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告状的行为到底好不好】
孩子爱告状的行为到底好不好?为什么大部分孩子喜欢告状呢?面对爱告状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接下来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孩子为什么爱告状?
一位二胎妈妈说现在大宝5岁,二宝3岁,只要两个娃从幼儿园回来,家里就没有片刻安宁。两个人经常互相告状,不是哥哥说弟弟抢他的乐高积木,就是弟弟哭诉哥哥欺负他,这位妈妈也被折腾得很心烦,不知道该怎样公平公正地处理兄弟间的争吵,也担心孩子们爱告状会影响他们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
其实不只是多子女家庭中会遇到这些困扰,即便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当他成长到一定阶段,也会出现喜欢告状的现象。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总是不那么受欢迎,尤其是到了小学,可能会遭到同学的排挤。
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几年前甚至在微博里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因为班干部就像是老师的奸细,总爱打小报告。
不过也有人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很多事情不知道该怎样处理,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求助大人。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喜欢告状?这种行为到底好不好呢?
3-6的孩子告状的现象特别普遍,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也称为道德实在论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孩子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表现为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他们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
孩子爱告状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有了基础的是非观,这是孩子道德认知发展的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告状背后的动机主要有四种:
寻求肯定
有时候孩子们会跟父母或者老师说:
“XX在玩手机”,
“XX刚刚偷吃了一块蛋糕”。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大人对自己是非观的肯定,和对自己表现很好的赞扬,他们的潜台词是“我知道玩手机是不对的,我刚刚表现得很好"。
寻求关注
还有一部分孩子喜欢告状,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大人的关注,他们认为当他们向大人告状时,能够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让大人停下在做的事情关注到自己。
寻求帮助
本质上来说,孩子告状是因为他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帮助和引导。
有时候是他们看到了其他人遭受不公,想要帮助别人,比如有些孩子会说“XX把XX的画给撕坏了”;
有时候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或者被欺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寻求发泄
当孩子对某个人产生不满或者愤怒的情绪时,可能会通过告状来发泄和报复。
比如在幼儿园某个小朋友被别人指责不好好排队,当他发现指责他的人开小差的时候,也会向老师告状。
当孩子告状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首先要知道孩子单方面的描述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所以不要急着下判断,或者当审判官分个是非对错。
我一般会先耐心听孩子说完,如果涉及到其他孩子,会想办法把双方都叫过来,听听两个人是怎么说的。
对于告状的孩子不要偏袒也不要指责,因为无论你是家长还是老师,孩子通常是出于信任才会向你“告状”,他相信你会是公正的。
然后我会问问他们自己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来决定大人怎样来引导。
为什么最好不要直接干预孩子之间的纷争呢?因为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事无钜细都为孩子安排和处理好,只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以后一遇到问题就只会找爸爸妈妈。
那么具体怎样做呢?
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打了起来,其中一个小朋友跑过来告状说另一个人抢他的玩具。
当我们听完双方的描述,对事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就可以问问他们,“现在玩具只有这一个,但是你们两个都想要玩,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如果孩子们自己能想出一些办法,比如“每人玩5分钟,轮流玩”,“石头剪刀布,赢的人先玩”等等,那么大人只需要引导孩子达成一致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孩子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也想不出可以解决的办法,那么大人需要提供的帮助可能会更多。
【在背后告状的人是什么心理】
推荐大家看看余秋雨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名字叫做《历史的暗角》,这篇文章就很好的解释了什么是“小人文化”。
我记得这篇文章里面的观点,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小人,比如职场中爱告状或者喜欢给领导打小报告的人,一般都是什么心理呢?
一是严重的利己主义者。在这些人心里面,平时想得最多的也是琢磨的最多的,往往不是怎么干好工作,或者怎样去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而是想办法将一切对自己有益的或者有利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比如下一次升职加薪是不是有他,明天福利发放自己是不是会多发一点,下一次开会领导会不会表扬自己等等,总之就是这些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
二是手段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小人最常管用的伎俩,打小报告或者告状其实都是低级的手段,要说真正的手段,大家去了解一下春秋时期那个被称为“千古小人”的费无忌,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以一人之力将楚国拉下神坛的。那么职场中喜欢在领导面前打压老实人的“小人”,其实也是这样,他总会为了让自己沾上更多的光,使出各种手段,而且很多手段往往被正直的人所不齿。
如果一个单位里面这种“小人文化“或者”告状文化“盛行的话,我觉得这真实一个单位的大不幸。要知道任何一个单位或者一家公司,要想有所大的发展,内部公平公正的氛围和风清气正的环境其实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人心向背,涉及到一个公司的整体战斗力。
假如一家单位内部人人都只顾谋求私利,甚至为了谋求私利而打压或者故意给别人制造绊脚石,那么可想而知,这家单位每个人每天都忙着赶这些事儿,谁还有心思去干事创业呢?
再次,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应对。
假如你因为太老实,经常被别人在领导面前告状,以至于领导对你的认可度下降,那么我建议你不要太过于沉默,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争取在公开的场合将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小人“喜欢给领导告状,但是他一般给领导反映的关于你的一些工作情况或者言行情况,往往是从他的角度出发,那么他自然会歪曲或者曲解你的真实意思表达,甚至会添油加醋尽可能说一些对他有利而对你有害的话,这个时候,假如你再跑去给领导解释的话,说不定会越描越黑。
地所以聪明人往往不会跟”小人“去斗气,也不会直接跑去找领导解释,而是在开会或团体活动中,在这些公开的场合将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大家知道你是什么样一个人,你究竟是怎么想的或者你的本意是怎样的,这样的”自证清白“有时候的确很需要,因为可以很好的以正视听,而且不用跟小人直接交锋纠缠。
【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
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
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耐心引导,面对不易解决的问题,孩子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扫清成长路上的障碍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一同成为更好的人。以下是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方法。
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1
孩子告状,发生在6岁前的最多!爱告状是孩子在幼儿期的常见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至消失。爱告状既是孩子在幼儿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未成熟的表现,它又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在这个时期也是幼儿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
孩子爱告状背后的动机
1、邀功请赏类型
这是此年龄阶段孩子的自我表现和希望得到关注和表扬!一般四五岁的孩子不管是在家里或者是在幼儿园,他们都很喜欢动不动就跑到老师面前告状,就像是“老师,欢欢吃饭没吃干净,我吃的很干净!”“妈妈、他玩玩具要抢,我就不会抢!”等等。
孩子告状,渴望受到成人的关注和夸奖,是幼儿的一种普遍心理,所以孩子会检举他人,追求自我表现,希望成年人能够对自己肯定。一般而言,“表现欲”强的孩子更喜欢告这类状,以示自己比别人做得好。针对这类告状,大人们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行为,然后对孩子提示,如:“那你下次提醒一下欢欢把饭吃干净,好吗?”这也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2、检举揭发类型
此阶段的孩子主要还是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肯定自己做的'是非判断!有良好的教育的孩子主要会把这一点体现出来,就像是带着孩子出行,他就会告状,“妈妈,你看那位小哥哥乱扔垃圾!”“老师,乐乐把自己的书给撕烂了”等等。
在孩子3-6岁的时期,他们开始懂得了一些规则、规矩,他们会发现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对的,当面对不正确的行为时,他们会成为小警察,正义地指出来。碰到这种类型的“告状”,应首先对孩子予以肯定,家长还可借此机会对孩子“因势利导”,鼓励孩子说出正确的行为,帮助孩子把“被告”当做镜子反思自己的不足;孩子告成年人的状,父母要引以为戒,只有规范好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
3、无奈求助类型
告状有时候只想要寻求承认的保护和帮助!比如说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玩玩具,而一个孩子却哭着跑向自己的妈妈告状,说另一个孩子打他,就要回家,还说再也不和这个小朋友玩了…但是其实就是他自己抢了别人的玩具,但是没得到别人的同意自己去拿,所以才被打的,玩具也没得到!
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来获得喜欢的玩具,所以导致矛盾出现,这时她向大人告状,其实是为了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明白了孩子告状的正向动机,成人要做的是满足孩子的正向动机——告诉孩子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应该怎么解决。小羽妈妈可以借机让孩子明白“交换”的概念。比如告诉小羽:“如果你想玩表姐的玩具,你可以主动提出用自己喜欢的玩具与表姐交换着玩,表姐同意后你们就可以一起玩了。”
4、事无巨细类型
还有的是依照告状来一来成人的态度评价自己!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是在我们大人眼中看起来不叫事的事情…像什么“老师,他在洗手的时候玩了水”、“老师,明明在本子上乱画”…幼儿园老师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很多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幼儿园,幼儿总是依据教师的态度,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因此会出现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进行告状,或对某一行为要求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而向老师告状,如:“老师,他把菜倒到桶里了”,其实,他心里不能确定这样做对不对,而是要通过老师的态度来判断他所看到的行为。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建议成人要表现出仔细倾听的态度,尽量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强化孩子正向的行为,让孩子学会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
孩子爱告状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注意
1、在倾听“告状”时要认真,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听偏信,先要弄清事实真相。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
2、在了解事实后,大人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若是有理的“告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力;若是其他类型告状,则通过耐心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3、当孩子告状时,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把问题抛给他,要让他知道,除了发泄情绪之外,还要学着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4、家长和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鼓励他们交流和表达,让孩子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这样他们会更乐于交流,在交流中,经过合适的疏导,他们会养成适当的行为模式和良好的性格。
5、孩子“告状”不是什么大事,但家长和老师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解决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处理“告状”问题上需谨慎对待,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
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2
1、引起重视
光光是个非常爱告状的孩子,他几乎每隔一会儿,就会来找老师控诉同学的“罪状”。
很多人觉得光光是想看同学出洋相,其实不然,原因是光光的父母忙工作,很难重视他,而园内孩子多,老师也很难只关注他,因此,他才通过告状,来获取老师的关注。
不少缺乏关注的孩子也是如此,告状能让他处于一件事情的主要角色之中,会让他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以此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2、得到肯定
“诚诚真乖真棒!以后有什么事也要来告诉我哦!”
这些鼓励表扬的话,往往是孩子爱告状的原因。也有的孩子平常表现不出色,很少听到赞扬,而告状却能够使他得到肯定。
所以为了这份肯定,他们便会通过告状和检举他人来实现。
3、打抱不平
有些孩子正义感非常强烈,喜欢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性格也比较外向和热心,当遇到不公或自己看不下去的事情时,他们自觉能力有限,不能解决,于是他们就会去找老师告状,为的是帮助受伤害的同学打抱不平。
4、维持纪律
沐沐是个非常有秩序感的孩子,平时老师教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不要有小动作,沐沐就会非常遵守纪律,也非常善于观察,当看到有人乱动时,她就会马上告诉老师。
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中班以上的孩子都有强烈的纪律秩序感,他们往往非常在意别人是否遵守纪律。当他们发现有人不破坏规定时,他们便会去找老师告状,为的是维持纪律和保持原有的规定。
5、“报复”他人
晨晨因为小琦没有借给他玩具,而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就非常关注小琦,当小琦做错了什么事情时候,他就会第一时间去报告老师。
小孩子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其实这也是孩子们年龄所导致的结果,孩子们其实非常单纯,他并不是真的想去告对方的状,而是仅仅为了“解气”。
就好像晨晨去告小琦的状一样,心里只是想:哼,谁让你不借我玩具玩的。
喜欢告状的人是什么心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