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维内多大了】
罗伯特·维内
罗伯特·维内(1880~1938年),出生于波兰布雷斯劳,德国电影演员、导演,被称为德国电影的奠基人。作品有《卡里加里博士》、《奥拉克之手》等。
中文名:罗伯特·维内
英文名:RobertWiene
籍贯:波兰的布雷斯劳
性别:男
血型:A
国籍:波兰
出生年月:1880年11月16日
星座:天蝎座
去世年月:1938年7月17日
职业:演员、导演
代表作品:《卡里加里博士》《奥拉克之手》
早年经历
罗伯特·维内,1873年春出生在波兰的布雷斯劳,父亲卡尔·维内是萨克森的宫廷演员。
罗伯特·维内在斯图加特和德累斯顿长大,大学时在柏林和维也纳学习法律。在维也纳时,他担任过剧团经理。
演艺经历
1912年,他作为编剧进入电影界,后担任演员。1914年,他导演了第一部影片《他右,她左》。该片为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也是德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影片。此后他一直追求和探索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这一流派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和他的创作是分不开的。
1912年起,维内开始在多家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他参与摄制了多部电影,除了《女王的情书》和《婚事多磨》,维内的作品里最常见的题材是超自然现象、催眠术和幻境。
1919年,由于弗里茨·朗格拒绝导演《卡里加里博士》剧照,维内被任命为该片的导演,也正是这部影片使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1920年维内拍摄了《盖努茵》,影片描述了一位神秘的女神甫,专门吸食男人的血。虽然编剧依然是卡尔·梅育,而且由画家西柴尔·克伦设计布景,但是影片还是遭到了失败。
除了他所钟情的幻境题材的电影,如1924年的《奥拉克之手》——影片里一位钢琴家在车祸中双手致残,被接上了一个杀人犯的手,维内还拍摄了一些文学作品和场面宏大的电影,甚至导演过歌剧电影和轻喜剧,这使他成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多面手导演之一。
1933年,维内导演的间谍片《台风》被禁演,经过大量剪辑后在1934年才得以公映。在这期间,由于是犹太人,维内受到纳粹的迫害而流亡英国。
1938年,为了拍摄间谍片《最后的通牒》,他和埃里希·冯·施特罗一起来到巴黎,但拍摄工作结束后不久,1938年7月17日罗伯特·维内在巴黎逝世。
主要作品
《卡里加里博士》、《盖努茵》等。
人物评价
德国电影的奠基人
罗伯特.维内以他富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卡里加里博士》为后人留下了一间最有争议的作品,片中舍扎尔棺材中的僵尸形象,为后世恐怖片创造了基本原形,卡里加里的形象,成了后来许多影片中科学怪人和专制暴君的前驱。《卡里加里》被称为德国表现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当时人们甚至一“卡里加里主义”作为表现主义的代名词。刘易斯·约克布斯在《美国电影兴起》一书中说:“没有一部电影,哪怕是《一个国家的诞生》,曾经像《卡里加里博士》那样,在一个月内引起如此多的评论,争鸣和思考,那是创纪录的。”
【海伦凯勒的资料】
海伦凯勒简要的生平经历:
她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海伦·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
莎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让她能与别人沟通,再教导她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陆续学懂了鲜花、水、太阳等,并认为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其后再教导海伦用手指点字以及基本的生活礼仪。
扩展资料:
英雄化是一个退化的过程(很像地质学上的石灰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的教育机构把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虔诚的、完美的造物,他们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没有人情味,也没有可行性。海伦·凯勒就是个典型的被教科书英雄化的人物。
老师们抬高了海伦·凯勒的形象,他们用这位失明又失聪,但身残志坚的女孩的事迹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
每个五年级学生都知道这样一幅画面:安妮·沙利文在一个水泵旁把“水”这个字拼写到海伦的手掌上。迄今描写凯伦生平事迹的电影和幻灯片已不下十部,每一部都在说着同样的陈词滥调。
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发行的一部教育片最后总结说:“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带给整个世界的礼物就是不断地告诫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多么奇妙,有那么多人在教我们认识它;没有哪个人是不值得帮助或无法帮助的,一个人对我们的最大益处就在于帮助他人发挥其真正的潜能。”
历史学家和制片人从海伦·凯勒身上得出这样空泛的格言,而无视她的真正生平,并把她特意告诫我们要从她身上学习的那些东西扔到一旁。凯勒顽强地学习说话,但历史却让她再度无言。结果,我们其实对她知之甚少。
过去20年间,我问过很多大学生,海伦·凯勒是谁,她做过什么。他们都知道她是一个盲聋女孩。大多数人还都知道她有一位良师益友,叫安妮·沙利文,她教她读书、写字甚至说话。
有些学生还能记得凯勒早年生活的某些细节:她住在阿拉巴马州,在遇到沙利文之前,她蛮横无理、没有规矩,如此等等。一些学生知道凯勒上过大学,但至于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她的整个成年生活又是怎样,他们就一无所知了。
一些学生大胆地说,凯勒成为“公众人物”和“人道主义者”,或许是由于代表了盲人和聋哑人。凯勒生于1880年,1904年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卒于1968年。忽略她64年的成年生活,或者只用一个“人道主义者”对她进行概括,那是以一种省略来说谎。
事实上,海伦·凯勒是一个激进的社会主义者。1909年,她加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社会党。早在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之前,她就是一位社会激进分子。她本人强调,这并非由于在那里所受的任何教育。
俄国革命爆发后,她对这个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大唱赞歌:“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的秩序中降生。看哪!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向前!同志们,齐向前!奔向俄罗斯的营火!迎接黎明!”凯勒在她的书房书桌上方悬挂了一面红旗。
后来,她逐渐成为社会党的左翼,成为一名“沃布利”,即“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的成员,这是一个遭伍德罗·威尔逊迫害的工团主义者联盟。
1880年出生今年多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