6、勇于接触陌生人
老年人移居到陌生的环境,要面对现实,大胆走出家门,主动与人交往,多关心帮助他人,建立新的人脉,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
多结交各方面的朋友,特别是忘年交朋友。必须有几个铁哥们儿或铁姐们儿。多欣赏、赞美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敞开心胸,多和朋友交流,有助于排解心中的苦闷。
图片
7、结交爱侣
失偶或离异老人,如果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伴侣,重组家庭,让爱情滋润心田,也是排解孤独的好办法。但再婚一定要考虑周全,慎之又慎,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再婚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
【老人太孤独易患妄想症】
老人太孤独易患妄想症
老人也会患上妄想症,也会做出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导致老人患上妄想症吗?老人妄想症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孤独和寂寞引起的。
独居老太向女大学生求助
“老人很可怜,我曾帮过她一次,走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她了。”19岁的女大学生小黄说,7月的某一天下午,她在杨家村附近碰到这位老太太,当时老人手里拿着很多东西,小黄看到后便走上前帮忙拎着,并陪着老人走到家门口。小黄说,在路上时,老太太总说家里被盗,都快被人偷空了。
昨日早上,小黄突然接到老人的求助电话。“老太太对我说,她想下楼到邮局寄信,害怕小偷过来偷东西,希望我能帮她看门。”小黄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接到这样的电话,她既着急又担心。思想前后,她决定向媒体求助,希望能帮到老人。
称8次被盗“小偷是个女的”
“咚咚咚”,记者敲了几下门,屋里没人吱声。担心老人听不到,记者稍微用力地敲门。这时,门开了一条小缝,老人佝偻着背,拄着拐杖,瞪大眼睛看着记者。“吓死我了,还以为是女贼来了。我在门口站了很久,还想拿热水泼小偷的脸呢!”老人说。
在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8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最多的家具就是柜子,电视是坏的,没有一盆植物。老人姓张,独自住在明德门东区。老人回忆:20xx年10月,她在楼下晒太阳,看见一名陌生女子在小区走来走去,等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手表、剪刀还有抽屉里的日常用品被盗。2010年12月,老人去超市买东西,2个小时后回家,发现电视柜空了,里面8米长的蚕丝绸和窗帘布、6尺长的锦缎等物品不见。20xx年2月,下楼给手机充费时,再次看见女贼。回家后发现她曾当会计用过的`章子等物品被盗。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老人称家里被盗8次,小偷是个女的,个头很高,她碰见过两次,但从未看清楚对方的样子。
担心小偷再来6天没出门
“人家把我掌握住了,看我年纪大,腿有病行动不方便,所以只偷我家东西。”老人说,她膝下无儿女,老伴也不在了,3个妹妹2个弟弟都在外地,自己一人生活已5年。最近,她担心家里被盗,不敢出门,也不敢下楼买菜,连最爱吃的鸡腿也没敢出去买。“我6天没出门,小偷逼得我都没办法生活!如果小偷再来偷东西,我就活不成了。”老人说,为了防止家里的物品再次丢失,她换了4把门锁,并多次向雁塔分局明德门派出所报案,但还是发现家里时常被盗。
民警证实:多次去察看未发现被盗痕迹
老人一直强调家中被偷,真实情况是否像她所说在张老太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被“女贼”洗劫过的碗柜、抽屉以及摆放在餐厅的几个大纸箱。然而,柜中的碗筷和盘子整齐地摆放着,抽屉里放着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纸箱里也装满了老人的衣服。但老人依旧认为,家里的好多碗和衣服都被偷了。
看着老人不安的表情和毫无生气的房子,记者有些心酸。向她询问家人的电话,她说不想让弟弟妹妹知道,害怕家人担心。随后,记者联系到辖区派出所民警闫全新,他说已经多次到老太太家里察看情况,从未发现被盗的痕迹。“老人可能精神出了问题,有妄想症。”闫警官说,张老太的家人都在外地,不在她的身边,老人太孤独了。
心理医生:老人太孤独可能患妄想症
红会医院心理科医生说,虽然没有见过张老太太,但通过她的行为来判断,老人有可能得了老年痴呆中的一种病症——妄想症。张医生说,任何一种疾病,只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或心理治疗,一般都会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作为病人的亲属,有责任去关心并帮助她,使患者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因为患者得了这种病,通常缺乏自制力,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病态,家人应该督促老人求医,及早治疗疾病。
老人最害怕的并不是生活上的清贫,物质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更害怕的是孤独和寂寞。如果可能,让我们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在乎吧,这才是他们最希望得到的。
;
【老人独居会有哪些问题?】
独居老人往往会因为孤独而感到沮丧和无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1、与社区或社交团体保持联系:老年人可以加入社区或志愿者团体,与其他志愿者或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和分享经验。这有助于他们融入社区,建立友谊和支持网络。
2、通过技术手段保持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等方式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交流、分享和更新彼此的生活。
3、参加社交活动:老年人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如参加教堂、康乐中心、艺术课程等,这些活动能够让他们获得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4、饲养宠物:养宠物可以给老年人带来陪伴,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5、读书、写作或参加文艺活动:老年人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或参加文艺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也有助于他们与其他人互动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总之,老年人需要有一种方式来与他人互动和分享,这将有助于他们摆脱孤独和无助的情感,增强自己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孤独的老人容易出现哪些症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