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寅是康熙最宠爱的臣子?】
一、曹母身怀六甲,曹父兵败
曹寅的父亲叫曹玺,汉族人,曾经是一名大将军,常年在东北边境守边关,曹家军是明王朝最后的坚固堡垒之一,能征善战,谁也征服不了它。那一年,曹玺的夫人将要分娩,曹家军上上下下都来给曹将军贺喜,忙得不亦乐呼,正在他们忘乎所以之时,满清军队利用了这一弱点,偷袭了曹家军,曹家军几乎全军覆没,曹玺全家和卫兵及佣人等十多人被俘,在这个节骨眼上,曹玺最担心的是快要分娩的夫人是否受到惊吓及她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是否平安。
曹玺和他的家人、卫兵及佣人十多名稀里糊涂地被一些满族士兵从营房里赶了出来,进入一片空地,这时有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贵族头领向曹玺这群人驰来,当他发现挺着大肚子的曹夫人后得意洋洋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并喊道:“这位少妇人是谁的家眷?”曹玺连忙应道:“这是我的夫人。”并赶紧将曹夫人护到身后。那位贵族头领连忙打招呼:“曹将军失礼了,失礼了,这次战争就是为给我儿找个奶妈,实在对不住了。”曹玺气愤的大骂:“卑鄙小人,为了你的孩子能有奶吃,发动了不该发动的战争,太自私了,实在是混蛋!”贵族头领得意地一只手拿着鞭子在另一只手掌心上不断敲打着说:“什么混蛋不混蛋的,战争都是为私利发动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曹将军你就乖乖地投降吧,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夫人想想,你就看着办吧。”听到这里,曹玺考虑的是怎样保护家人、卫兵及佣人的安全,如何化险为夷,对大家有个交待。想到已落到这个地步时,深深叹了一口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跟贵族头领搭上了话:“我们到营房里再商议,不过首先要保证我的孩子安全出生,我的夫人才能当你孩子的奶妈。”贵族头领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就对了。”
二、曹父与人结义金兰,曹母变成半个奶娘
在营房里贵族头领与曹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曹玺的夫人生了孩子后,一半奶水供应贵族头领的孩子,曹夫人与贵族头领的孩子形成奶娘的关系,从即日起两家成了一家,贵族头领与曹玺兄弟相称,两家夫人以兄嫂与弟媳相称,今后,两家孩子由两位夫人共同抚养,如果曹夫人生出女孩子,两家结为亲家,如果是男孩子,两家还是一家人,共同培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做大官。
贵族头领把曹玺夫妇带回自己家中,一进门高兴地招呼佣人:“今天来贵客了,快准备一桌酒菜,顺便叫夫人过来见见两位尊贵的客人,我已与曹玺结为兄弟,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一会儿,酒菜上桌,忙得热热闹闹,佣人们在一旁伺候着,有一个佣人走近贵族头领身边轻声说:“夫人说她很抱歉,她不能来了,孩子体弱多病,正在发烧。”贵族头领着急地说:“孩子发烧还不赶快去请郎中,快去!快去!”曹夫人这时坐不住了,站起来说道:“孩子有病我们赶快去看看。”贵族头领招呼曹夫人:“坐下,坐下,孩子母亲缺乏奶水,孩子吃不饱,营养不良,导致孩子生病不断,我们做父母的,心痛啊!”曹玺说:“我们不要耽误时间,赶紧吃饭,吃完饭,去大嫂那里看看孩子。”于是,三人匆匆忙忙吃完饭,急忙向大嫂房间奔去。
三人才走近大嫂的房间,就听到屋内孩子有气无力、断断续续的啼哭声,曹夫人一阵心软,加快了步伐,说道:“孩子真可怜,哭声与平常孩子不同。”贵族头领在后面追赶着曹夫人,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挺着大肚子,走路要稳当些。”
贵族头领夫人在屋内和几个佣人轮流抱着孩子哄着,孩子始终哭个不停,正在万分焦急的时候,从屋外同时走进三个人,贵族头领夫人一转身看见曹玺和他的夫人,主动打招呼道:“这是未见过面的弟弟和弟媳吧?你们请坐,请坐。曹夫人看孩子在贵族头领夫人怀里不停地、有声无力地哭喊着,有点舍不得,便起身走近贵族头领夫人说道:“大嫂让我抱抱,也许他不哭。”曹夫人接过孩子,朝曹玺喊道:“,我的衣袋里还有一块我们平时准备给伤员吃的干奶酪饼,请你从我的衣袋里拿出来。”曹玺随即站起来,从曹夫人衣袋里取出一个小包裹,打开,将包裹中的干奶酪饼递给曹夫人,曹夫人将干奶酪饼放在孩子小嘴里,孩子舔了舔,因为很久吃不上奶,孩子舔着香甜的干奶酪饼,就像田里的庄稼,久旱逢甘露,不停地吮着,立马不哭不闹了。贵族头领夫人高兴地嘴都合不拢说道:“孩子跟弟媳很有缘分,抱在她怀里一点都不哭了。”曹夫人一笑说:“孩子注定同我有缘。”并用手抚摸着孩子的小脸:“笑一个,笑一个!”逗得孩子张开小嘴咯咯笑出声来。贵族头领惊奇地说:“弟媳,你用的什么神丹妙药,使我的孩子不哭了?”曹玺说:“就是这块干奶酪饼,它是用人的乳汁特制而成,一般用于体弱多病,缺乏抵抗力的人。”贵族头领夫人说:“可惜我这个做妈妈的奶水不多,三天两头断奶,不能满足孩子的供养,弟媳你身边还有干奶酪饼吗?”曹夫人说:“我身边只剩这一块,不过请大嫂放心,我还有二三天就足月了,等我的孩子出生后,你孩子的喂养就包在我身上了。”贵族头领夫妇双双作揖感谢。这时,曹夫人怀中的孩子身上放出道道金光,照耀着整个屋子,屋子里的人都惊呆了,曹玺凑到孩子跟前一看:“啊!这孩子长相不错,有帝王之相,这孩子长大肯定有出息,能做大事,今后,大哥大嫂要好好培养。”贵族头领夫妇听了这一番话,再一次双手作揖,表示一定好好培养。
三、曹母顺利产下男婴
贵族头领夫妇经常曹玺夫妇唠起家常,无意间得知贵族头领是顺治皇帝的弟弟,顺治皇帝的爱妃生孩子时大出血,不治身亡。顺治皇帝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走火入魔,不能自拔,根本无心抚养孩子,只有将孩子寄养在弟弟、弟媳家里,奈何贵族头领夫人没有生孩子,无法喂养这个孩子,于是打算为孩子找个奶妈,经过多方寻找,得知曹玺的夫人即将临产,而曹夫人年青,健康且漂亮聪明,是孩子奶妈的最佳人选。
不久后后,从曹玺夫妇屋里传出一阵阵妇女临产前痛苦的声音,还听见曹玺着急的喊叫声:“接生婆来了没有?”女佣人忙答道:“来了,来了,接生婆就在大人您的身后。”接生婆说:“别慌,别慌,男人先回避一下。”随后女佣人们忙前忙后,有人用小水桶提温开水,有人拿来高脚洗脚盆,在屋内屋外进进出出。
曹夫人躺在雕花床上,身上盖着一床薄薄的棉被,双眉紧锁,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头不停地向两边晃动,接生婆守候在床前,双手在曹夫人的下部操作着,嘴里不断地喊:“别紧张,别紧张。”一位女佣人跪在床里一侧,用毛巾擦着曹夫人额头上的汗水,接生婆还在呼叫着:“快了,快了!用劲,用劲!”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声,躺在床上的曹夫人松了一口气,用微弱的声音问道:“是男孩还是女孩?”接生婆一边答一边转身将婴儿放在床前的高脚盆里替婴儿洗澡:“夫人,是男孩。”曹夫人脸上露出笑容。曹玺在屋外急得团团转,一听说是男孩,迫不及待地冲进屋内,高喊一声:“我做爸爸了!”
曹玺家添了男婴的喜讯很快传到贵族头领耳朵里,他显得特别高兴,因为他每时每刻都惦记着的宝贝儿子终于不愁吃了,压在他心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搬开了。
由于曹母刚生完孩子,只能蹲在家中静养,逐渐恢复体力,于是贵族头领夫人每天抱着孩子到曹夫人住处给孩子喂奶,在此期间俩位夫人建立了亲密的妯娌关系,曹夫人每次从贵族头领夫人怀中接过面黄肌瘦的孩子时,都有点于心不忍,总要在怀里多抱抱,让孩子多吸些奶水??二、三个月过去了,贵族头领夫人惊喜地发现,当今皇帝顺治的儿子在曹夫人奶水的喂养下,脸色大为改观,皮肤滋润,小脸红朴朴的,每天替孩子洗澡时,过去皮包骨头的身体有肉了,身子骨一天比一天长得结实。
四、康熙、曹寅名字的由来
孩子出生了,也是合计合计给孩子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曹玺便在椅子上坐下说:“为孩子起名字不是简简单单的小事情,要先看孩子的生辰八字,还要看孩子的长相,名字起得好不好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前途和命运。”曹夫人站起身,走到书架前翻出一本老黄历和一本专算生辰八字的书籍,递给曹玺说:“为当今皇帝顺治的孩子起名字,要慎重,不是闹着玩的,千万要跟大哥大嫂合计好了再做决定,顺便代我们的孩子也起个名字。”
贵族头领夫妇和曹玺夫妇同伏在一张八仙桌前,四人各占一个桌边,讨论起来,首先为当今皇帝顺治的孩子起名字,四人讨论来讨论去,始终没有结论,有的说干脆叫“健康”或“壮实”,四人又共同推翻这两种叫法,认为太俗气,叫起来也不顺口,不行,不行,另拿方案,再从孩子身上找灵感。
这时候,俩个孩子分别在贵族头领夫人和曹夫人怀里吃了睡,睡了吃,一点也不吵闹,乖巧得很,也许孩子知道大人们正在为他们起个吉利好听的名字,一时,俩位夫人交换着抱孩子,曹夫人负责给孩子喂奶,等到喂贵族头领孩子时,只见小家伙特别开心,狼吞虎咽,并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曹夫人笑着说:“这个孩子胃口好,能消化,俗话说:吃多长大,身体健康。”坐在一旁的贵族头领灵机一动,招呼曹玺:“快!快!翻一下字典,查查‘康’字的含义”,随后曹玺从书架上找出一本厚厚的字典,走近桌前坐下来翻阅字典,并且说:“‘康’字有三层含义:一是身体健康,康乐安宁的意思。二是富裕丰盛的意思。三是康庄大道,四通八达,比喻前途光明美好的意思。”贵族头领说:“行!就用‘康’字,很吉利。那么用什么字与‘康’字搭配最恰当呢?”曹玺说:“我再翻一下字典。”随手翻了一个‘熙’字,说道:“就用‘熙’字与‘康’字搭配,就叫‘康熙’。‘熙’字也有三层含义:一是光明,二是和乐,三是热门,人多的意思。”贵族头领听到这第三层含义时说:“‘熙’字不好,人多吵杂,没有安静日子,不行不行,这字不能用。”在四人为“康”字与什么字搭配合适争论不下时,抱在曹夫人怀中吃奶的孩子要尿尿,曹夫人连声说:“孩子要尿了,快把孩子的尿布抽掉。”刚抽掉尿布,孩子的尿就迫不及待地窜了出来,像一条水龙不偏不倚直射到字典上的“熙”字上,看着字典上被孩子尿打湿的“熙”字,四人同时说:“这是天意,孩子的名字就叫‘康熙’”。
贵族头领夫妇的孩子名字起好了,下面该轮到给曹玺夫妇的孩子起名字了,曹玺说:“我的孩子是夜间三时出生的,此时正是寅时,就叫曹寅吧。”曹夫人用手指掐了掐说:“我没意见。”贵族头领夫妇也表示没有异议,于是俩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康熙和曹寅。
【知道《红楼梦》的请进来】
曹雪芹(约1715~1764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先世为汉人,很早就加入满洲旗籍,隶属满洲正白旗,为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仆)。祖居辽阳(辽宁省辽阳市)。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六七十年之久。「织造」是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的官职,官阶虽不高,但是非皇亲不能充任。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住江宁织造署内,其中有四次由曹家接待,可见曹家实为声势显赫的贵族世家。曹家又是书香门第。曹寅是著名的藏书家,能诗,曾主持刊印《全唐诗》。曹雪芹少年时代就在这样的家庭裏过著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五年(1727年)曹家因事被罢抄家,家道从此败落,全由南方迁回北京。后来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香山一带,长期过著「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靠朋友接挤和卖画度日。就在这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初题「石头记」。后来因为爱子夭折,他忧伤过度,加之贫病交迫,终於在壮年长辞人世。
现存《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高鹗(约1738~1815年),字兰墅,又字兰史,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乾隆进士,在乾隆、嘉庆两朝,先后曾做过内阁侍读等职。他与程伟元合作写成后四十回,并由程伟元将前后合在一起用活字排印两次。虽然高鹗的续作,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不上前八十回,但对《红楼梦》在南、北方的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
有些读者会抱著「自传说」去看《红楼梦》,即是把曹雪芹和贾宝玉看作一人,而把曹家跟贾家处处比附起来。不过有一点就是,作家多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取材,加以虚构,创作出作品来,这跟自传说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从整体来看,并没有概说《红楼梦》全书都是自传。故此我们看《红楼梦》必须撇开这错误的「自传说」,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认识。江宁织造首先是曹玺做的。他的儿子名曹寅。曹寅有两个儿子,一个亲生的叫曹连生即曹顒;曹顒死了,又过继一个叫曹頫。曹雪芹是曹寅的孙,他是曹顒之子还是曹頫之子却不能确定。但本人则认为若说是曹顒之子,这个可能性要大些。据「雪芹为曹顒遗腹子」之说,初见於李玄伯文,又见於文学遗产第六十期王利器文。曹寅有曹顒、曹頫二子,若说曹雪芹为曹顒之子,年龄可以符合;若说是曹頫之子,曹頫在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奏摺上自称「黄口无知」,五十七年康熙朱批上说「你小孩无知」,可见那时曹頫的年纪的确很轻。雪芹即使说他整活了四十岁,生於雍正初元,距康熙五十七年不过三年,其为曹頫之子已不大可能;从积极方面来看,曹頫之子何人不见记载。近人多说曹雪芹是曹頫之子,不过用错误的「自传说」,从红楼梦裏贾政跟宝玉的关系推断出来,本不可信。
曹雪芹在十四岁以前还是过著无忧无虑、富贵豪华的生活。不过,好景不常,就在1728年曹頫丢官抄家以后,全家北返。曹雪芹的后半生都是过著清贫的生活,在这段日子裏,曹雪芹穷毕生精力著作《红楼梦》。后来曹雪芹却因抵不过丧子之痛而伤感成病,不到几个月他也死了(此时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葬在北京西郊。
曹雪芹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现时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此书被公认是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并在国内外形成一门称为「红学」的学问。《红楼梦》透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荣、宁二府等贵族之家的兴衰,反映出当时上层社会的腐化。主角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徵,深入人心。结构宏伟严整,情节波澜起伏,充满生活气息,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四百余个,成为后世家传户晓的故事。
创作了代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一大批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一大批身份不同,命运各异的妙龄女子的形象。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大量的日常生活,借以发展故事,展开各种矛盾冲突。改变了中国古典小说向来不大重视人物内心描写的传统,深入、细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他们的内心秘密。
【曹雪芹究竟是谁?(1)】
红楼梦的原作者究竟是谁?多少年来,人们观点很多,争议很大。一方面红楼梦描写的故事是将真事隐去、在时间上无考,这造成了背景上的模糊,因而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作者既没有留下具体的生平记载,也没有留下与红楼梦具体联系的证据资料,仅在书中提到有关作者的一段叙述:“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其实这同红楼梦的故事内容“真事隐去”一样,同样是一种有意模糊的表述,别说情僧、吴玉峰、东鲁孔梅溪是否真有其人,就连曹雪芹的名字也未必真切。
红楼梦是石头所记固然没人相信,既言曹雪芹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当知将红楼梦编写成书的人就是曹雪芹。可这个曹雪芹是谁呢?人们通过敦诚、敦敏的诗集了解到在北京西山隐居的雪芹就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诗句中有“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秦淮旧梦人犹在”等句,说明他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后人。从红楼梦故事以及书中脂批的提示,我们也感知到红楼梦与曹家的联系,也说明书作者是曹家的后人。可人们翻遍曹家的档案资料也不见曹雪芹的名字,人们大惑不解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感到作者写红楼梦将真事隐去,作者肯定也是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他究竟是谁呢?
一、历来对曹雪芹的认识
红楼梦的原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曹雪芹究竟是谁?自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发表以来,主流的观点基本认可了他的说法,即红楼梦的故事是以清朝江宁织造曹家的家事为背景的,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形象,曹雪芹是曹寅之孙。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此观点的争议依然很多。考证自身也有一些欠缺的地方,像关于曹雪芹的证据资料就不足,推测的成分较多,而且有些证据资料反而不支持胡的观点。比如,他所引用的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句就说:“康熙间,曹练亭(练当作楝)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在这里反说曹雪芹是曹寅之子而非其孙。尽管存在着这诸多问题,但胡适的观点依然是今天主流的观点。正如一位红学大家讲的:要想别立新说,首先要有足够的证据推翻以前的观点,然后再讲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我首先讲,对胡适的“曹家说”本人没有疑义,因为考证将红楼梦与曹家的联系已经论述的比较清楚了,然而对于作者曹雪芹的说法却持不同的认识。虽然较多人信奉这一说法,可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这其中的问题很多。
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月无考。
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此作为第一代人。
曹玺,原任工部尚书;曹尔正,原任佐领。第二代。
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曹荃,原任司库。第三代。
曹顒,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员外郎;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第四代。
曹天佑,原任州同。第五代。
世系表如下:
曹家作为皇帝的包衣之家,与皇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康熙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驻跸将军署外,余五次均把织造署当行宫。这五次之中,曹寅当了四次接驾的差。曹家的家业在曹寅这一代达到了鼎盛阶段。究其原因,曹寅与康熙皇帝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寅又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因而得到康熙皇帝的格外庇护,自然与众不同。在红楼梦中就提到“甄家接驾四次”,是明确点明了这一联系。曹寅去世后,根据康熙皇帝的指示安排,他的儿子曹颙继任织造,不到三年也去世了,康熙再次指示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为曹寅子担任织造一职。到雍正五年曹頫因骚扰驿站被抄家治罪。
经过人们的考证研究,确定了红楼梦与江南曹家的联系,也就基本确定了红楼梦故事的大致背景和时间定位,也就基本确定了作者的人物范围。在这个范围中,人们对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像曹寅说、曹頫说、曹寅之孙说等等。因为红楼梦的描写采取了真真假假的方式,故事人物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究竟谁是曹雪芹呢?这确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大都是一些化名,现实中的证据资料又较少,认识他们需要综合分析判断。
之所以有的人认为曹寅是书的原作者,是因为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当时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且藏书极富。他会作诗词,又兼作戏曲,有《楝亭诗抄》、《楝亭词抄》、《楝亭文抄》等著作。他曾奉旨主持刊刻了《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他跟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如施闰章、陈维崧、尤侗、朱彝尊、洪昇等都有过交往,因而在家庭中也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他对书画、医道也非常精通。因此认为只有他才有能力创作出像红楼梦这样的“全书”。曹寅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与康熙关系密切。在任期间,对江南的情况皆密奏康熙皇帝。从留下的史料档案中也能看出,红楼梦的内容里也不时闪出一些相似的说法。像曹家先人进贡的礼单,在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这些物件。礼单的形式与庄头的进贡的礼单相似;密奏江南的盗匪情况与红楼梦中有关盗匪提法也基本一致;与皇帝讨药说明曹寅与康熙皇帝都深谙医道。向皇帝讨药只是借皇帝的吉祥,红楼梦中对中医论述的就比较多;再就是红楼梦中对布匹、衣物、穿着等方面的描述也说明了作者的职业技能。因此有人认为是曹寅留下了这部艺术作品。因为红楼梦涉及了曹家被抄家这一事件,曹寅是红楼梦原作者的可能性就不大,至多能说他留下了其中的部分章节故事内容或者他对后代人创作《红楼梦》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前所说,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说法就是作者即曹寅之孙曹雪芹。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讲:“曹寅死后,曹顒袭织造之职。到康熙五十四年,曹顒或是死了,或是因事撤换了,故次子曹頫接下去做。织造是内务府的一个差事,故不算做官,故《氏族通谱》上只称曹寅为通政使,称曹頫为员外郎。但《红楼梦》里的贾政,也是次子,也是先不袭爵,也是员外郎。这三层都与曹頫相合,故我们可以认贾政即是曹頫:因此,贾宝玉即是曹雪芹,即是曹頫之子。”人们之所以相信这一说法,主要还在于红楼梦中故事的主人公很难在现实中找到恰当的原型。贾宝玉是贾政唯一的亲生宝贝儿子,在贾家备受宠爱,长大后又经受了家庭的变故,人生经历存在巨大的反差。在曹家这种父母健在,父亲任织造的宝贝儿子的合适角色,一个是曹寅之子曹顒,可史料记载他死去了,另一个是曹頫之子,可惜没有史料说明他的具体情况。从贾宝玉的身上不好找原型,也就只好从贾政和贾赦的形象上进行对号。有了贾赦和贾政的原型,自然贾宝玉的原型就是其下一辈了,这就是胡适的推理逻辑。
胡适的推论还来自曹雪芹晚年朋友圈里所留下的资料。敦诚在《寄怀曹雪芹沾》诗中写道:“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就似乎明说雪芹之祖是曹寅。敦诚在《四松堂集》中还有一首挽曹雪芹的诗:“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垌。”曹雪芹大约死于“壬午年”即乾隆二十八年,按“四十年华付杳冥”权做曹雪芹的年龄是四十岁算,他的出生应在雍正二年,从这一时间上分析只能是曹頫之子。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有了,曹家在雍正五年被抄家,此时曹頫之子尚是幼儿,对曹家大好时光的感受应是一无所知,贾宝玉的形象大受怀疑。于是有人认为作者应是曹顒的遗腹子,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这样在曹家抄家之前也就十二三的样子,从年龄上虽说还差一些也能说得过去,可遗腹子的形象与贾宝玉相比岂不是又走了样?
近来有人又得出了原作者是曹頫之说。主要是从人物的对应关系上得出的结论,在书中元春是贾宝玉的姐姐,现实中曹頫是曹寅长女纳尔苏王妃的弟弟;书中贾政的书儒形象更像曹寅的形象,因此曹寅之子曹頫才是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这一新的说法好像比胡适的观点又进一步。
以上关于原作者究竟是谁的观点,只是涉及曹家的几种说法,对于其他的观点在这里不做讨论。就上面的三种观点来说,都存不少的疑问。
曹寅的两个儿子叫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