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学佛和出家学佛有何区别么?】
在家修行和出家学佛区别很大,在家最高修至三果,一旦证到四果阿罗汉,当日必须出家,如出不了家,就得涅槃。只因这个世俗的在家相,无力承担道果。
在家难成道果
在家居士首先要知道,在家本身就是在解脱路上的一个障碍。所以说在家修行首先要克服“在家”二字。因为佛说家是火宅,家是障道的因缘。
所以在家居士修行,首先是为出家做准备,虽然没有因缘出家,可能今生没因缘,来生还有因缘,有的现在没有因缘,不等于今后没有因缘。
在家居士应该怎样修行?应该按出家的修行方式去做,这就是修行。实际上很简单,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修行。
怎样能得利?如果你真正在一心一意为将来出家做准备,就会得利,只要修行就得利。只要你存个出离心,也就是出家心,就得利……
我们应该有信心,在家修行是为出家做准备。不能说我在家修行,和出家都一样,这种说法不准确。修行上是一样的,在家也叫修行,出家也叫修行。但在证果上,了脱生死的速度上,是不一样的。
在家最高证到三果阿罗汉,但在家证道的人非常少、非常少,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位。
但出家就不一样了,能证到四果阿罗汉,能彻底地了脱生死,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如果说在家比出家证得更好,那佛就不会再成立僧团了,是不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用笨理去想也知道,专业和不专业是不一样的。
出家是一种修行中必然的规律
如果在家努力修行,当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他必须出家。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出家,一个是涅槃。所以说在家没有四果阿罗汉的。
三世诸佛没有一个是在家人,都是现的出家相,所以我们知道这个出家是一个必由的方式。所以说,大家在家修行,应该按照出家方式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多少就要求做到多少。
不要对自己放松,认为我在家就可以随便,在家就可以有了理由,我也同样可以证到什么,不要自欺欺人。
出离心是了生死的前提
佛就是以一大事因缘,来教化我们众生离苦得乐。首先就从在家开始,让我们远离火宅。佛把家比做火宅。有了家就有了生死,所以说家是火宅,是生死的魔窟。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有的人说,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是一样的。在家修行,你有出离心,有菩提心,那可以。
虽然这么说,我们从事实来讲,几乎很少,千百亿人里很难找出一个半个来,除非再来人,很难找出来。所以从我们的根机来讲,佛设一大方便,就是让我们出家来了脱生死,这是最主要的。
如果没有出离心,想往生西方极乐都不可能的。贪恋了家庭就等于贪恋了生死,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它俩的功德是没法相比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世间的修行,往往都在世间法里,虽然也是善法,但是它只是世间法。
出家修行,它是接近出世间法。当然了,要不好好修行,也变成世间法,如果好好修行,它直接就奔着出世间法而去了。所以说出家修行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不出家成不了佛
世间人不断地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女人、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财产等等,那是什么?那就是“我”的坚固,所以佛称这种坚固为牢笼,为判刑,为枷锁。
什么是最大的枷锁?就是个“我”字,都是从“我”字开始的,你发现这个“我”,那真是坑死人。
我们要去掉我,首先得从家庭出来,要出家。不出家,你想去掉我,尽骗人。有的居士也问我,说:“师父,我不出家,能不能成佛?”我说:“不能成佛。”
不出家怎么能成佛呢?因为一切佛都是出家人,没有在家相,你不出家,还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
【在家人说法与出家人说法有什么区别】
无在家和出家的区别,通常为维护宗教自身利益,一般会以出家人为主,但也并非主要的,关键是具有正见正知的说法师才是真正的说法师,
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出家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和出家的条件】
问: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在何处?若要出家,应具备什么条件?
大安法师答:区别在什么地方?首先从自力的角度来看,出家、在家修行就从净土法门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这一点,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信、愿、行。只要你具足信、愿、持名,都能蒙弥陀愿力加持,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可不会区别你是不是出家、在家,都能够平等摄受。
但是从所承担的责任来看,那是不一样的。出家人建立僧团,是要住持法道,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继承如来的家业,所以对出家人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所有的出家人,要自觉地承担,一定要有持戒意识,一定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这个出家比丘是四众弟子的领导阶层——领众修行,我们一定要称职。这个续佛慧命、讲经说法,一定要在智慧、道德方面真正能够说得出来。
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让信众能够心悦诚服,能够佩服。这样我们以一种平等的心、谦卑的心去做,自己修行的力量一定要加大,要比居士修得更好。所以责任不同。在家居士就是叫外护,要护持三宝,护持正法的道场,对一些修道人提供四事供养,对承办利益众生的法会,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种种的准备工作。所以出家僧团的内护和居士的外护,共同推进佛法的这个发展——这是四众弟子共同的事业。
那么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刚才讲由于出家僧团的责任重大,所以对他的素质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定。在古代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他要经过考试的,经过考试再给一个度牒:度牒制度——在清代以前都是这个样子的。从明代这个朱元璋以后——他由于原来是出过家的,因慈悲心,从他那里就开始废除了度牒制度,这样就使整个僧团的这个成分就不纯了——龙蛇混杂了。那么到了清代或者清代后期,这个僧团里面进入了很多素质很差的、没有信仰的、赖佛偷生的这些人。所以它对整个佛教形象,对僧团住持法道的力量感大为削弱。
那么在这个末法时候,无论怎么样,佛教的住持还是要靠僧团。那靠僧团,僧团里面的每个成员是要有要求的,用印祖话来说,他提出两点。你一个出家人,首先要发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你菩提心要发得出来,不是说:「哎呀,我在社会上很难混了,下岗了没有一份工作啊,据说出家赶点经忏还能赚点钱啦,干脆我也出家吧。」等出家赚了一笔钱,他又还俗了,这些都是败坏佛教。
然后第二,就是要有过人的天赋。你要住持法道得要有智慧,得深入经藏,对佛经要有理解。如果你一翻开佛经,这个断句都不知道断在什么地方,讲什么一问三不知,你就很难做到弘法利生了。过人的天赋,就是他的记忆力强,理解力强,不仅要闻一知二,不仅要举一反三,而且要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样快速进入佛法,然后进入弘法的前沿,能够左右逢源,头头是道,讲得地涌金莲,天花乱坠。古人都有这个水平,我们没有办法达到。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素养,然后又有菩提心驱使,他就可能能做一点弘法利生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有对佛教深刻的、坚固的信心。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出家不容易,整个社会都被这种市场所污染,社会的东西必然会影响寺院。如果他的信心不是很坚定,对佛菩萨的存在,对极乐世界的存在都半信半疑,甚至整个的都不知道,不了解,不去念佛。那好了,他不去念佛,不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以这个作为自利化他的通途正门的话,心没有放在道上一定烦恼现前,烦恼现前他一定会破戒,一破戒他自身的道德没有,他整个的形象也没有,这就是佛教目前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万一烦恼重,信心达不到那个程度,也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居尘学道也很好。万一撞进了僧团,自己烦恼降服不了,那也可以还俗。千万不要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去做破戒的行为,那可是地狱的种子,因果非常重大。这些都是我们要加以警觉的。
【出家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出家”为梵文的意译,也译作“林居者”,音译“波咻尔野”,指离家到寺院做僧尼。原来是印度婆罗门的一种遁世制度,后为佛教沿用。一个世俗之人一旦出了家,就不能用在家的姓氏(俗姓)及名字(俗名),只单用一个法名,表示他“出家”成为佛门之人了。唐僧原姓陈,乳名江流;长到十八岁后,金山寺长老便叫他削发修行,取名玄奘。被玉帝贬入流沙河的卷帘大将皈依观世音后,被后者指沙为姓,唤作沙悟净。调戏嫦娥的天篷元帅误投母猪胎后,观世音也指身为姓,唤他做猪悟能。此外,道教全真道的道士离家观居,也称“出家”。天主教修道里的修士和修女,也同样是出家的。做和尚、尼姑为什么一定要出家?从佛教看来,世俗的生活是种种烦恼产生的因素,家族、家庭更是把个人与世俗生活相联系的最重要的纽带,舍弃家庭就是为了去掉累赘,摆脱烦恼,做到心灵清净,好把整个身心奉献给信仰。所以,出家是信仰佛教最彻底的一种表现。正是如此,出家人就须得遵守佛门戒律,处处约束自己,这样才能达到出家学道的目的。此外,大乘佛教信徒中有一种不必出家的人,他们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这种在家的佛教徒就是“居士”,意谓居家修行之士。例如大诗人王维、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都是有名的居士,他们有的还在《五灯会元》中被立了传。不过,有的和尚、尼姑见了到寺庙参观的人,也会称他们为居士,那不过是表示礼貌、客气而已。出家以后,如果改变主意,又想过俗人的生活,即可以走出寺庙,回家过他的老日子。这叫做还俗,是恢复做世俗之人的意思。
出家人和非出家人有什么区别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