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导一个人从消极心态转变到积极心态】
当一个人受到了来自自身或外在因素的影响,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或自备条件产生一种不满意的感觉,而这种不满意又会导致他信心大减,由此他的生活就开始走下坡路。在这个过程中,人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消极心态。
由此可见,消极心态的产生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那么我们的生活势必就会变得灰暗,我们的人生也会随之变得暗淡无光。
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大事,能成为真正的有担当的人,但有时候他的这些希望可能只停留在幻想之中。这是因为他更多的是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他不认为自己能实现理想,这就使得他变得无比消沉。因此,我们该教他学会转变心态,从消极逐渐变为积极。
同一件事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导致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它的现状,更无法改变它的结果,那么我们倒不如改变自已的态度。我们要让男孩多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不要总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这样一来,他的消极心态才能尽快转变为积极心态。
【告别消极不良情绪有哪些小方法?】
1、宣泄法
将积聚在心里的痛苦、忧愁、委屈等发泄出来,使人轻松、气爽、一吐为快。宣泄的方式主要有倾诉、痛哭和写日记等。
2、疏导法
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找你信任的人、能体谅帮助你的人、或有共同经历的人,向他们倾诉,并请他对你进行劝说、安慰、开导,可使你茅塞顿开、想通问题、解除烦恼。
3、暗示法
暗示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当感到失落,茫然不知所措时,你可寻找语言暗示,或用他人的言行作榜样,来劝说自己。
4、转移法
当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人和事时,运用各种方法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事情上去,或离开令人伤感、忧郁的环境。如去散步、下棋、垂钓、练书法、听音乐、看电视、逛公园,探亲访友等。
5、宽容法
一方面宽容别人,对别人的过失和不敬不要耿耿于怀、斤斤计较;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另一方面要宽容自己,对自己的过失、挫折、不幸、要想方设法解决矛盾,摆脱困境,做到自我解脱、自我安慰、自我拯救。
6、克制法
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修养,培养自制力,运用理智和意志的力量加以控制。要宽宏大量,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不要钻牛角尖。
7、寄托法
离退休之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便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忧郁感。这时应当寻找精神寄托,培养一些爱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余热,再作贡献。做到“有事心方健”、“有为则常乐”。
8、情趣法
想方设法使生活过得色彩斑斓、兴趣盎然、充满生机、富于情趣。如培植花草,持竿垂钓、吟诗作画、泼墨挥毫、抚琴弄弦、读书看报等。可开阔眼界、陶醉情操、爽心悦目、消除烦恼。
9、升华法
把消极情绪化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争取事业有成。人们对待挫折和不幸有两种态度:一是悲观失望、灰心丧气、懊悔叹息、消沉下去;一是找出受挫折的原因,取得经验教训,化悲痛为力量,做生活中的强者,继续拼搏,争得优异成绩。
10、幽默法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具有幽默感的人,可以从容自如面对不愉快的事,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如通过幽默的说笑,通过对相声、喜剧、幽默故事的欣赏,能使人感到全身轻松,心情舒畅。
11、让步法
当遇到挫折、烦恼和不愉快之事,且矛盾无法解决时,不妨做些适当让步,退一步天宽地广,让三分海阔天空。适度让步可使自己在心理上解脱,减轻精神压力和精神负担。
12、遗忘法
已经过去的事,特别是不愉快的事,不要老去想、去回忆,应当做到“言完事过如云散,何必三思绕心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努力强迫自己少想或不想那些烦恼之事,直至把它遗忘掉。
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还有童趣法、寻乐法、宽心法、安慰法、理解法、顺应法、修心法等。每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
如何把消极情绪转化为动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