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姓氏的来历】
余姓起源有三:
1、《风俗通》记载:“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2、赤狄族隗姓之后。3、系铁姓所改,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铁穆氏宰相。传说:元朝亡后,明太祖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星夜出城,逃至云贵,见追兵前来,就躲在桥下。追兵见桥下水波动荡,但领军者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铁穆氏兄弟逃脱后,最后决定改姓“余”,比金字少一横,加之“水中有鱼”,有双关意。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马街乡石龙村的多衣树、龙马后、李子树、张家水井、槽子、上湾等自然村散居著一支约1500人左右的蒙古族。该支蒙古族已完全被汉化,在语言、服装、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当地的汉族完全一样,不会讲蒙古族语,也不穿蒙古族服装。但是,据族内的长者讲,他们是蒙古族,而且不是一般的蒙古族,是成吉思汉铁木真的直系后代。他们原来姓铁,后来才从姓铁改为姓余。关于他们是蒙古族及改姓,有这样一个传说:元朝后期,朱元璋起义,元军战败,他们的祖先被朱元璋的军队追赶。被追赶的祖先共十弟兄,他们被朱元璋的军队追赶到一条大河边。该条河非常深,没有船可以通过。在前面的去路被大河阻挡、后面的追兵马上就要杀到的紧要关头,河面上突然游来一条大鱼,该十第兄即站在鱼背上,该条大鱼将他们驮过了河。十弟兄过河后,该条大鱼消失,追兵赶到河边后也只能望河兴叹,大鱼救了他们的命。为了纪念这条鱼的救命之恩,十弟兄决定从姓铁改为姓余(余、鱼同音)。关于这段传说,有诗十句为证:“余姓原来帝王家,红军追散入西崖,弟兄十人各分手,江北桥头插柳丫,有人记得诗十句,铁改余姓是一家,若有一人不认祖,身生百癞长红痧,若还有人复姓铁,全家一概都死绝。”据说,从姓铁改为姓余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隐姓埋名,以免暴露蒙古族的身份,招至明朝军队的追杀。因此,整个明朝期间,该支蒙古族的祖先都隐姓埋名,不敢讲蒙语,不敢穿蒙古族服装,只能讲汉话和穿汉族服装。渐渐地,经过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该支蒙古族被完全汉化。该支蒙古族与汉族在风俗习惯上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该支蒙古族不过中秋节,因为农历8月15日是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杀“家鞑子”(农民起义军对蒙古族的称谓)的日子。该支蒙古族改姓铁为姓余后,已经历了十六代人。他们的字辈有以下二十字,目前在世最老的为“文”字辈,最年轻的已排至“万”字辈:“双汗有映鸿子详朝昌坤文学秀仲举万世福禄荣”。
【余姓是怎么来的】
余氏的祖先是由余。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因避乱逃到西北部的戎(古代族名),后来,由余便在戎做官。由余投奔到秦国后,受到了秦穆公的礼遇和重用,他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施展。由余对秦国的“广地益国”,“西霸戎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子孙用他的名作为姓氏,便形成了由,余二姓。秦汉以后,余氏族人向东迁移,一支定居在今天河南的西部,一支迁居江南,主要在今天的安徽,江苏,浙江繁衍,后来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族。南朝宋时有个余齐民,是晋陵(今天的江苏常州)人,以孝顺而出名。除了这个以外,在史书上见不到唐代以前的余姓人物。唐高宗时期(669年)有余姓在福建落籍。唐朝末期的余渊海为了避黄巢兵,从福建同安向北迁邵武,在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到韶州曲江县(今天的广东)武溪,是余氏入粤的始祖。余渊海有三个儿子:从,咸,衮。余从留在曲江,余咸迁到湖南长沙,余衮迁到浙江的钱塘(今天的杭州)。从此以后,从、咸、衮的后裔,又有迁到江西奉新,临川,广东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的人。到了宋代,余氏基本上遍布全闽,而且是人才济济。清代,有余氏从福建迁到台湾,此后又有迁居到海外的。余姓人物,比较有名的是北宋时期的余靖,他三次出使辽国,通晓契丹语,是工部尚书。广州建有“八贤堂”,尊他为八贤之一;元代有监察御史余阙;明代有通俗小说的编著者和刊行者余象斗;清代有文学家余怀,经学家余萧客;光绪年间四川人民反洋教的武装起义首领余栋臣。
余姓的姓氏来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