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举几个关于,父母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或自己培养独立性的例子,最好是名人的,谢了!要快!】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故事一:小文今年5岁。从2岁开始,父母就鼓励他独自在小床上入睡了,3岁已经能帮父母做很多事情,比如,摆碗筷、搬凳子、挥舞小扫帚、学包小馄饨……3岁半很自然地进了幼儿园,穿衣、吃饭又快又好。现在,他在小朋友中很有威信,因为他经常能搭出美丽的房屋、雄伟的大厦,甚至奇特的油井和宇宙飞船,还能回答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勇敢,自已摔倒了会马上爬起来,即使父母在旁边;就算是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他,他也不会大哭大闹……小文父母说:“小文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凡事爱问‘为什么’,我们也尽可能让他尝试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很注意培养他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品质。比如:2岁多后他经常爱说‘我要……’‘我想……”我来……’等等,显得很逆反,一下子好像不听话了。这时我们看了一些有关书籍,也咨询了一些有经验的人,知道这个时候的他开始‘自我中心’了,希望我们大人把他当成很厉害的人,于是我们正好顺水推舟,开始‘刺激’他:好,长大就要有长大的模样,要自己睡觉,自己学着穿衣、脱鞋,而且要会帮助我们做点事情……结果他还真行,是长大了!”老师都很喜欢小文,因为小文聪明又独立,就算惹了事也敢作敢当,很像个“小大人”!小文说:“我觉得我能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小文的父母不仅看到了孩子独立的需要,而且能够给他表现的机会与合理的引导。父母的理解、放手、鼓励与赞许正是对孩子独立的支持。故事二:小宁,10岁,小学四年级,可现在仍然与妈妈同床睡。因为怕黑,连上卫生间都要妈妈陪在外面。做功课更不要说了,妈妈真希望她能替他读书就好了,每天晚上真吃力。不看着他,他就不做了,甚至连题目都不会看。所以考试题经常是妈妈在家他会做,考场上他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洗澡、起床都要妈妈伺候才行!据妈妈反映,这孩子从小胆小,身体也不大好,家人都很心疼他,怕他到幼儿园吃亏,总是最后一个送去,最早接回来,还要对老师左托右付地恳求。该上学了还不会穿系带子的鞋,就都改成松紧带式;每天怕他睡不够,总是由妈妈拽他起床,然后帮他穿衣、洗脸。家里有明确的分工,爷爷负责上学接送并背书包;奶奶负责饮食,包括喂饭;爸爸负责买东西;妈妈负责功课兼做早上起床后的事情等。总之,小宁是家里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忙得团团转,而他只是站在那里观望与等待……懒惰、依赖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像一种传染病蔓延到孩子的各个方面,生活上、学习上,乃至以后的工作中。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开始。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自立,才可能促使孩子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小宁在父母的“爱”中逐渐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耕耘地带!独立是成为真正个人的前提,如果孩子缺乏独立性,就只能依附在成人身上,虽然躯体是单独的,却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判断,没有自己的特点与价值。小文和小宁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养育方式,如果小宁生活在小文的家庭中,命运可能从此改变。有人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个性,而个性决定命运。小文从小独立的行为,决定了他独立的习惯,也将铸造他独立的个性,使他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争取灿烂辉煌的未来。父母最好给予并接受孩子独立的权利和能力,而且有责任帮助孩子独立起来;让他了解独立的意义与魅力,而不单单是体形的长大。(1)独立特征:对自我的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逆反——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需要与想法,我为什么一定要听父母、老师的?与众不同——这是我的做法,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这样很好;责任心一我可以对自己负责,我有能力做好这件事,请给我这个机会,我不会让您失望的。(2)独立就是做自己的主人,能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符合年龄的想法,并积极地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并让世界认识自己。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独立标志,就如6个月会翻身,7—8个月能坐稳,9个月后牙牙学语,1岁半已经走得很好,2岁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需求,3岁能自己穿鞋、洗手并会解纽扣,4岁能独自大小便,5岁能独自洗脸,喜欢“建造”自己的世界,6岁有了自己的小“作品”——图画、汉字与故事,7岁开心进学校……独立是孩子成长的记录与验证。(3)独立不是孤立,独立是一种自我肯定与被肯定的能力;独立的孩子同样需要爱与交流,需要尊重、理解与赞同。而且独立的孩子会更主动地去追求这些。就像故事一中的小文,他会用他独立的勇气、能力与智慧赢得父母、老师与同伴的肯定,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最后,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真正成为独立的人,父母不妨试试如下做法。一是会鼓励。像小文的父母一样,正视孩子的成长,并对独立表示赞赏:你真棒,你真行!你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我相信你可以想出来的…二是会倾听。如果孩子因独立而做了些您没想到的事情,先不要根据事情的结果来做评价与指导,先听一听孩子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三是会信任。相信逆反是孩子独立的表现,给予他逆反的权利,允许辩驳,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处理矛盾;四是会等待。独立是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愿望的尝试,其间有自信、有勇气、有好奇,也有局限与依赖,如果您给了孩子尝试的时间,他会在碰壁后主动找您,这时您所说的就是金玉良言。五是会原谅。如果孩子因独立而伤害了您权威的感觉,不要暴怒,先想想孩子有没有半点道理,不要硬逼着孩子承认错误,只告诉他: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如果孩子来向您道歉,您就赢得了真正的权威。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课后案例】
独立性在幼儿身心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独立性强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做事有明确的目的,并能按照目的去行动,不指望别人帮助,不屈服于别人的强迫,不受别人的暗示,不从事违反目标的活动,能主动地做事,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思考、发问,有强烈的好奇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从小培养独立性,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获得成功打下基础。
然而,幼儿的独立性不是自然而然能形成的。有的孩子自己穿衣叠被、自己洗手洗脸,做事认真利落,做完自己的事情还能帮助别人,有的孩子则事事要别人帮助,处处依赖别人,做事拖拖拉拉。在游戏中,有的孩子摔倒了,马上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能继续玩;有的孩子摔倒了却立即趴在地上大哭,一定要等别人扶他才会起来。为什么同年龄的孩子独立性表现的差异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方法造成的。
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呢?这里介绍几点较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1)凡是幼儿能自己做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做。从两三岁起孩子就事事喜欢“我自己做”,总要找机会做成人不让做的事。如果成人阻拦就要反抗,表现得很“任性”。这是孩子最初“闹独立”的表现。成人应抓住这个时机,给予适当引导和培养,不要生硬地加以禁止。如果孩子“闹独立”的积极性经常受到阻碍,就会变积极为消极,变主动为被动,事事都要等待,依赖性便由此而生。许多事实表明:成人替孩子包办的越多,禁止的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独立性也就越差。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成人应该转变教育方法,解放孩子的手脚,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做,成人不要越俎代庖。特别是对待独生子女,更要防止过分的照顾和保护。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照管自己的生活。
(2)要让孩子自己游戏,成人尽量少干涉。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成人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有自己玩和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机会。当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时,要鼓励他们自己盆配角色和使用玩具,自己解决矛盾。必要时成人可给予指导,但要尽量少干涉。当孩子没有伙伴时,也要让他学会自己独自玩,不纠缠大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成人也可以参加孩子的游戏,但要注意以伙伴的身份与孩子游戏,不要发号施令。游戏应以孩子为主,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3)要让孩子参加成人的活动。许多人觉得:大人的事,小孩子参与会添乱,因而常常禁止孩子参加成人的活动。殊不知,儿童参加成人的活动对他们独立性的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多么重要。“早当家的离子早懂事、早成熟”,这是很有道理的。当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大人的活动时,他会感到自己长大了。他会模仿大人去待人接物,去处理问题,去付出劳动。从而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师和家长都要鼓励幼儿参加成人的活动。父母可以让孩子一起做家务事,一起采购生活用品,一起计划食谱,一起走亲访友,一起接待客人。这样做可以使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小主人,对家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还可以使孩子更多地了解成人的世界,增长社会生活经验,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4)提出任务,让幼儿独立去完成。为了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交给幼儿一些任务,让他们独自去完成。例如:让幼儿独自做一个小实验、粘贴一幅画、修补自己的书、制作小玩具、照顾小金鱼等,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幼儿独自去购买小商品、取报纸等。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困难时,要鼓励他自己去克服,让他感到“我能行”。当幼儿完成任务时,成人要欣赏并赞许他的成果,使他得到成功的感受。当然要注意,交给幼儿的任务一定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要让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例子相关文章: