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的意思】
五脏六腑常用来指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通常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在医学领域特别是中医,五脏六腑这个词很是常见,很多人在书上看到这个词都不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五脏六腑的意思。
详细内容01
含义
五脏六腑,汉语成语,是人体器官的统称。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02
出处
五脏六腑出自《吕氏春秋·达郁》,即“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
03
造句
1、我每天早晨醒来时口干舌燥,感觉我身体里的五脏六腑错了位,身体异常沉重;
2、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3、牛先生乍到这里,实际情况还不清楚。住久了,五脏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
【五脏六腑指什么?】
五脏:指心、肝、脾、肾、肺。六腑:指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指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五脏六腑统指人体内的各种器官。“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拼音:[wǔzàngliùfǔ]。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五脏六腑分析】
1、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
2、心脏。心脏在第2肋至第8肋之间,呈前后略扁的锥形,左起左腋中线,右至右锁骨中线。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通过心脏的收缩、舒张,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来带动周身的新陈代谢。
3、肝。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呈楔形,左右径为25cm,前后径约15cm,大部分在右上腹,小部分超越正中线达左上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缘,下界齐右肋缘。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并能分泌胆汁。
4、脾。成人正常的脾脏约掌心在,外形似蚕豆,们位于左季肋深处,被第9、10、11肋所遮盖,脾脏周围的腹膜被皱壁与附近脏器相连形成各条韧带,对脾脏起支持和固定作用。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免疫的功能。
5、肺。肺脏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因心脏扁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
6、肾。肾位于脊柱两旁,腹腔的后上方。左肾端约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因上方有肝脏,位置较左肾低半个椎体。
7、胃。胃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其贲门在第11胸椎的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胃前壁的右侧被肝左叶遮盖;左侧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只有中间三角形区域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8、小肠。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为5-7m,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最重要部位。小肠由上至下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9、大肠。大肠的长度约1.5m。根据大肠的位置和特点,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
10、胆囊。胆囊位于肝下面,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
11、膀胱。成人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空虚时,膀胱尖一般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充盈时,膀胱尖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
12、三焦。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是将六腑以上5腑分为三个等分。可以理解为胆为上焦、胃和小肠为中焦、大肠和膀胱为下焦。
【六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六脏六腑,指肝、心、脾、肺、肾、心包络六脏与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
六脏六腑一词,语出元·葛雍《伤寒直格》。《伤寒直格·卷上·阴阳脏腑》云:"属性:肝与胆(厥阴)风木也,心与小肠(少阴)君火暑热也,包络及三焦(少阳)相火也,此为阳之脏腑;脾与胃(太阴)湿土也,肺与大肠(阳明)燥金也,肾与膀胱(太阳)寒水也,此为阴之脏腑。脾、心、肝、肺、肾兼包络(一名命门),为六脏;胃、小肠、胆、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
六脏六腑,在《内经》又名十二脏、十二官。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一》注:"脏,藏也。六脏六腑总为十二,分言之阳为腑,阴为脏;合言之,则皆可称脏。"《灵兰秘典论》的十二官(脏)尚无包络之名,而云"膻中"。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请问,“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指什么?各有什么作用?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1、五脏指肝、心、脾、肺、肾。
作用: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
2、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作用:“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摄入,通过食道进入胃,通过胃成熟,下至小肠,通过小肠清除分泌物浑浊,其清者(精微、津液)被脾脏吸收,转移到肺部,并传遍全身,以满足需要。
脏腑经络的生活活动;其浊者(糟粕)下至大肠,经大肠传播,形成大便。在体外,废液被肾脏气化形成尿液,渗入膀胱并排出体外。
3、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
作用: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
扩展资料:
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骨髓是由肾精变质而成的。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脾胃是后天生活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来源。如果把五种谷物的精液混合成药膏,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
水谷精微化而为血。骨髓可以产生血液,血液也可以产生骨髓。因此,骨髓的盈亏与脾胃有关。气、血、精、髓是相互生成的,所以骨髓和五脏都是相关的,其中肾是最重要的。
-六腑
-五脏
-奇恒之腑
面相六腑指的是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