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是什么意思解释】
风流蕴藉的解释
(1).形容人风雅潇洒,温文含蓄。《北齐书·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少年风流蕴藉,遂与吴大相爱悦。”清汪琬《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盖百馀年来,吴士大夫以风流蕴藉称者,首推吴文定、王文恪两公。”亦作“风流酝藉”。《隋书·儒林传·元善》:“善之通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风流酝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听者忘倦,由是为后进所归。”清沉谦《填词杂说·张世文词警策》:“张世文《新草池塘》、《紫燕双飞》二首,风流酝藉,不减周秦。”(2).亦作“风流緼藉”。指诗文的意趣飘逸而含蓄。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王荆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緼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词语分解
风流的解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是真名士自风流∶放荡不羁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具有*特点或*上得到满足风流小说∶风俗教化蕴藉的解释亦作“薀籍”。.宽厚而有涵养。《史记·酷吏列传》:“﹝义纵﹞治敢行,少蕴藉。”《后汉书·桓荣传》:“荣被儒衣,温恭有蕴籍。”李贤注:“蕴籍,犹言宽博有馀也。”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
【古人说的“风流”是何意?为何《红楼梦》用“风流”形容黛玉?】
脂砚斋评香菱,有一段很著名的话: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分别抓了大观园中几个出挑女子的典型特征和香菱相比,有意思的是,比到黛玉湘云,没有用“才情”“灵秀”这些传统的褒义词,而是用了一个在现代很桃色的“风流”,且全书中涉及黛玉,多处有“风流”两字出现,比如林黛玉初进贾府,众人眼里她是: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薛蟠在大观园见到林黛玉时是:
“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甚至写秦可卿的风采,也是:
“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那在古人的语境里,“风流”二字到底是什么含义?曹公为什么又频频用这两个字描画林妹妹?
“风流”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说关陇之人生活地接近羌胡等少数民族,民俗修习战备,崇尚武力,这种社会风气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风流”在这里就是“遗风”“风俗”的意思。
到魏晋南北朝,“风流”的用处渐渐宽泛起来,士大夫们欣赏的生活方式可标为“风流”,比如袁恪之赞韩康伯:“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品格使人倾慕是“风流”:“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
形象好,风度翩翩也是“风流”:
“观其运用吐纳,风流转佳。”——《世说新语》里这句,还是赞一个和尚的。
总之“风流”这个词,到魏晋一下子变得很有气质,既恍惚又飘渺,名士们对礼教的厌弃,对自由的向往,对世俗的轻蔑以及对个性的标榜都可以“风流”一概之,琴弹得好字写得好白眼翻得好,甚至帽子侧着戴也都是“风流”,“风流”在魏晋就是潇洒、飘逸、不羁、杰出,朋友中要没一两个被定性为“风流”的人物,都不好在社交场合露脸。
一直到唐朝,“风流”都还是个褒义词,虽然李太白是将“迷花不事君”视为风流,张说是把获得御赐的荣宠视为风流,但都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认可。
风流什么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