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的“施害者”与“受害者”】
前不久,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饱受诟病,因为剧情三观不正。
总的来说,男一女一知道彼此不能在一起,男一给女一找了下家男二,为了让男二爱上女一,强行拆散男二和女二。
表面上是“我好惨”,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女一未来幸福的虚假幻想,把不幸带给别人,成为宰割他人原本很幸福的爱情的刽子手。
这样的煽情,不少观众还是能吃这一套,因为男一在施害者的本质之外,有一层受害者的外表:我好惨,我快活不下去了,但为了让我爱的人幸福,我做什么都是有道理的。
我们许多人,在感情中也善于并热衷于扮演受害者的角色。结束一段感情,我们会想着对方有多不好,冠以“渣男”、“渣女”的标签。唯有抱着“都是别人不对,都是别人不好”的想法,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从中解脱,相信下一个会更好,令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基本上,都会忘记路是自己走的,人是自己选的这样的事情。
在影视作品中,似乎男女主角是受害者的处境才更多人喜欢看。往往女二是个腹黑心机婊,因为也喜欢男一,所以从中作梗,挑拨离间。我们想看的,就是男一女一历经各种磨难,在被施压、被教唆、被误会当中更爱彼此,然后大团圆结局。
都市爱情剧中有个很脸谱化的女二甚至女三女四,这样的套路不能说烂,只能说俗套或者平庸,因为的确能多快好省地让我们在戏剧冲突中对男女主角的爱情有认同感。我们对于受害者总是很容易抱有正义感。
但凡好一点的影视或文学作品,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令男女主不仅是他人的小情小爱而陷入感情危机。在看张爱玲的《半生缘》的时候,真的要被顾曼璐气死,为了保住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出卖自己的妹妹,但她又是一个很可怜的人,她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摆脱不了“女人就要生孩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可恨之人有可怜之处,施害者的背后有受害者的动机,这样的处理会高级得多。
再比如《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的旷世奇恋其实也带有一丝愤青的味道:谁都来为难我们,谁都对我们有意见,还是龙儿(过儿)最好,我们要坦诚相见,相依为命。小龙女的作,杨过的孤傲乖戾,其实离不开与世界为敌的受害者处境。但师徒恋在小说背景里被视为有乱纲常,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世俗的传统观念,以及放弃其他选择的机会成本(像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不都挺好的吗)。因为自己爱而不得想要强行拆散他们的,好像只有李莫愁一个人。但她又是一个背后有可怜之处的痴情女子。
在感情上,受害者和施害者往往是难以分得清的。我们在受到伤害的同时,往往也在伤害别人。两种身份没必要做到泾渭分明,能做的就是警惕自己沉浸在受害者的自我感动中。这不仅是对自己好一点,也免得成为他人的祸害。
真的要说,爱情上最大的施害者,是生活,是岁月。看着原本美好的爱情没有耐得住生活琐碎的折磨,看着相依终老的爱情有一个比另一个先走了,这样的遗憾和错过,更令我们痛惜。但真的要改编成影视作品,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反应估计只有一个,就是太平淡了。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这句话有毛病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意义深厚,以及有许多谚语用来表明夫妻关系,在现代那些谚语让人过目不忘。有句话叫?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打架和吵架,而是指夫妻两个人的闹玩、调情等。祸害被稍微夸大了,这主要意味着有问题。因此,夫妻之间难免会小打小闹的,在夫妻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会有争议。当你说一个字,我说一个字,提高一个声音,降低一个句子,甚至说和骂,甚至推和推,最后达到同样的原则,这不仅不伤害感情,而且促进家庭和爱情。而且不打,不骂,不出声,双方都闷在心里,两个人长时间会出现问题。
一旦婚姻到了不想骂和不想吵架的地步,那就意味着夫妻双方都已经到了不想再交流的地步,他们只需要保持沉默就可以了。即使是非常有教养的夫妇也需要一场小小的争吵来交换和协商家务。年轻夫妇吵架时不记仇,而是在床头和床尾吵架。如果夫妻之间到了不想交流的地步,那么感情有了一定危险,这样婚姻有了威胁。
对孩子来说:这会让孩子们感到自卑。如果家庭氛围不好的话,那家长会打骂孩子的,长时间这样做肯定会让孩子变得内向,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孩子很害怕家长,不敢提出任何问题,所以他们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这样孩子必然会变得很自卑。儿童的性格会有所改变。孩子长时间处于一个打骂的家庭中,慢慢的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他们的性格也会有所改变。那这样的孩子在以后很难有成就的。最后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爱情里祸害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