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人说到榴莲就觉反感呢?】
如果说水果当中谁最饱受争议,那么毫无疑问一定是--榴莲。喜爱者称其”水果之王“,而反感者则觉得”闻起来就像一坨翔“,鲜明的对比让榴莲这一水果带上了一点魔幻色彩。
那么榴莲给人的感觉为何两极分化如此严重呢,原因主要来自于两点(嫌长可以只看加粗部分):
每个人嗅觉感受器之间的差异性
意识对于身体感受的控制
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硫化物的挥发
一.嗅觉感受器的差异性
嗅觉感受器
嗅觉作为人类在上古时代赖以生存的重要技能,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趋利避害的倾向,闻到食物和其他有利于生存的物质的气味会感到愉悦,会觉得”香“,而闻到危险的东西例如有毒或腐烂的物品会觉得”臭“,本质上是人类的嗅觉不断进化的结果。而一般人在榴莲中闻到的臭味实际上是榴莲当中的硫化物,硫化物质普遍存在于腐败或者有毒的物质当中,所以绝大部分硫化物都能触发人类嗅觉当中对于”臭“的阈值。但是为什么不同人对于榴莲的臭味耐受度差异很大?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嗅觉的产生过程:
人的鼻腔中分布着400个嗅觉感受器来负责感知气味,当它们接触到进入鼻腔中的物质分子时,就能帮助人感知它的气味。(所以当你闻到屎味时说明。。。)然而DukeUniversity的Dr.HiroakiMatsunami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两个人能够有完全相同的嗅觉感受器,平均每两个人之间有30%的感受器是完全不同的,而不同的感受器代表着不同的嗅觉感受,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种气味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人对于榴莲中的臭味的直观感受是不同的,对于部分人而言臭不可闻的硫化物气味在另一部分人眼中(鼻中?)可能只是完全能够接受的些许异味,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于榴莲评价的两极分化。
二.意识对于感受的控制
我们的意识是完全客观的吗?某研究团队曾做过实验,两人在嘈杂的酒吧交流,双方都能较为清楚的听到对方说话,但两人身上的录音笔却只能播放出嘈杂的噪音。再想想你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专注于某事而完全没有听见背后有人叫你,谈论起某种食物就感觉闻到了它的气味。实际上人类的感受并不是那么绝对,我们的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或弱化某一具体感受(篇幅太长这里不展开赘述原理)。所以在吃榴莲的时候,喜欢吃或常吃榴莲的人在专注于榴莲带来的味觉享受时,能忽略掉部分榴莲的臭味,使其带来的嗅觉感受不那么强烈,而不常吃榴莲的人,自然就会感受到比前者更强烈的味觉冲击。
三.榴莲的保存运输导致的差异
榴莲产自热带,目前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斯里兰卡、西印度群岛、佛罗里达州、夏威夷等,国内的主要产地在海南和广东两地。很有趣的一点是实际上榴莲产地的当地人很少会有不能接受榴莲味道的,和其他地区正好相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文中提到的第二点,常吃榴莲的人会更”适应“榴莲的气味,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非原产地吃到的榴莲和刚摘下来的榴莲味道完全不同。榴莲在摘下后的几个小时内就会迅速变质,这会导致臭味的来源硫化物的大量挥发,而且口感会变得软烂。实际上刚摘下来的榴莲是没有任何臭味的,带有洋葱味道的香气和浓郁的果香,口感嫩滑。但这种状态仅仅只存在于榴莲被摘下后的两小时以内,之后便会散发臭味并且口感变差,即使冰冻储存效果也并不理想,所以非原产地区是没有办法吃到真正好吃的榴莲的,这也解释了题主说的”80%的人说到榴莲就反感“,毕竟肯定是不产榴莲的地方占大多数对吧。
题外话:我们吃榴莲披萨的时候披萨上的榴莲肯定不止摘下来两小时了,但是又闻不到臭味,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加热使得榴莲中的硫化物加速挥发,到你手里的时候榴莲的臭味几乎已经挥发完了所以没什么味道。同理我们可以用蒸或煮的方式利用加热来一定程度上祛除榴莲的气味,但是这种做法会破坏榴莲的口感。(而且加热过程中硫化物大量挥发产生的恶臭会让邻居以为你在煮屎)
为什么闻到榴莲味就恶心想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