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不听音是什么意思】
容易误解别人。
其实听话不听音是指一个人了解不到话语的内在一生,容易误解别人,这背后是一个人比较急躁、比较主观武断的性格特征。
从而产生比较过激的行为表现,甚至会因为话语而闹出矛盾,这就是一种特能较真不理性的表现。
【听话听音】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是一句俗语,说的是要能够听懂弦外之音。我这里要谈的其实没那么复杂,只不过是字面的意思——学说话首先是听到发音然后模仿然后理解意思。
这事要从我家小姑娘说起。在英语环境中长大,我们始终还是希望她能学好中文。虽说在幼儿园是英语加法语,在家我们一直坚持跟她说中文。至少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错,希望上小学以后能继续保持。
我和她妈妈都不是北方人,虽说我们的普通话还算过得去,但毕竟不可能每个音都发得很准,某些前后鼻音的区别、平舌卷舌的区别我们分得不是那么清楚。有意思的是,小姑娘的发音比我们都要标准,甚至有时候还有意无意地带出来一些儿化音。想想除了家里人,我们的朋友圈子里也少有普通话发音字正腔圆的,小姑娘也从没上过中文学校,也几乎不看电视,真不知道她的发音是从哪儿学来的。
前段时间我们回国休假,这是小姑娘第一次去中国。到了上海没两天,小姑娘就丢掉了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开始平舌卷舌不分了,去了四川以后更加变本加厉。
不但水变成了sui,电视也变成了“电si”,吃饭变成了“ci饭”。
这事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在回到加拿大以后她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的咬字,只是有时候会故意说些不标准的发音来逗笑。
事情不大,但是很奇怪。为此我请教了研究语言学习的简友书先生。书先生询问了我们平时教小姑娘中文的情况,比如是否上中文学校、是否使用辅助教学材料,我一一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书先生于是分析说:
“小孩儿的听音辨音能力强于大人”,看来这句话是要害。在国内虽然多数时间小姑娘是跟我们在一起,但毕竟街头巷尾听到别人的谈话,跟亲戚、出租车司机、饭店服务员的对话多少会使用方言以及带有浓厚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对大人来说,这是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熟悉到可以忽略,而对第一次接触这样语言环境的小姑娘来说可就新鲜了,于是有意无意之间受到了影响。
“听音”还不只此一点。英文里面"-ing"的词尾发"??"的音,类似于普通话的后鼻音“英”,比如“唱歌”的英文"singasong"发音为"s?????s??",近似于“兴-啊-颂”。可是我家小姑娘经常把"-ing"或"-ong"里面不单独发音的"g"发出一个“格”的音来,“唱歌”就成了“兴格-啊-颂格”。
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不只我家小姑娘一个人,幼儿园里其他孩子也会这么发音。难道是幼儿园的老师有口音带着一班孩子都这么说话?女儿的老师是伊朗人,说英语有一些口音,班上的孩子来自各种不同族裔的家庭。带着这个疑问,我跟老师交谈的时候刻意留心听她的发音,可是多次观察的结果让我再次陷入一团迷雾——老师说话虽然带一些口音,但从来没有把"-ing"里面的"g"念成“格”。
这个“格”的发音不但出现在她的英文发音里面,最近小姑娘还“创造性地”把它运用到了中文发音当中。
小姑娘从来没有学过汉语拼音,既不知道汉字“拼”怎么写,也不知道“拼”的拼音是"pin"。她居然自己发挥把它念成"ping"再把怪异的英文发音搬到中文里面来,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难道我们这些大人在说话的时候“吞掉”的"g"的音都给这些小孩子“听见”了?
有研究语言的朋友,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听话不听音怎么办】
如果你在听别人讲话时,遇到了听话不听音的情况,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1.重新表述信息:如果你不确定对方的意图或理解有误,可以请对方重新表述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
2.明确问题:如果你觉得对方的话有模糊或含糊的地方,可以提出明确的问题,以澄清和进一步探讨话题。
3.观察非语言信号:除了语言内容,非语言信号(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观察这些信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态度。
4.增加沟通频率:如果你们之间的沟通不够频繁,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或误解。通过增加沟通频率,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从而减少听话不听音的情况。
5.尝试换位思考: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观点和立场。这有助于你更全面地理解信息,并更好地应对听话不听音的问题。
请记住,有效的沟通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当你在努力改进自己的沟通技巧时,也要鼓励对方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你们可以建立更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听话不听音下面一句是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