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见利忘义"的人是谁,并简要概括其丑行``谢谢袄】
我先问第一个问题,《三国演义》是谁写的?大家一定说是罗贯中。那么我告诉你,不是!我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告诉你不是,的确不是罗贯中写的,这是一个学术上、文学史上的重大问题。我个人的博士论文就做的这个题目,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情况。
《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它就是一个不朽的名著。什么叫不朽呢?每一代中国人都要读的,不论中国历史有多长,它会永远流传下去,这就叫不朽。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我们中国人还没有写出别的长篇小说来。那么罗贯中他没有任何的长篇小说可以借鉴,又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他凭何一下子就写出这么一部不朽的名著呢?是不是有一点奇怪?
第二,我们知道罗贯中这个人,他是元末明初人,而《三国演义》第一个版本,文学史上写是在明朝的嘉庆年间出现的,也就是1520年前后。从罗贯中出生,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到《三国演义》的第一个版本出现,中间有大约二百年的时间。为什么在这两百年之间没有任何人知道《三国演义》这部书存在,二百年之后别人说这部书是他写的,这件事情在文学史上叫“二百年的空白”,空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第三,罗贯中何许人也?我们现在查遍文学史上所有的资料,只找到了56个字,在一本叫做《录鬼薄续编》的书上,什么叫《录鬼薄》呢?人死了把他记一个流水帐,这本书是仿造元朝另外一个作家写的一本书,叫《录鬼薄》,这个人叫钟嗣成,他写的。内容都写什么呢?元朝那些戏剧专家的小传记。在这本书中记载了罗贯中是太原人,能够写乐府隐语,隐语就是歇后语。曾经写过三本戏,其中有一本是大家都知道的,《宋太祖千里送京娘》,是一个单折杂剧,另外的两本也是这样的单折杂剧。也就是说,写这个传记的人跟罗贯中有交往,但是根本就没有提到罗贯中写过一篇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这些都是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所存在的疑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要回答《三国演义》究竟是谁创作的,我可以先把结论告诉大家,《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写的,是五百年间说书艺人的集体创作,没有这么多的说书艺人的智慧,绝不可能产生一部这样世界级不朽的名著。这五百年从什么时候算起呢?从宋朝开国到明朝中年,也就是公元960年一直到1520年前后,这中间的五百年时间。
为什么这么讲呢?这要讲到中国艺术的发展,从唐朝到宋朝,我们的首都从长安搬到了现在的河南开封东京汴梁,在这个过程中,京城的生活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什么转变呢?告诉各位,我们唐朝的京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城,只能叫做城,不能叫做市,也就是说京城是皇帝、大臣办公的地方,以及为皇帝、大臣服务的这些机构,不允许有闲杂人存在。所有长安城里有很多坊,它里面是一个一个小区域,都是封闭的,没有闲杂人。但是到了宋朝,东京开封是开放式的城市,除了皇帝、大臣在这里办公之外,允许市民老百姓在城里生活,也就是说你既不做官,也不搞行政,你在这里经商、做买卖,或者当一个无业游民都是可以的。所以唐朝的长安只是一个城,宋朝的东京汴梁是城和市的结合。在长安城里有没有市呢?有,就是木兰辞写的,东市买鞍马、西市买什么,它有两个固定的区域、两个固定的小集市,我们今天说买东西就是从这儿来的。
到了宋朝之后,我们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城里只要有空闲的地方都可以做生意、市民也可以居住,在东京汴梁就产生了一个市民阶层的存在,后来的杭州也是这样的。有了这个市民阶层,才有文艺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在白天工作、经商之余,晚上干什么呢?今天我们去看电影、唱卡拉OK,或者别的娱乐活动,古代没有这些,怎么办呢?就去听说书艺人说书,或者看杂耍杂技之类的,这就是当时人的娱乐生活。那么在这些说书艺人中间专有一类人讲三国故事。历史上有记载,有一个人姓霍的,叫“霍四究说三分”。同时有人在那里讲爱情故事叫“烟粉”,讲打仗的故事叫“铁骑儿”,讲妖怪的故事叫“灵怪”,就是后来《西游记》小说的出现。从北宋开始一直到南宋,再经过元朝,再到明朝,很多的说书艺人,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田良元、袁阔成、单田芳这样的说书艺人,师徒相传,一辈一辈在这里说三国故事。他一边讲一边要修改、加工,目的是为了吸引住听众,把他们的智慧融入到这些历史事件中。
一直到明朝中叶,这一部大书,也就是讲这一套完整的故事才丰满起来。那么这个故事在书场上赢得了听众之后,有人就觉得既然书场上有这么多的听众,我们可以不可以把它记录下来,做成一本书,这样这个商品也可以卖钱。于是就有有心人每天跟着说书艺人去听故事,听完之后回家把它记下来,从头到尾记完了,再根据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三国历史,比如陈寿的《三国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等,里面相关的三国故事,把它给整理一遍,比如说人名、地名,要校正的跟历史上能够对得起来,这样加工之后开始出成小说。
这一部书最早的出版是在福建省武夷山的建阳县,这里有一个民间的书坊,把它出版出来。出版之后,因为销路比较好,就不停地有人继续出版它、修改加工它,一直到清朝的毛宗冈父子整理的《三国演义》出版之后,《三国演义》才最后定型,是这样的一部书。
这些事情从学术的角度怎么讲呢?一定要把明清时期出版的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今天所能够查证的进行考证,一本一本拿出来看。我在这中间查到了17个版本,查到了大量的目录。最后我们找到了大量的证据,它是在明朝的南方人记录下来的一本书,不是罗贯中写的。为什么说是南方人写的呢?刚才这里有一位姓黄的同志,我们广东人会叫他“小王”,不叫他“小黄”,用普通话王、黄是分的很清楚的,但是地方话,过了长江王、黄不分了,是不是这样?《三国演义》里秦始皇这个名字就出现过一次,但是在这一部书中被写成了“秦始王”,国王的“王”,是不是一个笑话啊?实际上就是因为南方人听这个字音,王、黄不分所造成的。
蜀国有一个大臣叫黄坚,在这本书中被写成了王坚。我这一篇文章考证之后,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光明日报的总编说,他找到的证据你无法反驳,所以我们说这个书,是由说书艺人讲出来的,最早记录这个故事的人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现在我们调查版本的结果是什么呢?最早出版的三个版本上没有作者的名字,到第四个版本的时候才有了罗贯中三个字。
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大家今天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当一个小说作家很光耀,实际上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当小说作家的,因为小说作家和说书艺人、乞丐是一个等级的人。年纪大一点的同志都知道,在文革以前民间在大树底下说书的人,头天说书第二天提着一个布袋到每家去收粮食,就是形同乞丐的人。而古代的文人,读圣贤书唯一的目的是将来要做官,谁愿意当小说作家呢?所以这部大书最初形成,前三个版本都没有作者的名字。到了第四个版本,实在说不过去了,这么一部好书没有一个作者,怎么卖钱呢?但是当下的人都不愿意当它的作者,从前朝拉来一个二百年前的人,把他的名字贴在这里。罗贯中很幸运,今天被我们称为伟大的作家,当时他是不幸的,他被当成乞丐来看待。
这个大道理我们今天是要这么来理解,但是作为一部艺术性的创作,这也是集中了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特质的一部大书。在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基本上都是说书艺人说出来的,所以它是经典。那么小说史的发展,我简单讲,最初形成的名著就是因为集中了说书艺人的智慧才成为名著,然后中国小说进入一个低潮,就是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写的都很烂,那些书才是真正文人的早期创作。然后又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文人借鉴这些名著和才子佳人小说,最后出了真正文人创作的经典,第二个高潮出来的《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然后又有大部分人模仿《红楼梦》和《聊斋志异》,写了很多东西,质量又上不去。所以中国小说史的发展,是这样,起点很高然后落下去,再形成高潮,再下来,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我个人对于小说史的一个认识,这些是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思考。
刘备的用人之道
下面我们归入正题,说《三国演义》与管理。《三国演义》它其中的管理问题,我们就是要顾及到《三国演义》里它的三个政治集团主要领导人他们的作为与事业成败的关系。过去我们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读这部书也误解了这部书,因为很多人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歌颂的是刘、关、张这些人,可是在《三国演义》里我们看到的这三个政治集团,刘、关、张是最不成功的一个政治集团,他们所得到的地盘最小、存在的时间最短,有什么好歌颂的呢?但是往往被我们用天命论来解决,时运不济才造成了他们的事业不能成功,其实不是这样的。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事业成败一定与他的所作所为有关系,所以今天我们要讲这个事情,就是要从这个方面做一些科学的分析。很多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一部管理学的经典大书,究竟怎么来借鉴它,我们今天要谈这个话题,实际上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先谈刘备的用人之道。在《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为什么被歌颂呢?实际上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刘、关、张这些人,他反映了老百姓的一个思想愿望,因为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农业社会里,只有读书人有一条路,就是走科举之路成为国家的管理者,成为达官贵人,享荣华富贵。对于农民和市民来说,他们是草根,他们是非常无助的人。怎么才能使自己有力量呢?中国古代人很早就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拜结义弟兄,而刘、关、张就是通过结义这种方式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这三个人的出身,刘备和张飞是一个地方的人,就是现在北京城旁边的涿州。刘备当时被称之为“织席贩屦之徒”,也就是一个编席子、卖草鞋的人。张飞是一个杀猪的。关羽是山西人,一个杀人的在逃犯,从山西跑到了河北,正当天下大乱的时候,也就是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间要大乱的时候,这三个人走到了一块,在张飞家的后院桃园里结拜成了弟兄,然后干成了这么一份事业。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备相对于一般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他是比较成功的,因此人们非常向往,常常歌颂到他。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刘备的成功之道
从一个普通的社会底层的人,能够最后自己当了一个蜀国的皇帝,不能不说他也有他的成功之道。我们先说刘备的成功之道。
最大的成功之道就是桃园结义。桃园结义让他们有了这样一个行动纲领和远大目标,我们看《三国演义》都知道,刘、关、张在桃园结义的时候是这么讲的,我们三个虽然不是一个姓氏,但是从今结拜以后,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有违此心天人共辱,发了一个狠誓。然后又说了两句很好听的话,我估计是后人加上去的,“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也就是他们希望能为国家出力这么一个理想。这种结义的方式,使他们三个人从此以后几乎变成了一个人,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的核心凝聚力。这是刘备最大的一个成功之处。
第二个成功之道是待人以诚、重视情谊。现在讲就是讲诚信、讲诚意。这一条非常重要,它是增强内部凝聚力、增强内部团结,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法宝。我们知道在他们三个结义之后,整个一个前进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事情。比如说有一次张飞因为酗酒让对方敌人把刘备的两个妻子都给虏走了,但是刘备在这个时候根本不责备张飞,而是劝他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不可塑”,这么来劝慰朋友。后来我们看到在很多时候,他这个人,这是他非常大的一个优点,他能够吸引到像赵云这样的人,因为赵云本来是河北的一个军阀,叫公孙瓒的部下,他就是因为刘备有这样的品质,一定要跟着刘备走,后来在古城会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刘备,一辈子为刘备效忠,所以吸引人才。一个人讲情谊、讲诚信,这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三个成功之道是以退为进,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赢得人心。看《三国演义》我们知道陶谦是徐州太守,但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他的部下犯了一个错误,有一次把曹操的父亲曹嵩错杀掉了,所以曹操要为父亲报仇,要血洗徐州。但是陶谦这时已是老迈无力,眼看徐州不保的时候,他几个儿子又非常平庸,怎么保徐州城呢?这个时候他看重了刘备,希望刘备来接替他的职务,但是刘备没有出身,一般人是不符合的,怎么办呢?吕布也想争这个位置,在这个时候刘备就三让徐州,不接这个位置。他因为不接,倒赢得了人心,得到了这个位置,这个事情《道德经》上讲的很明白,所有的东西都要以退为进,凡事不可直取,如果一定要直接拿来反倒拿不来,这是管理学上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这件事情我们不再具体讲了,因为今天下午的时间太少了。
第四个成功之道是礼贤下士。刘备这个人礼贤下士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主要有两个表现,实际上我们看他这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一个人,所以在前期他一直像丧家狗一样到处奔波没有自己的地盘,就是因为没有人才,只有关、张为他打仗,没有谋士、没有幕僚,当时只有一个孙乾、一个糜芳这么两个书生,所以不行。后来到了他跃马檀溪,走到水镜先生那个地方,水镜先生才告诉他,你现在之所以站不住脚步,是因为你缺乏人才。他还在狡辩,他说我有人才啊,武有关张、文有孙乾糜芳,我怎么没有人才呢?水镜先生就笑了,孙乾、糜芳根本算不上人才,单能记帐而已。然后给他推荐,天下有两个人,得其一便可以安天下,这也就是伏龙凤雏。我们后来知道所谓伏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
但是这个时候刘备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再问,水镜先生一笑不告诉他,他就出来开始找。偶然碰见了徐庶,就把徐庶当做伏龙凤雏来对待,而徐庶还是有一些本事的,也替他打了几个好仗,然后被曹操骗走了。但是在书中写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情景,就是刘备在送徐庶去许昌的时候,送一程又送一程,依依不舍,为什么这样呢?他觉得这是一个人才,但是徐庶因为他的母亲被曹操扣在曹营里不能不离开,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后送到一个山头上,徐庶说你不要再送了,打马回鞭一路往许昌而去,这时候在刘备的眼前有一片树林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命令士兵把这片树全部砍掉,我一定要目送徐庶走到看不见为止,现在讲叫破坏环境。那么后来我们看到的,他到新野,从新野到南洋卧龙岗三请诸葛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动人的故事,实际上表演的是刘备礼贤下士这样一个故事。
第五个成功之道是对待部下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团队精神。确实,一部《三国演义》从头到尾我们看到的刘备在这个方面是始终如一的,比如说长坂坡那一次,曹操把刘备的人马打的七零八落,刘备已经到了峡口,但是张飞和赵云在哪里呢?都不知道。因为赵云那时是刚刚归附刘备不久,别人就告诉刘备说赵云这一回一定是跑了,不回来了。刘备说他不会,相信赵云不是这样一个人,后来表演的长坂坡只身救主,带着他的孩子满身是血回来的时候,刘备又摔孩子表示,这叫什么呢?买部下心的一个行为,但是实际上这一点上,表现了一个高层管理者、领导人对手下的坦诚和信任,对于形成一个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个成功之道是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能够增强号召力。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是《三国演义》读者,今天我们后世的人读《三国演义》,之所以要歌颂刘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过去讲结义也好,做事情也好,人往往是见利忘义,一有利益的时候马上就开始争利益,这是古代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只有刘、关、张这三个弟兄,不管是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也好,他其实是为了去找他大哥,不背信弃义的行为,还是刘备后来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兵攻打东吴,都是因为这一个字,要做到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所以这一点深深打动了后世无数的读者。那么从管理学上来讲,这样做事情是最有感召力的。
我们说刘备,他之所以能够从一个社会下层的贫困老百姓,最后做成他自己这样一番事业,他的成功之处,我归纳大体就是上面这一些。
见利忘义的人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