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桩石雕的简介】
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雕刻技法融圆雕、浮雕与线刻为一体,从现存的拴马桩实物看,其动物造型以狮子为主,而人物造像则有人骑狮子、仙女献桃、道教八仙等,涉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传统剧目等内容。在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中亮丽的风景线。
澄城拴马桩造型多样,风格独特。其通体可分为桩顶、桩颈、桩身及桩根四大部分。桩顶为圆雕造像,其造型样式甚为丰富多彩,大体有猴、狮人、人骑兽和多人组合五种类型。有寿星、和尚、仙童等神话传说中的角色,也有群雕形式的戏曲、文学形象,还有多角度反映乡村人民生活情态的作品,其中表现人物的类型尤为突出。在人物造型中,以各式各样的骑兽者为数最多。其人物神态生动逼真,有的喜笑颜开,有的和祥慈善,有的冷峻凶恶,有的沉静安逸。其人物姿势或俯身前冲,或扭头仰视,或驼背卷耳,或自然端坐,或身驱斜倚,或踩球挂铃,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骑兽者以青壮年为主,也有老人与孩童,跨下之兽以狮居多,也有马、麒麟、大象等,骑兽者多架鹰、背负大山、肩爬猴子、蟾蜍等动物,还常表现出人与兽亲昵的关系。骑士头上有戴盔或戴螺式尖小帽、护身尖顶帽、圆顶帽、圆斗式“喇嘛帽”,以及缠帕、留长辫等不同样式;身上装束则有披甲、穿皮袍、单衫或阔袖长衫等;手中有执鞭、托瓶、拿烟斗或徒手捉狮耳、单手扶帽沿等。不骑兽的人物造像见到较多的是坐在石鼓上或莲花上的儿童,次为戴毡帽抱乐器的乐师。多人组合的桩顶造像也出现有妇女、老人和幼童,均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桩颈为顶、耳之间的联结部,常处理为双层。上层作圆鼓形,带四桩的阁形或花瓣形等,以承托主体造像;下层常在方柱体坯上刻画出浮雕,有鹿、羊、马、花鸟、云水、彩带等图样。桩身多为四棱柱形,素面净身,有的在前、左、右三面布有竖条状浮雕图案,最常见的有缠枝花、卷草、云水纹等。桩根为尾根部,呈楔形,常埋入地下70至100厘米。
整个拴马桩以上下等粗的方坯条石錾琢而成,桩头至桩根浑为一体,桩顶造型也很注意体积上的紧凑,往往在狮、猴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为穿系缰绳的通孔。从而使整个拴马桩气势非凡,直挺挺、硬戳戳,岿然生根,格外坚实有力。
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全国。据统计,全县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2000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全国之首。
拴马桩的含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