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东隅失之桑榆什么意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解释】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义是早晨丢失了,傍晚得到了(东隅:指日出处,借指早晨。桑榆:日将落时余光在桑榆之间,因用以指日落处,借指傍晚)。后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分句;多含褒义。
2、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汉书·冯异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说在某处先有所失,却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实际上,历史也往往是这样。古代那些在官场上成功的人,很少有平步青云,一步登天的,都有过被贬的经历。被贬的这些官员,多半是些正直的官员。这样的官员被贬后,往往能够得到同僚和人民的普遍支持与同情,引起广泛的反响,并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名声和更大的影响力。假以时日,名声响亮的基本又都会被召回朝廷。
比如范仲淹被贬,可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为他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比如苏轼被贬,却在黄州赤壁奏响了千古绝唱,前后《赤壁赋》等诗文横空出世,受后人膜拜。等他被贬海南,又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技术。
我在这里,不是鼓吹贬谪之妙。只是慨叹世事而已。这种因贬抑而成功的规律,深刻契合了道家的思想。
道家思想主张无争,万事顺其自然,因此当他们被贬抑之时,都能毫不犹豫的舍弃已经拥有的权势。淡然去过没有牵挂的赋闲生活,被贬后当然不会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这种顺其自然,宠辱不惊的态度,正是道家以柔克刚智慧的重要体现。
前面我们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识是深刻论证了舍和得的道理。有所失,必有所得。
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后人评其“国家不幸诗家幸”。他虽不善理政,但却极会作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诗句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所以他虽然亡了国,但是却在文学园地颇负盛名。
比如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却让我们对他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同身受。
道家的辩证法思想的智慧就在这里体现,在某个时候,“失”可能并不是“失”,它会变成“得”的重要前提。
但许多人对名利的得失心太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为了一时的被贬抑而沮丧,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有一些过激的行为。更有甚者,还有起而反抗者,这些人最终的结局都是郁郁而终,或因为过激的行为,败坏了他们的名声。
记得我第一个供职的单位,就有一个同事因为对领导分工不满,而在厕所等处张贴小字报,甚至手拎炸药包(后经证实是砖头)进到领导办公室威胁领导。如果他不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转机,可能事情就不会这样失控,暂时的失利没有忍住,就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了。这个人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被贬抑,而在于没有正确对待贬抑。
道家的观点一向是顺规律而行,一切顺其自然。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如果都能懂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或许我们活的会更泰然一些。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是什么意思】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意思是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拼音:shīzhīdōngyú,shōuzhīsāngyú。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近义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造句
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欧阳克也没想到,原本是奔着九阳真经去的,没想到在失去九阳真经的时候,却能得到斗转星移和参合指的藏匿消息。
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来,只要坚强地活下去,在红尘喧嚣中,她就能如花绽放,一路锦绣。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怎么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