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副姓排名】
B:鲍俎(baozu)、百里(baili)、碧鲁(bilu)、伯赏(boshang)、北堂(beitang)
C:单于(chanyu)、陈林(chenlin)、淳于(chunyu)、
D:第五(diwu)、东方(dongfang)、东郭(dongguo)、东门(dongmen)、段干(duangan)、独孤(dugu)、端木(duanmu)、
F:范姜(fanjiang)、
G:哥舒(geshu)、公良(gongliang)、公孙(gongsun)、公西(gongxi)、公冶(gongyan)、公羊(gongyang)、缑亢(goukang)、谷梁(guliang)、归海(guihai)、
H:赫连(helian)、胡母(humu)、呼延(huyan)、黄方(huangfang)、皇甫(huangfu)、
J:即墨(jimo)、夹谷(jiagu)、晋楚(jinchu)、
K:况后(kuanghou)、
L:梁丘(liangqiu)、令狐(linghu)、陆费(lufei)、闾丘(lvqiu)、闾邱(lvqiu)、
M:明哲(mingzhe)、墨哈(moha)、慕容(murong)、万俟(mòqí)
N:钠兰(nalan)、南宫(nangong)、南郭(nanguo)、南门(nanmen)、年爱(nianai)、
欧阳(ouyang)、
P:濮阳(puyang)、
Q:漆雕(qidiao)、亓官(qiguan)、谯萱(换竹字头)(qiaoxuan)、屈突(qutu)、
R:壤驷(rangsi)、汝鄢(ruyan)、
S:司马(sima)、司空(sikong)、司寇(sikou)、司徒(situ)、上官(shangguan)、商牟(shangmou)、申屠(shentu)、侍其(shiqi)、疏束(shusu)、叔孙(shusun)、
T:太史(taishi)、太叔(taishu)、澹台(tantai)、涂钦(tuqin)、拓拔(tuoba)、
W:完完(wanwan)、完颜(wanyan)、王子(wangzi)、闻人(wenren)、微生(weisheng)、巫马(wuma)、乌雅(wuya)、铁笔(tiebi)
X:西门(ximen)、夏侯(xiahou)、许世(xushi)、轩辕(xuanyuan)、
Y:闫法(yanfa)、羊舌(yangshe)、阳佟(yangtong)、耶律(yelv)、有琴(youqin)、尉迟(yuchi)、余佴(yuer)、宇文(yuwen)、岳帅(yueshuai)、乐正(yuezheng)、
Z:宰父(zaifu)、子车(ziche)、子阳(ziyang)、宗政(zongzheng)、左丘(zuoqiu)、张简(zhangjian)、章佳(zhangjia)、长孙(zhangsun)、郑余(zhengyu)、仲孙(zhongsun)、钟离(zhongli)、诸葛(zhuge)、颛孙(zhuansun)、另外的排法:百里姓(6)北堂姓(2)北野姓(3)淳于姓(6)单于姓(5)成公姓(3)叱干姓(4)叱利姓(4)褚师姓(4)端木姓(5)东方姓(6)东郭姓(4)东宫姓(1)东野姓(3)东里姓(3)东门姓(4)第二姓(3)第五姓(6)独孤姓(5)段干姓(3)达奚姓(3)公孙姓(6)公广姓(4)公上姓(2)公冶姓(6)公羊姓(6)公良姓(4)公祖姓(4)公玉姓(1)公西姓(4)公孟姓(4)公伯姓(0)公仲姓(0)公户姓(0)公仪姓(4)公山姓(0)公门姓(0)公坚姓(0)公乘姓(3)哥舒姓(4)谷梁姓(4)谷利姓(3)高堂姓(4)贯丘姓(0)皇甫姓(6)赫连姓(5)呼延姓(4)胡母姓(4)亓官姓(4)夹谷姓(5)即墨姓(4)令狐姓(6)梁丘姓(4)闾丘姓(5)刘傅姓(4)卢蒲姓(3)慕容姓(6)万俟姓(5)南宫姓(3)南门姓(3)南荣姓(4)南野姓(4)女娲姓(4)纳兰姓(3)欧阳姓(6)濮阳姓(5)青阳姓(4)漆雕姓(4)壤驷姓(4)上官姓(6)司徒姓(6)司马姓(6)司空姓(4)司寇姓(4)司宾姓(0)士孙姓(3)申屠姓(6)叔孙姓(4)叔仲姓(2)侍其姓(1)澹台姓(5)拓跋姓(2)太史姓(3)太叔姓(5)太公姓(2)秃发姓(7)闻人姓(6)王孙姓(3)王官姓(5)王叔姓(2)巫马姓(4)微生姓(4)夏侯姓(6)西门姓(3)鲜于姓(5)轩辕姓(6)相里姓(4)宇文姓(6)尉迟姓(5)乐正姓(4)延陵姓(3)羊舌姓(4)羊角姓(2)诸葛姓(6)颛孙姓(4)仲孙姓(5)仲长姓(3)长孙姓(6)钟离姓(6)宗政姓(6)左丘姓(5)主父姓(3)宰父姓(3)子书姓(0)子车姓(3)子桑姓(2)鳌峰姓(0)
【东郭氏-姓东郭的名人-东郭姓起名字-东郭姓的起】
济南郡: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路。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时期废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东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
1.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君主齐桓公子孙东郭大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2.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东郭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得姓始祖
姬昌(周文王)、姬虢叔(西虢公、西郭公)、姬虢仲(东虢公、东郭公)、姜小白(齐桓公)。相传周朝齐国国君的同族大夫分居于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各有以地名为姓的。齐桓公的子孙曾住在临淄外城的东门附近,而古称外城为郭,因此得东郭大夫一称,后来他们就以东郭为姓。据《姓谱》载,齐公侯大夫居东郭,以地为氏。故东郭氏后人尊齐桓公为东郭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东郭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没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六十八位门阀,望族出济南郡、东郡。东郭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候的齐国,有一支公族住在城四方。那时的.城墙叫廓,于是这位于公族的后代就以居住的方位,分别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而齐国公族又是炎帝,的后代,炎帝族人崇拜牛图腾和凤图腾,是农耕民族的信仰。而到了东郭姓产生的时候,这些炎帝的传人大都还是擅长于耕作,所以居住在城廓边,因为耕地都在城外的原野上。东郭氏望出济南郡。西汉时在齐郡之地分置济南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临淄一带地区。
堂号
东郭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