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牛之罪文言文翻译】
1.阅微草堂笔记《遗牛之罪》翻译
雍正初年,李家洼有一姓董的佃户。
他的父亲死了,留下一头牛,这牛又老又瘸,董某想把牛卖给宰牛的屠户,牛逃到董某父亲的墓前,僵硬地趴在地上,不管是用力拉,拽,还是用鞭子抽打,它都不想来,村里的人听说这件事,陆续来到墓前观看,忽然邻居姓刘的老头儿气愤地来到墓前,用手杖击打着牛说“他的父亲堕入河中,关你什么事儿啊?让他的父亲随波漂流,成为鱼鳖的食物,岂不是大好事吗?而你却无故多事,把他的父亲从水里救出来,多活了十多年,致使他供奉赡养,死后还要为父亲买棺安葬,而且留下一座坟墓,年年都要祭扫,成为董氏子孙的无穷的累赘,你的罪过太大了,你马上死掉,也是活该。”原来董某的父亲曾不慎坠入河中,牛随即和他一起跃入河里,他牵住牛腿得以脱险。
董某开始不知此事,听到后大感惭愧。边打自己的脸边说:我真不是人啊!急忙牵着牛回家,老牛几个月后病死,董某哭着把牛埋葬了。
2.文言文翻译:盗牛
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如何事?”答云:“晦气撞出来的。”
问:“晦气何能而来?”曰:“适在街上信步,见草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遂拾之。”问曰:“然则罪何至尔?”复对曰:“绳头还有一小牛。”
闻着愕然。有一个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过就问:“因什么事被抓?”他回答说:“倒霉撞到我了!”熟人问:“晦气是怎么来的?”他说:“刚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就捡了起来。”
熟人问:“既然这样,那么罪过为什么到了这个程度?”他又回答说:“绳那头还有一头小牛啊。”听到的人不禁十分惊讶。
有一偷牛者被抓捕,熟人路过看到他问:“因为什么事呀?”他说:“晦气来了倒霉呀,”又问:“你的晦气从那里来的呀”他说:“刚才在街上走去,看到草地上有一条绳子,觉得有用,就捡起来了,”熟人问道,那你有什么罪呀?他又答道,绳子上拴着一头牛呀!熟弗弗缔煌郫号惦铜定扩人听到不禁惊讶。参考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8488183?si=5。
3.古文翻译
已故的姚安公说过:雍正初年,李家洼有个姓董的佃户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一头牛,这头牛又老又跛,董家把它卖到屠宰场。
老牛逃跑,到董父墓前直挺挺的伏卧在地上,人们牵扶鞭打都不起来,只是摇尾长叫。村里人听到这件事,都络绎不绝地来看。
忽然邻居刘老头气愤地来到,用棍杖打牛说:“他的父亲掉到河里,与你何干?让他随波漂流沉没,让鱼鳖吃掉,难道不是大好事?你无故多管闲事,用你的尾把他引到岸边救了起来,让他多活了十几年。致使他活着要奉养,病了要医治吃药,死了要用棺材收敛,而且留下一座坟墓,每年都要祭奠扫墓,成了董家子孙无穷的累赘,你得罪太大了,你本该就死,还叫什么冤呢?”原来他们的父亲曾掉到深水中,牛也随之跳到水里,用它的尾巴把他救起来的。
董某最初不知道这事,听到这事后非常惭愧,自己打脸颊说:“我真不是人!”急忙把牛牵回家。几个月后,老牛病死,董某哭泣者掩埋了它。
4.时国中有盗牛者这篇文言文的翻译和答案
这篇文言文出自《盗牛改过》,作者为南朝宋史学家裴松。
原文: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以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翻译:
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秦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
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拿了剑后通过悬赏找到(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老人抓住此人的衣袖,问他说:“你之前为我挑着担子,不告诉我姓名,现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剑,(我)还没见过有像你这样好心(的人),请你告诉我你的姓名,我要把这事告诉王烈。”(这人)一说完名字就离开了。
老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世上有这样的善人,我还没有见过。”然后让人去寻找,是以前那个偷牛的人.
对此文的理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文中偷牛的人受到王烈教育后,改恶从善,助人挑担,拾金不昧,还不图虚名,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王烈的宽容态度也令人钦佩,对犯了错的人宽恕,有时比责罚效果更好。这个故事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如果社会上多些像王烈一样的教育者,也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当然我们也要宽容对待他人,不要斤斤计较。
参考资料:/item/盗牛改过/6564694?fr=aladdin
5.文言文翻译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大路旁边有夜里耕田时所遗留下来的屋子,屠夫就跑进屋里躲了起来。狼从麦桔杆中把爪子伸了进去。屠夫急忙捉住它的爪子,让狼逃不走。但屠夫也想到没有办法可以把狼弄死。屠夫只有一把不够一寸长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来吹狼。屠夫用尽全身力气吹了一会儿,觉得狼动得没那么厉害了,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出来一看,那狼的全身已经涨得像牛一般大了,大腿直溜溜的不能弯曲,嘴张得很大闭不上。屠夫于是背了狼回家了。
【遗】:留下的
【去】:抽出去
【屈】:弯曲
【负】:背【之】:代狼爪子下的皮
【则】:只见
【唯】:只
【觉狼不甚东,方缚以带。】:觉得狼动得没那么厉害了,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
道理:在面对困境时,不应气馁,而应充分利用有限的客观条件,积极开支脑筋,变被动为主动,摆脱困境。
6.翻译文言文
译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7.西游记文言文六十回翻译
土地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
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
“你有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
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
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
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
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
山土地也。”猪八戒闻言恨道:“怪道你这等打扮!原来是道士变的土地!”行
者半信不信道:“你且说,早寻大力王何故?'土地道:“大力王乃罗刹女丈夫。
他这向撇了罗刹,现在积雷山摩云洞。有个万岁狐王,那狐王死了,遗下一个女
儿,叫做玉面公主。那公主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二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
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那牛王弃了罗刹,久不回顾。若大圣寻着牛王,
拜求来此,方借得真扇。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
地生灵;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行者道:“积雷山坐落何处?到彼有
多少程途?”土地道:“在正南方。此间到彼,有三千余里。”行者闻言,即吩
咐沙僧、八戒保护师父,又教土地,陪伴勿回,随即忽的一声,渺然不见。那里
消半个时辰,早见一座高山凌汉。按落云头,停立巅峰之上观看,真是好山——
高不高,顶摩碧汉;大不大,根紥黄泉。山前日暖,岭后风寒。山前日暖,
有三冬草木无知;岭后风寒,见九夏冰霜不化。龙潭接涧水长流,虎穴依崖花放
早。水流千派似飞琼,花放一心如布锦。湾环岭上湾环树,扢扠石外扢
扠松。真个是高的山,峻的岭,陡的崖,深的涧,香的花,美的果,红的藤,
紫的竹,青的松,翠的柳:八节四时颜不改,千年万古色如龙。
大圣看彀多时,步下尖峰,入深山,找寻路径。正自没个消息,忽见松阴下,
有一女子,手折了一枝香兰,袅袅娜娜而来。大圣闪在怪石之旁,定睛观看,那
女子怎生模样——
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貌若王嫱,颜如楚女。如花解语,似玉生香。高
髻堆青麃碧鸦,双睛蘸绿横秋水。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说甚么暮
雨朝云,真个是朱唇皓齿。锦江滑腻蛾眉秀,赛过文君与薛涛。
那女子渐渐走近石边,大圣躬身施礼,缓缓而言曰:“女菩萨何往?”那女
子未曾观看,听得叫问,却自抬头,忽见大圣的相貌丑陋,老大心惊,欲退难退,
欲行难行,只得战兢兢,勉强答道:“你是何方来者?敢在此间问谁?”大圣沉
思道:“我若说出取经求扇之事,恐这厮与牛王有亲,且只以假亲托意,来请魔
王之言而答方可。”那女子见他不语,变了颜色,怒声喝道:“你是何人,敢来
问我!”大圣躬身陪笑道:“我是翠云山来的,初到贵处,不知路径。敢问菩萨,
此间可是积雷山?”那女子道:“正是。”大圣道:“有个摩云洞,坐落何处?”
那女子道:“你寻那洞做甚?”大圣道:“我是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央来请牛
魔王的。”
那女子一听铁扇公主请牛魔王之言,心中大怒,彻耳根子通红,泼口骂道:
“这贱婢,着实无知!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载,也不知送了他多少珠翠金银,
绫罗缎匹。年供柴,月供米,自自在在受用,还不识羞,又来请他怎的!”大圣
闻言,情知是玉面公主,故意子掣出铁棒大喝一声道:“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住
牛王,诚然是陪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那女子见了,唬得魄散魂飞,
没好步乱躧金莲,战兢兢回头便走,这大圣吆吆喝喝,随后相跟。原来穿过松阴,
就是摩云洞口,女子跑进去,扑的把门关了。大圣却收了铁棒,咳咳停步看时,
好所在——
树林森密,崖削崚嶒。薜萝阴冉冉,兰蕙味馨馨。流泉漱玉穿修竹,巧石
8.犬牛有情文言文翻译
两文都比较简单的,直译既可,下面发下我找到的阅读题,供参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乙】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惟掉尾长鸣。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张元怪之_______________
②速延医治之_______________
③牛逸,至其父墓前_______________
④引之使出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为”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始悟为山市
B.唐人尚未盛为之
C.叔父为蛇所啮
D.为宫室、器皿、人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答案
1.①怪:对……感到奇怪;②延:邀请;③逸:逃跑、逃逸;④引:牵,拉。
2.C
3.原来董某的父亲曾掉到深水中,牛也随之跳到水里,他的父亲抓住牛尾巴才能够爬上来。
4.(意思对即可)第一篇写张元和他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回家中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篇都表现出了动物有情有义、知恩图报。
9.文言文翻译``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全文译文:【译文】太史公像牛马一样供役使的走仆司马迁再次拜言。
少卿足下:早先一段时间,委屈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慎重地待人接物,把向朝廷推举贤能人士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情意十分诚挚恳切,但怨我不效法于您去推荐贤才,而听信俗人的见解。我并非敢这样做。
我虽然庸劣低下,但也在旁听到品德高尚的人遗留下来的风范。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处在污秽低贱的地位,一有举动便受到责难,本想能给事情带来好处,反而招致损害,因此我独自忧愁苦闷而向谁去诉说?当时流行的俗话说:“为谁去做,让谁来听我的?”(即谓自己已处在卑贱的地位,即使想有所作为,推贤进士,谁也不会愿意接受自己的推荐,也不会有人愿意听从自己的话)。
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那是为什么呢(则:起转捩和加强设问语气的作用)?贤士乐于为了解自己的人效力,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打扮。
至于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纵使怀有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宝贵的资质,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洁,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只会被取笑而自取污辱。来信本应及时答复,碰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彼此见面的时间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片刻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指回信)。
现在您蒙受难以赦免的大罪,(再)经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汉代法律规定,每年十二月处决死囚),我侍从皇上到雍地去的日期也逼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无法替您避忌(古忌言死,实际说:恐怕您很快便要被处死),这样最终使我无法向您抒发心中的压抑烦闷之情,那么永远离去的人的魂魄会永远留下个人无穷的遗憾之情。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鄙陋的见解。
隔了很久未回信,希望不要看成是(我的)过失(即谓请不要怪罪于我)。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善于加强自我修养,是睿智的证明;同情与施舍,是仁爱的开端;求取什么,给予什么,是道义的表现;以受辱为耻,是勇气迸发的决口;树立名望,是品行的最高准则。
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托身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图私利更惨痛的了,悲哀没有比挫伤心灵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
受刑后幸存下来的人,没有可以与别人相提并论的地方。(这种状况)不是一个时代的事,由来已经很久了。
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于是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凭著宦官景监的推荐得见秦孝公而做了官,赵良为此感到失望;太监赵谈(子:尊称。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与赵谈同名,为避父讳,此改称“同子”,即与我父亲同名的那位)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盎(字丝)为之脸色大变(指发怒):自古以来,人们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可耻的。
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挫伤志气(指感到屈辱)的。又何况志气激昂,有远大抱负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刀锯之下幸存下来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依靠先人的余业,才能够等待加罪(是做官的谦虚说法)在皇帝身边任职做官,二十多年了。
自己所想到的:最高方面,不能对君王进献忠诚,获得谋略突出、富于才干的称誉,使自己得到英明皇上的赏识;其次,又不能提出(皇上)所遗亡的事情,弥补(皇上)所欠缺的地方。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隐居的贤士;对外,不能在军队供职,攻城野战,以建立斩杀敌将、拔取旗帜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累积时间和辛劳,谋得显贵的官位,凭著(这些)给宗族和朋友们带来荣耀。
这四个方面没有一处实现,勉强附合皇上的心意,求得容身。我没有特长可以奉效,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
早先时候,我曾经夹杂在下大夫(指太史令)的行列,在外朝(汉代把朝廷官员分为中朝和外朝,太史令属于外朝)上发表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弘扬国家的法度,竭尽才思,现在已经亏损形体,成为清扫(秽物)的仆役,处在卑贱者中间,竟然(还想)高高地昂起头,眉飞色舞,评论陈述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代的才子感到羞耻吗?唉!唉!象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还有什么可说的!并且(含承接并递进之意)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容易弄明白。我少年时欠缺非凡的才能,成年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皇上宠爱我先人的缘故,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出入宿卫周密的地方(即宫廷禁苑)之中。
我认为头上顶著盆子,怎么还能望天(意谓戴盆与望天不能同时收到,用来比喻自己既一心营职,就无暇再顾及私事)?所以断绝宾客的来往(知:相知,指社交来往),把家室的事抛在脑后(意谓没有考虑个人家庭的事),日夜都在考虑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致力于一心一意经营职事,以求亲近皇上。然而,事情竟然严重违背(初衷),不是这么回事。
我和李陵同为侍中曹的官员(西晋后改“侍中曹”为“门下省”),平素并没有特别亲密的关系,进退之路并不相同(比喻双方志向并不一样),不曾饮一杯。
10.缓深故之罪文言文翻译
【原句】
缓深故之罪。
【译文】
放宽对犯人加重处罚及陷入于罪者之罪责。
【注释】
1、缓:宽缓。
2、深:指加重处罚。
3、故:指故意陷人千罪。
【附录】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及至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其后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附)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汉书·刑法志》)
【译文】
等到到了孝武帝即位,对外致力于(攻伐)四方少数民族的事功、对内大力发展赏心悦目以及五音的嗜好,征发(兵役、徭役)烦多,百姓(因而)受贫消耗,走投无路的百姓触犯法律,酷吏专断,违法作乱的人数不完,于是提拔张汤、赵禹之类的酷吏,分条制定法令,制定知犯法者而不举发,则被认为故意纵容犯罪,而罪犯的主管部门及上级的主管官员、监察官员,都要连坐的法令,放宽对犯人加重处罚及陷入于罪者之罪责,加重对犯人开释不疑为故纵者之惩处。那以后奸诈狡猾的人玩弄法令而舞弊,以各种案例辗转比附,张布如网的禁令法律更加严密。法律法令一共(有)三百五十九章,死刑(有)四百零九条,(涉及)一千八百八十二种情形,死罪案例的汇编(共有)一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件。法律条文和讼狱案卷堆满了橱架,掌管的人(也)不能全看完。因此郡国沿用的(很)杂乱,时而(出现)罪同而判罪不同(的情况)。枉法营私的官吏借机进行舞弊交易,想要(让人)活命就比附律例中死罪以外的条款,想要(让人)死就与律例中死罪的条款比附,议论者都为此伤心而不平。
【注释】
1、孝武帝:即汉武帝。
2、烦数:频繁;繁复。
3、贫耗:贫穷虚空。
4、穷民:原指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后泛指贫苦百姓。
5、击断:专断;决断。
6、奸轨:也作“奸宄”“奸宄”。指违法作乱的人。
7、招进:招引进用。
8、张汤、赵禹:均为酷吏。详见本书《张汤传》、《酷吏传》。
9、条定:
10、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知犯法者而不举发,则被认为故意纵容犯罪,而罪犯的主管部门及上级的主管官员、监察官员,都要连坐。
11、缓深故之罪:放宽对犯人加重处罚及陷入于罪者之罪责。缓,宽缓。深,指加重处罚。故:指故意陷人千罪。
12、急纵出之诛:加重对犯人开释不疑为故纵者之惩处。急,加重之意。纵出:开释罪犯。
13、奸猾:奸诈狡猾的人。
14、巧法:玩弄法令而舞弊。(6)转相比况:言以各种案例辗转比附。
15、禁罔:谓张布如网的禁令法律。罔,通“网”。
16、浸密:更加严密。浸,更加;越发。
17、大辟:古五刑之一,谓死刑。
18、事:指案例。
19、决事比:判案无法律明文为依据,可比附近似条文,经皇帝批准即可生效,将此案例汇编,即可作为以后判案的依据。死罪决事比:即死罪案例的汇编。
20、文书:这里泛指法律条文和讼狱案卷。
21、几阁:亦作“几格”。橱架。
22、典者:掌管者。典,主持;主管。
23、承用:因袭,沿用。
24、驳:杂乱。
25、论异:判罪不同。论,判罪;定罪。
26、奸吏:枉法营私的官吏。
27、因缘:借机。
28、为市:进行交易,指营私舞弊。
29、傅:通“附”,比附。
30、生议:指律例中死罪以外的条款。
31、冤伤之:为此伤心而不平。
【《刘熙载·箴言四首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刘熙载·箴言四首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易》《损》、《益》二象,示人以“惩忿窒欲”①,“迁善改过”②,指深切矣③。颜子好学④,见称于圣人。其“不迁怒”⑤,则惩忿而窒欲存焉;其“不贰过”,则改过而迁善存焉。余校士粤东⑥,以为士学圣贤,当先于四者从事。爰本是义⑦,为箴言以赠之。
惩忿
仁者爱人⑧,忿于何起?顺事恕施,自胜以理。意气自任,争竞乃生。日用饮食,讼像或成。木火燃物,木先自烬;忿加于人,实惟身疢⑨。转忿为惩,因病得方。辨惑思难,德义日强。
窒欲
欲来有隙,必乘怠昏。曾是戒盗,而启之门。君子察几⑩,重防于豫(11)。萌芽兹长,曷其弗惧(12)。萌欲而学,何道之明?萌欲而仕,何义之行?害道伤义,罔非私利。拔本塞源,是在有志。
迁善
闻义不徒(13),义在千里。允哉迁善(14),急不可已。善具性初,中被物牵。迁非他适,还厥本然(15)。孳孳为善(16),仅免为蹠(17)。矧复瞻顾(18),向往不力?变动光明,善乃日新。道岸无尽(19),诞登在人(20)。
改过
尝闻护过,与护疾同。自谓无过,即过之丛。过辨隐显,心身及口。上遏于先,次谨于后。昔疾今愈,不名病人。水涵生意,坚冰曷存?最可患惜,戒而复弛。常觉常警,失庶鲜矣(21)。
【注释】
①惩忿窒欲:克制忿怒,抑止嗜欲。语出《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②迁善改过:改恶从善,改正过错。语出《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③指:通“旨”。含义。
④颜子:颜回,孔子最出名的弟子。
⑤不迁怒: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⑥校士:考核士人。当时作者正任广东学政。粤东:广东省的别称。广东、广西本古百粤(百越)地,故又别称粤东、粤西。
⑦爰:于是。
⑧语本《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⑨疢(chen):热病。也泛指病。
⑩几(ji):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11)豫:通“预”,事先有所准备。
(12)曷:何。
(13)徙(xi):迁移。《论语·述而》:“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4)允:诚然,信然。
(15)厥:其。
(16)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貌。
(17)蹠(zhi):即跖,旧时被称为“盗跖”。春秋战国之际人,奴隶起义领袖。《庄子·盗跖》说他率从卒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18)矧(shen):况且。
(19)道岸:佛教语,菩提岸,彻悟的境界。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道岸先登,天街思陟。”清沈起风《谐铎·荆棘里》:“俗传菩提善岸,即儒家所谓道岸。”
(20)诞登:登上。诞,语助词。
(21)庶:庶几,也许可以。
【译文】
《周易》中《损》、《益》两个卦象,示人以“惩忿窒欲”(克制忿怒,抑止嗜欲)、“迁善改过”,含义很深刻。颜回好学,受到圣人孔子的称赞。他的“不迁怒”,就有“惩忿窒欲”的意思存在;他的“不贰过”,就有“改过迁善”的意思存在。我在广东任学政,认为士学圣贤,应当从这四点做起。于是根据这个意思,写箴言来赠给他们。
惩忿
仁爱的人是爱人的,怒从哪里产生?顺从事理,以推己及人来做事,自然会以理取胜。自己任凭意气,就会发生争竞。即使是日用饮食,也会产生打官司的迹象。木头点着火烧东西,木头自己会先变成灰烬。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实在是自己有病。把愤怒变为克制态度,就是有病得到药方。辨清迷惑,思考疑难,德义就会逐日增强。
窒欲
欲望的到来是因为有空子可钻,它必定趁你懈怠昏头的时候来。你原来是防备盗贼的,而现在你给他开了门。君子要明察事物发生、发展的细微迹象,重要的是事前进行预防。欲望萌芽滋长,为什么还不惧怕?萌发了欲望却来学习,哪个学说能弄明白?萌发了欲望却来当官,什么道义能实行?伤害了道义,无非是因为私利。拔掉欲望的树根,堵塞欲望的源头,这就在你有志气没有了。
迁善
听见正义的事情不去学习,那正义就在千里之外。诚然迁善,是急切不可停止的。人之初,性本善,中间学坏了,是为外界事物纠缠的结果。迁善并不是往别的地方去,是恢复他原来的本性。努力不懈地做善事,仅仅避免成为盗跖。况且又瞻前顾后,向往为善不得力。只有在迁善的变动中才一片光明,善才每日得到更新。菩提善岸是没有尽头的,攀登它就在人了。
改过
曾经听说维护自己的过错,与维护自己的疾病是一样的。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就是有很多过错。辨别过错要仔细分清显明的和隐藏的,弄清是自己的心里、身上还是口上的毛病。最好的是遏制在事先,其次要谨慎于事后。过去的病今天好了,不能称为病人。水要是蕴藏着生机,坚冰怎么会存在?最可担心和可惜的,是先曾警戒而后来又松弛了。应该经常觉察,经常警惕,过失也许可以就少了。
改恶从善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