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
个人觉得书写得不错,尽管只是一本小说,里面有些话,有些做法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杜拉拉,一个“南方女子,姿色中上”。二十出头的杜拉拉初进公司,先是忠心耿耿地傻干,后来发现干了很多活儿,可上司就是不待见。小头儿藏着掖着,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受威胁,关键的业务丝毫不放,关键的知识一点不教;大头儿只想安全退休,不愿承担责任和风险,“该做决定时他思考,遇到困难时他授权”;新招聘的下属一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一个能力虽强暗藏心计难以驾驭……在复杂的多重关系中,杜拉拉不断进行正面的自我调整,终于百炼成钢。
看完这本书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挺沉重的,虽然参加工作有七、八年了,但工作起来总是不得要领。现在知道自己不懂的实在太多,该学习的也实在太多。杜拉拉的职业环境虽在外资企业,但她的执着、隐忍,对公司大局的把握,对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沟通等等,值得各行各业身在职场的人借鉴。经过认真的思考与疏理,我整理出几个要点,希望与真正需要的人共勉。
一是,识别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帮助的人,识别他们的听、说、行、思等方面的特征,使自己能够快速适应他们的风格,并且在工作开展中需拟定明确的目标和关键事项,全力以赴的去达到目标,但中间所需注意工作的显性表现和发挥领导在其中的作用。思考是职业发展最有利的武器,不断的归纳和总结个人经历,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或者言语的理论水平——保持个人魅力。
二是,学会沟通,学会良好的说话方式,努力从实际经历中总结,对方说话的关键点是什么,从什么角度来考虑问题,从个人角度出发、从公司角度出发、从逻辑角度出发,挖掘问题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真正的需求点。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面对不同的人可以提前预期所要沟通的问题,需从什么角度来展开沟通,可方便寻求有效支撑。利于建立与领导的一致性,使其觉得你的领悟力符合他的预期。
三是,做事要有规矩,学会什么时候该妥协,什么时候该坚持。所谓“场”,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和。杜拉拉的职场生涯,就是摆平一个个麻烦、搞定一个个关系的过程。
四是,学会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注意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把自己的思维拓宽,把握大局,激活个人潜质。
《杜拉拉升职记》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拉拉通过个人正当的努力在5年中由一名销售助理做到HR经理的故事,据说这本书被称为外企工具书,因为杜拉拉所处的DB公司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杜拉拉的职业经营之法也成为众多白领争相拜读和学习的对象。电影中呈现的外企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宽敞舒适的办公环境之外,我们还能看到贯穿于始终的杜拉拉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同样值得身为民企职员的我们学习。
一、责任心强、执行力高效。杜拉拉初进DB是在广州办事处做一名销售助理,工作两年后因为自己工作表现好、能力强而得到了晋升办事处主管。电影中玫瑰常挂在嘴边的“立刻、马上!”,也体现出了执行力是衡量员工能力的基本标准,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对上司下达任务快速反应且高质量完成,这是老板对员工最基本工作要求。
二、建立目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杜拉拉从销售助理到行政主管的身份转变之后,便在行政人事工作领域中潜心耕耘,并迅速成长为HR经理。这也得益于她在工作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促使她在本职工作之外朝更高的目标修炼和做好充分准备,并在机会出现之际准确地把握。
三、擅长人际关系处理,重视团队协作。杜拉拉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妥善地处理与上级、下级、各级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良好人际关系确保了她能够顺利通过360度员工评价体系,达成几次职位的晋升。人际关系、团队精神亦是员工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处理好各个层面的人际关系,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团队协作精神。
【读《杜拉拉升职记》,回顾职场第7年】
《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十二年前曾连续数十周处于当当网排行榜第一位的职场小说,由一位至今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作者创作,由此改编的电视剧、电影、话剧都无一例外地获得巨大成功。
在工作近7年时,偶然读到这本书,书中杜拉拉的许多职场经历,我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当局者迷,通过别人的人生反观自己的生活有奇特的功效——保证最大程度的客观真实。褪去当时的情绪,面对事情本身,我很诧异自己的后知后觉。
01.可爱、可笑与可怕?
毕业的前几年,我和杜拉拉一样,既不想做本专业的工作,也没有勇气和底气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迷茫和自我矛盾中,被命运推着,得到什么样的机会,就一心一意地去做。但不管有多努力,这种“听天由命”的选择,还是难以获得职业的安全感。
所以我很理解杜拉拉终于能够在DB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时,为了不违背公司禁止办公室恋情的制度,而患得患失地悄悄恋爱。
拉拉惭愧地说:“我是不是特没劲?特没意思?”同一公司的男朋友王伟劝解她:“三十岁的人考虑问题是不能和二十岁的人用同样的标准的,不然就显得弱智可笑了。”
后来,拉拉离开DB,面临新工作的选择,她不惜舍弃距离的方便,选择远在开发区,每天通勤时间要比之前多花费三小时的SH,最大的动机是为了一个CB经理的头衔。后来有猎头给她推荐四大银行的职位时,她拒绝的理由是:适合他们的应该是那种体力和脑力都特别棒的年轻人,有本钱拼命。可我已经没有那么好的本钱了,坦率说,我也不想要那样的生活,我向往的是能从容深入地把事情做好。
我原本很反感面试的时候HR问:“你为什么离职”,这个问题就跟“你为什么分手”一样让人有口难说。说是自己的问题会觉得委屈,说是别人的问题显得不够厚道,只能含混地说“不太合适”,但总有HR会追问:具体哪里不合适呢?
借鉴杜拉拉在招聘与求职的经历,我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跳槽动机”的问题,即新工作中最吸引你的部分是什么?除了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之外,对公司的潜在要求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定位。换言之,一份工作中最吸引你的部分是什么,就是你在目前的职场阶段最需要的,可能是大平台的背景、可能是带团队的经验、可能是薪水的阶段性提升。
现实中不乏类似情形:有人想做经理,因为经理收入高,可真当上后发现太辛苦,于是后悔不迭。这是因为他在事前只看到了可以多挣钱,而没搞清楚自己受不了那份罪——属于典型的定位不清所导致的错误。
02.从经验到专业
经验和专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系统和实操性。
文中杜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经历了各种职场磨炼。而没有系统的HR知识,自始至终都是她最大的障碍,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不全面的,甚至因为不全面反而是十分局限的。
从跨专业又跨行业的自身经历中,我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从初级水平到中级水平可能凭着一些创新、技巧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速成,而想要达到卓越的程度,就必须全面、深入。这跟眼下主打能够快速实现知识变现的付费课程一样,或许真的能够从一节课中顿悟,然后采取了行动,但如果你的渴望是在金字塔的顶端,重构自己的人生,就必须缓慢地、耐心地、扎实地、日复一日把基本功练好。
03.你遇到的是好领导吗?
你得跟一个好老板。好老板的标准很多,比如他愿意教你,对你很和蔼,不限制你,给你加工资大方等等。但是,要想有个好前程,关键的是,你要设法跟上一个在公司处于强势地位的老板。他强,你才能跟着上。跟了一个弱势的老板,你的前程就很容易被跟着给耽搁了。
杜拉拉在DB的直属领导李斯特给她一个“倔驴”的定位,自觉自主地努力工作,遇到任何困难都有强大的毅力与决心去克服,所以她能够临危受命完成上海办的装修任务,也能屡次为自己主张升职,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然而她最终发现,一切以“安全退休”为首要目标的李斯特,不愿意为自己的下属与上级博弈争取过多的利益,那在拉拉需要的时候给与资源、适当鼓励的李斯特算是一个好领导吗?
这个问题不由得让我有点悸动。我想起来在一段工作经历中,我的直属领导十分好,我定义的好是,他赏识我,信任我,充分地授权,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指点。然而,当我闭上眼睛,回到当时的情景里,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当时我们的团队,我看到,当公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每个部门都在尽最大可能争取资源的时候,一个平和的领导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团队放在安全、核心的位置,就是不够尽责的。
我在求职的过程中,会特别在意我能否和我得直属领导保持一致性,即他觉得重要的事情,我也觉得重要,他认为紧急的事情,我也认为紧急,我能和他劲往一处使——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专业的一致性,不是因为“讨好”而呈现的一致性。
04.融入还是挑战?
如果我们的思路不能使他们受益,他们为什么要听从我们?如果我们不能适当地挑战他们,他们就会越来越藐视我们。
杜拉拉把自己所在的人事行政部门定义为销售部的“战略伙伴”,而在推行一些政策的时候,销售部门多半会不满,觉得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浪费时间,而推行部门的郁闷是:明明是为了简化你们的流程,为什么还这么不领情呢?
拉拉的办法是主动与核心的销售部门建立联系,善意聆听他们的需求。因为只有了解他们的行当,才能在他们需要协助的时候,提出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的思路。
在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中,尽早地确立自己的专业和权威是必要的,还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风格来适应不同个人及团队的需要,工作重心会变化,老板会换人,客人也会变,别和他们说“我过去如何如何”,多去了解对方的风格。
读完了《杜拉拉升职记》,回想到自己的职场经历,如果说毕业初的迷茫,因为裹挟着青春的味道而显得是可爱可谅解的,那么时间一晃,直奔三十,再谈迷茫,就真的十分可怕了。追随者杜拉拉的升职过程,我也越来越明确了,我的立足之处是专业能力,我想要从容地、深入地做好一两件事,就必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深耕,我的每一次工作选择都要有延续性和可持续性,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坚韧不拔,想办法获取资源、支持和信息,努力以实现甚至超越目标。
我很羡慕那种似乎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的人,显而易见,我不是这种幸运的少数派,我用了漫长的时间才给自己的职业发展拉出一条主线。我会建议职场人读一读这本书,正如作者说的:职场新鲜人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而那些在职场中跌打滚爬百炼成金的相对成功者,则借着她的苦乐抚摸自己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
杜拉拉为什么能够不断升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