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字的意思律是什么意思】
律的拼音是lǜ,很多小伙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么律的意思是什么?律字到底有何解释呢?下面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律字的意思律是什么意思吧。
律字的意思:
●律
lǜ?ㄌㄩˋ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约束:律己。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姓。
律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律lǜ?
〈名〉
(1)(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2)同本义(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law]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3)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aseriesofstandardbambootuningpitch-pipesusedinancientmusic]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temperament]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律诗的简称[lüs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佛教的戒律[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古代爵位的等第[gradeinancientrankofnodility]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指季节和气候[seasonand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词性变化
◎律lǜ?
〈动〉
(1)约束[restrain]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遵循[follow]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击[beat;hit]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律lǜ?
〈形〉
(1)高[high]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古代诗歌按音律分为什么和什么】
五音和七音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1、2、3、4、5、6.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7”,变徵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4”.我国传统的音乐中没有和“4”相当的音.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叫做“七音”或“七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
?古人常把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
因此,在古书上常可见到写某季节时连带写到和这个季节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如欧阳修《秋声赋》:“商声,主西方之音;……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就是把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合的.这种配合反映了古人对事物的认识,其实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
(这个五音不是“五音不全”的五音,“五音不全”的五音是指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所分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五类音,余只懂磨牙匝舌,五音实难全),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1234567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为主(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官色彩和表达功能,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例如《荆轲刺秦王》叙述荆轲一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这种调式高亢激越,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六律】?
?我国的古代律制.古称六律,实则十二律,即古乐的十二个调.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竹管,旧说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这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十二个调.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中吕(F)(7)蕤宾(·F)(8)林钟(G)(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A)(12)应钟(B).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称“六律”,偶数为阴律,称“六吕”,总称“六律六吕”,或简称“律吕”.但古书上说的六律,通常是指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上古时代,又以律与历附会,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把十二律和十二个月配合,按《礼记·月令》,即“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季春之月,律中姑洗;孟夏之月,律中中吕;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季夏之月,律中林钟;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孟冬之月,律中应钟;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季冬之月,律中大吕.”“律中”就是“律应”.欧阳修《秋声赋》:“夷则为七3月之律……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后世也常用十二律名称代表时令月份,如曹丕《与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是指仲夏五月.
(十二律制: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又,奇数各律又称为“六律”,偶数各律称为“六吕”总称为“六律六吕”,或简称为“律吕”,乃对其半调(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
在古音律中,五音和七音是相对音高.而绝对音高一共有十二个,正好也和前面所说的C,#C,D……对应,称为十二律.他们是: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射音易,yi去声,即陶子文中之“律中无射”,指十一月)应钟C#CDbEEF#FGbAAbBB并且,和西洋音乐一样的,可以以黄钟、大吕……的任意一个为宫音,定下是什么调的音阶--"均",称为"旋相为宫".比如,用黄钟为宫音(也就是以C为1),他的音阶就是"黄钟均".同样的,我们可以有大吕均,太蔟均等.
【成语黄钟大吕指的是什么】
黄钟大吕这个成语出自《陆九渊集语录下》,是和音律有关的,形容音乐或者言辞的庄严正大,那么,成语黄钟大吕指的是什么?下面我就带来介绍。
成语黄钟大吕指的是什么
蚂蚁庄园12月10日答案:古代音律
解析:黄钟是指我国古代音韵中,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而大吕则是指六种阴律的第一律。一般黄钟大吕是形容音乐或者言辞的庄严正大。
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成语出处《陆九渊集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中国古代音乐知识:
1.五声
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2.宫调
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3.十二律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4.俗乐
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
5.雅乐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6.春江花月夜
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原词已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
7.霓裳羽衣舞
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有首诗,对此曲的演唱作了详尽的描述。
8.十面埋伏
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干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此曲是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律吕指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