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实例有哪些?】
提起中药,人们首先想起“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谈及阿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阿胶的发祥地山东省东阿县的东阿阿胶。如今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是股票市值170多亿元、连续7次入围“中国最具发展力的上市公司50强”的优秀上市公司。
30年前,东阿阿胶只是一个固定资产几万元,年产量不足万斤的小作坊。小作坊是如何发生变迁的呢?
传统精华注入先进技术
改革开放使“炼胶人”的头脑“开窍”了:几千年探索、积累、凝练形成的阿胶中药生产工艺是特色和精华,落后的生产方式则必须用先进的技术取代,“变”是为了传统精华发扬光大。
一个人一个干法的经验操作,变成了集合古代与现代集体智慧和经验,统一、规范的全国第一部阿胶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并被原国家医药局列为国家保密工艺加以保护。
昔日冬天踏着冰凌碴子到河里洗皮、泡皮,挥舞着铁叉、大铲在敞口锅里化皮炼胶的原始操作工艺,变成了机械化操作,工人只要看看仪表,按按键盘就能生产阿胶。这一变,车间里再也没有蒸汽弥漫的景象,工人们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被蚊蝇缠身,走到那里都遭到别人嫌弃;生产中的能源消耗下降了10余倍,效率则提高了几十倍。
空调制冷、恒温恒湿工艺用上了,半年生产半年闲的千年陈规被彻底打破。过去,工人们夏秋季节除了晒晒驴皮再无别的事可做,现在常年生产,工人3班倒,一天的产量比过去一年的还高。
2007年,东阿阿胶桃花姬、壮健口服液等新产品在日本、韩国上市,结束了过去阿胶只能充当中药原料出口的历史,当地商家争相代理和订货。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同样是东阿阿胶不断求“变”的结果,采用现代生产工艺、适应现代消费习惯,同时更好地体现阿胶的传统特色。
产品和文化水乳交融
过去很多年来,东阿阿胶只把阿胶当产品来经营,没有把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做文化来对待,结果仅留住了一部分忠诚的消费者,更多的人并不了解阿胶深厚的文化底蕴。
“阿胶不仅中药产品,其文化价值更加深厚”,经过长时间的困顿与思考,东阿人对阿胶有了新的认知。
2006年,东阿阿胶启动了旨在恢复阿胶“补血圣药、滋补上品”地位的阿胶价值回归工程,力图使消费者“知情而选择”,获得包括产品、文化在内的更多价值。于是,与阿胶相关的史学、哲学、水文化、中医药文化、养生滋补文化、美容文化、膏方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学作品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走进全国消费者的视线,并向海外扩展。
变产品为文化,或者说挖掘利用产品中的文化价值让他们初尝甜头。东阿阿胶实施阿胶价值回归工程两年多来,东阿品牌成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行业标志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商标百强,发展速度创近8年之最,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5.52%。
在变产品为文化的同时,他们也开始将阿胶文化转变为产品。占据东阿阿胶销售额50%多的复方阿胶浆畅销28年,销量达到120亿支,成为全国医药行业十大名牌产品和全国各大药店购买率第一的补血品牌,这个产品就是文化转变为产品的一个例证。复方阿胶浆是国家秘密技术产品,处方保密,它根据明代一个医家的验方改进而成。“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这段元曲出自明代毛晋的《秋夜梧桐雨之锦上花》。东阿公司根据其描述研制出新产品阿胶糕,仅在江苏、浙江两地上市两个月销售额就达2000多万元,目前正在全国热销。
芝麻一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