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原文句子: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古文今译: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仍是下等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惊恐慌乱,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我的理解: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本质上并无不同,都是对人的尊严的挫伤,被剥夺了人格的独立与完整。
在得宠者心里,觉得这是一份意外的殊荣,既然已经得到了,比如各种好处、利益或位置,又战战兢兢的担心再失去,所以在施恩的人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说话都没了底气,因而自我的人格尊严无形地萎缩下去。
因此,一个重视自己身体的人,不可为物情所累,而困扰于世俗的宠辱,因此而生起得失之心。不经受别人的赐予,那么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所以老子曰:“宠为下”,得宠也是卑下的,并不光荣的。
......(待更新)
【受宠若惊是什么意思?】
意思: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出处: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反义词:
1、宠辱不惊:
意思: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处:近现代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麻木不仁:
意思: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第一天皮死没有感觉,第二天肉都死了,针刺都不痛了。
【留些宽容,得宠不必恃尽,意思是什么】
引用别人的话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其实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懂得换位思考,在做事,或者说话前,尽量换成对方的角色考虑下,别人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的.
【得宠人来满殿迎的意思得宠人来满殿迎的意思是什么】
诗词名称:《宫词·竞渡船头掉采旗》。本名:王建。别称:王仲初、王司马。字号:字仲初。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颍川(今河南许昌)。出生时间:公元768年。去世时间:公元835年。主要作品:《新嫁娘》《宫中三台》《十五夜望月》《调笑令》《调笑令》等。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得宠人来满殿迎”的详细介绍:
一、《宫词·竞渡船头掉采旗》的全文点此查看《宫词·竞渡船头掉采旗》的详细内容
竞渡船头掉采旗,两边溅水湿罗衣。
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
灯前飞入玉阶虫,未卧常闻半夜钟。
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红灯睡里唤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
金砌雨来行步滑,两人抬起隐花裙。
一时起立吹箫管,得宠人来满殿迎。
整顿衣裳皆著却,舞头当拍第三声。
琵琶先抹六么头,小管丁宁侧调愁。
半夜美人双唱起,一声声出凤凰楼。
二、王建其他诗词
《十五夜望月》、《新嫁娘》、《李处士故居》、《小松》、《短歌行》。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宫词·竞渡船头掉采旗的详细信息
得宠的意思是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