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只脚的鱼就一定是娃娃鱼吗?】
四只脚的鱼不一定是娃娃鱼。长四脚的两栖动物为有尾目,主要包括蝾螈、小鲵和大鲵(即娃娃鱼)。有尾目有发展完全的前肢和后肢,大小大约一致。没有鼓膜或外耳开口。牙齿位于下颌。身体没有鳞片或尖锐的爪子。有尾目(学名Caudata)是终身有尾的两栖动物,一共有8科60属300多种,幼体与成体形态上差别不大。
以下是蝾螈、小鲵和大鲵的简介:
蝾螈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极侧扁。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较大;雌性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蝾螈的颈部不明显,躯干较扁,四肢较发达,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蹼,尾侧扁而长。
小鲵身长约5至9厘米,体形与大鲵相似,躯体扁长,四肢较发达,四肢短,前肢有4趾,后肢有5趾,还有一条短而侧扁的尾巴,背面呈黑或棕褐色,腹面颜色较浅,皮肤光滑无疣粒,躯干圆柱状,略扁,体侧有肋沟;有肺;尾基较圆,向后逐渐侧扁。头部较小,头部扁平呈卵圆形;舌头较大,牙齿呈V形。
大鲵,即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十二生肖中哪些是四只脚的动物】
四只脚动物生肖:鼠,牛,虎,兔,龙,马,羊,猴,狗,猪。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很多鱼都只有尾巴,四只脚的鱼是什么鱼?】
是: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类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身长约60至70公分,体重约5至6公斤,大的可长达1.8米,重达30公斤。背呈棕褐色,有黑色斑块,腹色较淡,头扁宽,生有成对的疣突,头的背面有极小的鼻孔和眼,口大,躯扁而粗壮,尾短而侧扁,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
因叫声像婴儿啼哭,故又名“娃娃鱼”,但实属两栖动物,并不属于鱼类。
另外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车静说,研究团队与合作者们经过10年的考察和走访,界定了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和安徽种5个物种。另外,在养殖场种群中还意外发现了另外两个独特支系,加之记录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种群,推测中国大鲵可能包括8个物种。
扩展资料
中国大鲵活动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
现时中国湖南、山西、陕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人工驯养的娃娃鱼分布;野生则极为稀少,主要于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发现。
-中国大鲵
四只脚的动物属于什么类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