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调查网络餐饮浪费,为何现在人们节约意识变差?】
前几年也有倡导过光盘行为,开展得轰轰烈烈,接着在官场上的食物浪费行为,明显有减少了。但是时隔几年后,经过再次调查发现,餐饮浪费问题,已经转移到了网络上面。
为什么在已经倡导过节约食物的前提下,还会存在浪费行为?首先是因为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其次是观众对新奇的追捧,侧面引导博主浪费粮食。
一、网络博主希望利用大量食物,来制造流量。
网络需要流量,有噱头才有流量。就好像吃播,在几年前,这种类型的视频很少见,甚至很少人会通过网络来赚钱。而现在,吃播就像春天的笋一样,纷纷拔地而起。
一开始的吃播,还是比较正经的,参加过大胃王比赛的博主,看着比较真实;但是真正的大胃王又有多少个呢?在吃播中,有不少博主通过剪辑、偷换食物、扣喉来营造大胃王的形象。他们为了赚取流量、金钱,明明不必吃那么多的食物,却还是要购入大量的食物,造成了食物的一种浪费。
二、网络观众喜欢新奇的事物,引发大胃王吃播热潮。
博主们铤而走险,明明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却还要吃下海量食物,与观众的喜好也是有关系的。观众不喜欢,不关注,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做大胃王的视频。
现在通过网络赚钱越来越容易,可以当博主、主播、去推销产品,并且钱也是来的很快,因此,就吸引很多人投身到网络事业中。
然而要想通过网络赚钱,首先就要有流量,流量哪里来?越新奇,就越有流量。怎么样才能新奇?那就要做一些别人没办法做、不敢做的事情。就好像这个大胃王吃播,大多数人是没办法吃下那么多东西,这样就吸引人的关注,赢得流量与金钱。
所以,网络餐饮浪费的行为,离不开观众的引导。
不管是博主的意愿,还是观众的引导,浪费食物的问题已经发生,目前国家也有关注这个问题,禁止再进行网络浪费的行为,昔日的不少大胃王博主,已经转型为探店博主。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珍惜食物,不浪费呢?】
其实吃多少吃多少玩多少也是对孩子规划能力的一种锻炼。很多孩子总是“眼睛大肚子小”,这种浪费食物的情况就会发生。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认同这一点。“一点剩菜掉下来就掉下来,不要把孩子的肠胃弄坏”,这是很多家长的惯坏心理。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然而,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食物的浪费,甚至发布了相关的《反食品浪费法》。如果父母在这方面教育不了孩子,未来的孩子很容易在这方面触犯相关法律。
有些人总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但其实孩子的浪费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正的。比如前段时间曝光的“偶像化倒奶”事件,违法者也是年轻人,显然他们的意识中没有节俭意识导致这种事情发生。
这样的年轻人,浪费行为是由于缺乏一种心理关注。而教官的做法显然会让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确实起到了积极而严厉的引导作用。绝不是“珍惜食物,下次注意”这种敷衍的话,等孩子把食物倒掉后就可以换了。
食物在今天变得非常便宜,但这并不是说食物不够珍贵,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浪费的借口。食物之所以变得便宜,是因为国家希望更多的人吃饱饭,而不是担心“填饱肚子”,也不是因为国家的食物太丰富,可以浪费。所以,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应该明白道理,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珍惜美食。
【我们普通个人应该怎样节约粮食?】
节约粮食从你、我、他做起。
粮食是每个人的生存之本,没有了粮食就等于没有了一切。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说明粮食是来之不易的,不能忘记农民种植粮食的艰辛。
号召大家从全民做起,从节约一粒粮食做起,吃饭不剩饭,酒宴、餐厅、饭桌减少倒掉的坏习惯,从光盘行动开始等......。
珍惜粮食,一定不能浪费粮食,更不能祸害粮食,节约粮食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
【吃饭这件“小”事儿,比_想你_象的更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平衡膳食准则
膳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s,DG)是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人体营养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提出的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在分析我国应用问题和挑战,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科学证据基础上,提炼出了8条平衡膳食准则。
准则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1.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2.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3.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0种以上,合理搭配。
4.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准则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1.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2.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
3.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4.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
5.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准则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1.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3.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
4.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准则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1.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
2.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
3.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4.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
5.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准则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1.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
2.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3.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
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5.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准则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1.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
2.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3.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4.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准则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1.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
2.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3.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4.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
5.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准则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1.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
2.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3.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
4.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5.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
【6种晚餐最差!】
6种晚餐最差!
一、晚餐总吃剩饭。
不少老人怕浪费,晚上总吃剩饭剩菜。研究发现,许多胰腺炎特别是急性胰腺炎的出现,都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如暴饮暴食,吃变质的食物等。尤其是蛋白含量高的鱼、肉,一旦放置时间长,变质了,就会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起胰腺病变。
二、晚餐吃得太辣。
现如今,火锅、麻辣香锅等重口味食物成了上班族的晚餐最爱。晚上吃得太咸太辣,比如摄入大量的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容易使肠胃产生灼热感。诱发目食管反流或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从而导致睡眠不足。
三、晚餐爱喝煲汤。
很多人的晚餐桌上更离不了一碗热腾腾的肉类煲汤。排骨汤、猪蹄汤等含较多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不宜常喝。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喝太咸的汤。痛风患者不应多喝海鲜汤等,因为其中的嘌呤含量较高。胃肠不好的人脂肪消化能力一般也较弱,如果要喝煲汤,最好撒掉浮油。
四、晚餐吃产气食物。
晚上尽量别吃产气食物,即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气体的食物,如:面包、土豆、芋头、豆类、茄子、香蕉、玉米,以及添加木糖醇的甜点饮料等,这会使人产生腹胀感,影响睡眠质量。
五、晚餐喜吃甜品。
过于甜腻的东西很容易给肠胃消化造成负担。此外,晚餐后活动少,甜品中的糖分无法在身体中分解,就会转换成脂肪囤积体内,时间久了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六、晚餐生冷黏硬。
生冷,一般指未经过烹饪处理的,比较凉的食物,比如:西瓜、生西红柿等生冷瓜果,或凉拌黄瓜、凉拌海蜇等凉拌菜,而黏硬,指年糕、汤圆等难消化的食物,以及干煽、水分很少的食物。晚上,当这些食物进入胃以后,会使消化活动变得异常亢奋,直接影响肠胃工作,可以引起急慢性胃炎等胃病。
不爱浪费食物的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