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所谓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出自《孙子兵法》的哪一篇?】
出自《孙子兵法》第四篇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翻译:
孙子说:从前会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来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使自己不可被敌人战胜,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能够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有可乘之隙。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做到不被敌人战胜,而不能使敌人必定为我所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到,但敌人有无可乘之隙,被我打败,则不能由我而定。当我不可能战胜敌人时,应进行防守;可能战胜敌人时,应采取进攻。防守是由于取胜条件不足,进攻是由于取胜条件有余。善于防守的人,像藏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像动作于高不可测的天上一样,使敌人无从防备。所以能保存自己,而又取得完全消灭敌人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力战打了胜仗,普天下人都说好,也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算不得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声算不得耳灵一样。古来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所以,这些所谓善于打仗的人所取得的胜利。既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功劳。因为他的取胜是无疑的,其所以无疑,由于他的胜利是建立在确有把握的基础上,他所战胜的敌人是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的地位,而又不放过任何足以战胜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而后才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作战,而后期求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从各方面修治“不可胜”之道,确保必胜之法度,所以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兵法上,用五个步骤来估计胜利的可能性: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根据战地地形的险易、广狭、死生等情况,作出利用地形的判断;根据对战地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容量的大小;根据战场容量的大小,估计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根据敌对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进行衡量对比;根据双方兵力的对比,判断作战的胜败。
所以,胜利的军队对失败的军队、就好比处于以镒称铢的绝对优势的地位;失败的军队对胜利的军队,就好比处于铢称镒的绝对劣势的地位。
胜利者在指挥军队作战,就像决开在8000尺高处的溪中的积水那样,其势猛不可挡。这是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表现。
点评:
本篇主要论述如何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采取攻守两种不同形式,“自保而全胜”;提出了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求胜的作战指导原则。
(一)创造条件,寻机胜敌
本篇开宗明义指出:”失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是本篇的主导思想。孙子认为,创造条件,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战胜敌人的客观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去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机会,才能取得胜利。
(二)灵活运用攻防两种作战形式
攻守是战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孙子说:“不可胜音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意思是说,使敌不能胜我,关键在于组织好防御;使我可以胜敌,关键在于组织好进攻。采取防御手段是由于取胜的条件不足,采取进攻手段是由于取胜的条件有余,善于运用攻守两种作战形式,就“能自保而全胜”,即达到进攻和防御的共同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孙子认为,攻守要着眼于迷惑对方造成错觉。进攻时,变化无常,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好;防御时,隐秘莫测,使敌人不知道怎样进攻好。这就是他所说的:“善守青,藏于九地之下(如同藏在很深根深的地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如同行动于很高很高的天上)以及《虚实》中说的:“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孙子对于攻防、胜负的论述十分谨慎,他只表示:采取防御可以做到保全自己,但能不能取得胜利他不打包票、那要看是什么样的敌人,所谓“可胜在敌”。防御只是“自保”的作战形式,要取得消灭敌人的胜利,还必须采取进攻的作战形式,所谓“可胜者攻也”。对于进攻作战,孙子所企求的胜利,仍然贯穿了他的“全胜”思想。在本篇中,对于“全胜”的战略思想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提出“胜于易胜”的指寻原则。“胜于易胜”就是打好打的敌人,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同敌人作战。打起仗来就像雷公打豆腐,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他说:所夺取的胜利,如果在战争预测上,“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如果在战争结局上“战胜而大下曰善”,都是“非善之善者也”。那么怎样的胜利才是他所企求的标准呢?那就是:“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进攻那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要做到“胜于易胜”,就要靠将帅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善于从各方面修治“不可胜”之道,确保必胜之法度,掌握胜败的主动权(即“修道而保法”,“能为胜败之政”)。
(三)敌对双方实力的对比,是作战胜负的基础
本篇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战斗力计算问题。这是孙子继《计篇》战略运筹(庙算)‘之后,又在战术范围内把数量分析引进到军事领域之中。他说:战斗力可按照度、量、数、称、胜依次进行计算。根据战地地形的险易、广狭、死生等情况,作出利用地形的判断,这就是“度”;根据对战地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容量的大小,这就是“量”;根据战场容量的大小,估计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这就是“数”;根据敌对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进行衡量对比,这就是“称”;根据双方兵力的对比,判断作战的胜负,这就是“胜”。张预在注释中引李靖兵法说:“教士犹布棋于盘,若无画路,棋安用之?”认为孙子这一战术计算说的是“安营布阵之法”。张预的解释无疑是符合孙子卒义的。因为,孙子既然主张预见胜利要超出众人之上,所以在定下作战决心时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以便去制定作战计划,指导战斗行动,达到他所要求的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目的。
孙子把力量对比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而且他要求这种强弱对比如同“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优势。因此,这样优势的兵力一旦向敌发起进攻,就加同蓄积于高山之水。一经决开,奔腾而下,不可抵御。按照孙子这样去指导战争,就如同陈皞在注释中所说的,可以做到“筹不虚运,策不徒发”。每战都仔细计划,慎重行动,非有十分把握决不贸然用兵,自能战必胜,攻必克。
参考资料
古诗文翻译网:
【励志的古文名言集锦】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1、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9、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2、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
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2、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4、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孔尚任》
5、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罗贯中》
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9、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罗贯中》
1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11、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洪应明》
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13、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
1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1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1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20、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
2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增广贤文》
22、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23、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唐寅》
2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2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26、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
2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28、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2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3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31、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32、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王阳明》
3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3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35、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36、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张岱》
37、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38、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罗贯中》
3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40、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增广贤文》
41、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道德经》
4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45、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46、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
4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4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4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50、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51、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
5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53、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5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5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5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5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58、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59、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60、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经》
61、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62、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增广贤文》
6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阳明》
64、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
65、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增广贤文》
66、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6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增广贤文》
68、不夸妍洁,谁能丑污?《洪应明》
69、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炅则气泄,寒则气收。《李时珍》
70、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曾国藩》
71、君子安平,达人知命。《增广贤文》
72、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73、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7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
75、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增广贤文》
76、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冯梦龙》
77、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洪应明》
7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79、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
8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81、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82、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广贤文》
8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8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5、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曾国藩》
86、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
87、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曹雪芹》
88、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8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90、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贱比贵。《冯梦龙》
9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92、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
93、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
94、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王实甫》
9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9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97、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曾国藩》
9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9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00、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罗贯中》
101、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10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103、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
104、皇帝坐北京,以理统天下。《增广贤文》
10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
10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07、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摺,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张岱》
10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
10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11、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临君约束,则忘其亲;秉枹鼓,犯矢石,则忘其身。《冯梦龙》
112、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曾国藩》
113、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罗贯中》
11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经》
115、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冯梦龙》
116、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
1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118、人生原是一傀儡,只有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洪应明》
119、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12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12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122、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123、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
124、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黄宗羲》
125、蚊虫遭扇打,只因嘴伤人!《增广贤文》
126、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127、好臣一国之宝,好妇一家之珍。《增广贤文》
12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论语》
129、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孙子兵法》
13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131、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李鸿章》
13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13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13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3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136、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增广贤文》
13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曹雪芹》
13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139、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吴承恩》
140、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曾国藩》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五)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五)
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7、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2、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2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2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2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29、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3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3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2、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3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3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励志的古文名言集锦》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古文名句伤感专题。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
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2、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4、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孔尚任》
5、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罗贯中》
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9、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罗贯中》
1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11、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洪应明》
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13、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
1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1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1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20、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
2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增广贤文》
22、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23、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唐寅》
2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2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26、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
2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28、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2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3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31、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32、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王阳明》
3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3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35、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36、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张岱》
37、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38、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罗贯中》
3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40、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增广贤文》
41、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道德经》
4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45、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46、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
4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4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4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50、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51、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
5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53、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5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5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5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5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58、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59、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60、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经》
61、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62、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增广贤文》
6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阳明》
64、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
65、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增广贤文》
66、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6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增广贤文》
68、不夸妍洁,谁能丑污?《洪应明》
69、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炅则气泄,寒则气收。《李时珍》
70、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曾国藩》
71、君子安平,达人知命。《增广贤文》
72、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73、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7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
75、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增广贤文》
76、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冯梦龙》
77、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洪应明》
7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79、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
8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81、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82、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广贤文》
8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8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5、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曾国藩》
86、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
87、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曹雪芹》
88、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8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90、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贱比贵。《冯梦龙》
9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92、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
93、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
94、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王实甫》
9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9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97、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曾国藩》
9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9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00、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罗贯中》
101、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10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103、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
104、皇帝坐北京,以理统天下。《增广贤文》
10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
10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07、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摺,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张岱》
10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
10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11、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临君约束,则忘其亲;秉枹鼓,犯矢石,则忘其身。《冯梦龙》
112、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曾国藩》
113、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罗贯中》
11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经》
115、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冯梦龙》
116、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
1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118、人生原是一傀儡,只有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洪应明》
119、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12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12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122、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123、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
124、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黄宗羲》
125、蚊虫遭扇打,只因嘴伤人!《增广贤文》
126、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127、好臣一国之宝,好妇一家之珍。《增广贤文》
12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论语》
129、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孙子兵法》
13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131、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李鸿章》
13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13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13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3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136、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增广贤文》
13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曹雪芹》
13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139、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吴承恩》
140、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曾国藩》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三)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三)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6、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1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5、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8、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22、玩物丧志。《书经》
2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2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6、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2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3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3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3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4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四)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四)
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0、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16、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1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1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1、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2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5、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2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2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3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二)
励志古文名言名句(二)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6、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5、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7、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2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30、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3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3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励志古文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古文名句伤感专题。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是什么意思如题】
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勇武显赫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
本句出自孙武《军形篇》,原文如下: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攻胜敌人。做到不可战胜,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人出现空隙,就乘机击破它。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一定使敌人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必须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战胜敌人,就要进攻。采取防守,是因为条件不充分;进攻敌人,是因为时机成熟。所以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军队如同深藏在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敌措手不及。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败敌人而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勇武显赫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在气势上已失败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兵法上有五项原则: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度产生于土地的广狭,土地幅员广阔与否决定物资的多少,军赋的多寡决定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击弱小的敌人;而败军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
注释:
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先为不可胜,指首先造成一种不被敌军战胜的形势。
待敌之可胜:指等待敌人有可能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在己:在于自己,引申为决定于自己。
在敌:在于敌人,引申为决定于敌人。
不能使敌之可胜:使,强使。不能使敌之可胜,这里指不可能强使敌军提供被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不可为:为,强求。不可为,不可以强求。
守则不足:兵力不足时应着重防守。
攻则有余:指兵力充足有余时才发起进攻。
藏于九地之下:九地,极深的地下。“九”是虚数,古人常把“九”表示数的极点。藏于九地之下,指把军队隐藏在很深很深的地下,使敌人莫测虚实。
动于九天之上:动,发动,这里可引申为进攻。动于九天之上,军队进攻如同从天而降,既出其不意又势不可挡。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见胜,预见到胜利。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为一般人所能预测到的胜利。
善之善:好而又好,最好的。
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指能举一件毫毛那样极轻极细的事物。举秋毫不为多力,指举一件像毫毛那样极轻极细的事物不能算是力量大。
明日:眼睛很亮。聪耳:耳朵听觉很灵。
战胜不忒:忒,可以译为“差”或“差错”。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打胜战的军队。先胜,这里指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打胜战的军队总是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而后才向敌国宣战。
【不打无准备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
“不打无准备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打仗前做好万全准备,抓住成功的所有前提条件,才不会轻易失败。这句话是民间谚语,强调仗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不打无准备的仗的出处
“不打无准备的仗”的原句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出自《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原句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上有胜利的把握。”不打无准备之仗指的是每次作战要有必要的准备,是作战指导思想之一。
“不打无准备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与《礼记·中庸》中的“不预则废”相近,完整表述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或后悔的事。
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古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