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观后感8篇】
父亲的观后感篇1
它写的是一位农村孩子李勇的事迹。李勇7岁那年,父亲患了中风,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的身上,李勇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小小年纪的李勇就割草喂猪、烧炕、给父亲接屎接尿。为了凑学费,李勇养了十几只兔子,利用课余和回家的时间给兔子拾草。入了初中后,父亲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李勇更忙了,他帮家中挑水、割草喂牛、给地里送粪……1995年3月,李勇的母亲因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李勇。李勇一边伺候着父亲,一边坚持学习。两个月后,李勇参加庆阳地区化学奥赛获得第三名,全国甘肃赛区一等奖。在全县初中统考中获得第二名,参加中专招生又被庆阳师范录取了。李勇面对通知书,心事重重,他忧虑的500元学费还没个着落,家里瘫痪的爸爸怎么办?李勇希望自己已分家的哥哥能照应父亲,可是没有任何结果。李勇就决心带着父亲去上学。他把家里所有的粮食卖了。1995年9月10日,李勇背着父亲去上学,交了500元学费后,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以每月40元租金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平房。他每天放学回来就给父亲接屎接尿,给父亲烧水做饭,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他漫长的四年学业。读完这篇文章,有两点让我很受感动,第一点是李勇小小年纪能为父母不惜一切,背着父亲去上学,他的孝心感天动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点就是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还能那样努力的学习,取得那样优异的成绩,使我很受教育。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家里所有的长辈都很疼爱我,在家里什么事也不用做,但有时候还觉得大人对我不够好,希望他们什么事情都依着我,我很少去替他们着想。在学习上,父母总是给我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希望我能学习好,可我学习不刻苦,总是想着玩,学习也不努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跟李勇对比,我不知道要比他幸福多少,他那种孝敬父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父亲的观后感篇2
?父亲的梦想》取材于甘肃,由甘肃环县农村“袁氏三姐妹”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围绕两条关键的主线展开,首先展现了父亲对女儿们深深的爱,为实现女儿的梦想无私的付出直至牺牲的所有努力;其次则讲述“三姐妹”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努力拼搏,最终考入大学实现梦想的一段生命历程。在这里,两条主线所折影的深沉父爱与“三姐妹”内在的奋斗精神为其成功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影片采用线性的叙事结构,平实厚重的情节延展。此外在电影造型艺术与视听语言上,该片裹挟、渗透着浓郁的西北风情,饱含细致的镜头语言、风格化的场面调度,总体影像上达到了唯真、唯美。而这一切又都为着表现影片所要表达的强大的意志与精神。
作为一部成功的内力深厚的感情戏,该片中的细节描写可谓是亮点繁多。
影片一开始就以一首曲调悠扬、感情略带悲戚的西北“花儿”展现故事发生的广阔、深厚的背景文化,同时也奠定了全片的感情基调。“花儿”是广泛流传在西北农村,为汉、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及部分裕固族群众共同喜爱并用汉语传唱的山歌。“花儿”艺术在故事的发生地环县与影片的拍摄地临洮源远流长,洮岷“花儿”与河州“花儿”在两地都广泛流传。影片以“花儿”作为开头可谓是导演匠心独运的安排,是基于对西北民俗的深刻思考与影片内容和感情的深刻把握。而这曲“花儿”本身所传唱的内容就是“袁氏三姐妹”的真实故事,因此,我的心从一开始就为之所捕获、所震撼。这样的曲调、这样的“花儿”似乎又在开启“三姐妹”一段悲辛而坚强相随的奋斗之路。在这一路上,“花儿”这唯美的意象又“风雨兼程”地相伴着姐妹们,不管“三姐妹”多么的艰辛,“花儿”的音调总会萦绕在她们的耳畔,给予力量,给予希望。在收割麦子的的田野中,在姐妹上学的路上,在花房的劳动场景里,导演有意而为的插入一段段甜甜的“花儿”,令人心碎、令人肃然。这种心碎与肃然来自于“花儿”这一醇厚的文化元素所侵染着的“三姐妹”悲苦的生命历程,她们的幼年丧母、经济的拮据、大姐屡屡的被欺骗以及父亲的重伤与死亡,她们艰辛求学却还要抵抗来自于传统世俗观念的侵扰。
“花儿”在影片中的插入是随着故事的线性结构所展开的,当我置身其中的时候就好像《海上钢琴师》中的麦基,当大海的波涛成了摇动轮船的慈母的手,才始而抱住钢琴腿惶惶然,随着音乐的延续近乎停滞了呼吸,进入美妙的境界,完全忘记了大船的颠簸……在《父亲的梦想》中,“花儿”与“三姐妹”苦难的生命历程的内聚与契合有甚于《海上钢琴师》中钢琴乐与摇动的轮船。“花儿”从一开始就引领我迅速融入主人翁悲苦的生命之中,杂糅着内在的灵魂震撼与审美同情,跟随她的美妙,体验到崇高的悲剧快感,忘却了故事自身的结构延展。而音乐所带来的体验与忘却又伴随着更强大的精神涤荡———“三姐妹”在困难面前乐观自信的态度,永不言弃、抱定信念的执着,以及父亲暗藏内心到最后纯粹完全释放的爱。
父亲是文学塑造中永恒的人物群像之一,父爱也是千古传唱的弦歌!《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影视文学中关于父爱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徐静蕾的《我和爸爸》、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等等。但是对于我们的广大农民来说,电影一直没有给他们一个真实的父亲,是一种源自于他们自身生活的那个父亲!而《父亲的梦想》做到了,这个父亲来自西部农村,朴实、善良、勤劳,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这个父亲把爱暗藏在打夯的粗糙的双手中,那双手不辞辛劳地为孩儿撑起了一片天;这个父亲把爱暗藏在佝偻的厚重的脊背之后,那脊背最终演化成女儿们美丽的隐形翅膀!
父亲的观后感篇3
爱情,是种奇妙的东西。它可以像太阳一样的热烈,也可以像月亮一样的宁静。无论拥有哪种爱情,只要是能细水长流,我想就是幸运的吧!
都说爱情最美好的是暧昧的时候。那是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美!那时候情犊初开,会因为爱情红了脸!那时候没有太多奢望,只要远远看着对方就会心满意足!那时候明知彼此心中都只有对方,却还是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当前的关系!这或许就是那种像月亮似的爱情吧!前不久看过一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这里面则把这种月亮似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的母亲在看到父亲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他,她清楚的知道这辈子就是父亲的人。父亲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母亲,而母亲为了父亲,每天用同一个碗装不一样的好吃的东西去送饭,只为父亲能吃上一口她亲手做的饭;为了父亲她还不惜绕远路去挑水,只为能经过学校听听父亲的教书声;更是为了多看父亲一眼,一直在父亲送学生回家的路上远远观望着父亲。而父亲是明白母亲的,自己心里也是爱母亲的,所以教室里的红布他一直没舍得换,只因为那是母亲亲手织的......
故事的情节很平凡,但却能感受到主人公深深的爱恋。在我看来,母亲的形象是有沈从文笔下的翠翠的影子的,她们都是单纯的倔强的,对待爱情都是痴情的,始终如一的,她们是远离城市喧嚣的,有着一种乡下人的纯朴气质的,那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是急于早点戳穿那层窗户纸的,或许这是因为受现代快生活的影响,心中总是不免容易急躁,所以不喜欢那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也或许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现在是很难再遇到这样的爱情了。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电影中的爱情才更能让人向往,勾起人们对纯朴的真情的怀念!这或许也正是这部电影重要的现代意义吧!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再热烈的爱情到最后都会变得平凡,生活本就是在平凡的过日子。我想能和相爱的人厮守一生便是爱情最美好的结局吧!记得影片中有句话是说:自从父亲再次回来后,他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母亲!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最能诠释爱情的一句话!
而每一段爱情都有主人公的专属记忆,也都有终结的时候,但那不是爱情的终结,而仅仅是生命的终结。母亲在遇上父亲后是幸福的,让她伤心的时候不过是父亲第一次被带回城,没能如期而至;还有一个就是父亲去世......在那条通往县城的路上,有母亲的守望与期盼,也有母亲去寻找父亲的脚印。为了找父亲,母亲差点死在那条路上,但为了母亲,父亲也偷偷从这条路跑回来看母亲。这条路见证了母亲和父亲的相识,相恋,相思!所以这条唯一通往县城的路是母亲和父亲的独家记忆。在父亲死后,母亲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持要抬父亲回来,为的只是和父亲再走一遍那条路......这不是母亲太过固执,而恰恰正是母亲对爱情的坚守。正如翠翠在爷爷死后,她就一直坚守着爷爷的职业,并愿意一直等待着傩送归来一样!哪怕那可能会成为永远没有结果的等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父亲离开了,但他永远不会从母亲心中消失。影片是以一种倒叙的方式来呈现的,在看完父母亲的爱情史以后,是难免会感叹时光的无情而暗自唏嘘的。人生不过几十年,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看完这部影片,我心中最大的希冀便是母亲和父亲能早点认识,早点在一起,能多在一起几年就好了!但细细一想,美妙的爱情有时也会因为时光的短暂而更让人难忘。
我们不能像祝英台和梁山伯一样在死后还能幻化成蝶,双宿双栖!我们有的只有一辈子的时间去珍惜身边人,那么就更不该辜负这段感情。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喧嚣繁杂,也该为爱情留一方净土!
父亲的观后感篇4
?城市梦想》节目正式开始了,整个观看现场聚精会神,都在认认真真的观看和拍照:
首先是老杨参加返乡体验前的采访和准备,虽然是作为企业老板,但是老杨也是农村出来的,打工干苦力骑摩托车爬山涉水应该不在话下:
准备出发了,雄赳赳气昂昂,轻装上阵,很有自信,背后看确实像暴发户
来到家具工厂,环境是恶劣的,农民工的梦想也是美好的,老杨也是想要帮助老黄实现梦想
工作了一天,劳累了一天,饥困交加,体验的第一天,感了七八种活,劳累加辛苦身体疲惫不堪:
两天过去,开始追随铁骑大军返乡了,一路事故频频发生,老杨也说道:最重要的是安全,只要保证安全,其他都是其次,只要能安全到达广西老黄的老家,就是再辛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没骑行多久,两腿冻得僵硬,中途休息,舒展下:
一路上冒着风霜雨雪,艰辛万苦,终于到达工友老还的广西老家:
在老黄家过了小年,一家团聚时刻,杨总想起自己的家人不禁落泪,跟家人通个电话,报个平安,我们现场看的观众也是黯然泪下,感动不已。
过过小年,老杨回到了深圳,召集公司同事分享心得,并实施帮助老黄实现梦想。
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感动着,看到老杨和工友一起千里骑行返乡,一路风风雨雨艰辛路途,我感动了;更看到工友家里的留守儿童子女,我内心心酸了,看到老杨与小朋友的对话,身感温馨,老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更让我内心温暖和敬佩,中国农村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外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这期城市梦想《铁骑返乡》有幸在电影院观看直播,让我感触很深,也温暖了内心。
父亲的观后感篇5
一个家庭好比一个三角架,而父亲是支撑这个三角架的主力。有父亲在家人会感到安全;有父亲在一切苦难对于家庭来说都是渺小的。可是大家往往会忽视存在的幸福!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星期六,电影院上映了一部《父亲的爱》。儿子和外甥一起去看了,因为从电影简介中看到此影片会让人感动流泪,故又想起20年以前的那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所以我嘱咐孩子们带上纸巾。送孩子们进去后,我虽然在和姐姐们说话,但我的心已经进入了电影院。大脑时不时回想着当年那部影片里的的情节。小主人公呼唤妈妈时那撕心裂肺的声音和画面。
我能想象到儿子此时的情形。
电影终于散场了,我们焦急地用双眼搜索着人群中儿子的身影。我看见了,儿子被哥哥们搀扶着出来了,果然哭得像泪人一样。他一下子扑到爸爸的怀里又一次哭了起来。我知道儿子还没有从故事的情节中走出来,那两个孩子也哭了,外甥哭得更伤心。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没有一个吱声的,看来这场电影没有白看,无论它能否起到感恩的教育,最少在孩子的内心留有一丝感动!一个不会感动的人何谈感恩呢?
儿子你还好吗?看到哭泣的你爸爸妈妈既心疼又欣慰,因为我们的儿子懂得了什么是感动,什么是父爱!在没有看到你出来时妈妈就知道你会感动的,因为你在看“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时悟空被师傅误解都哭出声音了,何况今天上映的是活生生的父爱?在你的心目中父亲是你最爱的人。他是你的严父、是你的朋友、是你下象棋的对手、是你生活中的幽默伙伴、还是你写书法时的良师益友!你喜欢他、尊敬他、有时也会有一丝“惧怕”他、但更多的是你最佩服他!儿子妈妈说的对吗?既然这么爱他,就用行动给他快乐和幸福吧!
一个不会感动的人,就很难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收获而播种!————
人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道出了母爱的伟大,谁又能想到血浓于水的父爱,同样感天地,泣鬼神。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盼盼的小女孩,她妈妈在生下她的时候难产去世了。她有一个好父亲,她父亲辛辛苦苦一个人抚养她长大。盼盼从小得了血液病,只能靠输别人的血活下去,开始几年是父亲买别人的血给盼盼输,后来盼盼的病情恶化,只能输父亲的血,父亲为了盼盼耗干了自己,昏倒在讲台上,摔成瘫痪。在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经过医生的努力盼盼得救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泪流满面,此时此刻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父亲和母亲一样好,仔细想想,父亲为我们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和那些曾今帮助过你的人。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盼盼说的话感动着我。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父母和好心人对我们的关爱。————
今天晚上,妈妈要带我去看《爸爸的爱》这部电影。吃完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来到电影院,电影院里座无虚席,我们毫不容易才找到一个位子,刚坐下,电影就开始了。这部电影的内容说的是:有一家人,母亲生下一个孩子就死了,这个小姑娘名叫高盼盼,她一出生就得了血液病,只有她当教师的爸爸照顾她。她得的这种病是要很多钱的,可是她的爸爸高帆没有钱,于是他就到火车站卖矿泉水、帮人家做家教,还把自己的血输给高盼盼。有一天,高帆晕倒在讲台上,后来瘫痪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给她捐了很多钱,治好了高盼盼的病。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高盼盼得了那种血液病是不幸的,但她有一个这么关心她爱护她的爸爸又是多么的幸福啊!
父亲的观后感篇6
我们同学们观看了《父亲》这部微电影,分别是父女和父子之间关系的,从这两部电影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之美。哪怕是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外表可能丑陋,但是心灵都是美好的。我认为人的外表或者说是衣着并不是品评一个人的关键,关键的是一个人的心灵一定要美好,哪怕心里并不完美,但是一定要美好,不能有歪风邪念,这样的心灵就是纯净的、纯洁的,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我有资格谈谈的当然只有父子篇了,片中的父亲本来是一个负伤的退伍军人,本来虽是痛苦,但也是荣誉非凡的一件事,我想这对于这个家庭已经经受了一次打击。父亲的儿子在童年是非常聪明的,经过艺术渲染之后,居然可以证明出能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这一切都让人大跌眼镜,在父亲和全家人眼里,这是一个只会非凡的孩子。全家人引以为荣的孩子,父亲决定为这样一个优秀的额自拍一张照片作为记忆。然而这个儿子长大之后确实令人失望的,抽烟打架,做一切不正当的活动,没有了童年时候的天真和智慧。
父亲在被请到办公室后打了自己的儿子,他抽打的并不是儿子,是自己的心,是他那辉煌的过去和落魄的现在,是他那过去争气要强,现在却不务正业,败坏自己名誉的儿子。一怒之下,儿子出门了,自我奋斗的历程当然是艰苦的,但是还好他有吉他为伴,音乐是他的梦想,他出现在大街小巷,在海鲜大排档以卖艺为生,渐渐的成熟起来,有了爱待他艺术的人。但是好景不长,因为惹上了社会上的混混,又变得一无所有。父亲也在渐渐衰老中,丢失了自己赖以为生的工作,没人知道这个落寞的家庭,将来还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人说物极必反,回想世间之事,大致如此。
儿子遇到了贵人,有贵人相助,儿子得以在歌厅以及酒吧渐渐火了起来,然而赖以为生的正是他的音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儿子在某些方面过去年幼无知,但是它的本质不是坏的,他真心对待朋友,才能有之后朋友的相助,他真心对待观众,才能赢得观众的好感,他书法的是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让世界听到他的声音。儿子已经成名,自然在物质生活上也有大的飞……这一切让家里人都是非常兴奋的。终于,父亲母亲在电视上看见了自己的儿子,看见了那个小时候的神童,少年时的叛逆,成年后稳重、事业有成的儿子。父亲决心去看他,他老泪纵横,再次因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骄傲。
在迷乱之重,父亲倒下了,在这样一个孤独的世界,只有儿子一个人唱着那首与孤独的歌曲“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这个时候,我也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在这个世界,真正爱我们的只有父母,我们常说母爱何其伟大,却总是忽视父亲的爱,父亲的爱是伟大的爱,父亲的泪是无声的泪。我们应该对这种伟大的爱致敬,这种志愿付出,不求索取的爱,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仔细想想,我们曾经是否与父亲争吵过,是否伤过他的心。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伤害他,让自己变成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他们已经老了,我们却还很年轻,珍惜每一刻与他们相处的时间。
我们在回家的时候,多与他们说说话,因为除了你,没有人可以近距离的给他温暖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通常是很高的,不要辜负了他对你的期望,让你变得像小时候一样,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让他提起你来会感到自豪这是对她养育你并默默付出之后,你给他最好的回报。他总说自己的光明世纪,实际上是希望你可以超过他,希望你在某一阶段可以变得比他更强。他的目的是单纯的,在你比他更厉害之后,他会憨厚的在幕后为你鼓掌,还会不断地向别人解释:“这是我儿子。”
只有你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重要,父亲才会对你满意,没有一个父亲会甘心自己的儿子不如别人,你现在应该做些什么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为了和父亲度过最美好的时刻,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吧。
父亲的观后感篇7
这是一部开始让人无奈中间让人难受结局让人彻悟的剧。
那两段婚姻是那个年代造就的,却也是个人的选择。
一个有文化的父亲和一个出身农村的母亲,这样一种结合,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可是累了大半辈子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痴念。
陈志的淡雅注定他只会守着原则生活。从他当知青遇到张翠花开始到结婚前,他一直有机会去挽回未来,可是他不敢,害怕。他隐忍着生活,面对喜欢的人却在那次的结婚后望而却步了。如果说他答应订婚时并没想过会遇到叶秀萝,可是去报到那天却遇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遇到一个像从画中走出来的人,他是欣喜的,在母亲电话通知回家前他忘记了一个只是未婚妻的女人在家等着他,当爱情来临时候他什么都忘了,却在面对选择时候没有了勇气,只是无奈接受……
在婚姻刚开始时候,新鲜感还在,看到他也在努力。可是两个人的差距却越来越大,或许不应该是差距,而且境界,心灵的境界不一样。陈志有他的梦想,喜欢天文,喜欢看星星,想当个老师;张翠花也有她的梦想,喜欢陈志,喜欢为他做一切事,想当个好妻子;两个人的梦想一个是精神层次一个是现实阶段,生活点滴已经让俩人越走越远。
整个局到离婚宴我才流下了眼泪,可是没想到结局是这样的,陈志说我怎么觉得自己突然爱上你了呢,主线还是走了,有着不舍,却再也没有无奈了。也许就应该这样吧,人到黄昏,爱不爱的,已成侈奢。只要有一个人能陪着自己走到生命终点,有他就安心,这就是晚年最好的结局。
所以年轻时候,请勇敢地去爱,不要害怕,哪怕会遍体鳞伤也不要紧。
父亲的观后感篇8
前记——即使你忘记了过去所有,也从未忘记爱我!
39分钟长的影片,几度泪涌双眼,筷子兄弟的这部《父亲》无疑感动了不少同学。
父亲,这个伟大的字眼,估计任何人听到或看到就会觉得温暖。“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心里在滴血啊!影片中霍燕燕有个让许多小朋友羡慕的爸爸霍建国,每当爸爸开着摩托车去接小燕燕的时候,身边的小朋友们总是会投去羡慕的目光,这让小燕燕的心里多了许多骄傲和自豪的感觉。作为军人的爸爸即使工作再忙,也不忘记陪着小燕燕做作业,当小燕燕在学习方面遇到了疑惑的时候,爸爸总是那个帮助他解答疑惑的人。看到这儿,小时候和父亲在一起的画面清晰且模糊——上一二年级时,下午4:20分,爸爸总会准时地抚着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在校门口等我放学;五年级时,我的数学成绩开始下降,忙得一个星期最多两天回家吃午饭的爸爸,每天晚上9点钟之前总会叫我做作业,检查我作业……
“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当小燕燕高兴的把满分试卷拿给爸爸看的时候,爸爸脸上洋溢出的欣慰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当爸爸在边洗衣服边陪小燕燕看动画片的时候,动画片里的感人故事或许让霍建国想到了一些伤心难过的事情,不禁潸然泪下。细心的爸爸发现小燕燕喜欢上了动画片里的卡通形象,不顾一天工作的劳累,在小燕燕的花裙子上一针一线地为小燕燕绣上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娃娃,希望第二天小燕燕起床穿上花裙子的时候能够开心。
“让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父亲,他的肩膀再也承受不起岁月的重量,两鬓也不知什么时候变成白发,曾今以为是世界上最魁梧的身板也渐渐的佝偻下去。而我们,也许还在读书;也许在为生活而打拼。
片中,当霍建国发现女儿早恋,而且觉得肖利不是什么好人时,回家批评了女儿,而女儿在屋里嚎啕大哭时,霍建国又和颜悦色的劝女儿出来吃饭。当霍建国发现屋内没声音的时候,便破门而入,发现女儿上吊了,大声地喊道:“哎呀,我的孩子!”这声呐喊,一是埋怨女儿为什么寻短见,二一来真的是担心女儿会有生命安全,再一次表达了父亲对于女儿的那份深深地爱。
“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父亲对我们的爱不像母亲那样,几乎天下所有的父亲都是不善言语的吧!小时候也许不懂,我一直以为爸爸不像小时候那爱我了,总是和他顶嘴。但是现在想想,其实父亲给我们的爱未必比母亲少!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霍建国发现女婿和医院的女医生谈笑风生的时候,霍建国用手当枪,指向肖利,这个细节说明了其实父亲心里真的非常爱女儿!燕燕试图希望用照片能唤起父亲的记忆,同时这也说明了燕燕很希望回到童年时代,并且非常怀念和父亲的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
当燕燕说准备和肖利结婚的时候,父亲很淡定的尿裤子了,说明肖利不是那个能给燕燕幸福的合适人眩“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当听到霍建国在女儿的婚礼上说那句话时,心又是一震,一个完全失忆的父亲,一个听说女儿要出嫁尿裤子的父亲:“等你放学,我再来接你!!”
父母拿他们的青春换来了我们的成长,拿他们的辛苦换来了我们儿时的快乐,他们的一头的黑发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时……而我们,又有谁想起咱们的老父亲啊!!
再一次看这部短片,再一次的泪流满面“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这就是父亲!那份深沉的爱,无法言喻的爱,感谢爸爸为我们做的一切!
感谢一路上有你,父爱深存心底——后记
【《起跑线》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起跑线》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起跑线》观后感1
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印度父母为女择校演绎“孟母三迁”的故事,虽然题材聚焦当下热门的择校话题,却在点映时让不少观众乐出声。多数观众表示观影过程非常轻松愉悦,也有部分观众表示有些情节让自己哽咽,不刻意煽情,但有着感同身受的力量。虽然电影中涉及到择校、学区房、入学面试等现实元素,但导演却选择了用轻松的喜剧来呈现,不仅能从电影中照见现实,更能从这对印度夫妻身上看到爱的力量,尤其是片中拉吉和米塔这对夫妻为了女儿入学搬到贫民窟学区房后“水土不服”的情节,更是让人又好笑又心酸,“原本以为印度电影就是燃,就是感动,没想到可以这么欢脱,还能让人思考更多”。亦有观众表示《起跑线》打破印度电影的煽情套路“个人觉得好看过《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更好笑,也更贴近我们的现实”。
据了解,电影《起跑线》在印度上映时就曾引发媒体和观众的讨论,票房成绩与同期上映的《神秘巨星》不相上下,更在有“印度奥斯卡”之称的Filmfare中力挫《神秘巨星》获得最佳影片的殊荣,同时伊尔凡·可汗所饰演的拉吉更摘得最佳男主角奖项。不少观众表示影片中父亲的角色有温度,有厚度,“吵不过妈妈的时候,特别可爱”,“为了女儿很拼命,也有很多手腕,但没有丢失良心”。不少带着孩子参加点映的家长觉得这样题材的电影国内太少,“这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没想到孩子很喜欢”,“我孩子说这是他的心声,我可能要重新考虑他的教育问题了”。该片在年轻观众当中的认可度也颇高,“忍不住深思”,“在职场上有时会被逼得无路可走,就像(电影里)爸爸那样,但他的选择确实感动了我”。
该片点映时,不少观众对于妈妈米塔的焦虑感同身受,执意要上最好的学校,进行最好的教育,认为这和当下的情况太过相似,有年轻女观众分享自己的经历,“想起那年中考没有考上时我妈的样子,真的心疼,女主角演的真好”。电影《起跑线》中这对活宝夫妻为了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从普通人家“穿越”到上流富人区,又“穿越”到贫民窟,在妈妈米塔一次又一次对“最好”的追求中引发层层笑料,同时也带来思考——所谓的最好,对于孩子而言真的是最好吗?不少观众很认同父亲拉吉最后的演讲,认为现实很强大、择校很重要,但“成为什么样人更重要”,拉吉那句台词“如果你都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可能做个好老公或者好爸爸”,引发了他们的强烈认同。不少年轻观众有感于爸爸拉吉最后的正能量选择,表示“很戳心、却又很温暖,有一种善良和底线在”。
同时,电影中上流富人区和贫民窟的两极展现,也让观众对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有诸多讨论,穷养练意志,富养开眼界,年轻父母观众觉得“只有当了父母才真的能切身感受到这个问题,怎么选择都很难”,未婚观众则认为要给将来第一次做父母做好足够的准备,“如果自己不能成为好的父母,就无法给孩子做榜样”。影片中关于人格教育的讨论倒是几乎达成一致,“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人格教育要以父母为表率”。
《起跑线》观后感2
《起跑线》再度发扬了印度电影触及社会痛点,批判社会现实的优点。与本片沉重的主题不同,《起跑线》用缤纷的色调和诙谐的调侃连接了教育不公、贫富差距、数典忘祖、社会歧视链、子女培养目标和人性异化等主题,结尾的处理让人惊喜连连,讽刺意味十足。
《起跑线》在叙事手法、镜头运用、人物塑造等方面中规中矩,故事也简单的很:一对“暴发户”夫妻拼尽全力让子女入学。然而小人物的命运却牵动着整个社会,给观众强烈的带入感。
《起跑线》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是阶级的象征。”又说:“你的女儿是服装店老板的孩子,以后肯定子承父业;而我们家孩子就不一样,出来以后一定要开拓一番事业,所以我们只说英语。”听听吧,这段言语多么的轻巧,好像穷人就活该穷一辈子,自己就应该永远富足一样。
《起跑线》最滑稽的一段是主角一家为了装富人,去照相馆拍假照片,显摆自己出国旅游。而笑点的担当则是男主角,每到关键时刻,男主身上的市井痞气就戳穿了“富人”的谎言。人们总是说,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起跑线》则真实的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和经济背景给一个人留下的烙印,是一辈子无法摆脱的,也是任何谎言所不能掩盖的。这就好比从没学过英语的男主角,就算无比努力地翻烂了字典,写的推荐信也是乱七八糟;从未体验过富人生活的男女主角,就算浑身名牌也丝毫不像贵族。
《起跑线》第一次让我惊讶的地方在于,影片不仅满足于装富很难,反而进一步展示了装穷更难。正如台词所说:“贫穷这门课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看看印度社会吧,富人的社区干净整洁,豪车豪宅;穷人社区,一下脚就能踩着牛粪,到处是蚊子,冲厕所的水都没有,吃水靠抢,吃米要靠分配。但无论贫富,都把英语当成了阶级的象征,只不过富人欢迎英语,而穷人则对英语表示强烈排斥。
《起跑线》用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回击了这些毫无根据的鄙视。男女主角虽然富有,但在孩子入学的问题上却不择手段,以伪造贫困证明,欺骗学校,牺牲穷人入学资格为代价,获得了德里文法学校贫困生入学名额。
实际上,本片笑料的来源,从本质上讲是夫妻二人对孩子教育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之间离婚的主要原因。男主坚持认为无论在哪所学校,关键要让孩子快乐,对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屑一顾。女主则更加实际,与其有一个快乐童年,她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进行高强度超龄学习。总之,一方让孩子遵从个性发展,另一方则注重孩子的服从与认同。我认为这两点完全可以兼顾。我们总说先做人再做学问,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连知识都讲不好,怎么去教做人呢?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家长则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两头都落空,把孩子耽误了。好在夫妇二人最终达成了一致,在学习知识与阶级教育面前,还是选择了让孩子做一个健康而阳光的人。
影片的最后,阳光明媚,男女主角牵着女儿走出校园。曾经他们为了走进这所学校而费尽努力,吃尽了穷人的苦,富人的累,而今天他们走出来却无比的轻松。校园里坐着一批仰仗权势的富豪,校园外则是巨大的贫富差距。一对父母能做什么呢,一个人又能做什么呢?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更加幸福罢了。车厢里满是孩子的笑脸,可能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本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而这种寒意,在暖暖的阳光之下,变得更加刺骨。
《起跑线》观后感3
今天和夫人去电影院看了部电影,很神奇,这部印度电影里讲的糟心事,分明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故事,片中的细节,几乎每天都在中国上演,就连片名都特别中国:《起跑线》。
影片的故事一点也不复杂:一对印度服装店的中产阶级父母,为了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实现阶层跨越(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姓种阶级非常厉害),从幼儿园入园起,就拼尽全力想要进去德里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以便日后一路高歌猛进,进入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日后能进入跨国公司,成为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但这种学校只招收印度真正的富有阶层和极少数一部分固定名额的贫困家庭优质小孩。于是虎妈虎爸因此走上了曲折漫长的择校之路。
影片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过度给与、过度保护。女主带小主去玩出门的时候涂防晒霜、驱蚊液,即使小主的那句“妈妈,这个很粘。”仍然被无视,到了公园不断的嘱咐仆人注意这注意那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小孩就提线木偶,这种情况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包括我们自己。好比室内盆栽多肉绿萝等、生命力永远比不了室外景观植物,一个温室培养,一个经历烈日风雨,我们确实要精心照顾它才会长得更好,但是当你过度浇水、过度施肥。绿植最终就被间接谋杀了。世上最真挚的爱来至于父母,它应该是呵护、引导、纠正、榜样的作用,而不是过度给与、过度保护。
影片中男主的资金实力属于中产阶级,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资金的实力并没有使“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在德里的学区房的派对上会因为跳滑稽的舞蹈遭到不解甚至戏谑,会因为小孩说印度语遭到孤立,会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使孩子失去教育资格。这种尊重无法满足需求,使人陷入一种焦虑之中,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去认可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价值,何须在乎别人的眼光、背后的言语。古有云“人比自重而后人重之”。
电影的主题就是印度版的“孟母三迁”,为了孩子能进名校,几度搬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当然最终也“如愿以偿”。当今社会我们更多的是重知识而轻德育,我们嘴里所谓“起跑线”都是希望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忽略了为人父母的起跑线,我们的个人成就、金钱实力或许已不可提升,但是我认为父母的起跑线是德育的起跑线,而非物质的。例如王思聪,中国首富的儿子步入社会时父亲给了5个亿说道,自己出去折腾,不行了就回来继承家业。就算你的小孩从小和他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可是小孩的将来你给不了。片中男主很经典的一句话“我想做一个好父亲、也想做一个好丈夫,但是我得先做一个好人”。是啊!只有做一个好人你在孩子面前德育的起跑线才能带着孩子一起前行。当今社会的企业家大多是60后,70后,当中有大部分是文盲,老干妈的陶华碧名字都不会写。所以我们一定要重知识的同时重德育。德育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也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就的基础,在校园这片本应是天真无邪的净土,却也难以免俗。父母除了要关心孩子在校的成绩如何,更要关心孩子心中的感受。
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喜欢无病呻吟,来到简书。希望结识更多喜欢文字的人,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无病呻吟。
《起跑线》观后感4
教育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对于"放养式"和"精英式"这两种教育方式的争论从来都未曾停息。这个寒假,我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更是挖掘了二者的内涵,引人深思。
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起初持有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精英式的教育才能锻炼出卓越的竞争力,方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夺得先机。这种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因为他们的亲身经历。这对夫妇在生意场上小有成就,但作为贫苦出身的他们,不会英语,也缺失高等教育,顶着"暴发户"的帽子,让他们饱受上流社会的唾弃,且与上流生活格格不入。
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但妻子米图非常激动地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接着她又表示,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的象征。"
令人印象颇深的是拉吉第一次为女儿报名,缺乏经验,结果排在了很后面,因为很多家长都提早排队,有的甚至凌晨12点就来了,为了确保位置不被抢走,甚至就地睡觉。事实就是没有父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排队无果,拉吉则高价寻求名校咨询机构,按照咨询顾问的要求进行了各种努力仍未被名校录取。后来听说名校对贫困家庭孩子有录取名额,又咬牙假扮穷人,搬到穷人区生活,接受名校派来的调查员的审核。最终他们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名额。
但最让人心酸的莫过于拉吉的贫民邻居,他为了给孩子凑足学校收取的课外活动费用,只得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种情况,当然是比较极端,甚至说是过于戏剧化,但它确实反映出,在争夺教育资源的路途上,穷人已经被逼上绝路。
此情此景也让拉吉意识到了自己正剥夺了一个穷人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后拉吉为纠正自己的欺骗而努力,匿名捐助公立学校,到名校主动提出放弃孩子学籍,并当众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从名校退学,去上普通的公立学校等。影片的最后我们才从女儿皮雅的脸上看到那久违的轻松的笑容,这笑容里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是一种重获自由般的喜悦。
给我的思考是也许很多家长一心希望子女接受到最优等的教育,其实不然,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所谓的精英式教育,盲目的追随学业上的"优秀"是不明智的。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权衡利弊,"放养式"教育有点顺其自然的意思,但并不意味着放纵,适当的放手是孩子成长途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教育的理念是会被社会的导向所左右的。绝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心中都有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成绩论英雄。嘴里说的最多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我们往往很局限地通过成绩去评判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其实教育全对不仅是局限在成绩上,更是在做人的品行以或是德道的培养。与其父母的全权包办,倒不如适当地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人生的路不止一条,每条路途都是荆棘满布,但每天路的终点都将会是不一样的一方天地。
《起跑线》观后感5
最近一家三口去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电影反映的择校热问题,相信会引起不少中国家长的共鸣。对于普通家庭是否有必要送孩子上名校,名校是否华而不实满足虚荣,怎样培养健康、快乐、善良的孩子,这些问题也许能在影片里找到答案。
影片讲了印度德里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拼尽全力送孩子上名校的故事。主人公拉吉是一个时装店老板,在妻子的怂恿下,为了让年幼的女儿上一所名校,不惜举家搬迁到名校旁的富人区,尽力融入富人圈子未果。拉吉高价报了帮助上名校的咨询机构,按照咨询顾问的要求进行了各种努力仍未被名校录取。听说名校对贫困家庭孩子有录取名额,又咬牙假扮穷人,搬到穷人区生活,接受名校派来的调查员的审核。拉吉一家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原因无法融入富人社会,又因为难以适应艰苦条件等原因难以融入底层社会,闹出了不少笑话。
影片既展现了富裕群体的攀比、虚荣和虚伪,还生动展现了穷苦人民的勤劳朴实、聪明善良。拉吉一家假扮穷人,认识了善良、勤劳的希亚姆一家,受到他们无私的帮助。电影观众是知道拉吉家不缺钱,施助者希亚姆家世代穷苦,却教拉吉挤公交,带着他在工厂干活,把自己的工资分给他,甚至不顾自己生命安全去碰瓷,将得到的赔偿送给拉吉交孩子学费,结果阴差阳错,穷人希亚姆的孩子却没上名校,拉吉的孩子入选了,希亚姆还掏钱为他们庆祝,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想起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的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写的就是作者扮演成穷人体验底层劳动者的辛苦奔波和生活的无助,对照着这部电影看,对穷苦阶层的辛酸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后面也展现了拉吉为纠正自己的欺骗而努力,包括匿名捐助公立学校,到名校提出放弃孩子学籍,并当众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从名校退学,去上普通的公立学校等。
家长们,如果要给孩子选择名校时,一定要考虑下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攀比,为虚荣心所累。
看了电影,一直对教育孩子充满自信的我开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最近读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卢梭的《爱弥儿》,体会到不过多干预、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以前总觉得要多给孩子讲人生道理,帮助他分析事情的长短利弊,让他少走弯路,早明事理,其实几岁的孩子哪里懂得那些,往往会误解或者很快忘了。家长教育起来挺起劲,觉得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都传给孩子了,孩子应该比自己强,这只是一厢情愿。卢梭在《爱弥儿》里说的,他在爱弥儿12岁前什么都不想教,更不会灌输什么大道理。也许有些家长一味的施压培养了当前看来学习优异,习惯好、有特长的孩子,但这个孩子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几乎都被扼杀了,长大能否成才难说,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就更难说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孩子应该学学无为而治,要适当地放手。我在以前的博文里也写到过,教育孩子有点像炒股和投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们如果没有技巧不妨练练耐性,练练忍功,让孩子慢慢地成长,不能乱折腾。电影《起跑线》中也传达了这一观点。拉吉的女儿被特别精细化地管理着,但成长受到很大限制,也难以和同龄小孩交往,但到了穷人区,和一群野孩子奔来跑去,反而学会了什么是分享和关爱,什么是善良和友情。
正如卢梭和尹建莉强调的,家庭教育宁可过宽,也不要过严,孩子的未来是广阔世界,不是父母温暖的手掌,早晚孩子要自己去历练,去成长。
《起跑线》观后感6
一年一度的升学季又将来临,招生热与择校热也愈演愈烈。而这种拼尽财力人脉竞相往名校,尤其是私立学校钻的现象可谓是不知凡几,虽然对这种做法不置可否,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对名校的追逐热潮,在印度也不容小觑,《起跑线》这一影片就是这股热潮的真实写照。这部影片通过描写一对男女主人公入学难的波折经历突出了对教育最本真的东西的见解、分析和追求。
《起跑线》中女主人公的爸爸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大亨,虽然财力雄厚,但是因为经营的是时装店而被所谓的“贵族”嫌弃,即使搬到了市区的市中心,拥有一栋豪宅,为了女主人公能够顺利融入“贵族”群体,交到朋友,还特地迎合“贵族”的各种生活习惯,小到穿什么衣服,摆放什么家电,聚会时喝什么酒,怎么喝,甚至将自己的日常语言——印地语,硬生生改成了高大上的英语。用“贵族”的语言来解释,即最顶尖的学校不允许说印地语,只能说英语。只有贵族才会说英语,只有会说英语才能有机会进入外企,机关单位,出人头地。否则,即使有再多的金钱,也只是低人一等,长大后只能止步于服务行业。看着女儿被同龄伙伴排斥,女主人公的妈妈二话不说,不惜在一所知名的培训机构投入重金,旨在让女儿在短时间内全方面提升。除此之外,父母也进入了特训,为升学的家长面试临阵磨枪。
只不过千算万算不如天算,虽然做了很多仿真演练,也灌输了很多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如当问到该如何向孩子介绍“贫困”一词时,标准答案是“Sharingiscaring。”(分享即关爱),正式面试时,却因为父亲标准答案的卡顿、颠倒等显而易见的“差错”致使女主人公在排名前五位的名校中都名落孙山。实在不忍放弃就读名校的机会,一个偶然的契机,女主人公的父母得知每所名校都会有5%的名额分配给贫困生,于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使出浑身解数搬到贫困区,伪装成贫困家庭,一开始,生活处处碰壁,且随时都有陷入穿帮的境地,幸运的是,得到了好心邻居的种。种帮助,使得在“贫困生”的核查阶段顺利通过。
戏剧性的是,女主人公偷来的入学机会,恰恰是这位一起玩耍,学习的小伙伴——男主人公的,男主人公的爸爸甚至为了帮助女孩“筹课外活动费”,冒着生命危险冲向马路上的汽车,为的就是用那撞得鲜血淋漓的双臂所换来的抚恤金来挽回女孩的读书机会。后来,女主人公的爸爸幡然醒悟,真正的教育,不是看学校是否像五星级酒店般设施豪华,也不是这所学校是否出过多少政客名人,而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是否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把同伴当成家人,即使生活再困难,也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勇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本部影片以女主人公为明线,男主人公为暗线,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入学波折,讽刺了社会上的所谓教育公平,已经沦为权钱交易的牺牲品,最后女主人公一家被男主人公一家的行为所感染,其实感染的并非只是女主人公一家,而是每一位为人父母和关心教育的人,花言巧语,阴谋诡计总会被人不耻和遗弃,勇敢与爱心才是立足之本。让我们怀揣赤子之心追梦!
【半夜在街上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更夫,算公务员吗】
不算公务员,更夫比喻到现代,可以说相当于值夜班巡逻的辅警或者是协警,保安之类的岗位,因为夜晚无法休息,所以在古代社会地位也不是很高。
更夫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打更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候(时间)。现在只有电影或电视里才有。有的地方有提醒人们防火、防盗的人,与更夫的工作类似。
【[从《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看其结局]德伯家的苔丝简介】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得意之作,本文从主人公不同的性格特点出发,对因性格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结局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
关键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纯洁善良反抗精神粗陋鄙俗落后腐朽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得意之作,描述了一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因受假冒的少爷亚雷诱迫而失身怀孕。后来,她和安矶相恋并结婚,结婚的那天晚上,他们互相坦白了自己的过失,苔丝原谅了安矶,但安矶接受不了苔丝的过去,经过一番挣扎离开了她。从此,这一耻辱的事实一直困扰着她。随后,她又遇见了亚雷,亚雷再次纠缠苔丝,这时苔丝一家由于父亲的突然去世,流落街头,亚雷乘虚而入,多次强调苔丝已经被抛弃,她的丈夫不会回来,于是苔丝与他同居了。虽然与亚雷同居,但她的精神仿佛已经飘离了肉体。不料,就在这时她丈夫突然回来了,向苔丝表达了他的悔恨之情,苔丝也后悔后与亚雷同居,最终,苔丝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毅然杀死同居的少爷,与丈夫逃亡,在感受到了五天的甜蜜与满足后,走上了绞刑台,结束了她悲惨的人生。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种种悲惨遭遇却惊人心魄,感人情怀。
苔丝的形象是哈代塑造的最好典型,也是英国文学宝库中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身上留着诺曼底贵族血液的农民的女儿丽质天生,有着天然的清新气息,也有哈代笔下其他农民共有的泥土气息。同时苔丝又有着他们所没有的天然力量和高贵品质,她容貌美丽纤巧,性情柔弱善良,但受人欺骗,被人遗弃,从而产生了不能排解的愤怒与仇恨,这些性格特征使她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不朽形象。哈代赋予苔丝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纯洁善良,坚强勤劳而敢于反抗。在她身上又体现了农村姑娘美的品质:容貌出众,心灵手巧,勤劳纯朴,善良坚强,她理应健康成长,同时也应获得应得其的待遇。但她实际面临的却是环境的愚昧、经济的贫困、暴力的污损、社会的歧视和爱人的遗弃,在饱经社会种种有形无形的邪恶势力迫害摧残之后,最终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从第一次离家谋生被亚雷**的那时起,苔丝便一直在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而对付各种巨大压力的没有希望的挣扎,在她的孩子死去以后,她便到塔布篱牛奶场里去当一名工资劳动者,她地位的降低由于牛奶场老板和他妻子的仁慈而得到缓和,在那儿,她遇见了安矶并与他相爱,苔丝想通过和他结婚逃避命运的摆布。苔丝对安矶的爱是真诚的、纯洁的,然而,当安矶知道苔丝从前的经历之后,无情地将她抛弃,这对苔丝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他们的结合唤起了苔丝对新生活的憧憬,而这种美好的憧憬又被安矶无情地打破了。在安矶离开后,苔丝的社会地位迅速下降,她默默地忍受着难以言传的痛苦,为了使自己的母亲和家庭免于饥饿,最终又被迫落入亚雷的手掌。但同时她的丈夫又回来找她,她悔恨交加,只好刺死了蹂躏她的人,和如今悔悟的丈夫在幸福之中欢度了短暂的团聚之后,就被执法人员押赴刑场。苔丝没有屈服于金钱势力和暴力压迫,她接受了生活对她的一连串的打击和世俗道德的强大压力,从不向困难和邪恶势力低头,从不自暴自弃,也从不仰慕虚荣。表现为:地主少爷的追求未能打动她的心,她鄙视亚雷,得悉自己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世家后,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贵族的后裔而庆幸,相反,她恨那个贵族祖先,她爱安矶,在她看来,安矶思想开明,心地善良,可以倾心相许,并非希望得到他的财产。
亚雷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家庭是依靠商业发财的资产者和暴发户,为了体面,还买个贵族德伯的姓氏,而这位纨绔子弟则凭借家庭的金钱和权势,从小就任性放荡,不学无术,刚成年就拈花惹草,是一个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极端自私的放荡公子。亚雷在小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代表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邪恶势力,是作者痛恨批评的对象。作者从宿命论的角度出发,让亚雷死在自己害过的女人手中,也算罪有应得。亚雷和苔丝第二次相遇时,他已经改头换面作为教徒正在半村半镇的爱夫亥讲道,但面对苔丝,他目眩心摇,难以克制自己,终于前功尽弃,原形毕露,他不断地纠缠、哄骗、威吓苔丝,动尽一切脑筋,就是要把她弄到手,即使知道苔丝已经嫁人,也不罢休。当然,他对苔丝的追求不能说没有几分真诚的爱,他接触的女性不少,玩过之后他都不屑一顾,唯独死死盯住苔丝就证明了这一点。
安矶?克莱的结局是作品中三个主人公中唯独好的一个,苔丝死后,他按照遗嘱,与苔丝的妹妹丽莎手拉手向前方走去。从这个安排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他的特别态度,克莱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作者对他的刻画要比亚雷深刻得多。一方面,作者出于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悔恨,揭露批评了克莱,另一方面,作者出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又美化欣赏克莱。克莱作为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阶级进步性。他不像亚雷那样粗陋鄙俗,为所欲为,而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蔑视社会礼俗,厌恶城市生活,俨然是人道主义和自由思想的化身,他虽然出身牧师家庭,但他不愿意遵照父母的意见去当牧师,为?上帝?服务,他果断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要为?人类服务?,他来到农民中间,跟他们一块生活,一起劳动,认真学习农牧技术。然而,克莱对旧道德、旧传统、旧生活、旧秩序的反抗是极有限、极不彻底的,他形式上脱离了本阶级,当上了农民,但在思想上,与本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到农民中间去学习,真正的目的是将来能当个大农场主。他反对传统观念,但阶级偏见消灭不彻底,灵魂深处仍旧深深地烙有本阶级的印记,所以,当苔丝向他坦白自己的过去时,他不仅没有同情原谅苔丝,反而无情地遗弃了她,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如果亚雷使失去贞操的苔丝十分痛苦,但还未能泯灭她求生的欲望,而克莱的遗弃去则使她痛不欲生,万念俱灰,可见亚雷和克莱都是悲剧的制造者,是他们把她推上了断头台。可是为什么亚雷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克莱却?逍遥法外?呢?显然,作者如此处理,说明作者对克莱的偏爱,在克莱身上,作者既看到了那个阶级自私、虚伪、落后、腐朽的一面,又看到了那个阶级进步、先进的一面,他视克莱为那个阶级进步、先进的思想的化身,把他看作是社会理想时代的曙光,因此,他在揭露批判克莱的同时,又美化寄希望于克莱。
【谁能给我一份左恩·法拉利的详细资料吖?】
EnzoFerrari(1898——1988)法拉利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就像奔驰(本茨)、福特、保时捷等人一样,他在汽车制造业也享有盛誉,人称“赛车之父”。恩佐·法拉利毕其一生,致力于提高赛车的性能以不断流取桂冠。他是一个孤僻的人,却能够激励周围每一个人,让他们为了他的目标而各显其能。因为哺育了他,他的故乡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全球高性能汽车领域的首府。恩佐·法拉利与赛车[编辑本段]恩佐·法拉利于1898年2月18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莫德拉(Modena)的一个小钣金工厂主的家中。由于他出生时天降大雪,直到20天以后才得以申报姓名,落上户口。他的父亲--阿勒法多(Alfredo),不仅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铸铁好手,而且是一个如醉如痴的"赛车迷"。在他10岁那年,父亲带他到波伦亚观看了一场汽车比赛。赛车场那集惊险、刺激于一体的惊心动魄场面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盼望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优秀赛车手。13岁那年,他千方百计地说服了父亲,允许他单独驾驶汽车,从此,他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1916年,法拉利父亲因病去世,不久,战争又夺去其兄性命,他本人也不得不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退役以后,20岁的恩佐·法拉利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创——父亲曾经苦心经营的家庭作坊式钢铁厂关门停产,家庭生活状况直线下降;他梦寐以求成为汽车制造厂员工的愿望,却因“爱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Alfa)”的冷酷拒绝,而化为泡影。面对这尴尬的人生遭遇,恩佐·法拉利并未心灰意冷,反而凭借着赛车的狂热,在尽心竭力地干好自己份内工作之后,怀着“钟爱跑车胜过家人和挚友;跑车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痴恋,与另一位测试员配对赛车搭档,自费参加了森姆尼赛车队(CostruzioneMeccanicheNazionalia),第一次体验了赛车运动独具的疯狂刺激。他在22岁那年的大奖赛中夺得亚军,并得到了爱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老板的垂青,成为一名“拿生命开玩笑”的试车员。恩佐·法拉利无怨无悔地埋头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之中。他从“法特汽车制造公司”挖来了意大利车坛一流的汽车制造工程师--伦格·巴兹瑞·和维托瑞·加诺(VittorioJano),增强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的的技术开发实力。法拉利在32岁那年担当起了爱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赛车队队长的重任,这一干就是漫无边际的7个年头;直到他39岁那年,他统率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法拉利赛车队”,先后在方程式赛车、24小时跑车耐力赛、米勒·米格特大奖赛(MilleMigtia)、塔格·佛罗热大奖赛(TargaFloria)等各种大赛中出尽了风头,参加了39场大奖赛,获得了11场冠军。一句话,恩佐·法拉利为爱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荣登世界跑车行业头把交椅,立下了汗马功劳。说来也巧,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为法拉利的跑车提供了商标——“腾马”。那是1923年,25岁的恩佐.法拉利在参加阿拉法赛车中,有幸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意大利杰出飞行员的母亲——康蒂丝·白丽查女士,她告诉法拉利,她儿子战斗机两侧的飞行微章是一匹“腾马”,如果费拉里把它画到赛车上的话,会带来好运。费拉里听了这位母亲的话,回去后照她的说法做了,果真带来了好运。俗话说,人怕出名猎怕壮,由于"法拉利赛车队"的名气越来越大,恩佐·法拉利即使再收敛也难脱功高盖主之嫌。面对爱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老板逼他交权的软硬兼施,恩佐·法拉利感到自己那"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便理直气壮地与老板顶撞起来;面对爱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总工程师--韦佛多·阿察特(WilfredoRicart)的妒火中烧百般嘲讽,恩佐·法拉利以牙还牙地反唇相讥--"他的衣着打份,就象暴发户一般不伦不类。与他握手时,你会感到他的手掌如僵尸般冰冷。"与老板及同事日渐水火不容的人际关系,使得恩佐·法拉利再难适应这恶劣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在40岁脱离了爱尔法·罗欧汽车制造公司。历经长达7个年头的苦苦蓄势,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百废待兴契机,48岁的恩佐·法拉利,终于等到了自己扬眉吐气的这一天。他独具慧眼,见机行事,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波伦亚的马拉奈洛镇,创办起了法拉利汽车制造公司。1947年法拉利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车后他以自己的名字进行命名--法拉利Tipol25,以跳马图为商标。在以后的3年时间里,法拉利又相继生产了Tipo166、Tipo195、Tipo212、Tipo225、等型赛车。由于赛车的性能需要在赛车场上才能得到检验,因此,法拉利积极参加各种汽车大赛,借以检验、宣传自己的赛车。法拉利赛车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先后夺得过多项桂冠:在1951年的迈勒·米格拉尔汽车大赛上,排量4.1升的Tipo375获胜;在布宜诺斯艾利斯1000千米汽车赛上,排量4.9升的Tipo410夺魁;1956年,经过法拉利改造的蓝旗车一举奢了世界汽车竞赛的最高荣誉--一级方程式赛车年度总冠军。这一连串的胜利,奠定了法拉利赛车在世界车坛至高无上的地位。法拉利除了制造赛车并参加大赛以外,还积极策划制造法拉利跑车,以求以车养车--用出售跑车所获得的利润来支持自己的赛车计划。可惜小规模的跑车生产获利有限,难以支持赛车队庞大的开销,经济常常陷入困境。不过,由于法拉利声誉极高,多次为国家争得过荣誉,几乎成为了意大利汽车业的形象代表,因此,财大气粗的菲亚特公司在财政方面经常给予无私帮助。美国福特公司一度有意收购法拉利公司但却被法拉利本人坚决拒绝。他担心自己的公司归于福特公司以后,一来对方会借法拉利车的成绩宣传自己的形象(这不利于意大利的汽车工业,)二来自己的赛车计划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1969年,法拉利答应让本国的菲亚特公司收购,条件就是对方在今后的岁月里不得干扰其赛车活动。从此他的事业就更无法同那惊心动魂的汽车大赛分离了。恩佐·法拉利的名牌跑车是经过失败和考验才冲出来的。在初期的世界汽车大赛中,法拉利设计的F1型赛车曾发生过惨不忍睹的事故,并且殃及了很多观众。当时凡蒂冈的报纸激烈地指责他是“现代恶魔”。然而,每当法拉利赛车取得胜利的时候,车迷们似乎忘掉了过去的一切,狂热的称呼法拉利为魔术师。他设计的F1型赛车,在世界性大赛上共获得100多次胜利,至今尚没有哪一种赛车能够打破这项纪录。1988年8月14日,汽车界的巨星恩佐·法拉利去世了,终年90岁。他留给后人的是那不朽的事业和艺术品一般的法拉利车。目前法拉利汽车公司的领导人是恩佐·法拉利先生的另外一个儿子P·拉尔典,他与迪诺同父异母,1950年出生。但在他11岁之前,恩佐·法拉利先生不曾见过他。直到1978年与恩佐·法拉利共同生活55年的结发妻子去世之后,P·拉尔典才被允许使用法拉利这个父姓。
法拉利ENZO将世界上最先进的F1赛车技术概念贯穿于整个街道量产车的开发中去,法拉利是唯一的。这亦是“EnzoFerrari”独有的优势,法拉利拥有3次世界F1制造商冠军以及2次世界F1车手冠军的头衔,长时间的赛道上经验的积累,造就了法拉利开发这样一辆超级跑车的能力。将如此庞大的技术体验融入到量产车里,法拉利开发“Enzo”的时候自己设立的一个目标就是让驾驶“Enzo”的用户可能够像车手一样达到对性能的把握,这不得不得益于采用了典型的F1风格的人机界面。外观风格由Pininfarina主笔的风格主题,是要完全的打破以往设计的GTO,F40,F50车型设计的观念,开发一辆拥有全新形体语言的,看似未来派的汽车。在开发期间工程师们要达成的要求便是让新车与世界F1赛车要有视觉上的联系,去掉华丽的空气学套件以后,必须呈现以前型号所表现出来的简洁及轻盈。在前端,2个水箱空气进气口以及中央突起的部分,完全是F1赛车车鼻的翻版。纵向的双氙前大头灯簇,亦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Enzo的车身侧面,与前翼子板外形形成鲜明对比的,与车轮档板齐平的,狭窄的,中央突出的部分,让人立刻的想起F1赛车的侧腹!尾部好似被匹大的空气动力学滑板驱使,朝上微翘。车顶非常紧凑,平滑向后微缩,以达到出色的空气动力学要求。车尾没有采用尾翼使整车看起来更加的紧凑,鸥翼式的车门与车顶以及前档泥板相连开合,该系统的选择,是基于人类工程学的考虑:纵向上升可以使得驾驶员能更加方便的进入座椅,而车顶部分上升甚至可以让你从上方进入车内。车门的打开以及关闭都由气压杆辅助。车体大量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部分由碳纤维夹板以及蜂窝状铝材制成,不仅保证了车壳的最小化重量,而且有利于外形的塑造,完美将技术与风格揉和在一起。驾舱风格“纯粹以及强烈”是整个驾舱的灵魂,有限的空间以及轻盈的目标暗示了整个驾舱非常极端的功能风格。所有主要的表面很明显看得出来是由碳纤维制造,一些功能部件,可以非常容易的辩别,因为他们在铝梁结构的包围下显得很孤单,如赤裸一般。大量车辆的控制键都集成在方向盘上面,这个特点也是从F1赛车的方向盘上学来的,就是尽可能的将更多的控制钮放在方向盘上。碳纤维的“赛车”座椅极其的贴身以及富有支撑力。简单的说,新的Enzo为法拉利车型的内饰设计开辟了新的纪元:这就是所谓的人机界面获得的最大效力,意思是将驾驶员放在一个最佳的条件下来开拓车辆的最大性能。空气动力学作为开发汽车性能的重要一部分,法拉利对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早在60年代便开了,而最近360Modena车型采用的集成的F1赛车式的空气动力学底部,标志着法拉利公司在设计赛车以及GT公路车型时对空气动力学的创新是永无止尽的。当在开发Enzo的时候,法拉利确定了2个纯粹以性能为导向的目标,足以成为超级跑车在此领域的一个立程碑。仅仅在中速的时候增加抓地性。保持非常高的极速(超过350公里)。通俗一点说就是要在各种情况下都要独得足够的下压力来保持车身稳定,并且还得保证在增加下压力的同时不得增加空气阻力,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极速。这样的空气动力学难题必须得采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因为这2点是相互抵触的。在赛车上面,每条赛道都会有不同的扰流件以及其它附件来达到所需空气动力学的要求。比如一些低速赛道(蒙特卡洛,匈牙利),就得采用高下压力以及高风阻的部件调校,而一些高速赛道(蒙扎,贺根海姆)侧需要低风阻(以及低下压力系数)。但就Enzo来说,这些所有的不同的目的要在一套空气学组件结构中实现。因此,工程师们开发了一套主动的,集成的空气动力学套件。通过车辆的工程技术特点以及主动空气动力学控制使得该车能达到最佳的设置以保持稳定。为此,工程师确定了以下2个所涉及的结构。获得高下压力的结构独得高极速的结构这标志着该车对空气动力的限制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主动的进行修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便可连续不断的进行调整来获得最佳的需求。在不同时速度,对扰流部件的调整可以达到不同的下压力,在每小时200公里时,下压力可达到344公斤,在300公里/小时的时候,下压力可达到可观的775公斤,而当车速继续升高的时候,下压力随之下降,到350公里时速时,下压力下降到585公斤。对空气动力负荷控制以及平衡的是车前侧面的一对副翼以及后扰流器。
【太史公的“项羽情结”】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XUEMOCULTURE
选自《中华文明》第1期
主编:雪漠
太史公的“项羽情结”
马?尊
1?
中国史学的开山祖师司马迁,他着《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觉得三者他都做到了。
历代的史学家向来以“直书”“春秋笔法”作为着史的一大标准。可是春秋笔法和秉笔直书很难统一,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是的,我们应该“罪”他,他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伦理原则,一字褒贬的敍述方法,让历史事件晦涩模糊,真伪难辨。北宋最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称《春秋》为“断烂朝报”,真是慧眼独具。而他的同事欧阳修写了一部《新五代史》,却用所谓的“春秋笔法”,我们现在看来,这部书的精彩恰恰在于他的敍事部份,至于“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这种“一字褒贬”的风格,以及他“呜呼”开头的传记评论,似乎显得无比迂腐。为什么春秋笔法该“罪”呢?因为往往会歪曲事实,以史官的主观判断或最高统治者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是非曲直,为正统、正朔,涂脂抹粉。最后历史事实往往变成了“成王败寇”的一朝之言,着史的起点变得很低劣了。《史记》之后,恐怕很少有哪部史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或者有,但是没有司马迁的“史才”“史学”“史识”“史德”。《项羽本纪》便是这四者的绝佳体现。以班固,刘知几为代表的著名史学家、史学评论家,诟病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似乎纪传体史书的本纪,只应该记录得“正朔”的帝王。而这恰恰是他们在史识上比不了司马迁的地方。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表明自己不为一家一姓正名份,谈正统,如《春秋》一般。任何史学家总免不了要有自己的思想渊源,或意识形态,司马迁不尊《春秋》,便是不尊儒家的史学价值观,那他尊哪家?在谈到自己的家学渊源时,他引用了父亲司马谈对各家学说的评价:“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他借父亲司马谈之口,评论阴阳、儒、墨、名、法、道。唯有对道家没有微词,其他各家都有批评,尤其对儒家强调再三。而当时汉武帝正喊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口号。《史记》列传中,把《仲尼弟子列传》排在第七,韩非都在前面,司马迁的用心值得深思。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在班固看来,司马迁偏离主流价值观,这是司马迁思想中的弊病。历来都认为司马家族尊道家,我们暂且不作归类。《史记·伯夷列传》中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不难看出,他对天道是否存在,持怀疑态度。作为个人也许是他的悲哀,再加上受到“宫刑”,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可想而知,用他的话说“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心灵处在矛盾的流浪中,精神处在矛盾的纠葛中。但是作为史学家,不以任何一家为意识形态的归属,也许是一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表现,注定是一流的史学家。如果说司马迁偏向于道家,也许更多的原因是对汉武帝“外儒内法”“杂霸王道”等一系列专制思想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抵触,但不能说他信奉道家。
我们常说黄河流域造就什么文明,长江流域造就什么文明,或者北方属于什么文化,南方属于什么文化(文明和文化至今没有标准的定义区别,我觉得区别在于明和化,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明,可以称为文化,所以无法对古代的文明或文化明确区分。)这是用地域划分文化界限的方式,作为文明的起源有它的道理,但是在文明的冲突中,难免会有彼此的融合,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种文明的存在,有赖于即使在无数的外来文明侵略,或者交流中,它的核心永远不受动摇,尽管不能硬性划分某地域属于什么文明,但也不能忽略文明的界限,多种文明的交融总有主次之分,中华文明是否有绝对共同的源头,很难考证,但是在商周之际,产生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撞,却有很多依据。在周朝,以荆楚,宋,齐为代表的殷商文化继承者,总是和主流周鲁文化,发生冲突。荆楚文化自商朝以来就是半独立的状态,但后来完全受到殷商文化的熏陶,到了周朝,文化更加独立,《史记·楚世家》写到楚君熊渠对周天子说:“我蛮夷也,不以中国之号谥”,明目张胆地分庭抗礼。宋本来就是殷商故地,完全是受殷商文化熏染,齐文化是在晚周才成熟起来的,《管子》一书便是齐文化的集大成,本书的思想核心是以道家为核心的殷商文化。楚宋文化的代表是老庄道家,屈原辞赋,齐文化的代表是管仲,黄老道家,这两种文化的核心是殷商文化;周文化以周公孔子为代表,也是西周的官方文化,到了东周便是儒家文化,孟子大量吸收了齐文化,跟正宗的孔子思想有区别。东周诸侯国名义上仍然尊周天子,所以儒家文化一直是“显学”,即官方思想,秦朝虽用法家的苛刻统治,但是大一统的思想,各种典章制度,仍然继承了周朝。秦朝末年,各诸侯国后裔群起复兴家国,以楚国的反抗势力最为强大,因为楚文化的思想最难接受秦朝的专制思想。汉初,民心未稳,经济凋敝,六国后裔,尤其楚、齐文化还有很大的民间影响力,在这各种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奉行“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对待匈奴族的百般挑衅,无力反击,只能忍辱负重。经文、景两帝经营,汉武帝时,国力变得雄厚,加之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他便一眼看中儒家思想中的的大一统和独裁部份,便别有用心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的是统一民心,征服匈奴,开疆扩土,这跟秦始皇采纳李斯“焚书坑儒”的做法,貌似相反,实则一脉相承,只是嬴政没有做到的,刘彻做到了。这种专制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上,确实有有利的一面,但在文化上,却是个极大的摧残。司马迁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了这一意识形态的变革大事件。以他的文化敏感度,定然产生巨大的忧患意识,《史记》便是他苦心孤诣保留百家思想渊源的“传世”之作。
任何与主流文化不统一的思想,永远是被同化的对象。荆楚、宋、齐,便是周、秦、汉统治者的主要同化对象。孔子鄙视管仲不知礼,一旦执政,先杀少正卯,少正卯是齐鲁文化的一位大家。中原诸国普遍认为“齐人多诈”,大概是齐国文化对周鲁礼乐不够重视,崇尚实利,从《史记·齐太公世家》便能看出一二。那么楚、宋呢?自然也是被嘲讽调侃的对象,尤其在寓言中,楚国人,宋国人都是荒唐的非主流代言人。孟子的寓言“揠苗助长”,讲的就是宋国人,韩非的寓言“守株待兔”讲的也是宋国人。《吕氏春秋》中“刻舟求剑”的那个人就是楚国的,汉代刘向讲的寓言“叶公好龙”的叶公也是楚国人。汉朝人王逸在注解屈原作品时,也无意中透露出主流文化对楚国人的偏见,如:“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妬而折之。”(《离骚》),注曰:“言楚国之人,不尚忠信之行,共嫉妬我正直,必欲折挫,而败毁之也。”“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怀沙》),注曰:“楚俗狭陋,莫照我之善意也。”屈原所说的党人,是楚国朝廷结党营私的小人,绝不是笼统指楚国人,屈原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楚国人,他的所有作品,无一不表达对楚国风俗、楚文化的爱恋之心。
也许楚宋之人的行为,确实比较浪漫,放诞,甚至荒唐,很有“狄奥尼索斯”式的酒神精神。从屈原、庄子的作品就能看出它的奔放,不拘。这跟儒家“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规中矩的思想完全不同。项羽虽是一介武夫,也很能代表受荆楚文化熏染的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司马迁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浓墨渲染,好像尼采塑造超人一样,托尔斯泰塑造“哈吉穆拉特”一样,使其精神载体、文化内涵远高于历史本身。
2
《项羽本纪》集周、秦、汉历史撰述手法之大成,文笔纵横捭阖,事件跌宕起伏,人物立体多元,但性格精神又一以贯之,毫无违和感,几尽短篇小说之能事,几乎开了整个中国小说人物塑造、事件编排、氛围营造之先河。所有人物都围绕项羽展开,或者正衬项羽,或者反衬项羽,但出场的无论哪个历史人物,跟项羽一比马上黯淡无光,甚至低劣之极。钱钟书《管锥编》中说:“《项羽本纪》仅曰:“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至其性情气质,都未直敍,当从范增等语中得之。“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二既具在羽之一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在纪传体史书中,因为受为单人立传的限制,一件历史事件,往往需要分配到多人传记中,所以详略主次不能均匀,所以要全面看待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需要多部传记一起参照,这既是纪传体迷人的地方,也是不足的地方,编年体史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对历史人物的饱满度描写,却又远不如纪传体。钱氏所列举项羽性格行为矛盾的一面,都出自他人之口对项羽的评价,钱先生以明锐的鉴识眼光,看到司马迁对项羽性格行为的立体矛盾统一塑造,但是忽视了通过对项羽的评价,也反衬出其他人性格。尤其从项羽一方反水过去的陈平、韩信等人,还有先友后敌的刘邦对项羽的评价,更能看出这一点。
陈平对刘邦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陈平一向以使诈谋立功,他最担心的是刘邦对他的怀疑,不信任,所以在评价项羽时,刻意提到项羽不能信人。韩信对刘邦说:“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韩信用兵如神,但为人反复无常,一直心存野心,投靠刘邦后,很快封为大将军,他在灭掉齐国之后,“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所以他评价项羽最在乎是否封爵封王,而从《项羽本纪》来看,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封王太多,没封到的人怨沸腾,封到的越来越不服管束,导致人心涣散,互相攻击,搞得项羽东征西讨,疲于奔波。而刘邦恰恰最吝啬封王封候,否则怎么会逼到韩信讨要封,得天下后把封的侯王们,不是一个个都消灭了吗。再看看刘邦对项羽失败原因的评价:“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最为自鸣得意的地方是自己无能,却会用人。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很多人以为这是刘邦的自谦,其实是他的自夸,好像一个暴发户开了个大公司,雇了一群高学历人才,然后说:“我小学都没毕业,那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高学历的家伙,还不照样给我打工!”刘邦可能就是这种心理,而听他话的人,以为是在夸大臣们,这是刘邦的帝王术,意思是本事再大也逃不出他的手掌。我猜测施耐庵深明此道,便在《水浒传》中塑造加工了宋江这个历史角色。刘邦在很多场合都展示出他的无赖、泼皮本色,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时,一路逃跑,“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藤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推下车三次,可谓无毒不丈夫。也就是这次逃跑中,丢下了老父亲和妻子,被项羽活捉了,“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具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也许做皇帝就要有刘邦这种特质,项羽怎么斗得过他?无奈之下,“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的幼稚可爱,令刘邦忍俊不禁,他说项羽不能用范增,却忘了项羽一直尊范增为“亚父”,陈平使了离间计,项羽才疏远了范增,“稍夺之权”,可是范增却大怒。刘邦说自己会用人,可用完总是卸磨杀驴,刘邦临死前,连从一开始跟着他出生入死的樊哙都囚禁起来,准备斩首。刘邦所说的不能用范增,应该指的是在“鸿门宴”上没听范增的话杀了他。刘邦君臣上下一心,无所不用其极,使尽权谋之术,而项羽总是我行我素,过于相信自己的勇力,不懂权术,也不屑于用权术。项梁死后,自己最亲的亲人项伯,关键时刻总是胳膊肘往外拐,不是通风报信,就是百般阻拦,项羽却从没怀疑过他,项羽死后,项伯还被封侯,项羽何等可悲。群雄起兵之初,各个首鼠两端,陈婴明哲保身,宋义侥幸投机,而项羽却“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和秦兵做殊死斗的时候“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项羽身先士卒,将勇所以兵勇。司马迁连用三个“无不”来渲染项羽之神勇,楚兵之奋勇。“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恐怕没有项羽,秦将章酣早都把起义的“群贼”一扫而光了。汉朝的半壁江山,难道不是项羽打下的?
对于夺得天下的汉方君臣来说,项羽的失败可以有无数种原因,因为成功只有一种原因,胜利本身就是原因。而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用项羽的悲剧,映衬出整个时代的人性。魏晋时期的思想家阮籍,登上楚汉交争地,发千古之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谋”。项羽的失败,跟宋襄公的失败,跟楚怀王的失败,都有着异代同工之处。
“破釜沉舟”的项羽,在“鸿门宴”,一听求饶(刘邦、张良),一见壮士(樊哙),便心慈手软了,宁肯被范增羞辱,也一言不发。结果弄得“四面楚歌”,陷入“垓下之围”中,不得不上演一出“霸王别姬”,“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有神力,有美人,有宝马,有兄弟,有美酒,有歌声,有诗词,有悲伤,有眼泪,有生离死别。这哪是逐鹿中原的霸王,争夺天下的枭雄,分明是水泊梁山的好汉,行走江湖的一代风尘侠客,只是一失足在政坛名利场,而成千古遗恨。
当兵败到乌江岸边时,“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楚人信天,信鬼神,所以项羽信天,认为天要亡他,他情愿一死。司马迁批评项羽:“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的口吻大似恨铁不成钢,他忘了要能觉悟还是项羽吗?要不信天还是“项氏世世为楚将”的楚人中的贵族后代吗?放逐义帝的项羽是该批评,但是杀了小明王的明太祖朱元璋呢?
项羽不肯过江东,却将乌骓宝马赠船工。又“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再将霸王头颅赠故人。终于在“垓下自刎”了,这一幕幕场景,成了悲壮的传奇。虽然屠咸阳是他最大的污点,但是楚国人对秦国的刻骨仇恨,不止他一个吧,“楚虽三户,灭秦必楚”,千军万马,怎么会不屠秦呢!作为一个鲜活的真性情的“人”,在尔虞我诈的时代,项羽注定要失败的。项羽自刎后,“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在我们看来,这是丑陋的一幕,司马迁用这些小人们的封侯,来给项羽以最高的葬礼。司马迁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后来的很多史学评论家,觉得司马迁逻辑不通,难道舜有重瞳子,项羽也是重瞳子,就能断定项羽是大舜的后代?刘邦出生时他妈“梦与神遇”,他爹看见“雷电晦冥”“见蛟龙于其上”,人给人戴绿帽子是耻辱,神啊、龙啊,给人戴绿帽子是荣耀。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得天命,得天命者得神助,然后神道设教,为所欲为。这是《二十五史》开国皇帝的标准出身套路,如教科书一般没有创意,连历代农民起义的领袖们都照搬照用,帝王将相却屡教不改。项羽没有这样的出身,司马迁心里不平衡,觉得项羽“何兴之暴也!”(来的这么突然)没有异相,横空出世。肯定是圣人之后,所以才给项羽一个出身证明。《列子·汤问》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大约项羽是夸父的化身吧,否则怎么生得这么豪气干云,死得这么大气磅礴。也许只有荆楚文化能造就出这种人!也许只有司马迁才能让我们用这种方式领略荆楚文化的魅力!
END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文化学者,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立删
暴发户手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