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折腾】
在胡锦涛总书记作出“不折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话后,我再次想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决心,也蓦地想到:昨天,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的一个历史过程,已在终结,它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当今的资本主义实际已成了人类最大、危害最烈的折腾因素!中国乃至整个人类世界再也不能经受资本主义折腾了!
真正的人民代表、人民领袖,他用无私、无我的奋斗所揭示的真理,必具惊人的预见力,比如毛泽东,他在世时——尤其是晚年——不断地告诫人们的一些话,无不在其身后“实现”了。
而所有逆潮流而动的一时得势的私利虫们,他们为了诱引人民跟他们走,对人民也有各种各样哄骗性的“预言”和保证,比如他们说:这样做不会怎样、更不会怎样;那样做一定会怎样、更不会那样……等等,然而,要不了多久,不该怎样的,都出现了;不该怎样的,却依旧“怎样”,也就是说,他们的预言、保证最终都象肥皂泡一个个地破灭着。
极个别精英最具典型性的哄骗性“预言”,莫过于“现代资本主义已经成熟,实现了自我调节,不会有经济危机……”的言论。围绕这一哄骗性“预言”,曾有一时期,资英们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也着实哄了一些年轻人。
历史让人明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当是一个正视历史、不“健忘”、不断用真确的历史实践淘洗澄淀真理的民族。在今天金融风暴折腾之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将社资、社资孰优孰劣和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这些历史大题,提到我们认识历程上来。
人们会清楚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在世界,由某些知识精英蓄意挑起的那埸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谁胜谁败的“大讨论”。那时……什么东德不如西德,北越不如南越,北朝鲜不如南韩等,沸沸扬扬;在中国国内,大陆不如台湾,更不如香港的议论,也不胫而走。
别小看这种舆论的作用——时至八、九十年代,在这种舆论大势下,东欧社会主义终因“高天滚滚寒流急”而“万花纷谢一时稀”,一个个国家改名换旗,出现了自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第一个实质性曲折和巨变。随后,一直鼓噪在前,却久作傍徨的苏联,也终于解体,并干脆改姓“社”为姓“资”。
人们更是记忆犹新,那时,整个西方欢呼起来,他们弹冠相庆,欣喜若狂。一些西方政客居然断言,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社会主义不过是一些人对社会文明大道的偏离,是一种入迷走失。在中国国内,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的观点,不时闻诸于大学讲堂,以及在全国四下奔走“布道”的资英口中。诚然,作为当时公开的改革倡导,他们也还是在讲社会主义,但是,人们不会忘记:这些人有时沾沾自喜,甚至时带诡秘地说“我们是打左旗向右走;去天津,先说去廊坊”……
人们心知肚明,这极少数人的改革导向就是资本主义。故而,改革至今,不时有人作出“反资本主义”的呼喊。人民在毛泽东的提醒之下,担心中国再受已经没落的资本主义的折腾。
在改革30年,少数人已公开亮出资本主义旗帜的今天,在我们党又一次申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认真解释资本主义在灭亡过程中为什么有“青春回光”一时“垂而不死”的现象;也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当代资本主义对人类的折腾。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必然曲折的过程,这是一个成熟的理论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尤其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性,已有过成熟的理论解释,有了一点年纪的人,对此都应耳熟能详。因此,这里,在理论上已无需作更多说明;而对年轻人来说,我们则有必要用近切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较量、资本主义回光返照的事实,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认识。应当说,在本网民接触的年轻人中(人数还不多,还不能说具有代表意义),近几年随着东西方各自真实情况的披露,已能一般地理解资本主义在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在成熟、完善,走向胜利过程中的非顺直性和长期性,也对资本主义对人类的“折腾”破坏性,有所认同。
二、资本主义回光的现象分析,——其实仍是一种挣扎
上世纪中后期,确可算资本主义回光期。其实际状况,即是如下几个战略性挣扎。
首先是“以守为攻”。
早在资本主义开始走向垄断、腐朽,而遭到无产阶级反抗的最初时期,资本主义某些代表人物即考虑到把剥削和贫困引到国外,并使一部分工人适当分享剥削之果,甚至让其参与剥削,以安抚本国工人,进而保证自己有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后院的发展战略。(1)这种腐蚀本国工人、瓦解无产阶级斗志,把革命的无产阶级拖进机会主义泥坑的战略,最近几十年已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共识,故在西方和日本得到普遍实施,并收到了明显效果。
其表现为: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资斗争相对冷寂,资本主义确实有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相对安定的条件下,他们正确地实施科技战略,使生产力要素发生根本质变,从而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使国民生产总值得到快速增长。
(3)除此,资本主义迫于社会主义和本国无产阶级的压力,近几十年统治手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模仿社会主义的管理方法,比如发挥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改善劳资关系,增加社会福利,甚至向社会主义中国那样,开展学习“雷锋”等活动。有一则故事十分耐人寻味。90年代初,当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到日本考察企业管理,并谦虚向人家请教时,一位日本企业家坦率地说:我们好多管理方略,学自于中国的《鞍钢宪法》。资本主义的这些战略改变,显然都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的,——故可称为“对内和平演变”战略,但一定时期内确实起到一时稳定的效果,从而保证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资本主义的内部相对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又一时提高了他们同社会主义的竞争力,从而加强了“对外和平演变”,即对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于是,带来下一个问题。
其次是“以攻为守”。
鉴于50年代前,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直接对抗,而连续失败的教训,他们变过去的经济封锁、政治压迫和武力干涉为加强联系、经济渗透、文化和政治诱导和炫耀实力等手段。近半个世纪,西方一些主要国家调整步伐,协调行动,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摧魂夺魄,也收到了明显效果。正如现在一些人上世纪末总结的那样:他们连连得手,瓦解了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
反过来,资本主义又利用这些胜利,利用社会主义发生的困难、挫折,利用那些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互责、互骂和自悲自叹,强化资本主义的教育。资产阶级政客的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的观点,正是强化资本主义教育的典型观点。
如果说,当年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给资本主义注射了“强心剂”,那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和前共产党领导人的公开责骂,等于给资本主义服用了“益寿延年膏”。如此这般,加上资本主义的其它权宜措施的使用,使资本主义又出现了“二度春”。资产阶级政客的关于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的呓语,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大势下说出的。
三、资本主义的矛盾依旧存在,并在强烈折磨现代人
尽管资本主义近几十年对自己有改良、改革,尽管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相对稳定和繁荣,但这一切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来性质,——强烈折磨现代人,从根本意义上说,它也不可能改变其未来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趋势。
现代资本主义表明,尤其是相对繁荣的资本主义,其繁荣性发展,不管它如何改变方式,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不但没有变,而且剥削程度加深了。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资本主义的对外剥削,不能象有些人说的那样:“这不是剥削”。另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得到丝毫的解决,这些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斗争愈演愈烈。
从上世纪末至今,日本与美国,美国与西欧,西欧和日本,都存在着以“贸易战”为核心的“经济战”和掠夺战。它们有时公开对垒,有时则同床异梦。一方面各方都千方百计地想打入对方市场,另一方面又尽力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这种斗争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随时都可能转化为政治、军事争斗,转化为折腾,以及转化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斗争。伊拉克战争的本质,当从这些方面去揭示。
再者,所谓的资本主义的福利,不要说它们金钱的来路(剥削世界)不正,并且,这种福利因为不是建立在社会公有制和“利他主义”道德文化基点上,虽有时能缓和社会的某些矛盾,但说到底又会带来诸多的懒散、自私,经济增长缓慢,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以“福利国家”的楷模瑞典而论,其福利政策已陷入困境。早在1996年,针对种种社会问题,美国国会也通过了决议,改变福利政策,准备甩掉贫民……
可以想知,如果真这样,其结果,又会将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危机周期推置到福利政策实施前的状况上去。因此,资本主义以上的各种计宜,说到底因为未改变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不过是把矛盾暂时延缓、爆发周期变大而已。一旦这些矛盾重新以激烈形式爆发起来,一旦他们通过对剥削而聚财的黑道,被不断独立自强的民族,国家堵死,资本主义的春容花貌还能存在吗?而且,可以说,资本主义的改革并不是自觉情愿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现代社会主义的进逼促助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兵临城下”而造成的。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成是资本主义自身的优越性。
1997危机,当下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决好的说明。
四、中国乃至整个人类世界再也不能经受资本主义折腾了
今天,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又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出现,它使世界范围的个人利己主义,民族、国家利己主义日甚一日。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经济、不顾环境等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已成了不少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观念的基核。世界范围的无资矛盾、社资矛盾在新的层面上又渐趋明朗化。
人们有目共睹,当前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文化思想造成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政治危机,道德危机,造成人类各种致命性疾病,如道德颓落、性混乱所产生的艾滋病等,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旧病滋生出来的更为严重的新病。就连资产阶级的一些未来学家们都为此忧心忡忡。他们怕小小的地球被人弄坏了;怕人类都会变得狂躁不安;甚至担心人体的奇异变化,重新长出尾巴或多生出一只脚,或头上长出角来……不难想像,资本主义造成的这些危机,在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利他主义,以及在公有制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宏观运筹中,一定能得到解决。
现实在新的高度上呼唤社会主义:中国乃至整个人类世界再也不能经受资本主义折腾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灵魂不灭。尽管昨天的实践有待改进。但不可以“改进、改革”的名义倒退回去。对中国来说,也不可因未经历过完整稳定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提出重补资本主义这一课的问题。历史充分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在世界历史的主潮流面前退缩,去亵渎时代铸就的精华、灵魂,都是没有出息的。那怕这种倒退能造成一点的繁荣,也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应当指出,对此,我们中国共产党已有清醒的认识,并一如既往地向世界宣示自己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
胡锦涛总书记的“不折腾”和再度宣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证明。
有一点,现代人类不应怀疑:经过“大浪淘沙”,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因素已更多地渗入社会现实,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法律化,愈来愈广泛的“利人济世”的价值取向,困难中的互相助援的群众性,以及经济组织中的自觉合作……等,都是时代社会主义灵魂绽开的绚丽花朵。
资本主义——这一危害最烈的“折腾因素”,它在当代的名份是:现代人类社会系统的“增熵”。
【“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是什么意思?】
布利斯定理——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
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提出者: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
点评: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
美国的几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当你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得心应手。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的,就是计划的重要性。做事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必然会是一盘散沙。只有事前拟定好了行动的计划,梳理通畅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应付自如。好的规划是成功的开始。
苛罗尼雅公司是澳洲一家颇具规模的制造公司。它设有3个事业部:蔗糖部、建筑与建筑材料部和矿业与化学品部。每个事业部下面又分若干分公司。近年来,这个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为符合公司总目标的战略计划,经常召开各种会议,通过这些会议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情况和各种目标。在每个月的董事会会议之后,公司总经理要会晤各部门的50名高级主管人员,同他们商讨公司的业务情况。另外,公司每年还召开2次中级经理人员会议,使他们了解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及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并制定出详细的应对计划。
在公司的3个事业部中,以赫伯特领导的矿业与化学品部的计划工作最为成功。计划工作的程序是自下而上。参与制定计划的人员包括该部所属的10家公司的经理,某些情况下这些分公司的厂长和业务经理也会参加。
为了使各个分公司的步调能够一致起来,赫伯特总是把总公司对通货膨胀及其他各种经济因素的看法,及时告诉各分公司的经理,让他们把这些因素作为制定计划时的参考资料。各个分公司从每年的4月份(该公司会计年度开始的月份)开始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在8月份之前制定完毕,并交给大部的经理。按公司规定,战略计划所包括的时间为5年,其内容包括生产目标、投资计划等。部经理在收到这些计划之后,先进行挑选,再安排先后次序,最后是在这些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部一级的战略计划。部级的计划包括对各分公司未来5年的展望,主要的问题,所采用的战略,以及各种投资计划等内容。该计划还对投资报酬率和现值报酬率进行调整和修正。计划的说明书简明扼要,第1页仅包括一些重要的数据,如:纳税前和纳税后的利润目标、投资报酬率和整个计划的总投资数额。第2页才包括一些比较详细的统计资料,包括各分公司的财务计划和大部的总财务计划。
接着,各事业部要把自己的计划送到总公司的财务部,财务部于9月份将部级的计划送往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在此后的1个月中,总管理处与各部的经理会仔细研究和讨论他们的计划。对有些单位的扩建计划,总公司可能予以批准,对另一些单位的扩建计划,总公司可能不予以批准,而是让他们先集中力量去降低产品的成本。总公司也可能让某个分公司推行增产某种产品的计划。
在每年的11月份之前,总公司会把各种指导性文件发到各大部,该文件详细地说明了哪些计划已被批准,以及总公司对各部有什么希望。在这个会计年度的最后几个月里,各部根据总公司发给的指导性文件,重新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并编制预算。随后,总公司再根据这些计划制定出整个公司的总计划。总计划应对整个公司的目标和战略做出详细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统计资料。
通过这一道道繁复的程序,最后制定出来的计划就是确实可行的。为进一步确保战略计划的顺利完成,该公司还建立了一套"追踪审核"制度。该制度规定,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前,各分公司都应指派专门的稽核人员,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追踪审核"报告,从而做到能使一年的预测更为准确。正是这样一个严密的计划制定过程和监督执行过程,保证了苛罗尼雅公司在经营中很少发生失误,从而保持了公司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一件事,只有美好的设想是远远不够的。计划可以对你的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让你知道你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计划可以作为你实现设想过程的指导,大大节省你的时间,减轻压力。有了好的计划,你就有了好的开始。
不折腾的意思该怎样理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